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纪纲却坦然的替他说了下去:“不错,我根本就不止是为了对付你和楚信。我真正的目标,是她!”
杨清死死咬住牙,他用尽全力想要让内力重新在身体内游走,却发现终究无能为力。
“你都不知道,陛下看到楚信的一瞬间就想到了,蓝磬没死!”纪纲冷笑道:“陛下很愤怒,他感到被欺骗了,而且欺骗了很久。我告诉他你也没死,他便下了密旨给我,让我趁着蓝磬不在京城的时候,把你们一个个全都铲除。那个你派回山东的‘吹雪’盛凌,恐怕也已被我埋伏在路上的高手给杀了。”
杨清的心彻底沉到了谷底,他的心在这一瞬间冷透了。
原本,他还想要相信纪纲残留一点的人性,可如今看来,眼前的这个人已经是狠毒决绝了,他根本就没有想过回头,也没想过给自己留任何退路。
杨清的意识已经开始模糊,纪纲缓缓从怀里取出一把匕首,那匕首在恍惚的烛火下闪着森冷的光,而照进杨清的眼中,不过变成了通往地狱的召唤。
纪纲靠近杨清身前,将匕首指向他的心口,缓缓说道:“你应该算是幸运的了,最起码你知道了我的意图,也不需留下来看到更加悲惨的事。”
纪纲凑到杨清的耳边轻轻说道:“故事不过才刚刚开始,你和楚信不过是第一步,这之后一个一个慢慢来。我会让蓝磬眼睁睁的看着,看着她所珍视在乎的人一个个死掉,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朝中重臣,我都会一个个除掉他们。”
“你……”
杨清的话没有说出口,纪纲的手使足了全力将匕首瞬间插入了他的心口之中。
冰冷的凉意一瞬间袭来,杨清双眼在刹那间涣散,他的话终究没能再说出口,无论是劝阻还是怒骂,都再也无法说出口。
闭上双眼的前一秒,杨清想到的只是远在山东的夜殇,他多么想提醒她小心,然而一切都已无能为力。
杨清再不能陪在蓝磬身边,在西北吹风沙的时候,从玉珠峰上九死一生的时刻,再到隐姓埋名步步谋划,杨清寸步不离、忠诚履行初遇时就许下的承诺。
他一定会保护蓝磬一生。
但最后,他终究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纪纲插在杨清胸口的剑,就好像隐隐悬在夜殇头顶上的灭顶之灾。
第三百八十二章 逆反
纪纲的出身不好,被人欺凌侮辱是从小到大的家常便饭,他从未想过会有人对卑微的自己施以援手。
洪武二十年的时候,蓝磬出手帮助了卑微低贱的自己。
那个时候的纪纲,无论如何都不明白为何蓝磬会出手相助素不相识又渺小低贱的自己。
于是在日后相见的日子中,他便对蓝磬问出了心中的疑问。
“你那天为什么要救我?”
“为什么要救你?嗯……真要说的话,就是我那所谓的无聊的正义感吧……”
纪纲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蓝磬正在花园里荡着秋千,她的回答漫不经心,这个问题和这件事对她来说实在都不能算是大事。
但对于纪纲来说,却是足以影响他一生的事情。
“可是……小姐差点儿遇到危险……明明知道打不过,为什么还要救我呢?”
秋千忽高忽低,蓝磬的脸上带着懒散的笑意,她偏头看向纪纲,和言道:“嗯……只是觉得,能帮助一个人的时候,自己也会感到开心吧……”
能帮助一个人的时候……那个晴朗的午后蓝磬随意说出的这句话在纪纲的心中牢牢生根。
从听到蓝磬那句话的时刻起,纪纲便决意誓死跟随这位人生中唯一一个将他作为一个“人”来看的人。从那时起,蓝磬便成为影响他一生的人。
在纪纲心里,蓝磬,便是自己存在的意义。
这个意义,直到现在依然没有改变过。
纪纲将杨清的尸体送到朱棣面前之前,心里一直在想着那些早已成为过去的往事。
他还清楚的记得,洪武二十一年他跟随蓝磬第一次北伐的时候,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一段对话。
那个时候,第一次来到北方战场的蓝磬登上高高的城楼眺望远方,纪纲跟在她身边保护,看向北方苍茫的天空,年少时的蓝磬眼中露出一瞬迷茫。
她从来不适合呆在太过空旷的地方,总感觉会迷失方向,因为她从未认真思考过未来。
“小纪,你为什么要当兵呢?”
纪纲想了想,很诚实的回答道:“我不想再被人欺负,所以我要出人头地。”
“呵呵,你的回答好诚实啊。一般人不是都会编一些比较好听的理由么?”
纪纲露出有些不屑的笑容,却又不失诚恳地说:“只有真正弱小的人,才需要编那些无聊的理由。而且,对小姐你,属下并不打算说谎。”
蓝磬并没有想到他会这样说,诧异的问道:“嗯?这话怎么说?”
