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明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五胡明月- 第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弥看着刘暾久久不说话,心里一下子变得很烦躁,才要发作,只听刘暾倒开口了。

    “主公,勿忧,如今之计莫过于将计就计……”

    “将计就计????”

    “不错!就是将计就计!”

    “长升,莫要卖关子,速速讲于我听,石勒拦住了我们东进之路,这实在让人太过措手不及了!”

    “主公,长升敢问一句,这天下间,主公最忧虑的是谁?”

    王弥不知道为什么在这种火烧眉毛的情况下刘暾怎么还有心思问自己这些事,不过被刘暾这么一提,自己的忧虑也的确减缓了一些,心思也被带到了思考自己各个对手的实力上去了。

    王弥低着头,皱着眉头,想了一会,才缓缓说道:“当今天下我最忧虑的不是刘聪也不是刘曜,而是石勒!若是前几年的刘聪我还有些忧虑,如今的刘聪整ri迷恋女se,早已耗干了锐气,真的在战场上,如果我和刘聪对战,我有十成把握可以灭了他。如果是刘曜的话或许会艰难一些,但也不是没有办法战胜,唯一让我没有把握的就是这个石勒了……”

    刘暾很满意王弥的分析,王弥说的基本和自己所想差不多,自己的主公虽然是个匹夫,可是如果打起大规模骑兵战或者是运动战和游击战,当今天下还真的没有几个人可以胜过他,可见,并不是只有胡人才能组织起大规模的铁骑,我们汉人也可以,只可惜,国家只知道崇尚空幻的事物,根本没有人去整治军备,发展骑兵,可悲可叹!

    刘暾听到这里,故作神秘的笑道:“主公,长升有一计,可以为主公除去石勒此人……”

第九十八章 :啄木鸟之计() 
第九十八章:啄木鸟之计

    王弥听到刘暾竟然有办法可以除去石勒这个心腹大患,顿时来了感觉,急切道:“长升,速速说来!”

    刘暾已经恢复了原来的自信,看到王弥也已经不再忧虑,自己心里也安定了许多,暗暗告诫自己以后千万不可以再把自己的情绪暴露出来,真的影响到主将的情绪,而使主将做出错误的决断的话就真的罪该万死了!

    刘暾故意卖了一个关子,轻笑道:“主公可见过啄木鸟是如何抓虫的?”

    王弥虽然不知道刘暾为何突然说起这个什么啄木鸟,不过看刘暾那副自信满满的样子,心里也确实变得轻快了起来,毕竟不管是谁知道自己的后路被堵了,都会心慌意乱的,虽然自己身经百战,多少次从鬼门关下逃了回来了,可是这次挡住自己去路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最大的威胁,石勒!其他人王弥可以不放在心上,唯独这个石勒,自己如何也没有办法不上心……

    王弥的好奇心还是被刘暾吊了起来,有点无奈的说道:“啄木鸟倒是见过不少,吃也吃过,怎么抓虫,我倒没有怎么仔细观察,也就看到它拼命的对着树木啄下去,虫也就出来了,长升,你好好的说这个做什么?如今最最要的是怎么对付石勒这个心腹大患啊!长升啊长升,你说你怎么好好的说起什么啄木鸟了?哎”

    刘暾看着王弥就想发笑,知道是该公布谜底的时候了,只见刘敦的神情突然变得严肃了起来,郑重的说道:“主公,长升之所以说起啄木鸟,实在是因为这次我们能否消灭石勒,就全要看这只啄木鸟了!”

    王弥被刘暾说的一愣一愣了,真的是越来越糊涂了,王弥甚至怀疑刘暾是不是脑子发烧了……

    刘暾看王弥还在发愣,赶紧说道:“主公,你看这啄木鸟抓虫的时候,是否是先用鸟喙啄击树的背面?然后再在正面等待虫子自己逃出来,然后一抓一个准!”

    王弥被刘暾这么一说,也觉得似乎是这么一回事,可是王弥觉得自己反而更加的糊涂了,所以开口问道:“长升的意思是?”

    刘暾见王弥发问,就捡起了地上的一根小树枝,在地上画了三个并排的圆圈,然后看着王弥说道:“主公,你看,这中间的圈就好比石勒,而我军和曹将军的部队就正好把石勒的部队夹在了中间……”

    王弥这才恍然大悟道:“前后夹击!”

    刘暾听到王弥的回答,非常欣慰,真心觉得这个王弥确实是可以辅佐的,所以继续说道:“主公,我们可以派人和曹将军联络上,然后把战术告诉曹将军,接着主公再派人去石勒处送上厚礼并祝贺其消灭荀晞的大军功。书信的内容一定要谦卑,不卑不亢最好,但尽量多说些奉承的话,在信中主公还要邀约石勒一起前往青州……”

    王弥听着刘暾的话,眼睛慢慢地眯成了一条缝,他在思考刘暾的话,也在惊讶刘暾竟然能在那么快就想出了对策,而且这个对策虽然还没有细说,但王弥感觉,很诱惑!

