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元系好腰带,转身走了回来,王欣然这时已经放弃了寻找,站起身拍打着身上的灰土,“你也别太沮丧,总算没有白跑一趟,雕刻切割只是对它进行了物理改变,灵石蕴含的能量应该还在。”
“我知道。”吴中元点头,此前精神一直紧张焦虑,突然放松下来,感觉分外疲倦。
“我打电话,让考古所的人过来收拾残局。”王欣然拿出了手机。
“行啊。”吴中元打了个哈欠。
王欣然打完电话,坐到吴中元一旁,等着考古所的工作人员过来带走这些陪葬品,在他们到来之前,二人不能走,得留在这里看着这一地的金银珠宝。
“有没有其他勇士的线索?”吴中元问道。
王欣然摇了摇头,“目前还没有,不过我们已经锁定了他们的移动轨迹。”
吴中元不明所以,歪头看她。
王欣然拿出手机,快速点动了几下,然后递给了吴中元,“这是总部刚刚发来的,是监控拍下的影像资料,经过人脸识别系统比对,这个人跟她有百分之七十七的相似度,几乎可以确定是她。”
王欣然说话时,吴中元正在看手机上的图片,这是一张监控拍下的照片,好像是在一栋大楼外面的街道上,照片拍的很清晰,只是照片上的女人戴着口罩和墨镜,看不到她的五官。
“是不是她?”王欣然问道。
“是。”吴中元点头。
王欣然没想到吴中元能立刻确认,疑惑问道,“你凭什么确定。”
“直觉。”吴中元随口说道。
这样的解释王欣然自然不信,继续疑惑看他。
吴中元没有再做解释,他的确撒谎了,实际上他之所以能一眼就认出赵颖,是因为他比别人更了解赵颖的身形体态,赵颖可能有部分外国人的血统,屁股就是屁股,腿就是腿,而大部分汉族女子这两者之间都没有明显分界线。
王欣然知道吴中元没说实话,但他就是不说,她也没办法,就在这时,考古队的车开到了山下,王欣然拿回手机,往高处走,挥手冲他们指示方位。
在考古队上来之前,吴中元拉开背包,往包里放了几样东西。
他做些的时候并没有避讳王欣然,王欣然也没有阻止他这么做,“我们不缺经费。”
“我留着送人。”吴中元说道。
“你想送给你们县医院的院长?”王欣然问道。
吴中元没说话,默认了,王院长在他最困难的时候给了他很大的帮助,他一直没能给予报答。
“这几样东西哪个价值最高?”王欣然好奇。
“价值最高的肯定是这件元青花瓷器,同款的娃娃一共有五个,碎了一个,还剩四个,物以稀为贵,如果进行拍卖,一个娃娃应该能拍到三到五千万,金碗和银筷子不值什么钱,元代的金银器皿,这么大个头的,保存到现在也就几百万。”吴中元说道。
“你这是在拿国家的东西送人情。”王欣然笑道。
吴中元没说话,随手拿起一个娃娃扔到南面坑底,瓷器碎裂的声音随即传来。
“你这是干什么?”王欣然皱眉。
“东西是我找到的,我上交了是高尚,不上交是正常。”吴中元瞅了王欣然一眼。
王欣然无奈摇头,她不敢再批评吴中元,怕他再扔。
“你刚才给我看的照片是在哪儿拍的?”吴中元问道。
“在江西,”王欣然说道,“她所乘坐的汽车属于一家外资控股的中国公司,我们怀疑这家公司是境外敌对势力在国内的据点,我们查过这家公司近期的资金流水,在你师兄去医院的那天,的确转出了一百万。”
“她去江西做什么?”吴中元皱眉。
“我们也试图搞清楚,”王欣然说道,“这家公司昨天又支出了一百万,收款方是正泰船务公司,这是一家私人公司,主营船舶营运业务。”
“江西也不靠海。”吴中元说道。
王欣然点了点头,“这家公司的业务主要是内河营运,集中在长江流域的鄱阳湖水域。”
“鄱阳湖?”吴中元自言自语。
王欣然说道,“对,我们暗中查过他们的调度记录,今天早上有一艘大吨位的船只自长江下游中途卸货,调头驶向鄱阳湖水域。”
这时候考古队已经来到附近,王欣然走过去与他们交代相关事宜,吴中元背上背包,准备离去。
考古队有十几个人,这时候已经分作两队,一队下到沟底,另外一队冲吴中元走了过来,其中一人见到吴中元背包鼓涨,狐疑问道,“你包里装的什么?”
