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家园- 第1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计妙不可言!’陈演寿的目光猛然聚集成了一团火一般看向了李世民。‘二公子才能恐怕是大公子十倍!’他心中暗道。恰好看见李世民的目光转过来里面充满了咨询意味。

“这只是世民的一点浅见是否可行还请父亲大哥陈师傅马先生、长孙叔父点拨!”李世民再度拱手谦逊练达。

“二公子所言甚有道理!”陈演寿出于本能地回答。一瞬间他居然忘记了考虑很多更复杂的牵扯因素。

“卑职也赞同二公子所补充的建议!”长孙顺德微笑着表态。

既然第一谋主陈演寿和李渊最信任的心腹长孙顺德都表示支持了其他人怎可能再出言反对。况且李世民的安排的确是切实可行。于是大伙纷纷开口赞叹二公子的深谋远虑。

“世子之谋和二公子之策综合起来则危机尽解。一家有两子可依唐公卑职向你贺喜了!”马元规最后开口笑容无比欢畅。

“还有我我可以帮大哥去打下手也可以为二哥去帮忙!”一直蹲在炭盆前玩火的李元吉不甘被落下跳起来大声嚷嚷。

“好好你们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李渊开心地摸摸元吉的头笑呵呵地说道。他把目光看向建成李建成笑着点头许诺。他把目光转向世民李世民也以坦诚的笑容相回应。见两个儿子如此贴心李渊脸上的笑容愈欢畅。他又将头扫向钱九珑武士彟、刘弘基和长孙无忌看到自己麾下老一代谋士稳重机智新一代将领沉着大度。

李家终于在乱世到来之前积攒起了自保的力量。凭着这种实力无论乱世持续多久即将到来的危机有多大家族荣誉和兴旺都可以从从容容地传承下去。这一刻他又想起了自己祖父父辈在前一个曾经长达数百的乱世中李家的先人通过不屑的努力将家族绵延下来今后这个家族还会在建成和世民的手上凭借在座诸位的努力延续下去。

第四卷 扬州慢 第五章 诺言 (六 上)

“唐公好像没跟大伙谈如何应对邸报上所说的情况?”议事结束后武士彟跟在刘弘基身边悄悄地嘀咕。用了将近三年时间他终于如愿以偿成了李家的心腹。但由于入幕的时间太短对很多事情的处理方式一时还无法适应。所以别人心里亮亮他却两眼昏昏。偏偏在众人面前还不能露怯所以连找个朋友商量一下都很难。

“唐公已经做出了决定!”刘弘基放慢脚步待其他人都走远时低声说道。

“可唐公什么也没说啊?”武士彟犹如丈二的和尚摸不到头脑。李旭离开后他就一直唯刘弘基马是瞻。但刘弘基却变得越来越惜言如金很少给予人指点。偶尔说上几句话还宛如和尚打禅语般弄得人满头雾水。

“没说便是决定!”刘弘基的话越来越令人迷惑。

什么都没说就代表着决定?反着推来说过的话岂不代表没说。武士彟还想再问得清楚一些刘弘基却加快了脚步直奔马厩而去根本不给他更多的探讨机会。武士彟歪着头试图寻找其他可以交流的朋友却看到大伙一个个行色匆匆仿佛根本看不到他这个不够聪明的笨蛋。

“如果李旭在肯定可以跟他商量的。他从来不笑别人笨!”武士彟懊恼地叹了口气抬腿踢翻一块石子。因为仲坚自己也不够聪明所以他能包容。但不聪明的仲坚的脚步却越走越快才两年不见已经从校尉做到武牙郎将畴县侯而聪明的自己几乎还在原地打转。

如果自己当初跟仲坚一起去雄武骁果营会不会另一番光景?感受到孤独的时候武士彟忍不住幻想。如果那样也许自己目前的职务就不仅仅是一个校尉但也可能已经横尸荒野了。当时的李旭不是一个懂得保护自己的人虽然他很淳厚对朋友很尽心。可如果他连自保的本事都没有又怎会有实力照顾身边的心腹?

当年跟着李旭去雄武营的几个弟兄都被宇文家排挤出军中了其中包括唐公刻意安插进去的秦行师。通过唐公府从秘密渠道得来的消息武士彟还知道张秀完全投靠了宇文士及而宇文家把旭子视为了眼中钉甚至使用下流手段让他连第三次辽东之战都没机会参与。但是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皇帝陛下却对旭子特别照顾。可皇帝陛下的心情时好时坏如果他哪天看旭子不顺眼了而旭子又还像现在这样无根基可持跟他走得越近的人倒霉的可能性就越大。

得出这样的结论后武士彟心里稍为平衡了些。校尉就校尉吧至少靠在唐公这个根深叶茂的大树下好乘凉。他落落寡合地走近马厩牵出当年在李旭麾下得来的大宛良马刚欲跨上坐骑忽然看见长孙无忌匆匆忙忙地挡在了自己马前。

