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阳明纪- 第1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越过马车,和马车身后的国子监几位亲传弟子,就是长长的马队了。王阳明看着马队中正在行军的人们,眼中闪过一抹郁色。

    这些人,就是国子监中奉召参军的年轻学子。

    临走之前,教枢处交给王阳明一本名册,里面是这些学子的名单,王阳明认真看去,发现总共一百余人,年龄最大的有三十岁,年龄最小的只有十五岁,这些都是国子监中的新鲜血液,如果没有意外,将来都会成长为中流砥柱一般的力量。

    但是,他们选择上战场。

    明年开春,大战将起。根据伯颜的推测,如果战事顺利,当可在一年内扫平西域诸国,结束战争。但是倘若战事不利,这场战争什么时候能够结束,就是未知之数。

    到时这些人中有多少能回到长安,他不知道。

    这些学子都是第一次参军,眼中闪现出的尽皆是兴奋,不时有人悄悄议论西北前线是怎生光景。有个别从西北来的学生,或者曾去西北游历的学生,就跟大家讲述那边的烤羊腿是如何好吃,姑娘又是怎样的风情。王阳明耳力甚好,听得这些讲述,只是淡淡一笑,笑得颇为勉强。

    西北,那是战场。打仗,是要死人的。

    想起死在沙漠中的那些同袍,还有死在自己手下的胡人士兵,王阳明的心思有些恍然,不知道飘到了何处。正在出神的时候,前方有人拦住了去路。

    他赶忙收回神思,看着拦路那人,见是一名老妇,手中端着一个食盒,颤巍巍地立在王阳明的马前。

    王阳明见这老妇平平凡凡,放下戒心,温言问道:“老人家,您有何事?”

    却见后面人马中一个年轻人越众而出,跳下马来,走上前去搀着老妇道:“母亲您怎么来了?”

    这年轻人王阳明却认识,正是日前在国子监中与他有过一番寒暄的胡宗宪。

    胡宗宪的母亲一把抓住他,将食盒递在他手中,颤声道:“这是为娘的做的一顿饭,你拿着路上吃。”

    胡宗宪有些不耐,将饭盒接过,抱怨道:“日前就天天让我回家吃饭,跟你讲了,国子监里食堂很好,比你做的还好。怎么今天又跑来送饭,你腿脚不好,万一累出病来怎么办。”

    那老妇嗫嚅了一番,似乎不敢说话,终于还是握紧了胡宗宪的手,说道:“你这一去,山高水长,为娘只盼你天天吃好睡好,早些回来。孩子,咱不求功名富贵”

    话未说完,已被胡宗宪打断:“不消说了,天天说这话,我都听腻了。打完仗我就回来,你放心吧。”

    老妇还要交代几句,胡宗宪已经不想听下去,就要回身入阵。

    王阳明眉头微皱,正要说些什么,忽然不远处脚步声纷纷杂杂,王阳明抬头望去,见是一众乡亲,约莫几十人,一个个都端着食盒往这边来。

    马队中一阵纷杂声音,几十名学子纷纷下马上前与这些人相认,原来都是这些学子的亲人前来送行。

    伯颜在马上见了,叹一口气,小声道:“父父子子,人之常情。这些学生一心报国,却也少了尽孝的本分。”

    王阳明听到伯颜的言语,心中不快更甚。他想起百科全书中看过的几句诗,忍不住缓缓念道:“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这是前世唐朝大诗人杜甫的兵车行,其中苍凉意味千百年来感人肺腑。伯颜听得王阳明的吟诵,一时也有些痴茫,然而下一刻他悚然而惊,用责备的语气说道:“王将军,开拔在即,怎能念这样消沉的诗句。”

    王阳明没有回答他,久久无语,只是反复默念着诗句的最后几句:“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学生们将自己的亲人一一劝走,这才复又上马。伯颜催促大家继续前行,众人见堂堂二品辅国大将军说话,哪敢不从,纷纷快马加鞭赶路。王阳明在前面沉默走路,一言不发。

    就这样晓行夜宿,经过半月光阴,众人才终于缓缓抵达嘉峪关。

    ————————————————————————————

    阳明纪第二卷终章。不知不觉这本书写了几十万字了,编辑不肯签约,读者寥寥无几,三茶确无多少更新的动力了。第三卷还有些存稿,待存稿发完以后,这本书就暂停更新了。目前三茶正在全力写作另一本小说与丧尸斗争到底,都市异能类的,讲述如何在丧尸遍地的末日生存的故事。那本书我很喜欢,然而没有对阳明纪这样的刻骨铭心的爱。可惜写作是要看市场的,那本书因为题材的关系,签约了。不过业绩也挺惨淡,希望慢慢能好起来。

