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能回来肯定能!”李建成信誓旦旦。“只要咱们给他们留下这座桥!”他指指不远处那两座堆了很多柴草的桥面。
皇帝陛下早已下达了烧毁浮桥的旨意。负责镇守大隋边境的卫文升将军只是碍着李家和宇文家的颜面才勉强同意在没现高句丽人大军之前不命令士兵们举火。仅凭李家的颜面是支持不了几天的这个时候李建成必须拉住宇文述让他不放弃救还儿子的希望。
“呜――呜――呜!”河对岸又传来几声号角凄切而悠长。天边仿佛飘着一层淡黄色的云慢慢地那层黄云越飘越近忽然河面上吃尸体的乌鸦全部飞了起来呼啦拉遮住了正午的阳光。
是敌军!李建成和宇文述同时握住了腰间刀柄。两家的家将快跑上前将主人护在身后。在众人惊诧的目光里黄色的云层越飘越近东南、东北、正东三个方向几股不同的烟尘高高地冲上半空。
“举火烧桥!”一个传令兵骑着快马飞从河畔跑过。李建成快步迎上去却被河边的士兵们七手八脚地架到了旁边。
“不能烧还有将士没回来!”李建成大声抗议却没有人听。纷纷挤过来的大隋守军拆开葛包将一块块了臭的牛油扔到了干柴里。
“不能烧求你们。不能烧!等一等我要见卫大将军!我要见卫大将军!”李建成拼命推开周围阻拦自己的士兵带着家将跑上桥一脚一脚踢飞牛油踢开柴草。护桥的将士们却不理睬他把更多的干柴和牛油堵上了桥面。
“李公子你让开吧。已经十三天了不可能再有人回来!”一名身穿五品别将服色的军官低声劝道。他听人说过护粮壮士的英勇事迹但他不能为了一个传说毁灭整个大隋。
“李公子您退开吧!”几个士卒上前拉起了李建成的胳膊。
李建成的身体慢慢软了下去他不再抵抗任由对方将自己拉离柴草堆。那名别将大人说得好十三天了大军已经撤过辽水十三天自己和刘弘基已经分别十六天三百人陷在敌境十六天能活着归来除非有奇迹生。他看向宇文述却只见老将军不出一言苍老的躯体哆嗦着就像一株风中的残荷腾空而起遮断了高句丽人通往辽西的道路。守桥的士兵们松了口气6续撤离火桥在河滩上集结成队。
突然有人指着辽河对岸大声尖叫起来。
“红旗红色的战旗!”数个眼神敏锐的士兵尖叫着一个个瞬间脸色煞白。
的确远处有一面破碎的猩红战旗挑出了地平线以比其他几路烟尘更快的度冲向了正在起火的浮桥。
红旗下是一伙身穿大隋号衣的将士。他们飞快地冲向浮桥冲向火焰又被火焰从浮桥上硬生生逼了回去。
他们站在了咆哮的辽河东岸与自己的故园只有一桥之隔。四下里数以万计的高句丽人策马杀来顷刻间就像潮水一般将他们吞没。
“小三儿!”宇文述老将军悲鸣着向河边跑了几步吐出几口血一头扎在了河滩上。
“弘基兄!”李建成泪流满面冲着河对岸的战场跪了下去深深俯。
河对岸一杆红旗在烟尘中飘摇飘摇终于在烟尘里消失不见。
第二卷功名误卷终
第三卷 大风歌 第一章 出柙 (一 上)
第三卷大风歌第一章出柙(一上)
眼前是一条燃烧着的河流乌鸦在半空中盘旋野狼在不远处嚎叫旷野属于它们四下里都是他们的大餐。袍泽们在狼群中纷乱地奔跑有人在操着不同的腔调哭喊有人在痛苦地呻吟有人躺在地上一动不动拼命享受着生命中最后一缕阳光。
那阳光也是红色的红得就像河上燃烧的桥梁。无数高句丽人怒吼着杀来把护粮队的同伴们一个挨一个砍翻。李旭想拔刀迎战却现自己根本无法动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同伴的头被高句丽人割下来垒成一座座佛塔。身披袈裟的和尚们坐在塔尖上念叨着古怪的经文黑烟起处牛头、马面、夜叉、小鬼一个挨一个爬出来用钢叉叉起无头的尸体。那些无头尸体还没有死只是不能出声他们在叉尖上用力挣扎手臂、腿脚上下挥舞然后猛地燃烧起来烈焰般点燃失火的天空。
忽然那些鬼怪都变成了自己的袍泽披着整齐的铠甲结成方阵肃立。人头堆就的佛塔上大隋皇帝陛下身穿戎装奋力挥手。“朕今天至此是来看一看一年多来为我大隋驻守此地的壮士是什么模样。朕今天到这里来也是来看一看辽河两岸的万里江山。朕来了朕看到了朕没有失望!”
