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看见战斗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能看见战斗力- 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唐罗将众人的表情尽收眼底,笑着望向唐存甫,问道:“请问代表,现在对唐氏分家来说,最需要的东西是什么?”

    突然的顾左右而言他让唐高旻有种不被尊重的感觉,他双眉一皱便要发难,却被身旁的一名长老拉住了手臂,给了一个静观其变的眼神。

    唐存甫没想到唐罗居然会问自己,但他的气海没消,哪能给对方好脸色,于是生硬道:“自然是武力不足,武堂培养的武者,根本不够分的。”

    这也是唐家开枝散叶后最大的弊病,武者难以招揽,基本上能在西陵街面上走得蜕凡武者已经尽是家族武者,偶有一个落单的无主流浪武士被发现,都让分宗宗主像捡到宝一样高兴。

    唐罗轻笑一声道:“诸位听到了么,现在唐氏的分宗已经超过两百之数,而每年战堂培养出来的武者不过四百余人,还有很多当了炮灰,只是因为分宗无人可用。”

    “这又与你这五亩田令有什么关系?”唐高旻高声道。

    唐罗双目定定的环视长桌一周,一字一顿道:“饭都不给平民吃饱,他们怎么练武!?”

    “西陵粮价低廉,他们完全可以做工挣钱,存下钱去武馆学武,我唐氏设立的几十处武馆难道是假的不成?”唐高旻不喜欢唐罗的锋锐,沉着脸答道。

    唐罗不屑的扯了扯嘴角,淡淡道:“一个普通人,他做工一天哪还有心思习武,更别说柴米油盐酱醋茶哪个不要钱,也许对你们来说,不过就是脱产练武几年罢了,而对于那群平民来说,脱产练武一家老小何以生活,你堂堂一个氏族长老说出这样的话,不嫌太过幼稚吗!”

    唐高旻双目一瞪,刚要回嘴便听见唐志淡淡开口道:“可这与你这新政令又有何干?”

    众人纷纷点头,就算平民需要赚钱无法练武,可颁布了新政令后他也要种地呀,不还是无法练武么。

    “此项法令一颁,为了多开耕地百姓一定勤而生育,一代之后,我西陵便会有千万人口。”唐罗淡淡道。

    百姓有了田产生活便会富余,他们自然会将自己其中一个孩子送去习武,而学成文武艺不就是为了卖与帝王家么,到时候这群武者,还是要归唐氏所用。

    民富、则国强。唐氏雄踞西陵,治下人口超过百万,其实已经达到一些小国的规模,可世家的模式还是死死桎梏着这群当权者的思维,他们将自家与其他人分得很开,这种想法本没错,但现在的问题是,随着唐氏近三十代的发展,已经分出如此多的分宗宗主,这些宗族哪个没有统御一方只能,却受限于武力,只能蜷缩在小小一处西陵。

    而开了禁耕令后,西陵才能出现足够庞大的人口基数与武者,任凭这些宗主挑选,而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低赋税!

一百八十一章:宗族议会(3)() 
    所谓强国,最基础的标准便是要民富,民若不富国何以强盛。

    西陵唐氏如此强悍,为何只能蜷缩在小小西陵一地,无非是因为武者不够,或是说,以现在唐氏的高层武者数量来讲,武堂每年几百名凡境巅峰几十名蜕凡境的武者根本就不够分的。

    所以分宗宗主们苦于手底无人,没法施展抱负,毕竟家主有时都要当武者用,还谈何发展。

    而这一则五亩田令,便是让西陵强盛的根本。

    宗族议会上坐的都是唐氏真正的首脑人物,只是他们的思维被受限,总觉得只有东西姓唐才是唐家的,万乘宝船的出现更是滋长了唐氏这种不好的风气,觉得抢来的,没有后顾之忧的才是最好的。

    强大的武力让他们忽略了百姓的作用,或是说在这群人眼中,区区平民不过是攀爬在大树上的藤蔓上而已,不值一提。

    “若是照你这令法执政,几代之后西陵确有千万人口,到了那时我唐氏如何自处?”二长老唐弘骏看过唐罗的信件,也知道这是个利万民的政令,只是这得利的万民中,唐氏却没有获得一点甜头!

    低廉的赋税意味着唐氏进项的衰减,这让唐氏平白每年少了几亿金的进项,若是以一代二十年记,那么唐氏将会少了近百亿,一进一出损失高达两百亿!便是不那么算,只是这近百亿用作采购灵兽,所得结果也不会弱于庞大人口带来的战力提升。

    而更可怕的是当西陵人口真的膨胀到千万之后,短时间内唐氏依旧可以轻松统管,因为以现在唐氏的分宗宗主数量,莫说是一千万人,便是两千万人也能轻松消化。

    可三代之后呢?庞大的人口基础下总会脱颖而出一些天才,若是西陵出现百余个凶境强者,唐氏还能否轻易拿捏,就不好说了。

    所以他觉得唐罗的五亩田令,不妥。

    二长老的话说到了众人的心坎里,这五亩田令和西陵千万的人口美则美矣,只是他们却一时看不见这条政令所带来的好处,更别提几代之后留下的隐患。

    唐罗洒脱一笑,答道:“若是照此令执政,三代之后我唐氏当高枕无忧矣!”

