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守诚叹道:“魏公忠肝义胆,此时已和龙王爷一般。”
世民听后愣在当场,先生将魏征斩龙那午时三刻之事细说了,又道:“被人如此算计,魏公悲愤,神魂附斩妖剑上,飞上天宫意欲反杀施术之人,为龙王爷报仇,守诚一直在监天台候讯,并无仙星陨落,此去怕是失手了,推算魏公命运,却是魂飞魄散了。”
“魂飞魄散?魂飞魄散。。。。。”世民状若失魂反复念叨,如此多次之后,终受不住,两眼一黑,竟昏死过去。
待到世民醒来,已是三日之后,泾河龙王也已安葬在泾河不远的一土坡上,墓陵规格之高,不下于先皇,被奉为龙陵,更有无数百姓自发出力修建。
世民服了碗米粥,出城拜祭过龙王,又见过数位工匠头目,嘉奖一番,却又不顾天晚,去了九嵕山魏征墓。
御驾到魏征墓前已是亥时,世民屏退左右,竟独坐魏征墓前说了一夜话。
次日回城,午后,禁卫飞骑四出,传唤长安城内的官将,这一场大朝会,直议到日暮时分。
再次日,早朝议过抗灾之事,相关官员回官衙处理,其余将官尽随世民出宫,去往监天台。
至钦天监,百官分班侍立监天台下,世民一手持一卷圣旨,一手持玉玺,步上监天台。
监天台上,早有李淳风袁天罡袁天奇三人候着,李淳风接过圣旨,袁家两兄弟分左右做个羽翼阵脚,世民站在不远处单手高举传国玉玺,就听李淳风颂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东土唐王朝之官员魏征,生前为万民请命,为江山社稷,抛生赴死不惧皇权,忠言直谏无数,实为百官之楷模,李唐世民帝肱骨之臣,死后涉斩泾河龙王一事,更不惧天命,意欲为龙王谋求生机,拖延时辰,以致身死,魂飞魄散。”
“泾河龙王有大恩与大唐江山社稷共万千黎民百姓,魏征此举,与龙王无异。”
“然!因侯君集等反叛之事,唐帝世民,以活人之错怪罪已死故老忠耿之臣,又凿去碑文推倒墓碑,更悔婚与忠义之门!”
“唐帝世民已知自身失德失信魏卿,无奈卿已魂飞魄散,悔之晚矣!”
“特以此罪己诏昭告三界六道神魔与世间生灵共知!”
“留残碑鞭策己心,嫁爱女抚慰忠魂!”
“呜呼哀哉!天地共鉴!”
待李淳风宣毕,世民抬头看天,满心无奈闭目良久,眼角更有泪滴涌出。
许久,世民睁眼,收了圣旨步下监天台,将圣旨交在萧瑀手上,自上御驾回宫,却是去往衡山公主处。
唐典有录:凡名山,大川,及畿内之县皆不得以封。
诸公主皆以城池名为号,唯这与长孙皇后所生的最幼女,被册封为衡山公主,更是在魏征临死前问其遗愿,将衡山公主许配他家,足见世民对其之喜爱。
自雨祸长安以来,诸事纠缠,甚至昏死三日,却是无暇见爱女的,如今昭告天下,嫁女在即,世民虽是帝王,终究也是父亲,刚十一岁的宝贝女儿就要出嫁,心中难免不舍,回宫急促,也不过是想要多享一刻天伦。
却说百官,昨日午后大朝会已议过半日,于这公主出嫁之事,萧瑀与刘洎两位宰相去魏府宣旨,尚书省众官去张罗人手将这罪己诏在各州县共邻邦张贴,余下官员,早分作数波保媒的蓄势待发。
也是这大朝会所议之事终究是罪己诏与公主出嫁两件大事,事关重大,散朝后百官禁言慎声,更无半点风声传出。
当萧瑀在魏府宣了这罪己诏,更言明陛下已在监天台上,借钦天监之力,昭告三界众生知之,为魏征平反。
原本皇上赐婚下嫁公主,何等荣耀,却被叛逆牵连,以致皇上悔婚,几个月来,魏家直如暗无天日一般,魏家上下听后,真个重见天日,悲喜交加之下,个个抱头痛哭。
魏家上下欣然,原本备做保媒的官员摇身一变化作道喜的,也不分批列次了,一窝蜂的上门恭贺,魏家之光耀,一时无两。
虽是大灾当前办喜事,黎民百姓尽知因果,更无半点抵触,反是无数人称赞皇上知错能改,魏家该当此殊荣!