他大声高喊手指东方:“弟兄们你们谁能告诉我那边是什么地方?”
“辽东!”众人异口同声地回答。
“一河之隔你们可否为朕将那片疆土取过来?”站在骷髅堆上的皇帝陛下轻轻笑了笑又问。
“战战战!”将士们振臂高呼声音响彻原野。
皇帝陛下笑着飘了起来飘向了半空。然后无数高句丽人与大隋兵马战在了一处。李旭现自己被夹在人流之中前冲冲着冲着就迷失了方向。四下里突然着火高句丽人骑着火焰战马向他杀来。他挥刀手中的长刀却突然折断这时候烟火全散了他看见自己站在血红的辽河边上看见同伴们一个个在面前战死……“逃向北逃!”有人隔着河大喊。李旭策动黑风向河上游逃去漫天的羽箭围着他盘旋。几根羽箭射穿了铁甲他却感觉不到疼只觉得北风灌得自己喘不过起来每呼吸一次都艰难万分。
有高句丽人夹过来被他用刀砍下马。宇文仲死了就死在自己马头前一名高句丽武士砍中了他的腰血顺着刀口瀑布一样喷了出来。
然后是宇文季他用身体挡住了半空中飞来的小鬼刺向宇文士及的一叉。宇文士及恐慌地张开大嘴那根总是喷射毒液的舌头不出半点声音。
王元通不见了齐破凝消失在一片林地内。元仲文、高翔跟着刘弘基拦住了一伙敌军刘弘基大喊着命令其他人先走。秦子婴战马被射死抱着一个魔鬼跳进了辽河。河水打了个旋就把他单弱的身体卷了个无影无踪…
路尽了辽河折向东方拦住去路高句丽人紧追不舍。忽然黑风出一声长嘶冲着咆哮的河水跳了下去……“啊――!”李旭大叫着醒来看见早春的阳光爬上了自家的厚布窗。刘弘基、秦子婴、高句丽人、魔鬼都不见了自己是在做梦。这里已经不是辽东这里是自己在上谷的家。
少年人翻身坐起穿好衣服下地轻轻地推开窗子。晨风吹在脸上有些乍暖还寒的感觉不太舒服但能让人感觉自己还活着活在中原的阳光下。
已经从辽东回来小半年了他却总被同一个梦吓醒。仿佛有一份魂魄被困在了辽河畔从那天全军覆没后就再也没回到自己的躯体内。李旭摇摇头把梦境带来的疲惫和心里古怪的想法一同驱散掉然后走出门端着脸盆到厨房去打水。
“少爷醒了?”忠婶笑着走过来伸手去夺李旭的脸盆。
李旭摇摇头躲闪着拒绝却被忠婶一把将脸盆抢了过去“那怎么成少爷现在怎么说是官人了怎么能亲自干这些粗活。让人家看到了还不是说我和老忠不懂规矩……”
老太太絮絮叨叨地数落着抱着脸盆走向厨房。李旭拗不过老人只好无奈地笑笑站在院子里享受早春的阳光。家中的老榆树已经挂了钱儿再过几天就可以捋下来熬榆树钱儿粥喝。李旭记得自己没离开家之前每年春天都能香甜地喝上几回。
忠婶年龄不小了手脚却甚为麻利转眼间已经把脸盆端了回来拒绝李旭在院子里洗脸的要求径直走入他的房间把脸盆放到了木架上紧接着将木架上的手巾取下换了块刚洗干净的又伸手试了试水温最后才向李旭点点头告诉他现在可以洗脸。
“我自己来忠婶您老歇歇。”李旭不习惯被人伺候一边向脸上掬水一边谢绝忠婶帮他擦面的好意。老忠婶见他说得坚决只好放下了手巾人却不肯走絮絮叨叨地再次数落:“我这笨手笨脚的想伺候也伺候不周全!我说给你去买个丫鬟吧你又不肯。你看那些官宦人家谁不雇个丫头来……”