    大家如果有兴趣,就去看看与丧尸斗争到底吧。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他日相见,一醉方休。阳明纪的读者们,感谢你们的支持,这本书即将落幕了。对不起大家,对不起。

1() 
将新来的学子们都安排妥当,王阳明才去鹰扬军营中查看,见在顾惜风治下,鹰扬军一切安好。这一月来没有战事,诸人无事之时各自苦练,一个个精神头更足了,王阳明内心稍安,这才略略快慰一些。

    顾惜风眼见是他来了,咧开大嘴笑道:“你可算回来了,赶紧把我肩上这鹰扬军代统领的重担拿走。”

    王阳明知道顾惜风的性子,晓得他最受不得俗务,但偏偏军中除他之外暂时没有其他人可以胜任代统领的职位。笑骂道:“我这次回京,圣上对咱们鹰扬军俱有封赏,你老顾官升两级,现在假假也是个四品宣节校尉,怎么就没一点当官的样子。”

    顾惜风哈哈一乐:“我老顾生平不修善果,就爱杀人放火,当官什么的,没意思。”

    王阳明懒的跟他斗嘴,正要去跟别人寒暄,却被顾惜风一把拉住:“有个事情,需要向你汇报。”

    王阳明见他神色认真,知道顾惜风要说正事,忙洗耳恭听。

    原来皇帝下旨国内适龄青年参军,大夏帝国行政效率极高,不出几日,全国各地的青年纷纷投军,已有五万余人分配到了西北军中。王阳明没想到这么快就有这么多新兵到来,心中咋舌。心想如此一来,本部那边现在肯定忙着分配这些新兵,有的忙了。

    顾惜风道:“我已听说,圣上对于咱们鹰扬军在凿空之行中立下的汗马功劳十分欣赏,着令咱们鹰扬军扩编,估计不出半月鹰扬军的建制就要增加到五千人,所以要与你商议。”

    王阳明心想扩编就扩编呗,人齐了之后开始训练就是了,那又有什么要商议的了。然而听完顾惜风的话,才发现自己把这事情想的太简单了。

    原来顾惜风久在军中,深谙兵贵精而不贵多的道理。这五千人马的建制建立起来以后,如何能够达到鹰扬军现有的水平,实在是一个难题。要知道,原本鹰扬军不过一百人,由王阳明亲自训练,所谓船小好调头,很快就练出了极其突出的单兵素质。

    但是五千人,王阳明再用这种方法训练,他没办法亲自盯着每个人,训练效果就必然大打折扣。王阳明皱眉不语,正在思索办法,转眼看到顾惜风似乎胸有成竹,转而笑道:“我看你心中早有成算,赶紧说出来给我听听吧。”

    顾惜风微微一笑:“想要练好这五千人,唯一的办法就是分头训练。”

    顾惜风的法子说来十分简单,将原本鹰扬军所剩九十人打散,每两人为一组,负责训练新兵一百余人。这些鹰扬军的老人都已是身经百战之辈,实力也都足够,由他们亲自训练,必然可以保证扩编的鹰扬军战力不减。待新兵训练有成,再合兵一处,由王阳明操练阵法,形成合力。

    顾惜风说的在理,王阳明大点其头,决心就照此办理。二人商议既定,王阳明在军营中转了一圈,见并无其他事情,这才告辞而去。

    三日后,五千新兵果然到位,其中有国子监的部分学子,也有全国各地其他学院的学生,还有社会各界奉召参军的年轻人。曾经与王阳明有过一面之缘的国子监学生胡宗宪恰巧也被分配来了鹰扬军。

    王阳明见这些人虽然良莠不齐,但都是年轻人,料想他们的可塑性极高,只要在这里认真接受训练,当可以练成一支新的百战之师。他按照顾惜风的法子将鹰扬军就地打散,各自回去训练。他自己则离开军营,往伯颜住处去。

    伯颜有重要任务交给他。

    伯颜正在审阅新近来西北军参军的人员名单,见王阳明来了,笑着让他坐下,问道:“鹰扬新军训练如何?那些新兵可还听话?”

    王阳明点点头,说道:“有老顾统领全局,当可不必担心。”

    伯颜却不置可否:“你不要掉以轻心。这批新人里面,有些来头不一般的,可不是轻易服人的角色。”

    王阳明疑惑不解,伯颜见他神色,知道他确实一无所知,只好解释道:“新兵名册我已看过,这次连御武四家的子弟也来参军了,这些人可不是普通新兵可比。”

    御武四家?从来没听过。

    经伯颜一番解释,王阳明才知道,原来大夏以武立国,皇帝当年靠兵马起家,反抗大商朝,北边抗击匈奴,还阻挡了魔族的第二次入侵,委实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战斗。

    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散宜生固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他不是神仙,光靠他一个人是不行的。皇帝身边还汇聚了一大批精英武人,为他效死力。这些人来自四个大家族,在大夏建国以后,皇帝论功行赏,将这四大家族封为御武四家。

    御武四家,刀枪剑拳。这四家分别是天刀门,龙枪门,仙剑门,神拳门。四大家族在大夏国地位超然,门中弟子个个都是习武之辈,他们单独设立家族私塾,教授子弟武艺文学,而这四家的本部分散在大夏各省,并不在长安。因此王阳明在长安国子监待了这么久,也没有见过这四家中的人。

    王阳明奇道:“既然是皇帝的股肱之臣,难道还敢不服军方命令?”

