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前,赵麟的出现,使得后汉王朝的边境安定了一段时间。但十余年前赵麟去官,马焕虽然也是难得的将才,但由于后汉国力渐衰、兵力分散,而鲜卑却被拓跋鲜卑统一国力大盛等故,后汉王朝对鲜卑已经无法形成有效的压制,因此近十年来,边境战事可谓年年不断,烽火连天。
近四十年以来,鲜卑人一直无法跨过雁门,成就他们饮马黄河,扬鞭中原的梦想,赵麟与马焕二人可谓功不可没!前后两位当世名将的据守,犹如屏障一般,拦住了鲜卑的南下之路。
鲜卑当然不甘心自己的失败,因此借赵麟去官、后汉王朝裁撤幽并总督,将边军一分为三之机,十余年来每年都会出兵犯境。特别是去岁,鲜卑更是联合羌族,集结大军二十五万,直取雁门!只是依旧铩羽而归,丝毫未占上风。
自十四岁那年起,赵平每年都会来到西陉关,协助岳父守卫雁门,四年来大小百余战!不仅磨练了赵平的意志,锻炼了他的武艺,更为他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
后汉质帝黄龙六年五月二十九,在安远门的瓮城外,赵平告别了依依不舍的妻子月窈以及妹妹元嘉和青月、小惜、小容几人,与伊娄真直奔雁门西陉关而去。
自东汉末年,由于国力衰弱,内战连连,并州九郡中的云中、定襄、五原、朔方四郡被新兴的鲜卑趁机占领。自此中原不仅丧失了优秀的马场,使中原几无良马可用,更失去了屏障中原的地利之险。
纵观华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斗争史,论及武力其实中原的王朝并不逊色!强大的匈奴以至现今的鲜卑在与中原王朝的争斗中都未取得绝对的优势,甚至是胜少败多之局。
只是由于北地荒僻苦寒,以草原为主,根本不适合以农耕为主的汉族文明定居。因此每次都只能是被动的防御,即便是主动出击一两次,也只是出于战略上的考虑,根本不可能彻底消灭这些异族。因此,华夏的历代王朝虽然击败了一个又一个强大的异族文明,却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异族对中原的威胁,边患犹存。
鲜卑目前实行的国策无疑带给了中原王朝一个巨大的契机!大力在鲜卑推行汉制的鲜卑皇帝拓跋宏显然有着巨大的野心。他清楚的明白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天性根本无法建立一个如华夏一般持久而强大的文明!
他有着太多的前车之鉴,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那些盛极一时的游牧文明强则强矣,却无法持久,只能如昙花一现般,最终还是无法避免的消亡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一个仅仅代表存在过的名词而已。
而南方的华夏文明却是历久不衰,这个民族不仅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韧性,更有着恐怖的同化能力。或许会有低潮,却永远不会消亡!
拓跋宏组织了大量的学者文人,甚至不惜一切代价的从中原地区招揽了一些饱学之士,全力研究华夏文明为何会有如此强盛的生命力!
历十数年之功,终于得出两点结论,那就是城市与土地。
有了城市便有了固定的居所,有了土地便有了生活来源,仅此而已。
拓跋宏大受启发,立即在鲜卑大力推行汉制,虽然遭到了巨大的阻力,但拓跋宏改革的决心却丝毫都不曾动摇。从自中原夺来的云中、定襄、五原、朔方四郡开始了他的改革之旅。
第十二章 始末
云中、定襄、五原、朔方四郡汉人居多,虽说土地贫瘠,但这里的汉族仍以农耕为主,加之这四郡又是进攻中原的战略要地,拓跋宏当然要交给自己的亲信将领掌管,因此拓跋宏的改革之路在这四郡并未受到太大的阻力。
在接下来的首都高柳等地虽然受到了一定的阻力,但高柳靠近中原,更由于地理的原因不适合放牧,因此生活在这里的鲜卑人已经逐渐放弃了游牧的习性,虽然朝中的一些守旧派极力阻拦,但在拓跋宏的铁血政策之下,反对的声音很快便消失了,只剩下一片吾皇英明,圣明烛照等等的歌功颂德之声。
拓跋宏的改革进行的顺利无比。
但这样的国策势必会延缓他们南下中原的步伐,这无疑留给了后汉王朝一个巨大的机遇,无奈质帝的昏庸,加之国力的日渐衰退,如今的后汉王朝不过是苟延残喘而已,根本无力顾及其它。
未时时分,赵平和伊娄真来到了雁门西陉关,作为抵御鲜卑的第一道防线,同时也是最坚固的一道防线,依山而建的西陉关雄峻异常,谓之天险也不为过。
