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世子不懂!”长孙顺德看向李建成的目光有些悲哀。“他不仅不懂最后居然连部属们的退路都没保住。那场火一起烧寒了多少人的心?除了追随多年的死士没有一个幕僚会死心塌地的为一个连他们退路都保不住的家主效力。人望是靠能力和手段来巩固的不是仅仅靠感情。可惜这一切身为世子的李建成都不懂!”
李建成的脸慢慢开始变红他能从长孙顺德的目光中感受到对方心里的失望。的确目前的被动局面自己有责任但自己已经尽力了并且一直在努力弥补和刘弘基、李旭二人的关系。为什么这些人都看不到为什么这些人总是要求更高!
“我和弘基、仲坚吃酒时跟他们聊过今后的选择!”李建成清清嗓子低声向大伙汇报。“弘基觉得李家重新崛起用不了多长时间。仲坚也总说过父亲对他有知遇之恩我想他一定会有所回报!”
“有所回报!”长孙顺德气得差点没咬了自己的舌头。“唐公我认为仲坚已经回报过了您的知遇之恩现在我们必须拿出些新的好处来给他。否则……。”
“如果仲坚是弘基就好了!当初咱们能给他争取的职位也会更高些!”马元规郁闷地补充。如果当日唐公给李旭安排的职位更高些眼下那些试图拉拢他的大人物们就会考虑他们的付出和收获是否成正比。可现在李旭只是一个校尉几位大将军随便一个出手都可以把他推举到督尉、车骑将军甚至正五品虎贲郎将的位置上。当然对方手中也会‘恰恰’空出一个适合李旭的职位。大战在即皇帝陛下不会追究一名大将军小小违规操作。况且李旭身上也的确有着耀眼的功绩。
“除了私情眼下我们能给予仲坚的实在不多!”唐公李渊看了看众人摇着头感叹。
他自己现在也仅仅是个卫尉少卿让关系不深的年青人放弃远大前程一直追随着他李渊自问自己没这份人望。
“我们手中其实还有可拢住仲坚筹码!”陈演寿的话听起来有些凄凉的味道“仲坚是个重情义的人……”他看看李渊又看了看在座诸位同僚“只是这个代价对唐公来说是否太大?”
“陈先生你不能凭臆测来玷污李家的名誉!”李建成忽地一下站起来脸红脖子粗地指责。他知道陈演寿想说什么也知道李旭对婉儿早已暗生情愫。但李府不能为了拢住一个校尉就下嫁自己的嫡生女儿。这个消息若是传出去所有地位和李家差不多的世族还不都会笑掉大牙?
陈演寿向李建成拱了拱手对自己胡言乱语表示谢罪。“属下莽撞望世子不要介怀!”
“罢了先生也是为了李家!”冲动过后李建成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摆了摆手说道。
“也不算莽撞仲坚的确对二小姐有倾慕之心。只是若唐公许了这门婚事未免又树了柴家这个大敌!”长孙顺德站起来谨慎而谦恭地建议“如果择一个庶出女儿嫁给仲坚以将来仲坚的前途对李家来说也未必算是辱没……”
“萁儿的年龄倒是和婉儿年龄差不多大!”李渊长叹了一口气沉思着说道。如果让李旭娶一个自己的女儿他终生都会打上李家的烙印。但在这个时候李家派人去说亲目的性未免太明显。
“我可以派人把萁儿接来她的性子和婉儿很像。但时间上未必来得及并且仲坚好不容易有了一次机会我们却让他舍弃掉实在有些可惜!”李渊继续说道。如果自己站在李旭的角度上会为了一个自己并不满意的婚姻放弃前程么?恐怕即使勉强答应了心中也会觉得非常遗憾吧!
“唐公可以先把仲坚的功劳向下压一压或以护粮军中事务繁杂为名留他一段时间。等萁儿小姐到了让她与仲坚先认识一下跟世民三个一起练练武。然后找个机会告诉他婉儿和柴绍的婚期。我想仲坚也是聪明的他应该明白唐公的苦心!”长孙顺德皱着眉头顺着自己的思路说下去。“等他接受了咱们替他安排的婚事唐公再联络故旧保举他到别处为官如此……”
“问题是那样做可能会适得其反!”只有旁听资格的李世民终于按耐不住冲口说道。“仲坚如果真的喜欢二姐就不会接受其他人。他的功劳那么抢眼别人向上推的时候咱们向下压难道那些别有用心的人不会将细节透漏出去么!”
