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明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五胡明月- 第1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没有明白你的意思……”

    “我的意思,这无字天书应该就是商代帝王们用烧红的青铜棍在龟壳上碰触时留下的占卜痕迹(也就是现在发现最早的甲骨文。殷墟考古中发现了10万多件样品,文字多达几万多,而可识别的又得到国际认可的却只有2500多字),而这些占卜和祭祀的流程中,或许拥有着全部的秘密!”

    “你是说,有人把这些只有商代统治者才懂得的神秘文字给盗了出去并且四散到了各地!?”

第三百零八章:道法源流(四)() 
葛洪严肃的点了点头,肯定了鲍姑的想法,然后又说道:“你只说对了一半,的确是有人把这种文字带了出去(当时的古人对于甲骨文也是有一定了解的,因为殷商灭亡后,周朝兴起之时,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段时期,它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所以古人不可能直到清代才发现!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几次五胡乱华的战乱,导致失去了记录才是正解)!”

    “我不是很明白你说的,你再仔细说说!”

    “我的意思是,当时应该有一个熟知这种最早的,而且自成体系的文字的人,然后这个人因为某种原因逃离了殷商,毕竟早期文字这种东西,不是统治阶级的上层贵族是绝对不允许学习的,就像我们现在一样,寒士是根本没有晋身的机会一样,而这种文字也被牢牢的掌控在了上层的统治贵族手中!”

    “嗯,你说的有道理,然后呢?!”

    “你再想想,但凡统治阶级就一定会有求神问卜的祭祀,要祭祀就要有一套传承自古的体系,不然如何与上天沟通,又如何证明统治阶级的神圣性?既然统治阶级有了神的指引,百姓自然也会跟从,然后在这个祭祀体系发展过程中,睿智的上层统治者还会不断吸收民间的各种早期的崇拜信仰,加以不断改进和变化,这样一来,这种融合了上层与下层的祭祀体制也就更加令人信服和神圣了!”

    “你说的,我好像有点明白了,你是说,我们现在的道家,方士,神仙家,还有之前那些个小女孩所说的五大仙门之类的民间信仰其实都是源于一家!”

    “鲍姑娘,你实在是太聪明了,我的意思就是这个!”

    “哼,我自然是冰雪聪明的,这个不用你说,不过,照你的观点来看,这上古的术法又为何会变得如此四分五裂呢(各位看官看到这里也应该明白了我什么要引用罗贯中的那部小说的片段了吧,是的,就是为了讲最初的术法源流都应该是从一种成体系的文字中演化而来!我现在如此大费周章的讲这些,也是为了以后在文章中建立一些自己的神话体系,毕竟以后本文要继续铺展下去,这佛道之间,还有其他宗教之间的对抗,交融,很多事情的确是不能完全用科学来解释的)?”

    葛洪并没有马上回答鲍姑的问题,而是对着她故作神秘的笑了一笑!

    “啊!我明白了,我明白了,你是说这无字天书因为时间的流逝或者战乱的变更,已经四分五裂的分散在了这世上的各地!”

    “聪明!正是因为商代祭祀制度的分崩离析才给了这些文字大规模流传出去的机会!”

    “等等,我其实有些疑问,你为什么说是商代,之前你说的九天玄女又和商代有什么关系?”

    “九天玄女,其实就是玄女,也就是玄鸟,是商人的图腾!”

    “你是说,传说中的九天玄女原身其实就是一种部落的图腾?!一个鸟身人面的图腾?!”

    “是的,而拥有这个图腾的部落就是商人早期的祖先!”