并州苦寒、多山,地广人稀,虽然民风剽悍,但由于人口不多,加之后汉王朝国力的衰退,无法给予并州有效的支持,因此即使有马焕这等名将,也仅仅是勉力支撑着目前的局面而已,根本无力反攻。
比起全民皆兵的鲜卑,并州这十余万守军最多也只能做到防守。所幸鲜卑骑兵不善攻城,更由于技术方面的原因,无力制造大型的攻城武器,再凭借着守将的才能以及雁门的地利,雁门才始终掌握在后汉王朝手中,屏障这中原地区的平安。
不过若是没有雄厚的实力作为后盾,雁门终有陷落的一天,这绝非危言耸听,而是事实!云中、五原、朔方、定襄四郡便是铁证。
麦翻金浪的收获时节,烈日炎炎,挥汗成雨,西陉关上旌旗漫卷,迎着盛夏的南风猎猎作响。全副披挂的马焕、秦青二人与一袭青衫的赵平三人在亲兵的护卫下与几名将官正在巡查关上的防务。
“自云中、五原、朔方、定襄四郡被鲜卑占据,距今已有四百余年!”秦青面色凝重的说道,“国朝之初,大将军姜维曾率军八万征伐鲜卑,以期收复失地。无奈当时天下初定,生民百不遗一,以将军之才,收复失地也不过是举手之劳耳!大将军却无奈退兵,究其原因,纵然收复四郡,却也无力固守。”
秦青作为军中第一猛将,武艺当然高强,但若以为他只是一勇之夫便大错特错了。论起用兵,秦青虽然比不上马焕,却也不会差的太多,否则也不可能被赵麟启用。
“是啊,当时并州仅剩不足百万人口,兵源严重短缺,此其一也;其二土地大半荒芜,民生凋敝,无法供应军需。有此两点,大将军当然不会冒险,因此只好退兵。”一身鱼鳞玄甲,身材略显瘦削的马焕接过秦青的话头补充道。
自马焕任雁门太守以来,十余年间几乎年年征战,这才力保国门不失,实在是劳苦功高!朝廷为了安抚边军将领,将马焕的官衔越升越高,至今已是仅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的卫将军,位比三公,官职却仍是雁门太守;只不过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都是荣衔,并无实质的权利,只是朝廷出征时,封给领兵将领的官职。以卫将军之职领一郡太守,在历朝都是仅见。
在军中也是分派系的,赵麟当年是太尉张维的属下,这是一派,以张维为首,是平民派,全是靠自己的军功挣来的官爵;另一派则以京师李氏为首,这是标准的世家派系,李氏为后汉六大世家之一,依附于李氏的基本是都是大大小小的世家。
如今张维去世,赵麟去官,平明一系将领不得重用也是情理之中之事。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鲜卑将云中、定襄二郡合并,仍称云中郡,已被经营的固若金汤,制所也由云中改为盛乐,成为鲜卑进攻我朝的跳板。”说着,马焕轻叹一声,“我朝国力渐衰,已是无力收复失地了!”说完又是一声长叹,意态萧索,显然是心怀激愤。
“盛乐、平城的探子可有消息送回?”秦青转头问一名将军打扮的军官。
那名军官不敢迟疑,抱拳答道:“启禀将军,平城的步六孤勇已经整兵备战,盛乐的拓跋寿却是无甚动作。”
情况倒也比较乐观,毕竟鲜卑也无法支撑连年的征战,特别又是新败之后,大规模的战争已是无力发动。如此一来也仅仅是小规模的袭扰、劫掠。然而马焕、秦青二人面色仍显沉重,赵平转念一想,便明白了其中关窍。
自马焕就任雁门太守以来,大力鼓励雁门民众开荒垦殖,对于开垦的荒地,所有权归官府,由官府登记在册之后,发给农户地契。种子与农具由官府提供,官府收取四成收成作为赋税,除此之外全归开垦者所有。
如此一来,雁门民众纷纷响应,就连别郡百姓也多有迁来雁门。不过数年的时间,便在这西陉关外开垦荒地十万余亩!
如今的后汉王朝,土地兼并空前严重,土地大部分被各世家士族吞并,平民们失去了自己的土地,便不得不依附于各个世家,成为他们的佃户,每年的收成至少要上交给世家七成以上,剩下的粮食根本保证不了温饱。
于是,当马焕这一政策推出后,得到雁门民众的大力支持,只不过关内的土地大多被世家大族吞并一空,因此以在关外开垦的土地居多,虽然有一定的危险,但土地、粮食的诱惑是巨大的,因此雁门民众在雁门西陉关外大肆开垦荒地。
小麦已经成熟,正是收获的季节,作为并州乃至整个北方最重要的农作物,如何确保小麦的顺利收割,乃是目前的是当务之急,马焕、秦青二人所担心的正是这个。
赵平对此也没有太好的办法,这虽然是鲜卑用滥了的招数,但偏偏令这几位当世名将束手无策。鲜卑的骑兵都是自小在马背上长大的,而鲜卑又占据着最优秀的马场,单纯比较骑兵,至少在马匹上,中原的骑兵落在下风!