吴中元盯着对方看,一直盯了好几秒,然后一字一句的说道,“关你屁事儿。”
有些人就得用这种态度来对待,骂了就是骂了,骂了就老实了,灰溜溜的去收拾残局,实际上这还真不是残局,这是一地宝贝。
就这样,吴中元还不解气,又说道,“这些东西是我发现的,记得给我发奖金。”
王欣然和考古队长见势不好,急忙过来劝阻,王欣然在前面拖,队长在后面赔笑脸说好话。
走出对方的视线范围,王欣然又瞅吴中元,不过这次不是鄙夷的瞅,而是笑噱的瞅。
“你看我干嘛?”吴中元反瞅。
王欣然没接吴中元的话,“这些东西可是坟里挖出来的,送人不吉利吧?”
“文物不都是从坟里挖出来的吗?”吴中元反问。
“行行行,不说这个了,”王欣然连连摆手,“目前我们还没有分析过相关线索,但黑西装在江西,我们怀疑她背后的势力发现了我们不曾发现的线索。”
“有可能。”吴中元说道。
王欣然又说道,“总部建议立刻抓捕,我认为时机还不成熟,目前情势还不明朗,还需要继续观察,现在行动只会打草惊蛇。”
“她好像也没干什么坏事儿,你们有理由抓她吗?”吴中元问道。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王欣然坏笑,坏笑过后,正色说道,“我并不认为把她抓起来审问是个明智的举动,她受过专业训练,势必守口如瓶,我们不可能从她嘴里得到什么有价值的线索。此外,就算我们把她抓起来,对方也会派其他人过来,到时候我们更难掌握他们的行踪,与其这样,倒不如暗中监视,见机行事。”
吴中元点了点头,“你说的有道理,但是你得小心他们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王欣然自然明白吴中元所指,“这个我们也有考虑,她也可能是对方派出的诱饵,故意扰乱我们的视线,分散我们的注意力,所以我们不会跟着她乱转,总部如果有新的线索,我们会立刻前去探查。”
“咱们现在去哪儿?”吴中元问道。
“先回城里休息一下,然后再做决定。”王欣然说道。
送二人过来的汽车仍然停在村口,二人回来的时候司机正蹲在路口吃泡面,见二人下山,急忙放下泡面,上车发动车子。
回到城里,吴中元先让司机找了家快递公司,把包里的东西掏出来发快递,这一举动惊的王欣然目瞪口呆,如此贵重的文物,竟然用快递发送。
吴中元倒没感觉有什么不妥,即便瓷器摔碎了,金银器物也不会损坏,至于中途丢失,他没这个顾虑,因为快递员并不认为他发的是真东西,只当他是个上当受骗被人坑了的傻子,也不让他在清单上写文物,改成了工艺品。
吴中元多了个心眼儿,不保值,但运费到付,这样确保快递能送到王院长本人手里。
住的又是招待所,还是一间房,房间都是那么老旧,享受不到首长待遇,吃过午饭开始睡觉,直到被王欣然推醒,“起来,快起来。”
“嗯?”吴中元睡眼朦胧,“几点了?”
“九点多了。”王欣然急切的收拾东西。
吴中元睡迷糊了,一时之间没反应过来是晚上九点还是早上九点,抬头看顶棚,灯是开着的,这才知道是晚上九点。
“还愣着干嘛,快起来。”王欣然催促。
“去哪儿啊?”吴中元打着哈欠。
“去江西。”王欣然说道
“你不是说局势还不明朗吗?”吴中元起身去厕所。
“现在明朗了,他们肯定在寻找灵石。”王欣然说道。
“你怎么知道?”吴中元问道。
“他们租用的那艘轮船发生了事故,在鄱阳湖倾覆了。”王欣然说道。
“翻船啦?”吴中元惊问。
“对,”王欣然点头,“根据轮船传回的即时影像,他们好像遇到了某种未知的大型水栖动物……”
第八十四章 老爷庙水域()
“大型的水栖动物?什么东西呀?”吴中元疑惑。
“目前还无法确定,”王欣然催促,“你快点儿,汽车在外面等着呢。”
吴中元捆好腰带,冲过马桶,拉开了厕所的门,忽然想到没洗手,又想回去洗手,王欣然一把将他拖了出来,将他的背包塞给他,“走啦,还磨蹭什么。”
吴中元走出房门时,王欣然已经走出好远,等他来到大门口,王欣然已经自车里冲他招手,“上来。”
吴中元上车,刚关好车门,汽车就开动了。
“到底是什么东西?”吴中元问道。
王欣然正在点动手机,没接话。
吴中元又问,“人没事儿吧?”
王欣然看了前排的司机一眼,也没有接话。
吴中元没有再问。
他不说话,王欣然反倒主动说话了,“怎么你很担心她出事儿吗?”