    刘暾看王弥并不开口,但人却已经在思考自己的策略,就继续说道:“主公,这个计策的关键还是在派谁去联络曹将军,我们的目的是要把石勒的部队引到我们设好的口袋去,曹将军应该在青州先选好开战的地点,是伏击或是偷袭,都需要有个人去谋划,谋划好后,以逸待劳,静静地等待石勒的到来,只要石勒一到青州,那么就以曹将军为先锋,找准时间,乘石勒的军队因为长途行军战力大减,尤其是没有防备的情况下,给于迎头痛击,直到石勒进退两难的时候,主公就可以亮出大刀来了!”

    王弥用自己的手往自己的额头上用力一拍,大喜道:“哈哈,妙啊,每一步都像算好一般,我一直以为自己很能算计,今天听了长升的策略和谋划,这才知道什么叫军师啊,哈哈哈哈哈,长升,你很好!”

    刘暾看得出,这次王弥是真心跟自己亲近了,以前或许也跟自己显得很融洽,甚至把最重要的谍报人员的名单都交给了自己,可是都没有今天这样交心过。

    刘暾拱手道:“主公,请主公允许长升亲自前往青州和曹将军汇合!此计的关键在于曹将军能否全力消耗石勒,更关键的是必须有一个和主公心意完全相通的人去坐镇,去谋划”。

    王弥看着刘暾如此诚恳的样子,心里也没有什么犹豫了,正如刘暾所说,曹嶷虽然忠心自己,可是这计策是刘暾想出来的,没有人能比刘暾更懂得如何执行这个计划了,让刘暾和曹嶷一起处理,正合了文武相济之道。

    正当王弥想答应刘暾的请求的时候,王弥却又想起了一事,快到嘴巴的话又硬生生地吞了回去,不知道为何王弥看着刘暾,心里有一种非常不舍的感觉……

    刘暾看着王弥这个大枭雄竟然露出了不舍的神情,而且绝不是做作的样子,一时间心里也是百感交集……

    王弥上前一步,用双手握住了刘暾的双手,诚恳地说道:“长升,这一去,路途艰险,需要什么尽管说,多带些人手去,否则我真的不放心”。

    刘暾显然没想到王弥竟然真的是真情流露,看着自己被握住的双手,心里是真的一暖,心道: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大概就是说这种感觉吧……

    两个大男人就这么惺惺相惜了一会后,刘暾拱手道:“主公,刘暾必然不负主公所托,此去青州,必然布好天罗地网,只等石勒前来送死,还望主公能暂时忍辱负重,直到石勒钻进我们的口袋!”

    王弥点了点头,又把自己手中的佩剑交到了刘暾手里,然后肯定地说道:“长升,你放心,你这次去青州,就拿上我的佩剑,要是有人敢不听你的号令,就用我的佩剑当场诛杀,即使是曹嶷,也可以先斩后奏!”

    这一刻,你要说刘暾不感动,那是不可能的了,如果说之前王弥的表现只是演戏演的无比逼真的话,那么这一刻王弥以佩剑相赠,并许以生杀之权,刘暾觉得遇到这样的主公即使为他死了又有何不可?

    刘暾的手郑重地接过了王弥的佩剑,刘暾觉得这剑突然变得很重,这里有王弥的完全的信任!如此枭雄,如此明主!怎么会不成大事?!刘暾把王弥的佩剑仔细地系在了自己的腰带上,然后恭敬地拱手道“主公,保重,刘暾今ri就出发,还请主公速速手书于石勒,刘暾就此别过主公!青州见!”

    王弥目光郑重地看着刘暾,缓缓开口道:“青州见!”

    公元311年8月下旬

    明月和傅宣的部队在陕县的临时休整后,部队人数只剩下了800多人,800多人中大部分是傅氏的族兵,这些人的一家老小都在河yin,之所以留下,应该是不想因为自己的中途离队而影响到家人在傅氏的境况,所以没有离去,还有一些人也留下来了,有老兵油子也有新兵蛋子,虽然不知道他们为什么愿意留下来,可在傅宣看来,所有愿意留下来和自己一起前往长的人,都是好样的。

    在陕县的时候,我们把所有的士兵都召集了起来,告诉他们现在可以选择离开和留下,若是离开就发放路费,大家也算一场缘分,若是愿意留下的就继续前往长安的,如果再发现有逃兵的情况,那么一旦抓住就斩立决!若是有家人登记在册的,还要牵连其家人!

