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归一- 第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七十六章 分秒必争() 
“什么时候的事情?”王欣然追问。

    吴中元急切回忆,“那天咱们是凌晨到的宾馆,下午我把那些纸屑冲走了,那辆粪车也是当天下午去的。”

    到得这时,王欣然反倒冷静了下来,“间隔时间?”

    吴中元努力回忆细节,“我冲走那些纸屑之后,你到里屋跟我说灵石的检验结果,后来我嫌屋子里都是烟味儿,就想开窗透气,一开窗就看到那辆粪车自楼下经过,当时你还问我是不是放屁了。”吴中元说道。

    “照这么计算从你冲走纸屑到他们抽走污水,不会超过一个小时,这绝不会是巧合,应该就是他们搞的鬼。”王欣然沉声说道。

    “现在怎么办?”吴中元的脸色非常难看。线索泄露了,他就陷入完全的被动了。

    见吴中元面色难看,王欣然反过来安慰道,“你先别着急,咱们住的那个房间是专供首长居住的,你睡的是里屋,用的马桶也是里屋的马桶,下水管道应该是特制的。”

    王欣然说完,拨通电话,让总部派人去他们此前居住的房间进行详细检查,又请技术人员估算纸张在水里浸泡多长时间字迹才会彻底模糊。

    要估算这个,就必须知道纸张的质地和字迹是用什么笔写的,当得知质地是牛皮纸,字是圆珠笔写的之后,王欣然略微松了口气,因为牛皮纸入水之后会变的很松散,而圆珠笔写的字也很容易模糊。

    但是当吴中元告诉她,除了牛皮纸,还有一份用墨水写在羊皮上的藏文原件时,王欣然几乎崩溃了,写在羊皮上的墨字,就算在水里浸泡五六个小时,文字也不会模糊。

    总部已经派人以最快的速度赶去二人先前入住的宾馆,二人此时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忐忑的等,忧虑的等,紧张的等。

    十八分局效率极高,一个半小时之后就有了回音,对方说的什么吴中元听不到,只能紧张的看着王欣然,王欣然接电话时除了‘嗯’‘好’之外,几乎没说别的,挂上电话之后又开始点动手机,貌似在翻看什么。

    “怎么样?”吴中元紧张的问道。

    “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你先听哪个?”王欣然滑动着手机屏幕,并未抬头。

    一听有个好消息,吴中元暗暗松了口气,“坏的。”

    “那辆粪罐车的确不是市政派过去的,化粪池里的污水也没有减少,他们应该只是取走了污水上面的漂浮物。”王欣然说道。

    “好消息是什么?”吴中元问道。

    “好消息是首长房间的下水管道设有过滤筛网,这道筛网的作用是防止首长随身携带的一些小件物品掉进马桶被冲走。”王欣然说道。

    王欣然说完,吴中元急切问道,“那张羊皮我是割成细条儿冲走的,是不是有皮条儿卡在了筛网上?”

    “对,卡住了两条儿。”王欣然说完,将手机递了过来。

    吴中元接过手机,只见屏幕上是两张羊皮细条的照片,虽然在潮湿的下水管道里待了七八天,上面的字迹仍然清晰可见。

    羊皮上的藏文此时已经被己方翻译了出来,很零散,之所以零散不是因为字迹模糊,而是他切割羊皮时多了个心眼儿,是横着割的,而羊皮上的字原本是竖着写的。

    “其他的那些肯定已经落到了他们手里,”王欣然说道,“你回忆一下,哪些内容是他们知道的,哪些是他们不知道的。”

    即便王欣然不说,吴中元也正在做这件事,没被对方取走的这两根皮条上一共有三十几个字,有些无关紧要,即便缺失了对方也能猜到是什么内容,而有些内容比较具体,对方没办法进行推测。

    回忆比对之后,吴中元摇了摇头,“除了阵法所在的具体位置,以及进入阵法的其中一个步骤,别的他们全知道了。”

    “你说明白点儿。”王欣然一直在抽烟,抽的房间里烟雾弥漫。

    “他们知道阵法与那条河流有关,却不知道阵法在那条河的什么位置。那处阵法是远古时期遗留下来的,位于一处水下的地宫里,想要进入地宫有三个步骤,最后一个步骤他们不知道如何开启。”吴中元说道。

    “你确定?!”王欣然加重了语气。

    吴中元没有立刻回答,又仔细比对回忆了一番,这才重重点头,“确定。”

    “我要把公元后的这些线索也发给总部。”王欣然看向吴中元。

    吴中元点了点头,现在线索已经泄露了,分秒必争,谁先找到线索,先就有可能先找到灵石。

    王欣然将之前截留下的那些线索发回了总部,请总部调集所有人手,以最快的速度查找相关线索。

    “你确定他们找不到阵法?”王欣然又确认了一遍。

    吴中元点了点头,“确定,他们只知道阵法与那条河有关,却不知道具体位置,也不知道阵法在水下。”

    “哪条河?”王欣然不满,吴中元一直以‘那条河’来描述某条河流,这说明他直到现在仍然不想将底牌亮给她看。

    吴中元犹豫。

    “说啊,你一直藏来藏去,最后不还是露了吗?”万欣然瞅了吴中元一眼。

    吴中元仍然没有说话,沉吟良久,方才叹了口气,“洛水,阵法在洛水和黄河交汇处的水下。”

