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叫声起,树林里惊起了几只夜鸟。
素凝仿佛听到了什么,却又不真切,她困惑地回头望了望。身旁的夏侯逸问道:
“余兄弟,怎么了?”
素凝以为是自己听错了,她摇摇头:“没什么……”
紫衣少女跟在他们两步以外,仍旧是一语不发。
走在前面的小童扭头瞧了瞧素凝,他蓦地松开捉着妇人衣摆的手,一蹦一跳地跑到素凝面前。
小童凑近素凝的腰袋,他的小鼻子收缩几下,嗅了嗅。
“这是什么?”小童含着自己的大拇指问道。
素凝失笑,她解下自己的袋子,递给他道:“这是鸡心枣,给你吧。”
小童欢快地接过去,他也没道谢,直接就拉开袋口,抓起一颗枣子津津有味地啃了起来。素凝看他这幅小馋猫的样子,与余家那位六岁的二弟别无二致,素凝登时倍感亲切。
妇人将三人带到一处密林,远远地便听到阵阵痛苦的呻。吟声传来。妇人的脚步加快了点,素凝等人自是亦步亦趋地跟上。那小童则是抓着袋子,不紧不慢地边啃枣子边跟在后头。
他们来到密林深处,妇人悲戚喊着:“郎君啊……”
她提着风灯奔了过去,果见树下坐着一粗布汉子,他的左脚被一只捕兽夹夹住了,脚上血流如注。
夏侯逸见状,低喃一句:“竟真有其事……”
素凝以明目清心咒观之,那男子并非精怪所化,却也不是人类。素凝瞧不出他的原身,白影说过,明目清心咒对于法术比自己高者,是识破不了的。
此人当救不当救,素凝这下子也不免迟疑了起来。
男子抱着腿煞有介事地痛吟着,夏侯逸与素凝围过去查看,紫衣少女则是远远站着。尽管她跟了过来,却也不愿插手。
她灵敏地嗅出夏侯逸与素凝身上具有强者的气息,因而才选择与他们一道,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她总是选择站在强者那一边。
夏侯逸对沉思中的素凝说道:“我二人合力,各持一边,应该可将夹子掰开。”
素凝点头,心道不管这是不是陷阱,既然都来了,自是要帮人帮到底。妇人提着风灯给他们照明,两人各自扳住夹子两侧。夏侯逸发号施令:
“掰!”
别看素凝是个年仅十二岁的小姑娘,她过去在鹿床村成天干重活,加上天生劲儿大,这力道发出来可不比夏侯逸小。两人咬牙切齿地合力将捕兽夹往外掰,夹子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被往两边扳开。
就在捕兽夹离开男子的脚的一刹那,男子的全身陡然光芒大盛。
素凝与夏侯逸惊诧地看着他从一个人形变做一张巴掌大小的纸人。而男子化成纸人后,他所在的地面上猛然浮现出一个金光闪烁的法阵,那法阵绵延三丈,来到了紫衣少女的脚下。
素凝等人来不及呼叫,法阵就将他们吸了进去,包括那装成母子的二怪,所有人皆在一眨眼间消失了。
密林里恢复安静,一只锈渍斑斑的捕兽夹安静地躺在地上,一张纸人缓缓飘落,接着又被夜风卷起,飞向远处……
眼前是一堵坚硬的石壁,石壁两旁藤萝低垂,杂草丛生。
素凝恍恍惚惚地站在石壁前,她全然不知道自己是如何来到此处的,素凝的身边还站在夏侯逸,以及那名神秘的紫衣少女。
他们回过头去,发现身后站了一堆“人”,不,那些皆不是人,他们并无化显人形,站在素凝等人身后的,是一群白猿精!
而那对“母子”也在,他们皆现出了原型,女的是一只形若兔子的讹兽,孩童是个小白猿精,他还拿着枣子在啃着。
素凝早已看穿他们的真身,因而表现淡定,夏侯逸倒是立即戒备地将手按在腰间的佩剑之上,紫衣少女也是备战状态,她一手按在自己的翡翠手钏上。
为首的白猿精是一名慈眉善目的老猿猴,他一手拄着紫檀木鸠头拐杖,用沙哑又威稳的声音说道:
“欢迎三位来到‘戏珠锋’,这里便是你们进入琼珂洞的最后一关。”
三人听完此言,皆露出惊喜与不可置信的表情。
老猿猴继续说道:“老朽乃统领戏珠锋的猴王,受琼珂洞玉镇子仙人所托考验诸位。诸位在此回答老夫的问题,只有回答准确者,方可通过这道石壁,进入琼珂洞。”
素凝等人这回不疑有他了,纷纷收起警备的姿势,恭恭敬敬地站在猴王面前。夏侯逸有礼地向众猿作了一揖,道:
“劳烦猴王出题。”
素凝也作揖:“劳烦了。”
紫衣少女继续沉默是金。
那老猴王清了清嗓子,正欲说话,一旁啃枣子的小猴却蹦到他身边,以手遮嘴,与老猴王叽咕叽咕地耳语起来。
素凝虽耳力好,可是本着孔夫子“非礼勿听”的教诲,她还是特意侧过身去。尽管她不乐意偷听,却还是能隐约听见那小猴说道:
“爷爷,那紫衣服的最冷漠,给她出最难的,那贵公子迟疑过才来救人,可稍微难一点,那小姐姐人最好,还请我吃了枣子,给她出容易点的。”
素凝听得脸色一窘,自己的性别被识破了?