长孙顺德一愣咽下了后半段建议。“二公子提醒得对是我莽撞了!”他笑着改口目光中若有所思。
“要我说仲坚是个有主意的人别人未必能轻易把他拉过去。今后的日子长着呢何必争在这一时。”李世民站了起来缓缓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不错此子虽然出身寒微心志却坚定异常!”陈演寿的目光也开始明亮起来微笑着表示赞同。
“如果没有任何家族撑腰他很快就会成为众矢之的!那时候李家再伸以援手……。”他惊诧地想着越想越觉得二公子不可小看。
“世民说得有道理唐公不妨也跟着上一本将刘将军和李校尉在辽东之战的功劳一一奏明了。仲坚是个明白人他会知道我们是真心为了他打算!”马元规的脸上也慢慢浮现了笑容。
“可那样仲坚就会被调到别的军中!”李建成犹豫地提醒。如果仅仅站在朋友角度他很替李旭高兴。但他是世子不得不考虑整个家族。
“好了好了!”李渊挥了挥手打断了长子的罗嗦“就按世民的提议来我亲自写奏折替弘基和仲坚请功!”转过脸他看看表情有些尴尬的李建成又笑着追加了一句“你还是和弘基和仲坚多走动无论他们到了哪里毕竟是从咱们李家出去的。他们展好了对李家也是光彩。平时你多关心关心他们若是他们两个有什么为难之处咱李家尽力帮忙解决。”
“是!”李建成起身回答。父亲打算就这样放手了么?他觉得有些可惜。但能与仲坚一直做朋友也不错这个小家伙很讲义气。心中没那么多杂七杂八跟他说话也不必顾忌太多。
“你喜欢怎么样就怎么样不必管大人的事情!”李渊微笑着冲二儿子点点头叮嘱。“但别再拉着你二姐她已经大了不能再由着性子胡闹!”
“是!”李世民高兴地答应。从父亲的眼神里他看到了难得的赏识。‘只是二姐……’想到不能拉着李婉儿同行李世民又觉得有些可惜。二姐是要嫁柴绍的这点他心里也清楚。但二姐喜欢和仲坚一起骑马、打猎、练武、聊天这也是事实!
“二姐会不会真的喜欢仲坚兄?”小家伙心里突然闪起了个促狭的念头他想找机会问一问答案。不带着任何目的仅仅是为了好奇。
傍晚时分李世民钻进了婉儿的房间用白天的议事的机密换来了二姐口中的答案。
“小鬼头别乱嚼舌根子。”李婉儿戳了弟弟一指头带着些恼怒说道。“该死的陈夫子他知道些什么!我怎么可能喜欢仲坚他连马球都不会打。又倔又懒衣服也不整齐还牛哄哄的总觉得自己本事大!”
李世民不由地张大了嘴巴二姐说得是仲坚兄么怎么听起来和自己眼里的仲坚兄完全不是同一个人?惊诧中他看见二姐气红了眼角泪水噗噗莎莎滚落了下来“你看他那举止根本不像个有作为的模样。又没眼色又好面子有了错还不准人说。为了一官半职转眼就忘了自己的承诺这种人怎么能跟柴绍比!该死的陈夫子该死的长孙顺德他们怎么能这么说!”
“看你气的爹不是没答应他们么!”李世民看得心疼逃出手帕送了过去。二姐不喜欢仲坚他终于知道了答案。可二姐为什么如此气愤?为几句闲言碎语么?
另一个问题被他藏在了心里等到很多年后才找到答案。那时候他已经娶了长孙顺德的侄女在妻兄长孙无忌的谋划些开始了辉煌的戎马生涯。短短几年内他见过无数奇女子也品尝过无数眼泪。
有些答案年少时不懂。待懂得时当时的人当时的风景早已成为追忆。
第三卷 大风歌 第五章 出柙 (五 下)
第三卷大风歌第五章出柙(五下)
大业九年三月戊寅(十六日)皇帝陛下自东都洛阳启程开始了第二次御驾亲征。四月五日天子六军来到涿州。四月十三皇帝陛下在海边摆六畜、水酒祭奠去年战死辽东的英魂。
同日十七位地方大吏联名上书请皇帝陛下慎重考虑征辽之事。诸臣以为“中国疲弊万乘不宜屡动”天子以万乘之身亲自伐辽非但会造成国力的浪费而且会导致内政的混乱。
“朕亲往尚不能克非朕何人能克之!”大隋天子掷表章于地怒斥。当晚圣驾驻跸望海顿行宫处理诸般耽搁政务。
去年这个时候杨广踌躇满志以为一战可以平定辽东。最后三十余万大军战死他乡换回的却仅仅是高句丽人的耻笑。今年诸臣不想再打下去了百姓也不想再打下去了。而他这个皇帝却不得不将战争继续下去。
杨广以为大隋国完全靠着兵威才镇住了四方诸酋。如果在征伐高句丽一事上软弱周边那些部族就会先后效仿。如此一来兵祸连绵大隋周边战事会更多内部的流寇也会愈猖獗。
“朕不是不体恤民力而是骑虎难下啊!”杨广叹了口气望着御案上那堆得像小山一样高的反对征讨高句丽奏折不断摇头。
“万岁何必理睬那些妄人的说辞他们不过是为了博一个爱民的好名声罢了!”黄门侍郎裴矩总是善解圣意在一边躬身劝解。
“他们全是妄人就裴卿一个直人。不过我怎么听人说裴卿是个奸佞呢?”杨广从奏折上转过脸来苦笑着质问。
“臣本来是个奸佞但追随在圣人身边就只好做直臣了!”裴矩点点头不动声色地拍了杨广一个马屁。
“也就是说圣人在堂朝无奸邪了!”杨广叹了口气说道。
“陛下目光如炬!”裴矩笑着回答。
“你这油嘴滑舌的东西!”