    “你说的也不是没有可能,可是我听说商人的祖先契是生活在中原(大致是尧舜时期,生活在河南商丘一带)的,而黄帝大战蚩尤是在涿县一带(历史上的涿县位于河北省中部,地处京、津、保三角地带,为首都北京的“南大门),而南方各部落,甚至是现在的中原各部落,大部分也是听从蚩尤的,所以,我觉得你是不是搞错了?葛洪!你要知道,所谓推演,有一个关键的节点错了的话,就会全部都错了哦!”“绝对不会错,商人的祖先是契兴于尧舜之际,史载“契而佐禹治水有功”,舜将他封于商,也就是说他们是从北方内迁过来的,而玄女部落是否真的造出了指南车,我个人觉得是可以的,因为有三个要素他们都能满足,首先他们要熟悉当地的地理,还有天文,要懂天文就要有文字和数术,而要熟悉地理,甚至有应对当地环境的变法就说明他们曾经在那里生活过很久,要知道,当时各地的语言是不通的,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从别的部落了解到多少东西!所以商人早期就应该在北方!”鲍姑沉思了很久,她虽然对商人早期在哪里生活的并没有多大的兴趣,可是这或许真的跟葛洪接下来要说的事息息相关,所以她依旧认真的听着,没有出声。“所以玄女部落,也就是商人的祖先才有可能制造出指南车帮助黄帝打败蚩尤,而文字的发展一定会有祭祀的体系!”“嗯,你说道这里我也明白了,你推测的应该没错,这商人部落确实很神秘,能在上古神话时期就有如此高的文字和数术成就!”“你相信我说的了吧,所以我很肯定商人在建立商朝后,更加完善了自己的祭祀体系,而当商亡后,他的祭祀体系也随之崩溃了,或者说在这之前商人所拥有的这些文字的秘密就流散了出去,而拥有了这些文字的其他文明,譬如周,庸,卢,蜀等部落(牧野之战时,史记了一些与周军联合起来的部落名字,他们有:庸、卢、彭、濮、蜀、羌、微、髳等部族,联军总数达4。5万人),应该也学会了这些原本由商人掌控的文字,四平哟他们才能快速的强大起来!”“你想说什么呢?”“我想说的是,虽然最终商朝灭亡,可是他的文字却被保留了下来,而那些从商人那里扩散出去的祭祀体系却变得四分五裂,各部落继承的也都不完整,更有可能他们在吸收继承的同时,根据自己部族原有的信仰加以摈弃和变化了许多商人的祭祀体制,这直接导致了我们现在各家各派所继承的道统各说各话,杂乱无章!更别说那些流落民间的术法和流派,都应该是源于商人的祭祀体系,因为只有商人才有最早期的文字(至今所有的考古都没有发现夏代存在一丝一毫的文字,所以神话说黄帝是九天玄女的弟子,也就是黄帝曾经向商人部落学习过,是说的通的,因为当时只有商人有系统的成体系的文字,自然各方面的成就能被保存,而不会因为某个人的逝去连带着他的经验也消失,所以,有了这样成体系的文字,各种生活的经验和科学,甚至其他各族的宝贵知识就可以得到传承和发展)!”“被你这么一说,我也相信现在世上所有的各家各派的术法,巫蛊(记载黄帝学符箓的时候,就提到过用虫,当然,现在主要是苗家等少民有巫蛊之术了),还有泰山奶奶,九天玄女,五大仙门之类的信仰都应该是源于商代的祭祀!”“是的,如果我们能找到那本记载着所有完整体系的商代无字天书(所谓无字也可以理解为完全不认识的字),我们就可以重整我们已经遗失了的真正道统!”

第三百零九章:道法源流(五)() 
鲍姑听了葛洪的这一番推理,心中也不由生出几分佩服!

    鲍姑从未听过如此完整的推演,而且丝丝入扣,结构完整,前后有据,这样的推演如果是正确的,那简直就是惊世骇俗啊!而且根据那些上古传说来看,也是完全能说的通的,难道真的跟葛洪说的一样!?

    想到这里,鲍姑不禁问道:“如果你的猜测是对的,我们又从何去找这些流散在四处的道法源流呢?而且我可以肯定没有任何一家门派会把自家所传承的道统轻易提供出来,葛洪,这实在是太难了!”

    葛洪注意到了鲍姑用到了“我们”两个字,顿时停住了话语,深深地看了一眼鲍姑……

    鲍姑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话语中的亲密,只是不解地看着直愣愣盯着自己的葛洪,不解地问道:“我说错什么了吗?”

    听到鲍姑的问话,葛洪这才自觉有些失态,他慢慢地移开了直视鲍姑的目光,并且自嘲般的轻轻地摇了摇头,回答道:“没有,你说的很对,可是再难的事总归也要人去做啊!如今我们中土各家流派繁杂,体系混乱,而且各自攻击,如果长此以往下去,我看早晚会有其他外来道统取代我们中土道统!”

    “什么外来道统?你是说在草原上十分兴盛的佛教(佛教传入中土的确切年代尚无定论,异说颇多,大体在公元前后两汉之际,但草原上的佛教流传应该更早,而且早很多很多)?”

    “不错,佛教的确来势汹汹,虽然现在在中土还没有成气候,但是据我所知这佛教已经不仅在草原十分兴盛,甚至整个西域都信奉这种宗教,现在又有大量的僧人在不断的入我中土传教!”

    “入我中土传教?这个自从秦汉一来就有不少僧人前来中土了吧?我也听我父亲说过,说是这佛教体系的确十分博大精深,而且善于吸收他人之长处,但是也没见佛教威胁到过我们的道统地位啊?”

    “那是因为两汉和我晋朝一来,上层一直尊崇我们道家,可是如今不同了,胡人入侵中原,整个中原大地都是胡人在肆掠,而胡人并不相信我们道家,他们信的都是他们的异教!”