老猴王听完,点了点头,小猴退开后,他才再度开口:
“好了,老夫要出题了,你们谁先回答?”
没等素凝和夏侯逸说话,那名一直半声不吭的紫衣少女踏前一步,道:
“我先答。”
这少女着实要不得,遇到危险只顾自保,遇到好事就抢先。老猴王捻了捻胡子,便出题了:
“请你回答,什么是道与德?”
素凝闻言,心中一惊,怎地题目这般深奥?
那紫衣少女用清脆悦耳的声音回答:“‘道’是道教教义的核心,是以‘清静为宗、虚无为体、柔弱为用’的一种‘道’。这种‘道’是宇宙的本源与主宰者,它无所不包、无所不在,它是一切的开始与万事万物的生化者。《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她口若悬河地说了一大通,倒是并未脱离题目。素凝听得又是心生敬仰,这些学识她以前从未学过。
紫衣少女回答完,老猴王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他捋了捋胡子,说了一句:“乐善好施,广种福田,乃道家真言,还望姑娘谨记在心。”
紫衣少女拱手:“多谢猴王指点。”
老猴王随后拿着拐杖在地上敲了三下,只见那山壁发出微微的震动,挡在前方的石壁缓缓挪开,露出了里面一条甬道。
猴王说道:“你且去吧,该路便可通往琼珂洞。”
紫衣少女再次拱手道谢,接着便转身走进通道里,没有与素凝等人多说一句话。她走进去后,石壁再度合上。
猴王又问剩余的两人:“下一个,谁回答?”
夏侯逸见素凝没说话,便跨前一步,拱手道:“这一题我来回答,请猴王出题。”
猴王又问道:“形神俱妙,与道合真是何意?”
夏侯逸胸有成竹地回答:“形神俱妙,与道合真是指内功功法至于形神合一而俱的妙趣,是道人修炼到的最高境界。也可指金丹修成,超脱登真,契合大道的一种景象。一旦与道合真,则就会肉身永存,与天地同寿……”
他也过关了,猴王再次敲开石壁,夏侯逸进去前向素凝鼓劲:“余兄弟,我先行一步了,我们稍后见。”
素凝笑了笑,回答:“好的……”
她此时心里可是惴惴不安地,尽管她听到那小猴让猴王出容易的题目给她,可是她对道法一窍不通,她怕再显浅的问题自己都答不上来。
素凝深吸一口气,想着既来之则安之,她向老猴王打恭作揖,道:“劳烦猴王出题。”
猴王接着就出题了:“请说出五行的相生相克。”
这个问题,但凡是修道之人皆背得滚瓜烂熟了。
素凝不敢相信自己的好运,她马上回答:“五行相生乃‘金生水; 水生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五行相克乃‘金克木; 木克土; 土克水; 水克火; 火克金’。”
该问题简单得过火,若是答不出来,那简直就是废物不如了。猴王随即就敲开了石壁,素凝感激不已地向他作揖:
“多谢猴王!”
猴王还没说什么,那只收了素凝的枣子而对她特别关照的小猴子倒是蹦蹦跳跳地跑来了。
他抬头冲素凝亲切一笑:“小姐姐,谢谢你的枣子!”
素凝回答:“哪里……”
小猴子对素凝介绍自己:“小姐姐,我叫冬冬。”
素凝也报上名:“我叫素凝。”
小猴子对她道:“素凝姐姐,我的姐姐也在琼珂洞里,她叫‘秋儿’,你若是遇到她了,劳烦你转告她一下,说冬冬很想她,请她有空就回来看看我。好吗?”