“属下之前的人生就是被人踩在脚下,过着甚至连奴隶都不如的生活。是小姐拯救了这样的我,给了我新的人生。所以对属下来说,小姐是这一生唯一值得属下跟随的人。”纪纲的话说的很诚恳,蓝磬诧异的看着身旁高瘦的年轻人,虽然不知道他经历过怎样的人生,但一定让他痛苦的想要忘记。
蓝磬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好奇怪啊,这种被人信任的感觉。小纪,我恐怕要让你失望了……”
“小姐?”纪纲不明白她话里的意思,疑惑的望着她。
蓝磬摆了摆手,笑嘻嘻地说着:“好了没事了,咱们下去吧,城楼上挺冷的。”
当时的纪纲没有明白蓝磬话里的意思,然而在日后的岁月里,纪纲始终没有忘记这句话,并且一点点的在心里将这句话曲解,并根深蒂固的扎在心中,造成了如今偏执扭曲的纪纲。
曾经的纪纲只是蓝磬的小纪,他发誓跟随在蓝磬的身边,永远守护着她。无论有没有承认过,无论有没有人知道,纪纲对蓝磬的感情都早已超过了表面的主仆之情,他对蓝磬从信任到依赖,再从依赖到依恋,他的这种感情慢慢从心底滋生无法克制的占有欲。
然而从小到大的自卑让他根本无法面对自己的感情,却又不停的在自己心里要求蓝磬。
因为他与蓝磬的相遇就是从被她关怀开始,所以纪纲理所当然的开始依赖这种关怀,毕竟他从来都没有感受过爱。
于是,他开始希望蓝磬给予自己最多的关怀,希望自己对蓝磬的死心塌地可以换来她的投桃报李。
至少,纪纲希望蓝磬只对自己一个人这样好。
但是这种希望很快就破灭了,蓝磬认识了墨瑶,并且隔三差五就往白玉轩跑,如果不是纪纲知道真相,他大概都要以为蓝磬和墨瑶真的是一对郎有情妾有意的恋人了。
纪纲发现蓝磬几乎把大部分的关心都放在了墨瑶的身上,这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再后来,当蓝磬在战场上结实了楚信和杨清后,她更是对他们俩倾注太多的信任和关心。
纪纲开始发现,蓝磬自从和墨瑶有了婚约后,她便把大部分的关注都放在了墨瑶的身上,即便她们根本不可能成为夫妻,但蓝磬还是对墨瑶无微不至。
纪纲想要得到蓝磬的关心,她却把这些关心给了墨瑶。
纪纲想要跟在蓝磬的身边,她却选择让杨清陪伴而把自己留在京城,原因只是为了帮她照顾好墨瑶。
这些事情一次次的冲击着纪纲原本就脆弱的内心,从最开始到蓝玉案爆发,再到靖难结束,纪纲的心里不断的告诉自己,蓝磬根本就不在乎自己,也根本就不需要自己。
她在乎墨瑶和解缙,需要杨清和楚信,最后甚至莫名其妙的蹦出和靖国公叶羽是生死之交。
蓝磬一遍遍的告诉纪纲,这些人对自己多么的重要,然而这些人里,纪纲终究没有听到自己的名字。
因为在乎,所以纪纲发了疯一般的嫉妒,他嫉妒墨瑶,嫉妒解缙,嫉妒楚信和杨清,也嫉妒叶羽江月和夏空。
他的嫉妒在蓝玉案爆发后的凄惨生活中逐渐演变成了怨恨。
他怨恨蓝磬,也怨恨每一个被她爱着的人。
纪纲是爱蓝磬的,但是他的爱换不回同等的待遇,于是他决定将这些爱全部转化为恨。
他要报复,报复蓝磬。他要将她所珍视的每一个人都亲手葬送,他绝不会再让他们得到她的关爱。
解缙是第一个,楚信和杨清也不过只是个开始。
第三百八十三章 东窗
东暖阁内,朱棣铁青着脸坐在龙书案后,幽暗的光线下双眼迸射出凌厉骇人的光芒。
纪纲垂着双手,恭敬的站在下方,静静等着朱棣的指示。
就在刚刚,纪纲将杨清的尸体悄悄带入了宫中,并且让朱棣亲眼看到。
这样的真相真实的摆在朱棣面前,让他无法不去相信。如果说之前听到纪纲的说辞,又看到楚信的尸体时朱棣还只是心存疑虑,那么如今当他看到杨清之后,就已经从疑虑变成了愤怒。
自靖难开始之前起,夜殇就追随在朱棣的身边,她加入燕的阵营甚至比叶羽还要早。
叶羽虽然出身燕府,但他是怜香的驸马,在那场被建文帝亲手炮制的冤案爆发之前一直投鼠忌器。那个时候的叶羽选择的是中立,并没有倾向于燕的阵营。
但夜殇不一样,她是从朱棣开始筹备靖难的时候就跟随在他身边了。
那个时候才只是建文初年,夜殇对朱元璋和朱允炆所表现出的敌意和仇恨让朱棣对她深信不疑。
而且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朱棣识人的眼光确实没有错,夜殇绝对是个难得的人才,她武功高强而且善于统筹,她所带领的陌石山庄办事效率极高,从未让朱棣失望过。