“婶儿我不是什么官儿。军书已经来了等张家五哥准备好了行李我就跟他一起回怀远镇报到!”李旭淡淡地说道打断了忠婶的罗嗦。
“啥!又要走了!不是打完了么怎么还去?”站在李旭身边的忠婶吓了跳声音瞬间提高了数倍。她这么一喊家中的其他人也被惊动了片刻后院子内就传来了细碎的脚步声。
“旭子旭子!”母亲站在窗外低声呼喊。
“哎我正在洗脸!”李旭答应着抓起手巾擦干脸上的水不待忠婶帮忙自己端着脸盆走了出去。
“又干什么呢惹忠婶生气!”母亲慈爱地笑了笑问道。
“没我只是说军书到了过几天得去辽东!”李旭非常平静地向母亲解释仿佛去辽东打仗就像到后山兜一圈般轻松。
两个女人都不说话了看着李旭端着洗脸水走到院子角落蹲下去将水小心地倒在地沟中。
这孩子已经长大了不再是需要她们时刻照顾的旭子。他的脊背已经比李父还宽身材也高出了忠叔一整头。变化更大的是他身上那种沉稳和安静仿佛什么事情都不值得惊奇般即便是天塌下来也可以挥挥手臂挡过去。
这个高大的身躯已经开始光耀门楣前往辽东的上谷子弟有数千人活着回来并且取得了功名的只有旭子一个。不但如此他还为自己的表哥张秀谋到了队正的职位让周围的乡邻们都羡慕得红了眼睛。
自从旭子回来后郡守大人送来过名帖邀请李校尉过府饮宴。县令大人亲自登门表彰李懋教子有方为国家培养了一名栋梁。县学的刘老夫子也来过一口一个当年他怎么看好旭子。还有很多李父和忠叔从未打过交道的人突然间都变成了李家的远亲。
“听说你家旭子被唐公看中了想收为义子?”有女眷借着走亲戚的机会拉着李张氏不断追问。
“听说你家旭子战场上救了当朝驸马皇上要亲自感谢他呢?”有人神神秘秘地跟李张氏打听。
“那孩子有福我从他小的时候就看出来了!”张家小五的父亲登门时亲口宣扬。
李张氏不知道这些流言从哪里传出来的也不知道如何回答人家。她越不解释大伙越把这些当真。有人甚至拿来自家女儿的八字问两家是否可以亲上加亲。还有同姓晚辈干脆拿来地契要求阖家并入李校尉门下。
李张氏深深地为自己的儿子而骄傲但她又深深地为自己的儿子担心。眼前这个高大的身躯却扛起了太多不该他这个年龄扛起的东西有时候忠婶和李张氏都能感觉到其中沉重。李家小院就这么大一点儿恶梦时出的喊声谁都能听得见。每当听到那无助且绝望的叫喊李张氏和忠婶都觉得心里如同刀扎。但她们不敢问也知道自己从旭子嘴里问不出什么来。
身上的伤口可以用药来治疗。心中的伤也许只能留给时间来解决。
“唉!”两个女人几乎同时轻轻叹了口气撩起衣服来擦了擦眼角。这一刻她们自己也弄不清楚自己到底喜欢原来那个有些赖皮脸上充满阳光偶尔还会向父母撒撒娇的半大小子还是喜欢眼前这个沉稳厚重就像一块山石般的少年。
也许那个阳光少年与父母更贴心些至少他什么都会和父母说不会把所有的事情藏在心里。
第三卷 大风歌 第一章 出柙 (一 下)
第三卷大风歌第一章出柙(一下)
见到两个老人难过李旭心里也涌起了几分别离之意。不想让母亲担心他笑了笑低声安慰道:“我只是去护粮又不用打仗没什么危险!”