第二十七章 二次测试()
“好。”素凝虽答应下来了,可她也不知道自己能否顺利进入琼珂洞,要知道,需灵力达到初层二等者方可成为门内弟子,她着实是心里没底。
素凝与冬冬和猴王等告别,走进了甬道内。
甬道两旁皆镶嵌夜光珠,与素凝在涂山所见到的一样。素凝很好奇这些夜光珠是否也有开关,她发现自己走过后,身后的夜光珠就会自行熄灭,而距离她身前三丈以内的夜光珠,则会预先亮起。素凝觉得很惊奇,心想这些珠子一定是能察觉到灵气而自行明灭的。
那甬道里铺设着阶梯,时而往下,时而往上,七拐八弯,曲折迂回。
素凝行走了近半个时辰,终于来到出口。
出口处乃一汪水潭,潭上横架石桥,通往洞府。洞府前已经站满了过关的人,目测之下约莫有五十来人。
从第一关的二千人,到上山的四百人,再到抵达洞门的五十多人,落第者之众多,叫人不胜唏嘘。
这五十来人内,再不济也能捞到个门外弟子,也算是不虚此行了。
素凝行至洞前,那洞门前矗立一座石碣,上镌六个大字,乃“大通山琼珂洞”。
洞门上悬挂着四盏火光惶惶的大灯笼,照得门前暖光灼亮。
素凝来到人群里,夏侯逸喜悦地迎上来,而人群里的任飞,瞧见素凝后也是抢上前来,三人彼此问候寒暄。
任飞喜不胜收地说:“余兄弟,你也过关了,太好了!”
素凝羞赧一笑:“多谢任兄,也祝贺你,只是还有最后一关呢……”
夏侯逸道:“能来到此处已是莫大的荣誉,接下来,便要尽人事听天命了。”
任飞与素凝说着:“所言甚是……”
紫衣少女沉默地站在人群里面,继续保持着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态度,来到这儿后,她便不再与素凝等人结伴了。
素凝的目光在人群里梭巡着,她轻声问夏侯逸:
“夏侯兄,赵兄他们落选了吗?”
夏侯逸遗憾地表示:“恐怕是的,他们估计也是遇险了。”
素凝想起自己方才在林间听到的异动,恐怕就是赵姓道人他们发出的,夏侯逸说道:
“余兄弟,在下方才在来琼珂洞的路上,思量许多。”
“是。”素凝洗耳恭听。
夏侯逸感触地说道:“我在想,若是方才那对母子来求救的时候,我们不伸出援手,我们怕就过不了这一关了。那对母子的出现,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是陷阱,而这确实也是个陷阱,只是这个陷阱并非要谋害我们,而是助我们过关。这一关考的正是我们的善德之心,若是我们为了明哲保身而见死不救,却是悖逆了圣人的教诲。正如余兄弟所言,若是为了救人而失去拜师资格,也是心甘情愿。”
素凝边听边赞同地颔首,夏侯逸道:
“古语云,愿天地常生善人,愿善人常存善心,愿善人常行善事,愿善人广布善法。在下认为,这便是我们学道求法根本。”
素凝感觉夏侯逸说起这些道理时,神采斐然,与她的大哥余万德很是相似,并且两人的年纪也相当。素凝不自觉地就把夏侯逸看作了自己的兄长,她不停地点头附和:
“夏侯兄所言极是,让小弟又增长了见识。”
“哪里,余兄弟客气了,说起来,在下能过这一关,还得多谢余兄弟呢。”夏侯逸笑着向她作揖。
素凝也连忙回礼:“哪里,夏侯兄言重了。”
门外的人已经聚集得差不多了,统共也没超过六十人。这时,琼珂洞的洞门打开,原本还有点嗡嗡谈话声的人群顷刻就安静了。
洞内出来四人,两名道童搬出一口大鼎,正是素凝在涂山见过的、用于测辨灵力的“天识鼎”。道童身后走出两位道长,道长皆头戴九梁巾,脚踏双脸鞋,身披蓝布道袍。
但见这二人,一个颀长清瘦,目光炯炯,挂三绺长髯;一个中等身量,满面红光,蓄掩口髭须。
素凝察之,这二者的灵力皆为高层三等,身量较高者为土类,较矮者为火类。
那较矮的道人道:“吾乃大通山派玉阳子真人弟子,今日在此,负责最后选徒最后一关,通过者将成为我派门内弟子,未通过者将为门外弟子。”
人们纷纷拱手行礼,嘴里说着:
“见过师父。”
此二人,原是大通山派掌门玉镇子的师兄“玉阳子”的入室徒儿。清瘦者叫“千惠”,乃次徒。稍矮者叫“千广”,乃三徒。
那千广手捧一本灰皮簿子,素凝认出,那正是在山下登记抽签过关者的本子。千广另一手擎着一管狼毫,那狼毫恐是仙家宝物,无需蘸墨既能书写。
只听那千广声若巨雷地喊道:“听到自己的编号和名字者,到天识鼎前来——”
众人大气都不敢喘,千广喊出第一个名字:“乙亥——张通!”
“弟子在!”人群里的张通随即走出来,他恭顺地向两名道人躬身打了个稽首。
千广用笔杆指着天识鼎,道:“双手按于鼎耳之上,掌心发气。”
张通依言而行,身后的人全都屏息观看。张通发出灵气后,天识鼎的第一层与第二层都染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