    就这么一通恐吓后,剩下来的也就这800多人了,其中老兵还有500多人,新兵却只剩下300多人了……

    没有什么感人的场面,选择走的兵士们拿了军饷就走了,甚至很少有人回头看一眼,活下去,在这个乱世尽可能的活下去才是他们此时此刻最愿意做的事情……

    其实明月的心里是希望他们全部都走,让自己一个人安静的去长安,去追寻自己心中的那个声音,不想连累任何无辜的生命,所以每看到走掉一个人,明月的心里反而会觉得轻松一点,好像背上的责任也会减轻一点。

    可是明月没注意到的是,每当傅宣看到明月略带喜悦的给要走的士兵亲自发军饷的时候,傅宣的心也在微妙的变化……

    在傅宣看来,这样解散的方式简直是不敢想象的,甚至作为主帅的人竟然还亲自发放回家的路费,更是让人难以理解,但是只要傅宣看到明月那执着的眼神的时候,他的心就软了,不知道为什么,他不愿意违背明月的任何要求,也不愿意指责明月的任何看似荒诞的行为,尤其是当看到明月在给决定离去的士兵们发放军响时那不经意流露出的笑容,傅宣的心被震撼了,他不明白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想法会让这位公主殿下那么珍惜这些士兵,宁愿身边的力量越来越弱,也不愿意让无辜的人受到伤害吗?要知道在这个时代,从来都是弱者顺从强者,又有谁会去关注弱者的想法?所以这个明月公主的行为除了让傅宣无法理解外,傅宣也确实有那么一点被这种愚蠢的单纯感动了……

    傅宣有时候在想,如果松儿还活着,遇到同样的事是不是也会这样多愁善感?也会做这样的傻事呢?

    行军还在继续,我们这支人马也快到达函谷关了,虽然一路行军以来因为种种原因,行军速度是一拖再拖,但是也总算到达函谷关了……

    此时是公元311年8月下旬。

第九十九章 :张宾的心神不安() 
第九十九章:张宾的心神不安

    公元311年8月下旬

    石勒在蒙城打败并抓住荀晞后,就开始向陈留方向前进,用军师张宾的话来说,就是一边向洛阳附近迂回,为下一步行动做计划和准备,一边观察汉国是否会有进一步作战指示还是会有什么突然的机遇……

    张宾不断的命令向四处派出巡逻骑兵,斥候和密探,按照张宾的命令,即使是一丝异样的事物,也必须事无巨细的向君子营汇报,即便是草丛里的蚂蚁打架了也必须上报……

    石勒的大军在行军的路上还在不断地攻打和收编大大小小的坞堡(多择既有山林险阻,又可进行农耕的宜守宜农之地设置。比较常见的是采取血缘和地域的形式,以宗族与乡里作为团聚的纽带。世家大族或地方豪强自为坞主,或称宗主。他们以宗族乡里关系组织地方割据武装,被控制的宗人乡亲实际上是坞主的私人部曲。此外,也有以流民结集的方式出现的坞壁,坞主都由流民公推有才能或宗族势力相对强大者任之。坞堡主要盛行于北方地区。十六国和北魏的统治者,往往按坞主的实力大小,分别给予官职,大小坞壁又成为各级地方政权机构的治所。北魏前期,推行宗主督护制,更全面地承认了宗主们及其控制下的大小坞壁的合法地位。魏孝文帝推行三长制,三长代替了宗主;邻、里、党等地方基层组织也取代了大、小坞壁组织。唐以后,坞壁转入衰落,但并未根绝。),这大大小小的坞堡,不仅有强壮的劳动力还有不少粮食物资,是补充兵员,物资等最好的来源。通过这样慢慢的积累,不仅可以以战养战,还可以保持军队的战斗力和士气,不得不说张宾的策略非常成功。

    夜晚,石勒和张宾在火堆前烤火,石勒难得的有闲心自己烤东西吃,那专注的神情,让一旁的支雄,夔安两人都回想起了过去在茌平牧场的生活,支雄(王阳、夔安、支雄、冀保、吴豫、刘膺、桃豹、逯明等八骑为群盗;接着郭敖、刘征、刘宝、张曀仆、呼延莫、郭黑略、张越、孔豚、赵鹿、支屈六等十人,也来投奔,号称十八骑。)今天是作为押粮官来石勒这里复命的,作为最初的八骑之一,他和夔安之间的关系也很不错,有说有笑,只有在一边的张宾不知为何却是眉头紧锁,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夔安也是一个心思玲珑的人,一边和支雄聊着当年的趣事一边也在留意张宾的异样。在夔安的心里,这个汉人实在有太多让自己惊异的地方,不管是治军还是管理内政都让自己佩服不已,所以只要是张宾的一举一动,夔安都非常仔细的留意着学习着。

    支雄倒是真心想和夔安聊聊,只不过觉得夔安这小子有点心猿意马!

    支雄不悦道:“小安子,你狗娘养的的,喝个酒老盯着其他男人看什么看!军师脸上有比女人更来劲的东西??”

    支雄的话一下子让夔安尴尬莫名,幸好是晚上,夔安还可以借着火光讪讪笑笑,心里却是把支雄这个老混蛋的祖宗十八辈都骂了个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