    “你说的对,如今中原几乎易主,这种秦汉以来从未发生过之事,中土从未遇到过如此浩劫,我听说五斗米教(五斗米道又称正一道、天师道、正一盟威之道,是道教最早的一个派别)也从北方迁入了南方!”

    “哎,五斗米现在正在走太平道的老路(后来东晋时期,五斗米教的孙恩的确在江东起义),他们想乘着天下大乱争取那些无知的百姓,这是跟帝王争权,早晚必牵连我道家!”

    “啊!葛洪,你说的竟然和我父亲说的一样?!”

    “鲍师也这么看?太好了,看来我道家大部分人还是不同意这种极端做法的!”

    “嗯,我也不赞同这种做法!我父亲也说,这样的做法已经不算是我们道家了,而是利用我们道家的名义做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甚至利用我们道家的名义祸国殃民,这样的人不仅不能算道家,更是道家的公敌!”

    “鲍师明见啊!”

    “葛洪,我听了你的话,我也感觉到现在我们道家确实内忧外患,可是这个佛教真的能取代我们道家吗?”

    “你知道佛图澄这个人吗?”

    “好像有点印象!据我父亲说,此人佛法精深,在洛阳时,与儒道两家的许多人进行辩论,竟然无人在辩论中战胜他!”

    “现在洛阳沦陷,佛图澄也不知去往了何方,要是真的渡江去了江东,还真是我道家之大敌!哦,对了,鲍姑,我还有一个发现!”

    “什么发现?!”

    “我查看了古籍中对商人图腾的描述,我发现了一个意外的特征!”

    “什么特征?!”

    “他们的图腾看上去是有点像燕子,或者说人面,鱼身(鱼骨架),燕子尾巴,有双翼(许慎《说文解字》曰:“凤,神鸟也。天老曰:凤之像也,麟前鹿后,蛇颈鱼尾,龙文龟背,燕颌鸡喙,五色备举,我个人认为许慎是在胡扯,凤凰和玄鸟其实不同,光看图腾就知道扯不上,大家可以百度一下商人图腾就知道了),但是是否可以换个角度看呢?”

    “什么角度?你觉得圣贤们认为商人图腾是玄鸟的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不错,玄鸟也叫女魃,可见是上古发音音译的问题,上古到底什么发音,我们都不知道,而能参考的也只有这图腾的样子,依我看,这就是一个人,一个被怪异化的人,他的头顶右方还有一个像太阳一样的圆圈,圆圈里面还有一点,如果这图腾真是鸟,为何要偏离太阳的方向?可见这必定是一个人,而且佩戴有特别的服饰,这从他们胸前的佩饰就知道,而这个人的右头顶有一个太阳,也就说他们是从西方来到了东方!”

    “从西方来到了东方?!图腾其实也是一种意志的表现,你是说商人们为了坚定自己向东迁移的意志才使用了这种图腾?葛洪!你到底想说什么呢?!”

    “我的意思很明白,这些商人既然是从西方迁来的东方,而且他们还拥有文字,那么这种文字,会不会是更西方的人发明的呢?而他们也只是继承了一部分,或者说他们继承并发展了另一种来自西方的文字呢?!(最早出现成体系文字记载的地方就是如今的伊朗地区,也就是苏美尔文明,大致是在公元前3200年左右的时候,出现了最早成体系的楔形文字,而伊朗地区就是西域地区之一)”

    “你是说商人是西域过来的人?!哈哈哈,葛洪……你说的太夸张了吧!他们难道和那些匈奴人长一样吗?!”

    “那倒不一定,从西域过来也不一定和匈奴一样(商人不一定是白种人,人种起源非洲说成立的话,从非洲用50多万年慢慢迁移过来的就要有三种肤色的人种!所以商人也完全可能是从非洲迁移过来的黄种人),应该和我们长的差不多,不然也不会成为中原王朝了!”

    “嗯,那还好……可是,葛洪,如果商人正是从西方过来的,然后到了中土的北方草原生活,接着又因功封到了中原,那又证明了什么呢?”

    “那就是说佛教他们所带来的这些体系,很可能是和商代祭祀体系同出一源的!?”

第三百一十章:葛洪的野心() 
第三百一十章:葛洪的野心

    鲍姑听到葛洪的话,简直有点无法接受了!

    葛洪之前说中土的道法源流都是从崩溃的商代祭祀制度中流传下来的,她还能稍微接受一点,可是如今葛洪竟然又说佛道竟然也是同源?!这简直是胡说八道啊!可是……可是……不知道为什么,鲍姑却又隐隐觉得葛洪说的很有道理呢?毕竟这逻辑上是说的通的……

    鲍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