“武校尉二公子请你去他那里去一趟!”长孙无忌一边擦着脑门上跑出来的汗一边命令。

“二公子找我什么事?”武士彟楞了一下追问。

“去西跨院你就知道了!”长孙无忌的声音冰冷得就像眼下的天气。这家伙向来不太懂礼貌特别对于武士彟这种出身平民之家看上去又好像没什么特殊本领的家伙更是摆足了一幅高高在上的贵胄派头。

武士彟吃了一个瘪但他没有资格跟长孙无忌这种生来就有袭爵在身的家伙叫劲。笑了笑他轻轻地将缰绳交给马厩里的家丁然后转身向李世民所居住的西跨院走。才走出十几步又看见刘弘基的战马也被侍卫长钱九珑给截了回来。

“二公子有重要事情请刘兄商量失礼之处刘兄勿怪!”对于刘弘基长孙无忌完全是另外一种态度。二人的世袭的名爵都是勋侍彼此之间的地位相等关系自然也亲近。

“无妨我正要回来找士彟商量些杂事。大伙刚好边走边聊!”刘弘基大度地摆了摆手表示不介意李世民的临时打扰。

“那好二位请随我来!”长孙无忌楞了一下旋即调整了自己的态度。他看不起商人出身的武士彟但刘弘基在府内素得人望。‘一个被二公子和刘弘基同时看中的人肯定不会像表面上那样没本事。’独特的看人逻辑让长孙无忌决定重新评估武士彟。

“此人举止倒是非常稳住也很能沉的住气!”看着武士彟一直不变的笑容长孙无忌暗中评价。“能沉住气的人心机都比较深所以也难怪二公子看好他!”以为谋主挑选心腹的眼光长孙无忌继续从武士彟身上寻找优点。片刻之后他开始失望“但从身材上看此人武艺未必佳。走路的样子也过于轻巧看上去不像个非常有胆气的人!”

长孙无忌认为古来能成大事者其心智、胆气缺一不可。眼下李府的人才大部分都被唐公指派给了世子建成可供二公子选择的范围很窄。即便是这样还有一些目光短浅的家伙不喜欢跟在二公子身后另创一番基业宁愿在幕僚堆里舒舒服服地混日子。

“也许二公子是实在没人可用了!”一起走了几步后长孙无忌心中得出最后结论。当把心里的事情想清楚后他才开始注意刘弘基和武士彟二人在闲谈什么。显然武士彟和刘弘基谈的是一个共同的朋友。此人好像跟刘弘基关系非常好并且对武士彟还有过提拔之恩。此人最近又打过一次很漂亮的仗带着几千士兵击溃了数万流寇。

“仲坚后来没再给你写过信么?”从长孙无忌角度听来刘弘基的话语当中不无遗憾。

“仲坚当年邀请我去雄武骁果营我婉拒了他。后来他四处争战我也居无定所所以就失去了联系。我以为他会抽时间修书给你呢难道弘基兄这里也没他的音信?”武士彟摇摇头笑着反问。

“没这小子懒得很。不过也不怪他最近两年时局的变化太快大伙都忙得头晕脑涨我也没修书给他!”提到李旭刘弘基的话难得多了些笑着回应。

长孙无忌终于知道二人说得是谁了他也常常从二公子口中听到这个叫李旭的家伙。并且以李家当年没留住此人深感遗憾。据说此人第一次入辽就和刘弘基一道转战三千里全身儿返。第二次入辽带着一万五千新兵硬是击穿了数万高句丽人的防线。然后不远万里回师夺了杨玄感的粮仓先后击溃元务本、李密、韩世萼。最不可思议的是此人居然在战场上正面击败了老将军李子雄一举奠定了平叛的胜局。

这些消息长孙无忌大部分都是从李世民口中听说的他甚至敏锐地感觉到二公子世民提起李旭这个远房哥哥时话语里带着几分崇拜。如果传言属实如果武士彟与此人也是朋友那么对武士彟的评价则又得提高一层了。一个人到底有没有本事需要检视他身边都是些什么样的朋友。长孙无忌深信这一点所以他常常以有识人之明自诩。

“我估计仲坚一定也很惦记咱们就像弘基兄也挂念他。毕竟生生死死一路杀回来的!”长孙无忌听见武士彟说得有些动情这不附和长孙无忌的用人标准。感情是理智的天敌乱世之中则意味着灾难希望弘基兄不像姓武的这样。他回头把目光看向刘弘基却刚好看到了一缕难得的温柔。

“我的确很挂念这个笨蛋两年多那么多风雨这家伙不知道怎么闯过去的。”刘弘基的大手屈伸仿佛准备握住虚空中什么东西。最终却什么都没握住徒劳地垂了下去。

乱世来了那些屹立百年的世家也感到恐慌。而自己非但没能劝得仲坚一道在唐公这里躲避风雨并且没能及时告诉他前路到底有多危险。如果这小子学会了变通哪怕投靠了宇文世家也好。至少不需要独自接受乱世的考验。而他偏偏是那样倔犟那样特立独行。

刘弘基知道自己很后悔特别是最近听说了那个徐茂功的名字后他心中后悔的感觉愈深。徐茂功就是旭子跟自己提起过的那个徐大眼旭子一直把他视为生死兄弟。但乱世中生死兄弟方面往往会捅来最致命的一刀。

“旭子人好运气好所以总是能逢凶化吉!”武士彟惨惨地笑了笑总结。

“就怕他不知道悔改把好运气一下子全用完了。李密如果掌握了瓦岗军肯定向东展。那个人又阴又毒没有什么不敢使的招术!他和徐茂功两人联手而旭子心肠又太软。”刘弘基叹了口气忧心忡忡。“有时间你给他去封信吧我估计旭子心里还恼着我我说什么他都未必肯听!”