    “荒谬!”唐高旻高声道:“保暖思**,力强育贪嗔,若是给了这群平民优渥的条件,便如在卧榻之侧豢养豺狼,当主势弱之时,它便会一口咬断你的喉咙,你这令法又怎是令我唐氏安然无恙之法!?”

    “穷**计,富长良心!”唐罗眼光一凝,沉着应对道:“请诸君仔细想想,区区一人五亩田产,究竟能优渥到何种程度,无非饱暖而已!至于豢养豺狼,若是我唐氏已经能虚弱到被一群练武不足百年的平民赶超,那这样的家族,便是不被推翻,被灭也是理所应当!”

    这番话让唐高旻心中一震,不再做声,就像他说的,若是连一群刚开始练武的平民都无法统御,这种家族,活该被灭。

    要知道氏族武者的战斗力,便是同等境界也是以流浪武者几倍以记,天才毕竟是极少数,保持大面积领先才是家族应有之义。

    “可这法令见效太慢,整整一代人的时间阿!”唐琦拿着这份议案,有些动心,因为他已经看出来了,这份法令执行下去,未来收益最大的便是分宗宗主们,他们应该全力支持,因为这相当于慷宗族之慨来为储备武者,但这政令耗时未免有些些太久。

    因为在他看来,西陵人口未曾暴增之前,这份法令只有付出,却没有收获。

    “废除禁耕令,以五亩田令代之,最大的好处并不是这西陵的人口暴涨。”唐罗微笑答道:“而是,民!心!”

    “虽然我们唐氏友好各个氏族,但一直以来收效甚微,原因也很简单,这些以家族为核心构建的世家其根本便是为了家族争利,虽然定居于西陵表面上看却是为我西陵壮大声势,但目的并不会改变。若是要说卧榻之侧的豺狼,这些氏族才是。”

    “可那些平民有了田产之后,培育自己的孩子成为武者,不正是一个家族的雏形么?”唐琦对民心的说辞很不感冒,因为他并不认为那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能对家族有什么用,可唐罗的氏族威胁论却对他很是受用,但联想到他要颁布的五亩田令,这不正是培育家族的手段么。

    “氏族与这些将要获得田产的平民,是不一样的。”唐罗淡淡道:“即便是这群平民成长为世家,他们也是遵从着我唐氏政令成长起来的世家,先天便对唐氏的命令有遵从的概念,若是有一日我唐氏需要对外征战,征调武者之时,只需一纸政令足矣。”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这是良善人家的训诫却不是氏族的家风,为何强横武力,为何钻研武技,难道仅仅是为了自保而已?以现在的武道发展来看,未来不光像唐氏这样的豪门要征战,就连那群圣地都要征战。

    所以他给领民以温饱,领民回以报效,很公平。

    可即便这样,唐高旻还是摇头道:“这一纸调令之说是否可行先放一边,我只问唐氏利从何来?”

    他可不管西陵会有多少人口武者,他只知道这纸政令一出,唐氏便少了大比进项,若是无法补齐,那便是亏空族金,他断断不能支持这项政令。

    唐罗环视长桌一周,淡淡道:“其实钱这东西,唐氏根本不缺。”

    “唯有将钱财化为真实的武力,才是强族之道。君不见曾经富甲天下的云氏,是何等意气风发,仅仅一个月,便被覆灭。”

    龙州朝昌曾有云氏,富甲天下云氏易容更是独步天下,云氏世代经商,龙州的传奇商人十个有七个出于云氏,相传云氏最富有的时候,可以黄金建城一座。

    便是这样一个传奇商人世家,一个月内便被彻底拔除,让人不胜唏嘘,究其根源便是——空有钱财却没有与之对应的武力,实为取死之道!

    交好的武者?无用,因为别人要覆灭你的家族,可不会先行通知你进行准备,等到那群与云氏有旧的武者赶到朝昌之时,这座商人之城已经化作一片火海,云氏的所有男丁,都躺在血泊之中。

一百八十二章:宗族议会(4)() 
    别人不知道,唐罗还能不知道么,所谓的宝乘宝船行商不就是一群强悍海盗的劫掠之旅,沿海洗掠,烧杀抢夺。

    每次宝船回航,那堆积如山的珠宝后是多少堆积如山的骸骨,区区每年几亿金,或许对一般氏族来说都是个了不起的大钱,但对唐氏来说,也就是那么一回事,不伤筋骨。

    以这点钱换西陵真正强横之基业,唐罗觉得其中取舍,很多人应该清清楚楚,比如山长、比如宗正。

    这两位最应该反对的人,到现在都没有发声,无疑是对这份政令最大的支持,至于唐高旻的说法,他无能为力,世间万物,有舍有得,又想未来宏图大展,又想立马眼前获利的好事不是没有,只是在这份法令上,难以实现。

    在座的都是对唐氏知根知底的人,也都知道这每年少点进项并不算什么,只有唐高旻对这些钱耿耿于怀,正要说什么,便听见族长唐志开口问道:“你可想过,此政令一出,弥氏会以何种举措应对?”