十二日,良辰,衡山公主大婚,长安城又见万民空巷,此后金吾不禁三日,全城喜庆。
在此期间各衙门更是莫名其妙的收到无数金银,尽是百姓自发捐了,助朝廷赈灾之用。
话多的称赞朝廷开明,絮絮叨叨说个没完没了,话少的扔下金银扭头就跑,差役追都追不上,哪怕师爷都搬了桌案在官府大门外记录,所录之名姓真是十不足一。
待公主大婚后,世民与钦天监袁天罡李淳风密议过,下旨重建玄甲军,大唐将士皆可应招,经层层选拔,最后会由世民亲自与钦天监共选出一万人入玄甲军。
————————————
PS:第十八卷到此结束,说几句题外话。
在原著里,魏征斩龙之时,是贞观十三年,然而宫门镇鬼的二位将军之一的秦琼,卒于贞观十二年。
其实在开书之初,作者的本意还是延续原著,是太宗地府还魂,然后刘全献瓜最后娶公主(唐御妹)这么个情节的,不要惊讶,关于刘全的诗,作者两年前就写好了。
上架之后,也是作者搜集资料的时候,看到魏征的资料多次,试想能不能多一个皇帝嫁女的情节。
魏征死后被侯君集牵连,以致世民悔婚,直到贞观十九年,世民御驾亲征高句丽回来,损失极重,感叹‘魏征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这才平反,然而衡山公主的婚事却不了了之。
后来衡山公主改嫁两次,年仅三十就死了,应该算是红颜薄命的典范了,挺坎坷的,在书里只是一个名字,权做圆梦,各位脑补吧。
写十七卷的时候,当时作者还满脑子两位公主一起出嫁呢,后来随着情节的推进,太宗地府还魂的情节再写出来就很牵强了,只能忍痛删了。
下一章就是十九卷了,没错,猴哥消失两卷终于要出五指山了,第十九卷:大闹天宫。
第二百六十二章 事起铜台()
佛祖不在,自文殊菩萨与两位金刚长生灯齐灭,灵山上众神僧人心惶惶,更无人敢去五指山一探究竟,又有普贤约束,一年多来,灵山山门只入不出,众佛与菩萨罗汉之数,竟比佛祖大开法坛讲经的大佛会时更见齐整。
天竺国乃是灵山根基,大雷音寺的影响力比之天竺皇室更胜,某日,有下界虔诚信徒飞骑来报,说‘铜台府地灵县寇家庄上,有自称地藏王菩萨的,在那庄上宣扬一个叫孙悟空的猴妖的善行。’
守门的二金刚听了,哪敢怠慢,留下胜至金刚细问,大力金刚急驾云上灵山通报。
孙悟空被佛祖镇压,文殊菩萨前去监守尚且身死,如若再被人将妖猴放出,灵山焉有宁日?是以,闻报后大雷音寺法坛的众佛菩萨无不大惊,普贤菩萨命亲去山门验明来人不是妖精变化,若不是,速速带到法坛。
兹事体大,清净佛不敢怠慢,不待胜至金刚引路,竟不顾身份驾莲台直奔山脚。