从靖难之前开始,朱棣就对夜殇极其的信任,他从不会对夜殇起疑,甚至登基之后还将锦衣卫提督这样重要的位置交托给夜殇,这就代表了他对夜殇无条件的信任。
然而现在,当纪纲把事实真相摆在朱棣面前后,他有一种深切的被欺骗的感觉。
夜殇就是蓝磬。
这个真相让朱棣一时间无法接受,他形容不好现在自己的心情,大概是混淆了愤怒和失望吧。
毕竟,他对夜殇如此的信任。
朱棣的这种失望并非是因为夜殇背叛了自己,也不是因为夜殇做了多么错误的事情,而是对于真相的难以置信。
还有,一种被利用的感觉。
朱棣现在总算知道了,为什么夜殇会对朱元璋和朱允炆抱着那样难以掩饰的仇恨,又为什么他会那么坚定的选择跟随自己靖难造反。
原来症结在这里。
因为夜殇是蓝磬,所以他恨朱元璋和朱允炆,也因此,他选择跟随自己,将自己推上皇位,因为他相信自己是唯一有机会替蓝家平反的人。
这种被利用的感觉,让朱棣心里很不爽,失望和愤怒的感情也就愈发的强烈。
“把这两个人的尸体处理掉,趁着她还没回京的时候,把京城附近所有陌石山庄的势力全部清除掉,除了已经投靠你的人。”在平复了愤怒的情绪后,朱棣缓缓说道:“利用剩下的这两个月的时间,你要将锦衣卫所有的势力全部大清洗一遍,她的人必须全部剔除,只留下你自己的人,明白么?”
纪纲当然明白朱棣的意思,朱棣要利用夜殇在济南陪墨瑶待产的时间,让自己慢慢将锦衣卫的势力完全抢占过来,他要彻底架空夜殇。
朱棣准备对夜殇动手了。
其实,如果单纯因为夜殇隐瞒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但看在她多年来立下的功劳上,朱棣不应该会这样狠心决绝。
但纪纲心里很清楚,朱棣容不下蓝磬的原因。
如果是夜殇的话,犯多大的错,朱棣都会看在多年追随的份上不予追究。
但现在的情况不一样,夜殇隐瞒的真实身份是蓝磬,是朱棣绝对不会留下来的一个隐患。
这个隐患从何说起,朱棣不会轻易示之于人,但纪纲却是少数知道真相的人之一。
因为,当初朱棣就是让他去灭的口,为了掩盖不想让任何人知道的事实真相。
夜殇曾经也派人到凉州查过,当年蓝玉案爆发之时,凉州同时传出了两条截然不同的消息。
一条是说,皇帝下旨将蓝家所有人捉拿下狱,并且准备处以极刑。
另一条是说,凉国公蓝玉其实是奉旨入藏境平定叛乱,只是在藏境遇到了强敌,一时间被围困陷入危局。
当时的蓝磬由于无法短时间分辨这两条消息的真假,于是她选择带领西北的蓝家军走玉珠峰经过藏境入京。
蓝磬的如意算盘打得好,在经过藏境的时候,就可以知道第二条消息的真假,如果是假的,到时候再让林宗胤率兵返回凉州就好。
只是,她却没想到在玉珠峰遭遇了早已埋伏在此的李景隆罢了。
这两条消息是被不同的人放出来的,其一当然是朱元璋派去的锦衣卫,那么第二条又是谁散播出来的呢?
夜殇后来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可以说,朱元璋当时的部署有了疏漏。
如果只是让自己知道蓝家获罪下狱,那么自己大可以只身入京,根本不会落下擅自发兵入京的口实。
但第二条消息的出现,让自己选择铤而走险,带领蓝家军向京中进发,从而坐实了自己擅自发兵入京的罪名。
所以,夜殇派人去凉州探查,这第二条消息究竟是谁放出来的。
夜殇的人还没有查出多少眉目,但纪纲却心知肚明。
当年的那条假消息,是朱棣的杰作。
朱棣十分清楚,蓝玉是效忠太子朱标的,那么也就理所当然的,他会效忠朱标的儿子朱允炆。
虽然朱允炆这个白痴没有理解,但朱棣心里却如明镜一般,无论自己对蓝玉多么的礼敬,他都不会成为自己的助力,只会是自己通往皇位的最大障碍。
所以,朱棣决定送蓝玉和蓝家军一程。
既然朱元璋和朱允炆铁了心要除掉蓝家,那么自己干脆顺水推舟,将蓝家的根拔得彻底,彻底断送了将来自己发兵后最大的障碍。
于是朱棣命令当时的燕府长史葛诚带人到凉州散播消息,说凉国公蓝玉其实是在藏经平叛,以此来混淆蓝磬的判断,让她和她所率领的蓝家军进入一个圈套,在玉珠峰被李景隆的军队全部歼灭。
而且不仅仅如此,当初朱元璋下决心除掉蓝家之前,朱棣曾经跟朱元璋有过一次密谈,谈话内容也涉及了蓝玉。
朱棣当时并没有说太多,只是隐约提及,蓝玉曾在朱标面前叮嘱他对自己防范,挑拨太子和自己的兄弟感情。
这段对话加速了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