心肠软的人也能成事么?长孙无忌在旁边越听越纳闷。如果一个人真的智慧又差心肠又软怎么可能闯出这样一片天空来。

他忽然现这个叫李旭的家伙几乎违反了自己所坚持的很多人生信条。那一定是条完全不同的路长孙无忌确信并充满研究的兴趣。

第四卷 扬州慢 第五章 诺言 (六 下)

没等三人走到西跨院门口儿二公子世民已经远远地迎了上来。刘弘基和武士彟二人见此赶紧上前抱拳躬身。却被李世民一手一个托住了胳膊口中连连赔罪:“世民举止无状大冷天害二位哥哥来回吃风你们不骂我便宜了我切莫再这般客气!”

由于刚下过雪的缘故府内的家将和幕僚们很少出来走动。偌大个西跨院门口只有四个人互相客套。冷冷的白毛风吹得人衣服猎猎作响却吹不散宾主之间的热切。

“二公子那里话来士彟和我俱在唐公府行走这尊卑之礼……”刘弘基笑着摇头手臂肘犹自往下沉。他做事素来持重虽然李家兄弟情同手足在大伙面前却从不肯缺了礼数。

“这是西跨院又不是正堂。弘基兄千万别跟我再客气。否则咱们过了身后这道门槛儿我可是要大礼参见兄长!”李世民手上又加了一把劲儿硬生生将刘、武二人的身体托直笑着说道。

“二公子说笑了!”刘弘基的腰躬不下去只好将抱在一起的双拳举及眉间耸了两耸方才作罢。

“人都说二公子气度非凡今日一见可比其舅兄强得太多了!”顺势直起身躯的武士彟偷偷看了一眼长孙无忌心中暗道。自从李旭离开护粮军中后李世民就很少往军中跑了。有些年没接触他心里吃不准这位含着金勺子出生的公子哥是什么脾气。但对方的客套话听起来非常让人受用全然不像辅佐他的某些人眼睛都长到了头皮上。

正暗自点评着又听见李世民继续说道:“想当年我和二姐天天到护粮军中看士彟兄和仲坚兄演兵直到后来因为要替父亲处理家务才不得不中断了。现在想起当时情景一切宛如昨日。”

有道是好言一句三冬暖虽然明知道对方说得是句客套话武士彟也觉得自己心里热乎乎的像喝了半斤老酒般舒坦。由于出身商户的关系他在李府中一直不着众人待见。除了唐公李渊、世子建成和顶头上司刘弘基外基本上再无第四人肯主动与他说话。偶尔有同僚开口也多为命令语气叱去呼来好不高傲。今天李世民聊聊数语却没半点架子在。直听得他心怀激荡一时间连将命卖给对方的冲动都有。

“当年二公子在军中为我等摇旗呐喊的情景想必怀远镇的很多弟兄们都记得!”提起多年前的往事刘弘基脸上的表情也温暖了许多。当年二公子只有十四岁仲坚不到十六那个冬天一样很冷但留在雪地里的却全是快乐的记忆。

如今二公子已经十七过了这个年就十八岁了霸气十足眉宇间再看不出当日那个不愿意服输满校场追着人比武的顽童模样。但如果可以选择的话刘弘基更喜欢那个痴迷于武学和兵法的顽童而不是眼前这个英气逼人的少年豪杰。

和当年的那个武痴称兄道弟刘弘基可以做到肆无忌惮。和现在的这个霸气十足的李府二公子平级论交刘弘基自问没勇气给自己惹那么多麻烦。

“是啊如果大伙都在的话眼前的事情也省心许多!”李世民摇摇头叹道。他不是出于有意但叹息声却令刘、武二人的心俱都是一紧。八百壮士东征归来者不到四十。那场突如其来的大火改变了许多人包括他们四人中的三个。

死去的人不可能会再归来侥幸生还的人却不得不记住血的教训。自己的后路不能交给那些没有担当能力的人这也是武士彟迟迟不得升迁的原因之一。他不敢再和建成走得太近虽然对方是李府的直接继承人。

“难道还有什么事情令二公子为难么?这种情况可不多见!”刘弘基微微一笑追问。

“弘基兄又开小弟的玩笑我这点本事还不是一半学自您之手。莫非弘基兄还藏了许多私未教害得小弟做起事来每每手忙脚乱?”李世民笑着反问略带抱怨的口气引起了一片会心的笑声。

谈谈说说四人不觉已经进入西院大堂之内。李世民生性好武因此即便在招待客人和约见下属所专用的大堂内所用装饰品也都是些兵器。屋子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