佛法无边,清净佛贵为如来至尊之下的第一佛祖,自然是佛法精深,只一眼就辨明,这报信的乃是一凡僧,即便如此,又用法器照过,验明无误,方才让大力金刚放进金光大阵。
一招手将僧人勾上莲台,清净佛驾莲台急回雷音法坛。
这凡僧正是当年在寇家庄,被悟空使猴毛抓了,被官府打过板子的那四十二位僧人之一。
当年不但被断了吃食,更因此挨了顿重打,竟个怀恨在心,暗暗记下孙悟空这名字。
偶然听说寇家庄来了位活菩萨,被他稍一打听,竟听到孙悟空的名号,这还了得,一听之下就恨得咬牙切齿,他本是佛门中人,灵山与孙悟空的宿怨传说他也有过耳闻,心有计较,当夜他就偷了匹快马,昼夜不停直奔灵山。
如今眼见灵山上如临大敌一般的郑重,这凡僧心头窃喜,将自家打听来的,又添油加醋的述说一遍。
虽说佛魔是死对头,就算三界最有名的绝世大魔牛魔王,论起灵山众佛菩萨不喜之数,也只拍第四位。
位列第三的正是被观音蛊惑,叛出灵山的地藏王菩萨。
那观音不但是阿弥陀佛的左膀右臂,更将第一菩萨的名头抢了去,第二的是观音菩萨无疑。
而最为灵山厌恶甚至痛恨的,唯有悟空!这妖猴不但藐视灵山权威,讥讽挑衅如来至尊,更亲手打杀佛祖菩萨数位,是为灵山奇耻大辱,不然也不能在佛祖镇压他之后,这许多的佛祖菩萨争抢着去监守。
寇家庄之事,事关地藏王菩萨与孙悟空,这两大灵山众神僧的死对头,闻听过细节之后,谁不愤恨?
对佛祖的无边法力神通自信归自信,万一经过地藏王菩萨宣扬,惊动天道,救出那妖猴,佛祖不在,谁人能治之?
细想之下,原本躲入金光大阵避祸的也急眼了,吵吵嚷嚷,各自请命,誓要诛杀这包藏祸心的地藏王菩萨。
普贤点出五位佛法高强的佛祖,十三位菩萨,不需鼓动,在清净佛的率领下急急下山了。
——————————————
铜台府地灵县寇家庄上,还真有一位活菩萨,正是地藏王菩萨。
地藏王菩萨跟随悟空,试图探究其有无恶事借之大肆宣扬毁其名声,最终被悟空感化,哪怕是弃了跟随探究之暗事,凡间的行进方向也是东土大唐,于悟空行事更是留心打听,每每赞叹。
直至悟空被如来镇压,地藏王菩萨知之,真个如同晴天霹雳。
哪怕被悟空抽过耳光,这地藏王菩萨真个是位女英豪,见多了悟空行事,不但将这羞愤之事平息,更是将悟空引为知己,视作修行榜样,心中惊叹推崇之余,也多有宣扬。
这五指山镇压之事,悟空当做磨砺,地藏王菩萨可忍不住。
在五指山现世不久,菩萨带着谛听,更不变化,以菩萨真身,地藏王之名,倒走唐僧传经之路,大肆宣扬悟空善举,明言抨击镇压之事。
也是这一路上确实如此,兼且路途遥远,又因文殊之死,灵山闭了视听,只一年时日,竟被菩萨宣扬到了灵山千里之内,若非这凡僧与悟空有着深仇大恨,怕是宣扬完了灵山还蒙在鼓里哩!