    伯颜轻叹口气:“人有亲疏之别。我大夏军队虽然对皇上忠心耿耿,但御武四家是从皇上起兵之时就一直跟随着的,这么多年下来,早被皇上视为心腹,他们的子弟自然与普通士家子弟不同。因此我担心这些人来了咱们西北军之后,未必事事都听上级军官的调遣。”

    王阳明见伯颜如此高官,都十分在意那所谓的御武四家,心中不由得有些担忧。但是转念一想,这些世家子弟都生在太平岁月,娇生惯养,只要带他们去见识一次战场的残酷,这些人必定会明白训练是为了自己能活下去的道理,到时不用自己逼着,他们也会拼命训练。

    伯颜合上名册,站起身来,王阳明也赶忙随之站起,伯颜沉思良久,缓缓道:“今天叫你来,是有一件大事要交代。”

    王阳明见他神色严肃,不知道他要说的是什么大事。眼下西北军中太平无事,大家都在抓紧战备。虽说明年要联合花剌子模王国对西域十五国开战的事情还处于绝密状态,朝堂之上三品大员以上的高官才知道内幕,西北军中除伯颜、秦重海以及自己这些鹰扬军人之外,并无别人知道消息。但是军中的紧张气氛还是带动了大家的情绪,所有人都知道近期必定会有作战计划,只是不知道究竟是向哪里用兵而已。

    “我要你抓到潜伏在我军中的一个神秘奸细。”

    伯颜语出惊人,王阳明心头一动,紧张地看着他,不知道他为什么突然这么说。

    “你可还记得上次咱们与黑袍那厮率领的胡人四万联军交战之事?”伯颜看着王阳明,缓缓问道。

    当然记得。那事情虽然过去许久,但因为那场战役,王阳明被迫与黑袍单独放对,强开八门遁甲以致重伤。这是他自出道以来第一次受如此重伤,自然对此念念不忘。

    “那一次,我本以为用我自身当诱饵,诱使黑袍出来,然后命秦重海以伏兵设在外围,将黑袍的军马全数消灭。但是,我失败了。”伯颜虽说自己失败,脸上却殊无惭愧神色,当是不以一时胜败为意。

    经他提醒,王阳明终于想起,当时战况十分奇怪,原本他们估计精绝人不过一万五千兵马,自己这边四万人无论如何都能将对方尽数吃掉,不想黑袍似乎早就洞悉了伯颜的图谋,居然暗中准备好了四万联军,给伯颜来了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王阳明等人去野人谷救援伯颜的时候,就听他说过,军中出了内奸。此刻想起伯颜当时的那句话,王阳明心头一震,却问道:“大帅早已知道军中出了问题,为什么忍到今天才肯动手?”

    伯颜轻轻摇头,眼神有些不快:“并非今日才动手,我早已留心此事。”

    上次与胡人联军交战回来之后,伯颜即命斥候营暗中查访奸细,但是搜了一年毫无所获。伯颜心中惊疑,暗道这奸细必定隐藏极深,在西北军中位置极高,因此斥候营居然查不到这人头上。他怕再查下去打草惊蛇,因此就中止了调查。

2() 
后来王阳明跟随张骞一同凿空西域,伯颜奉皇命前往监视保护,临走之前珍重嘱托秦重海务必龟缩城中,千万不能出击,所虑的就是秦重海城府不深,被那奸细所利用,弄出什么闪失来。只要龟缩不出,那奸细就无法动作,嘉峪关可保安然无恙。

    但是如今天下大战在即,如果这奸细继续隐藏在西北军中,不停为敌人提供消息,事情的后果将不敢想象。别的不说,只要大夏与花剌子模联手作战的计划被那奸细得知了泄露出去,西域十五国势必立刻变成铁板一块,到时想要再各个击破,就难如登天了。因此伯颜决心此刻重启调查,揪出那名奸细。

    但是这活儿不能大张旗鼓的干,斥候营既然查不出结果,只能动用别的力量来做这件事情。

    伯颜选中的力量,就是王阳明。

    “你在我西北军中时日较短,人际关系并不复杂,兼且心志坚定,武功高强,由你来做这件事情,再合适不过。”伯颜看着王阳明,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