《法家高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法家高徒- 第1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得了司徒刑,儒家气运必定昌盛。

    可惜司徒刑没有投在兵家门下。

    想到这里,就算以武道圣人的尊贵,眼睛里也不由的流露一丝艳羡嫉妒。

    如果说心中唯一还能保持平静波澜不惊的,就是成郡王。

    天家子孙虽然生来就是天潢贵胄,尊贵无比。但是也因身负龙气的关系,任何法力都会被化掉,故而终生不能修道也不能依托庇护于宗门。

    故而他们对宗门修行的典籍秘法,真的不感兴趣。

    太祖当年凭借开国气运,以天子龙拳镇压诸天,天下宗门无不仰人鼻息。

    太祖更让宗门将门内的无上典籍送到大内,收录武库,但是世人不知的是,太祖收录的典籍都是武道经典,根本不涉及各派的核心,也正是这个原因,宗门才没有反叛。

    “先生大才,孤王也是言出必行之人。但是正九品对先生来说着实有些屈才,郡王府尚缺一名正八品的五经博士,不知先生可否屈就?”

    成郡王见司徒刑眼睛中恢复了清明,竟然丝毫不顾及自己的身份,急忙上前行礼,笑着说道。

    成郡王身旁的中年儒生脸色不由的一僵,眼中闪过一丝微不可见的失落之情

    五经博士虽然品阶不高,但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官职。

    是掌管图书,通古今以备顾问。

    大虞武帝设五经博士,教授弟子,从此博士成为专门传授儒家经学的学官。大虞之初,《易》、《书》、《诗》、《礼》、《春秋》每经只有一家,每经置一博士,各以家法教授,故称五经博士。

    到大虞末年,研究五经的学者逐渐增至十四家,所以也称五经十四博士。

    而且这个博士在儒家有着特殊的意义,有着特殊的权利。

    博士,古代学官名,始于中古。

    秦始皇时有博士七十人。汉承秦制,诸子百家都有博士。

    大虞文帝时,始置《书》、《诗》的一经博士,并立诸子传记博士,有博士七十余人。景帝时,又置《春秋》博士。此时,博士虽百家杂陈而儒家独多,不仅《书》、《诗》、《春秋》有博士,《论语》、《孝经》、《孟子》、《尔雅》也有博士,并且《诗》博士有齐、鲁、韩三家,《春秋》博士有胡毋生、董仲舒两家。

    这说明此时儒家在学官已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而且博士各以家法教授弟子于太学。

    师生传授之际,要遵守一定的师生关系,不能混乱。这叫作守师法和守家法。

    先有师法,然后有家法。

    师法,指一家之学创始人的说经。家法,是指一家之学继承人的说经。例如董仲舒通公羊学,立为博士,他的说经即为师法。

    再传下去,其弟子更为章句,又衍出小的派别,如“颜氏公羊”、“严氏公羊”,就是家法。如不守师法、家法,非但不能任为博士,即使已任为博士,一旦发现,也要被赶出太学。如大虞的孟喜从田王孙学《易》,即因不守家法,不得任博士。

    博士秩卑而职尊。于教授弟子外,或出使,或议政,往往是担当国家大事。

    简单说,这个博士虽阶位不高,但是却非常的尊贵。不仅在儒家有很高的地位。而且还能参与国家大事。

    所以中年儒生的眼睛里才流露出失落和艳羡的神色。

    司徒刑的眼睛也是一凝,五经博士的许诺不可谓不重。而且成郡王礼贤下士,颇有上古贤王之风,怪不得世人称他为“贤王转世”。

    司徒刑虽然刚刚突破,更被人称之为“小圣人”,但是毕竟没有通过春闱,更没有得到圣旨,现在只是一介童生。

    能够担任五经博士,对他来说不亚于一步登天。

    不论是为了屹立朝堂,还是稳固文坛的地位,都是非常有好处的。

    但是,司徒刑对成郡王还是心怀芥蒂。

    成郡王并非嫡长子,而且当今太子储君之位已经稳固。在大乾这个儒道昌盛,讲究礼法的世界,只要那位太子储君不作出大逆不道之事。朝中诸公也绝对不会允许成郡王代替储君登上大宝。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成郡王精明,在朝中素有贤名,很多臣子也是因此投在他的麾下,就连乾帝盘也经常和朝臣说此子类朕。

    但是这就犯了朝廷诸公的大忌。

    法家在为君之道中,曾经有过明确的阐述,帝王不要太圣明,否则臣子就会畏惧,就会无事所做。

    现在朝中诸公就是这种状态,因为乾帝盘实在是太圣明了,所以一个个都是提心吊胆,生恐出了问题被圣上斥责。

    兢兢业业,终日乾乾。

    好不容易熬到乾帝盘御龙归天,怎么可能在允许一位精明的皇帝登基。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太子仁厚,适合做守成之君。