寇员外被悟空救过性命,又是四大菩萨之一亲至宣扬恩公善举,哪怕差点被其坐骑当做点心吃掉,感于其弃恶从善,寇员外一家老小极力挽留。
也是这寇家庄乃是最后一处,地藏王菩萨一路风尘仆仆,看着消瘦不少的谛听,竟真个留下权做休恬。
寇家是真盛情,双方俱都崇敬悟空,又一般善心大发,员外与菩萨言语分外投机,一叙再叙,一留再留,如此三五日转眼即过,正言语间,就见那趴伏在地的谛听猛然一个激灵,向菩萨嘶吼几声。
菩萨也是脸色一变,转眼笑道:“一连叨扰员外数日,多承款待,贫僧还是告辞吧。”
说着起身到庭院中,看一眼灵山方向。
员外急追出来,见菩萨神色凝重,问道:“菩萨,可是走了声讯?若如此,菩萨速速避去。”
寇员外说话间,谛听也‘哼唧’几声,大点其头。
地藏王苦笑道:“不敢连累员外,怎奈事态有变,只盼日后有缘再叙!”
说着地藏王向着员外施礼,骑上谛听,自去了。
也是灵山反应神速,普贤又知地藏王底细,也知谛听本事,点卯的佛祖菩萨之中,就有三位擅长追踪的。
哪怕谛听在那凡僧拜山门时就已知之,更是提前暂避,这追踪者的本事也非同小可,菩萨远遁数千里,竟被寻着,很快被围在正中。
看一眼傲然而立的清净佛,地藏王菩萨笑道:“贫僧只一菩萨,竟劳灵山六位正佛十三位大菩萨围剿,传扬出去,此名足矣!”
清净佛祖笑道:“地藏,你勾结妖猴孙悟空,颠倒黑白胡乱宣扬莫须有之事,更抹黑灵山,污蔑佛祖!还逃?今时此地就是你的死期!”
地藏王菩萨笑道:“清净佛说笑了,贫僧避到此处,只是不想连累无辜,何来逃跑之说?有谛听在,贫僧若要逃遁,灵山上除了如来,又有哪个能追的上?”
清净佛喝道:“大胆妖尼姑!敢直呼佛祖尊号,实在罪该万死!结罗汉阵,拿下这妖尼姑!”
地藏王菩萨笑道:“贫僧此生,只被孙悟空称为妖尼姑,但悟空行事,贫僧心服口服!亏贫僧还称你一声佛,如今看来,不过如此!阿弥陀佛!”
第二百六十三章 主兽俱亡()
双方言语不睦,不几句就战做一处,只见那:
拼佛法,斗威能,天地之间赛神通。念珠木鱼尽佛宝,禅杖袈裟皆凶兵;宝珠出手灵气现,莲台护体佛光盛;菩萨兽护主,佛祖阵势兴。灵山佛,入冥僧,仇怨难表不留情。罗汉阵中多险象,孤身菩萨少计凶;势众宝多风占尽,不悔女尼有豪情;建功阵也破,得手兽残命。
这一场好杀,直杀了一个时辰,好个地藏王菩萨,竟当场斩杀一位佛祖六位菩萨,罗汉大阵早已不成阵势,而菩萨也已伤痕累累,谛听更是角断腿再残,身上血迹斑斑。
清净佛自持身份未入战圈,眼见双方命残力微,清净佛宣一声佛号,含笑道:“我佛慈悲!多年未见,你佛法能与本座相仿也是造化,罢了罢了,本座念你修行不易,今日有心保你重回灵山,你只需束手就擒,回转灵山之后小受惩戒,本座保你四大菩萨之名!你以为如何?”
“哈哈哈哈哈!!!”悲沧的大笑声起,催动身上伤势,地藏王菩萨忍不住吐一口鲜血,冷笑道:“灵山?灵山!贫僧既然脱离秽境,哪有再回去的道理,更莫要说再受惩戒了。”
说着话锋一转,地藏王菩萨含笑道:“清净佛这般劝贫僧,是怕贫僧涉死拼命?亦或是惦记贫僧佛法为何精进?欲知机窍,不妨实话告知于你,就你在灵山贵为佛祖高高在上,永世莫想勘破!”
被一口揭破心事,清净佛面上不以为意,笑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