“我哥在船上啊。”吴中元叹了口气,他的确更担心林清明的安全,但内心深处也不希望赵颖出事儿。
“放心好了,人没事儿,”王欣然说道,“大型船舶都带有救生艇。”
淄博没有机场,坐飞机得去省城或临沂,晚上十点,汽车拐上了去省城的高速,凌晨一点二人坐上了飞机。
还是专机,只不过是民航的,飞机很小,起飞之前还听两个飞行员在谈论这种型号的小飞机续航里程刚刚可以达到一千公里。
此前吴中元一直不方便询问,起飞之后迫不及待的问道,“现在可以说了吧,到底是什么东西?”
王欣然放下手机,拿起了桌板上的矿泉水喝了几口,“目前还无法确定,鄱阳湖水域一直有大型生物存在,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早些年十八分局也曾经处理过类似的事件,那时候我还没参加工作,事后看卷宗,当时的调查结果是水中有癞头鼋,癞头鼋是甲鱼的一种,个体比甲鱼要大很多,当年造成船只倾覆的那只癞头鼋可能存活了很多年,体长超过十米,宽约六米。”
“十米,六米,那岂不是跟一栋房子的大小差不多?”吴中元惊讶,现在普通的民房都是十一米长,五米宽,约五十五平方。
“对,”王欣然点了点头,“办案的同事没能捕获那只巨鳖,只是近距离的看到过,据他们估测,那只癞头鼋至少有两吨到三吨重。”
“你不是说赵颖他们租的是大轮船吗?”吴中元也拧开了矿泉水。
王欣然又喝了几口水,放下矿泉水瓶,“是,那艘轮船排水量有三千多吨,在淡水航运的船舶里不算小了。”
“一只大王八能撞翻这么……”
不等吴中元说完,王欣然就摆手打断了他的话,“我没说导致她们乘坐船舶倾覆的是癞头鼋,根据已有线索,已经排除了是它的可能性。”
“怎么说?”吴中元追问。
飞机上不准抽烟,专机上也不准,不过二人乘坐的专机与领导坐的专机根本就不是一类东西,也没空乘服务,王欣然拿了香烟出来,点了一支,“他们租赁的那艘船名为鄱阳一号,根据卫星监控显示,鄱阳一号在倾覆前的两个多小时里一直在鄱阳湖老爷庙水域以二十八节的速度航行……”
王欣然说到此处,见吴中元想要插嘴,便主动解释道,“一节就是一海里,约等于一点八公里,对于这样一搜内河运输船只来说,二十八节已经是它速度的极限了,而且它的航线也很奇怪,忽左忽右,一直在调整航线,而且中途有过三次调头,这说明他们很可能在追逐什么东西。”
“癞头鼋能游那么快吗?”吴中元问道。
王欣然摇了摇头,“不能,所以我们才将它排除在外,造成鄱阳一号倾覆的,应该是一种连我们都不知道的大型生物。”
王欣然弹了弹烟灰,继续说道,“老爷庙水域被称为中国百慕大,那里经常有船只倾覆的事故发生,科学家和地理学家也曾经专门研究过,据研究发现,那片水域存在水下暗流,船只航行到那里,如果遇到暗流,就可能造成倾覆,但倾覆的船只排水量都在千吨以下,而鄱阳一号的排水量有三千吨,足以经受住暗流的冲击。”
“所以呢?”吴中元追问。
“所以暗流不是鄱阳一号倾覆的主要原因,”王欣然掐灭香烟,拿起手机,调出了一段画面,“你自己看吧。”
吴中元拿过手机,只见这是一段两分钟左右的间断画面,是自高空拍摄的,卫星拍摄都是拍照,几秒拍一张,不是连贯的视频,通过画面可以看到偌大的水面上一艘轮船正在水里打转,操控轮船的人屡次改舵,试图稳住船身,但最终还是歪倒倾覆了,然后水面上就出现了几个白色小点儿,应该是救生艇,卫星的确很先进,但还没先进到可以自大气层外看到救生艇上都坐了什么人的地步。
吴中元没发现什么异常,皱着眉头将手机还给了王欣然。
王欣然伸手接过,解释道,“那里肯定有暗流,但长江流域的水流不足以产生令鄱阳一号打转的漩涡,而且轮船几次转舵都没能调整航向,所以我们猜测是那只未知生物在鄱阳一号遇到暗流之后,自水下推波助澜,这才造成了鄱阳一号的倾覆。”
“如果真是这样,它不但个头儿很大,还很聪明。”吴中元说道。
王欣然点了点头,“我们也这样认为,这只生物很可能存活了很多年,对长江水域非常熟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