虽然知道对方说得全是阿谀奉承之词杨广还是觉得心里稍微轻松了些。当皇帝不是为了给诸臣骂皇帝就要有皇帝的尊严。黄门侍郎裴矩无论是忠是奸至少他能体谅帝王的难处能处处为皇家着想。而那些阻拦伐辽的他们拍拍胸脯有几个是真心为了百姓?
“算了朕就听你的不理睬那帮佞人。把这些奏折封起来一字不批转回去!”杨广用脚尖踢了踢御案命令道。“你那可有什么不反对攻辽的拣几份念来听听。朕就不信我举国上下没人识得大局!”
“哎臣还有一堆武将的奏折臣这就给陛下抱来!”裴矩略微躬了躬腰转身跑出了御书房。不一会儿捧着二十几封奏折转回一边喘息一边说道:“左十二卫大将军主动请战说不必陛下亲临他们就能把辽东拆成白地!水师扬帆待来护儿将军说壮士时刻准备替去年战死的袍泽报仇。张须驮将军启奏他已经击溃河南盗匪正在尾随追杀。但匪患起因多为地方官员不体恤百姓所致希望陛下能派贤臣巡视地方赈济灾民……。”
“这个张须驮他还管起了文官的事情!”杨广摇摇头打断了裴矩的汇报。“给东都下道圣旨就说让民部尚书樊子盖酌情赈灾。朕记得各地仓库的粮食能吃数十年让灾民们吃口粥怎么也不至于吃垮了大隋吧!”
“哎哎皇上圣明!”裴矩连声赞道“臣替天下百姓谢过皇上。”
“天下百姓都是朕的子民关卿何事!”杨广伸手在裴矩肩头拍了一巴掌打趣“那些地方官员越来胆子越小了跟朕把流寇的武力吹到了天上去。结果张将军一至不是全解决了么?再念还有没别的折子趁着朕还没到辽东咱们能处理些就处理些!免得真等仗打起来了朕即便想处理也没了时间!”
“有有!”裴矩慌不急待地翻动奏折顺口回答。突然他的手停了一停嘴巴里不由自主地出了一声惊叹。
“咦这几份奏折好生奇怪!”
“怪什么?难道天上又现祥瑞了么?谁告诉朕祥瑞你就替朕杀了他。去年如果不是他们拿祥瑞糊弄朕朕也不至于屡出昏招!”杨广冷笑了一声问道。
毕竟是战败了虽然杀了刘世龙顶罪但整个迂回袭击计划都是自己亲手制定的。‘不准乱杀敌国百姓对方投降后就要善待’的命令全是因为自己一时仁慈。这次同样的事情绝不会再生高句丽反复无常即使他们投降大隋也不会再答应!
“天上没出祥瑞而是和几天前那批奏折一样几位大将军都保举了同两个人。包括宇文述大将军还有哈还有唐公李渊!”裴矩故作惊诧地叫道“这可真是稀奇自从臣入朝后就没见过唐公和宇文将军有过一致意见!”
“又是刘弘基和李仲坚?”杨广劈手夺过了奏折一个个翻过去又一个个丢回裴矩怀内。“这两个人如今很出风头么?难道真的生了三头六臂不成?”
“依臣之见这两个人本事未必多大。只是去年诸军皆败这两位带着三百壮士转战千里救了一个将军一个督尉算是难得的扬眉吐气。眼下大军再入辽东将军们需要拿些得意的事儿激励士气所以才从人堆里把他们两个挑了出来!”裴矩不慌不忙道出早就准备好了的说辞。
几封奏折都是他事先看过后精心安排到一起的甚至连哪份在先哪份在后都小心地整理过。唐公李渊和宇文述大将军都给他送了厚礼请他照顾刘弘基和李旭做了这么多年官难得看到两家宿敌齐心。这不得罪任何豪门并且锦上添花的事情裴大人岂能拒绝!
“也有道理依卿之见朕该大大封赏他们二人了?”杨广点点头询问。
“去年诸军皆败按理说他们二人也没什么功劳陛下不封赏他们自然有不封赏的道理。但本着激励士气的目的陛下少许赐他们个官职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裴矩躬着身子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
“好的坏的都让你说了!具体怎么做你却云山雾罩该死!”杨广皱了皱眉头装做十分不满的模样。
“陛下出口成宪这等小事哪有臣指手画脚的份儿!”裴矩笑了笑回答。
“也是!”杨广点点头说道。刘弘基和李旭带着三百壮士马踏连营的故事他在去年就听驸马督尉宇文士及描述过。当时不给予封赏一则是因为诸军新败大将军们全部削职待罪这种时候没有封赏两个底层武将的道理。二则是刘、李二人皆出身于李渊门下想到这个李字大隋皇帝陛下就觉得心里别扭。
但是赏罚不明的确不利于伐辽大计。无数骁果满腔热情来投军就是为了建功立业。有刘弘基和李旭二人的例子在前面摆着大伙作战时难免心里会打个折扣有十分力气也只拿出六分来。
“臣听说护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