“没什么危险没什么危险你那一身伤怎么来的。谁不知道高句丽人凶恶人都说辽河水倒流壮士一去……”忠婶却是心急大声反驳。话快说完了才猛然意识到自己不该在少爷临行前犯口彩重重地向立下吐了两口吐沫又向吐沫上踩了几脚讪讪地解释道:“您看我这嘴夫人少爷别怪我老得有些糊涂……”
“你说他是为了他好!”李张氏赶紧打断忠婶的话低声安慰道“况且他是你从小抱大的一直像你的亲儿子般……。”
“粥好了我我去看火!”不待李张氏的话说完忠婶低着头逃了开去。一边走一边撩衣角擦眼睛。
“你别怪她忠婶是为了你好!”李张氏看看儿子瞬间铁青的脸低声劝解。
“我知道!我没怪他!”李旭无力地对母亲笑了笑掩饰掉眉宇之间流露出来的酸苦。忠婶的几句话出于好心却像一柄大锤般重重地砸在了他的胸口上。‘辽河辽河水倒流壮士一去不回头’这话说得一点儿都没错。当日三百名护粮壮士马踏连营硬从死亡边缘拉回了三千多弟兄。大伙带着回家的渴望转战千里冲破重重阻拦却没想到在离家咫尺之遥看见了两团烈焰。
桥断了回家的大门在孤军踏上门槛前轰然关闭。两千绝望的士卒面对十余万高句丽追兵不可能再一次创造奇迹。仗着战马的脚力李旭、刘弘基等人冲出重围且战且逃一直逃到武厉逻城的对岸才被该城守军用木筏接过了河。(注1)三百五十名怀着必死之心自愿前去救人的壮士一共回来二十三个!王元通、齐破凝、秦子婴无数好兄弟在逃亡途中消失三百多护粮弟兄用生命换回来的只是一个姓薛的将军还有一个姓宇文的驸马督尉!
旭子也不想让家人担心但此时他已经没有了选择。即便不为了功业他也得赶回怀远镇去参加第二次征辽。那埋骨辽东的三百多名弟兄大半是他的部属他必须让弟兄们死得瞑目。
“要是去你自己小心些!”李张氏也笑了笑伸手替儿子去捋耳边的头猛然却现自己要垫起脚来才能够到儿子的耳朵。李旭悄悄地把膝盖弯了弯满足了母亲的心愿。耳边母亲双手依旧是那么温暖只是在不知不觉之间那双曾经柔软的掌心已经变得有些糙擦在脸上有些酥酥地疼一直疼到心底。
“打仗时尽量别往前冲。万一后撤跑得快些!”李张氏哽咽着叮嘱手抬起的瞬间她看见儿子眼中有隐隐的泪光。
因为提起了军书一家人的早饭吃得有些沉闷。李家现在已经不似当年的窘迫为了给旭子滋补身体每天早晨干肉、咸蛋、腌菜在餐桌上都能摆起五六样。一些原来李旭爱吃但只能在过节时才闻到其香味的小菜如今也成了家常零食。只是今天大伙都没什么胃口草草地挑了几筷子就先后放下了饭碗。
“几时走?”老李懋望着窗外渐浓的绿意低声追问。
“最迟这月底皇上已经重新启用了宇文老将军并且征募民间勇士为骁果。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