当然中原骑兵也有优势,精良的装备、系统全面的训练是鲜卑骑兵无论如何也比不上的。
每年鲜卑派出的骑兵都在五万左右,而且分散异常,最多也不过是千余人为一队。鲜卑王庭的目的很简单,既能练兵,又有战利品,这样划算的买卖自然无人会傻的拒绝,况且是鲜卑这等天性便只知掠夺的民族。
第十三章 定计
雁门肯定无法分出过多的兵力出关打击这些游荡分散的骑兵部队,毕竟雁门的兵力处在劣势,而且确保西陉关的安全才是重中之重!当然马焕也不是那等坐以待毙之人,否则也不能被称为当世名将,只是他所能支配的兵力实在少的可怜,只能守住几处重要之所,无法全面防守那些蜂拥而至的鲜卑骑兵。
一时间,三人陷入了令人压抑的沉默之中,赵平的心情也是沉重异常。
生平第一次,赵平对自己素日的做法反思起来。由于自己的性格,使得赵平对功业看得极淡,而且由于家人的遭遇,使得赵平对后汉王朝颇有怨恨之心,实在无法毫无芥蒂的为其效命。
此时看来自己却是狭隘了!赵平心中暗叹。无论后汉王朝如何腐朽,这中原大地毕竟还是自己的祖国啊!
想到此处,赵平不觉已是冷汗满身,十多年来一直压在赵平心中的大石轰然粉碎,一阵前所未有的轻松涌上心头。此时赵平灵台无比的空明自在,思绪也越发的活跃起来。
如电光火石般,一个绝妙的主意划过脑海!赵平不由得面露微笑。
秦青眼尖,看到赵平轻松无比的微笑后,心中一动,连忙轻咳一声,对马焕施了个眼色,马焕与秦青对望一眼,皆从对方眼中发现了一丝欢喜。
赵平的军事才能这两位名将早已领教过!赵麟为了培养自己的孙子可谓是大费功夫,赵平十四岁起便被派到了雁门参加对鲜卑的战斗。闲暇之余更是与祖父、父亲、马焕、秦青几人轮流过招。
这可不是简单的纸上谈兵,而是各带几千兵马的实战演练。从赵平十六岁那年起,赵平便在与这几位名将的对抗中不落丝毫下风,论及战略布局等方面甚至就连赵麟都自叹不如。去岁那如梦幻般的一战犹在众人眼前一般,不仅成就了赵平的赫赫威名,更使众人领略了赵平惊才绝艳的军事才能。
马、秦二人见赵平这幅模样,便知道赵平已经有了破敌之计。秦青性急,不由分说,拉着赵平便回到军营之中。这毕竟是军事机密,而鲜卑的细作却是无处不在的,为了防止泄漏军事机密,三人来到了戒备森严的军营之中。
在马焕的中军大帐内,赵平也不矫情,反正都是自己的父辈,根本不必顾及什么。
赵平径直走到地图之前,用手一指善无,说道:“善无与平城、盛乐成鼎足之势,地理极为重要!然鲜卑自恃有盛乐、平城守军接应,因此只有万余人驻守!我等可趁势强攻善无,由某率一支人马出击,攻占善无!”
马焕与秦青二人听的连连点头,赵平此举暗合“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兵法要义。
“平城的步六孤勇、盛乐的拓跋寿定会拼死相救!小婿便在此处吸引敌方援军;岳父与秦叔叔却率军埋伏于附近,只待对方援军到来,与某兵合一处,趁势袭杀援军!不过雁门却不容有失,因此守卫雁门之事还需仔细商议。”
马焕、秦青二人闻言默默沉思,思索着赵平此计的可行与不足之处,顿时中军大帐中陷入一片静默之中。
过了良久,秦青不由击节赞叹:“妙计!便是孙武复生,武侯亲至,也不会有比此计更高明的计策了!”
当下三人就此中的一些细节做了详细的讨论、安排,一切商定之后,已经是戌时时分了,几人这番商讨,不觉间已经是几个时辰。秦青站起身来,长长的吐了口气,吐气开声,“嘿”的一声低喝,便在密室中练起拳来。
马焕与他知交数十载,自然了解他这些习惯,因此也不理他,摇了摇头,径直来到门后,对门外的亲兵吩咐道:“取饭来。”
赵平这才省起自己一天都未曾用饭了,自从未时与伊娄真来到西陉关,将伊娄真安顿好之后,便与岳父来到关上,巡查防务,紧接着又商定退敌之策,到如今已是戌时。
秦青一套拳堪堪打完,马焕的亲兵已将酒饭取来,秦青一把将酒坛抢在手中,拍开泥封后,仰头便是一阵猛喝,待半坛酒落肚,秦青才恋恋不舍的放下酒坛,意犹未尽的摸了摸嘴,埋怨马焕道:“你这里什么都好,只是酒太少!一天就这一坛,只够润喉的。”
马焕似笑非笑的瞪了他一眼,沉声说道:“军中不许饮酒,这是历朝铁律!某不过是看你可怜才每天给你一坛酒解馋。便是你在晋阳恐怕也是每天只有一坛吧?”
秦青一愣,讪笑几声,说道:“侯爷不许小弟多饮,其实小弟的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