第二百四十零章 推恩() 
正因为这些原因,不论乾帝盘多么满意成郡王,多么想将他立为太子,诸多暗示。

    朝中大臣都装聋作哑,好似不知。

    被乾帝盘逼得急了就搬出祖宗家法,或者圣人礼法来据理力争,力保太子储君之位不失。

    数次交锋,就算乾帝盘这位雄主,也不得不迫于朝中压力做出让步。

    让成郡王这位幼子就番,就是乾帝盘向朝中诸公释放的和解信号。

    当然,司徒刑不接受成郡王的封赏,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乾帝盘现在虽然还是春秋鼎盛之时,但是处事上却也少了几分霸道,多了几分柔和。

    再结合曹公公“人王好人伦”,“两宫太后喜好幼子”的语句,司徒刑得出一个非常惊人的结论。

    那就是人王已老,再也不是当年那个乾坤独断,杀得大臣战战兢兢的铁血大帝了。

    而是一头年迈的雄狮。

    也正是因为这个的缘故,他对自己的领地会格外的重视,尤其是手中的权利,更加的不允许任何人染指。

    就算是身为储君的太子,还有他最喜爱的幼子成郡王,也是不行。

    甚至当今圣上对太子,成郡王表面上宽容,实际上也多有防备,深恐他们学太宗。

    生恐再上演一次玄武门事变。

    当年高祖可是被逼着退位的。乾帝盘性格刚烈,乾坤独断日久,岂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所以,现在乾帝盘心中最忌讳的就是朋党。

    朝中大臣只要和太子或者是成郡王关系密切,都会被乾帝盘弃之不用。或者是命令三法司和黑石严密监视。

    但有过错,就会遭受重罚。

    如果司徒刑身上打上成郡王的印记,必定会被乾帝盘所猜忌,以后在朝中的发展势必受阻。

    想明白这些,司徒刑岂敢接受成郡王的封赏。

    “先生可是嫌弃官职太轻?”

    成郡王见司徒刑半晌没有说话,眼睛中更有游离之色,显然心中正在犹豫。他的脸色不由的一僵,眼睛里十分隐晦的流露出一丝不喜。有些将军的问道。

    “非是官职太小,而是殿下授予的官职实在是太重了,晚生愧不敢当。”

    司徒刑仿佛没有见到成郡王眼睛里的恼怒和不喜,躬身行礼之后,一脸愧色的说道。

    “先生,做圣文,传圣训,更是挽救黎民于水火,有大功于社稷。别说区区一个正八品五经博士,就是再大的官职也是做得。”

    成郡王以为这是司徒刑自谦,脸上僵硬瞬间化开,笑着说道。

    “晚生身为人王敕封的镇国,自当为人王分忧,为百姓解难,怎么胆敢居功?”

    司徒刑身体下压,双手交合,成抱拳礼,头颅低垂,一脸真诚的说道。

    “殿下封赏,晚生实在是受之有愧!”

    这段话本是成郡王训斥司徒刑所言,现在用来反驳倒也恰如其分。

    推恩!

    竟然不接受封赏!

    成郡王没有想到司徒刑竟然真的不接受封赏,眼睛不由的一凝,脸色陡然变得阴沉。

    不仅他没有想到,就连其他人也是没有想到。

    谁也没有想到,司徒刑竟然真的推恩,并且将唾手可得的大好前程放弃。

    那几个和司徒刑亲厚的儒生脸上不由流露出惋惜之色。

    如果司徒刑接受“五经博士”的封赏,前程定然一片锦绣。

    可惜了!

    就在他们唏嘘的时候。

    成郡王的属下却脸色变得阴沉,眼睛中更隐隐有着怒火升腾。

    “真是不识抬举!”

    成郡王还没有说话,那中年儒生的脸色却陡然大变,用震惊的眼光看了有一眼司徒刑,好似被踩了尾巴的猫,全身的毛发陡然炸起,面色阴沉的低声咒骂道。

    “成郡王是天潢贵胄,圣上幼子,地位尊贵,你这个儒生怎么敢如此放肆。”

    “真是不识抬举!”

    围绕着成郡王四周的武将脸色陡然变得铁青,虽然没有咒骂,用冰冷的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司徒刑。仿佛要将他的相貌印在心中一般。

    更有冲动的想要从腰间拔出兵刃,或者是捏紧拳头,想要给司徒刑一个教训。

    毕竟君辱则臣死!

    成郡王虽然不是帝王,但也是他们的主子。成郡王被司徒刑大庭广众之下拒绝,颜面必定受损,这也是一种受辱!