    对于唐氏来说,西陵平民不过是可有可无的累赘,世家大族不过是些粉饰繁华的点缀,只有南城弥氏才是他们唯一的对手,所以不论何种政令发布,判断弥氏的动作都显得尤为重要。

    唐罗自然也不例外,自信满满地答道:“弥氏族长绝非不智之人,面对北城新政令,他们应对只有一种。”

    “仿效之,随着我们放开禁耕令,弥氏也必须跟从我们的脚步开放,若是不开,城南平民便会向城北汇聚,成为我城北领民。所以弥氏必不会容许此事发生,所以推行类似禁令必是他们必行之举。”

    以弥氏掌权者的聪慧,只要看见这纸政令便能想通关节,所谓应对不过是无奈之举,因为这张政令并非为了短期获利,反而是惠及民众的善举,他们的效仿,也无法跳脱这个框架。

    而这才是唐罗真正的目的,只要两族愿意推行五亩田令,百姓可得温饱,至于二十年后,以唐罗的精进速度,只要稳妥发展,不过一弥氏尔,只手可破!

    唐志点点头,他有这一问只是为了看看唐罗思虑是否周全,得到答案便不再言语。

    他并不介意开放田令与否,对唐罗的计划也不甚上心,因为要暴增人口有的是办法,一直没有操办不过是因为横在唐氏眼前的弥氏。

    在未与弥氏分出胜负,真正奠定霸主地位以前,对西陵的内政规划,只有胜过弥氏一条。

    随着唐志的不再发言,诸位长老你看我我看你,除了唐高旻还是一脸愤愤外,其余都有了计较,准备投票,就在这时,大长老唐思源开口道:“此政令,损唐氏以利百姓,取微名却埋祸根,老夫第一个不同意!”

    众人一片哗然,将目光投向大长老,他们没想到在这场宗族议会上,山长宗正未曾开口,大长老却第一个站出来旗帜鲜明的反对,这无疑表明了他的态度,这让原本想要通过政令的几名长老心中产生了摇摆。

    而唐罗更是眉头一皱,他早就知道这名大长老不同意自己的议案,却没想到对方反抗的方式如此激烈,要知道他作为十三位长老中最年长的一位,在座的很多都是他的晚辈,听着他的谆谆教诲长大,他的表态在很多人的心中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这突如其来的反对无疑是在妨碍唐罗的议案。

    “大长老!”唐罗毫不避讳的直视对方双眼,问道:“你这是何意?”

    年迈的唐思源双目微敛,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道:“几百年的政令,说废就废,却又无法给唐氏带来利益,老朽以为,留待来日更为妥帖。”

    这个需要时间发酵的政令对他来说不过小事一桩,至于原先的禁耕令也绝非神圣不可侵犯,他如此旗帜鲜明的提出反对,并不是因为这个议案是否可行,而是要敲打唐罗的锋芒锐气!

    唐弘涛虽然将唐罗的话再三润色,但其中的不屈之意又如何更该,只是这世间之事,极刚易折,就说这一项可有可无的政令,只要出现一名极有身份的人表态,便能左右局势,他就是想让唐罗明白,撞破南墙的勇气固然可嘉,但面对现实的无能为力才是人间常态。

    可唐罗是个什么脾气的人,他尊敬的是能力,而不是年纪!

    若是大长老能说出个所以然,指出五亩田令的不足,他定会欣然接受着手修改,但一句礼法就想让他赞同,简直天真。

    唐罗皱着眉道:“这是宗族议事之处,不是你倚老卖老之所在!若是你已昏聩到连一项政令是好是坏都分不清,那么大长老的位置,我看还是别做了!尸位素餐不是我唐氏风格!”

    静。。。。。。

    谁都没有想到,唐罗竟然敢在宗族议会上如此嘲讽大长老,这让众人的脸色大变。

    “呼!!”强烈的灵力气浪自唐思源的身上炸开,从未被人这样指着鼻子揶揄的他轰的一下站了起来,凶境的气魄朝唐罗压去,满满的杀意让议事厅的温度都低了下来,所有人噤若寒蝉,看着眼前这一幕。

    大长老,发怒了!

    唐罗依旧不改本色,哪怕面对凶境威压,他亦振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