    他们心中有一种难言的愤怒。恨不得将司徒刑斩杀在案前,但是他们也知道,司徒刑不是普通的儒生。不能轻易的斩杀,更不能羞辱,否则必定会引起文坛动荡。

    故而,只能目光如刀的看着司徒刑,希望能给他产生一丝压力,如果眼睛能够杀人,恐怕司徒刑全身早就被射成窟窿。

    “先生过谦了。”

    成郡王身体的有些僵硬,但是他的脸上没有任何丝毫的变化,好似根本没有被司徒刑拒绝一般,满脸堆笑,眼睛真挚的说道。

    “先生大才,是北郡的骄傲,孤王奉乾帝旨意,镇守边疆,平日最好诗词歌赋,如有闲暇,定然多向先生请教,希望现先生不吝赐教。”

    司徒刑眼神幽幽的站在那里,脸上无悲无喜,但是他的心中却好似明镜一般。

    本来成郡王头顶的气柱有向司徒刑倾斜的迹象,这是对司徒刑大有好感的表现,但是在司徒刑明确拒绝之后。

    成郡王虽言语上没有什么变化,还是一如既往的真诚,但是他头顶的气柱竟然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逆转。从靠拢变成分离,由本来的亲近,变为隐隐的敌对。

    这体现了成郡王心中对司徒刑最真实的想法。

    成郡王头顶气运所化的白蛟有些愤怒的盯着司徒刑头顶的锦鲤。

    因为阶位差距太大,司徒刑头顶的锦鲤有些瘫软的趴在气运之中,丝毫不敢乱动。司徒刑的气运也有一丝溃败消散的征兆。

    那一枚好似红玛瑙的度过六次雷劫的半圣念头陡然升起,竟然丝毫不惧蛟龙的威压,好似一粒红珠挂在锦鲤的额前,淡淡的红光落下。

    更有一丝丝清脆的读书声传出。

    本来有几分溃散的气运,竟然非常神奇的变得稳固。

    “念头度过六次雷劫,在儒家是半圣,在宗门就是天仙大能,更能开辟洞天,成为一方之主,龙气对他们的管辖很弱,自然不惧成郡王的白蛟。”

    司徒刑看着气运的变化,眼睛不由的幽幽,心中顿时明了。

第二百四十一章 思之极恐() 
感受着龙气对他的压制,还有白蛟的愤怒。

    司徒刑知道,这是因为他恶了成郡王,气运最迅,所以才被成郡王的气运打压,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也就是他气运雄厚,又有铜板,六次雷劫的念头这等法器镇压,气运才没有被彻底的击溃。

    如果是常人,被成郡王所恶。轻则断了前程,重则命丧黄泉。

    这就是贵人,只要他们轻轻的一个表情,就会有无数的人为了讨好他,而对司徒刑落井下石。

    “司徒先生,少年英资,弱冠之年就有如此成就,真是让孤艳羡!”

    成郡王看着司徒刑,一脸亲近的说道。

    “殿下过誉了。殿下才是天人之表,日月之姿!”

    司徒刑微微一笑,有些吹捧的说道。

    成郡王脸上也爬上一丝笑容,没有再言。

    “殿下,中古圣人老冉曾经说过: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婴儿最是天真纯洁,殿下以刀兵加之,恐是不祥。以刀兵屠戮婴儿,恐有损殿下清誉,还请殿下收回成命!”

    司徒刑走到成郡王近前,躬身行礼,声音悲怆的说道。

    众人神色无不一僵,眼睛中也流露出悲怆之色。

    毕竟,因为成郡王的一个命令,北郡将会有数百乃至数千婴儿被处死。

    就算在冷酷的人,心中也难免会升起不忍。如果不是慑于成郡王的威势,恐怕早就有人进言反对。

    司徒刑说出了他们想说却不敢说的话。

    故而他们的眼睛中也流露出心有戚戚的神色。

    成郡王的脸色不由的大变,眼睛中再也没有了刚才的温和,好似一头激怒了的野兽,直勾勾的盯着司徒刑的眼睛。

    众人被成郡王的气势所摄,只感觉煞气萦绕好似身处战场一般,心中不由的胆怯。

    但是司徒刑好似未觉。眼睛平和的注视,全身上下更有一种说不出的浩然,就算煞气到了他的身体四周,瞬间就会好似阳春白雪一般化掉。

    他的眼睛更好似深秋的古潭,说不出的深邃。就算成郡王的霸道,以及久在军营沾染的煞气,都不能让他的眼神波动半分。

    司徒刑能够如此淡定,但是其他人,就要差上不少。他们只感觉一股寒气陡然扑来,全身不由自主的战栗。眼睛中更是流露出一丝恐惧之色。

    仿佛成郡王就是一头猛虎。随时可能食人,想到这里,几个胆小的汉子已经是面色苍白,两股战战。

    更有的人不漏痕迹的后退,生恐遭受池鱼之祸。

    更有人一脸惊惧的看着司徒刑,心中想不明白,司徒刑究竟有什么底气,竟然敢如此顶撞成郡王。

    司徒刑和成郡王都没有在意众人的反应,两人站在那里,气场碰撞,就连四周的空气都变得有些不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