    见吴中元一副“一无所有”的低落神情,王欣然有点儿后悔了,不应该逼迫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撤去他最后的防护。

    “你不用担心,我不会告诉任何人的。”王欣然拍了拍吴中元的肩膀。

    “现在怎么办?”吴中元方寸大乱。

    “还能怎么办,跟西方敌对势力正面交锋,”王欣然正色说道,“他们有强大的后援,我们也有,从现在开始,就是比实力,比效率,比技术,全方位的比拼和较量。”

    吴中元点了点头,王欣然说的是对的,事情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了国与国的较量,赵颖等人前期也不会与他接触,他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多的寻获灵石,只要他手里的灵石不足以启动阵法,到最后就只能主动去跟对方谈判。

    协调的工作是王欣然来做的,她最先做的就是请调专机,一架可以自国内各大军用机场起落的飞机,各大军区调派直升机和汽车待命,确保只要获悉线索,能以最快的速度赶赴目的地。

    接下来就是封闭所有图书馆的县志查阅,加强安保,与此同时增设防火墙,防止黑客网络侵入。

    还要征调顶尖的历史学家,请他们共同查找分析相关年代的相关线索。

    “怎么这么大阵势?”吴中元震惊,王欣然搞的动作实在是太大了,完全是大战在即的架势。

    “相信我,对手也在做同样的事情,”王欣然说着抓起了背包,“走吧,汽车来了。”

    “去哪儿?”吴中元问道。

    “去机场。”王欣然开门出去。

    吴中元急忙背了背包跟了上去,“飞哪儿去?”

    “西北。”王欣然加快了步速。

    出了招待所的门,只见一辆军用吉普已经停在了台阶下面,王欣然亮出工作证,开门上车,待吴中元也上了车,汽车开动,直奔机场。

    一路上王欣然一直在摆弄手机,没有与吴中元说话。

    这是一处军民两用机场,汽车直接将二人送到飞机旁边,这是一架小飞机,二人上了飞机之后,飞机立刻滑出跑道,原本准备升空的客机推迟延后,给这架小飞机让路。

    吴中元做梦都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能坐上专机,除了紧张激动,还有几分惶恐,“至于嘛。”

    “至于,”王欣然仍在摆弄手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你这件事情涉及到量子物理学,基因生物学等科学领域,谁掌握了第一手资料,谁就能在这些领域超越对手。”

    “我这么有研究价值?”吴中元有心活跃气氛。

    王欣然可能仍在与各部门进行沟通协调,没接吴中元的话。

    “咱们现在去哪儿啊?”吴中元问道。

    “甘肃武都,”王欣然说道,“我们要找的那个人已经有了眉目,这个人没有改名,还叫吴陆,此人在黄县滞留了一年多,后来被途径此处的广威将军钱云志赏识,招纳麾下,之后一直跟着钱云志,累功升至五品副将,后来钱云志告老还乡,他接替了钱云志的位置,被封为明威将军,元贞二年,也就是1296年,吐蕃反叛,攻打阶州,阶州就是现在的甘肃武都,吴陆率领军队前去平叛,战死在了那里。”

    “这么快。”吴中元有感而发,他没想到己方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查到吴陆的线索。

    “他没改名字,比较容易寻找。”王欣然说道,“咱们能查到,他们也能,所以得尽快赶过去。”

    “知道他埋在哪儿吗?”吴中元问道。

    “只知道大致在哪片区域。”王欣然放下手机,揉着眼睛,“咱们寻找需要时间,他们寻找也需要时间,他们比咱们动手要早,希望能赶在他们找到坟墓之前赶过去。”

    “应该能,咱们可以随便飞,他们不行。”吴中元说道。

    王欣然点了点头,“是啊,这可是在咱的主场,咱们占了很大的优势,不过也不能盲目乐观,他们也充分认识到了这件事情的严重性和潜藏的巨大科学研究价值,他们会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和技术手段来跟咱们争抢。”

    “咱们多长时间能赶到目的地?”吴中元问道。

    “得两个小时。”王欣然重新拿起手机,点动操作,“现在局势已经明朗,都在抢时间,他们肯定倾巢出动了,咱们也不能孤军奋战,你想一想咱们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我从总部请调相应的人员过来帮忙……”

第七十七章 吴陆坟墓() 
对于王欣然的建议,吴中元是赞同的,但他无法前瞻随后可能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因为他不知道这些勇士出现在各个年代之后都做了什么,也不知道他们死后都葬在什么地方,更不知道在寻找这些勇士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什么波折。

    等了片刻,不见吴中元说话,王欣然说道,“算了,你不用管了,我来处理吧。”

    “人不要太多。”吴中元说道。

    “嗯。”王欣然应了一声。

    在飞行途中,王欣然一直在忙着沟通联络,接收总部发来的各种线索,这些线索包括元朝的丧葬制度,当年吴陆统兵的人数,吴陆的死因,以及吴陆可能埋葬的地点等等。

    元朝殡葬大多薄葬,这是因为元朝是蒙古族当权,他们没有汉人事死如生的观念,在他们看来人死如灯灭,所以很少为死者建造大型的陵墓,墓中的陪葬品也很少,而且很少起坟立碑,说的直白一点就是他们埋葬死者大多没有坟头儿,也很少在坟前竖立墓碑,这样的丧葬特点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他们的坟墓很难被人找到。

    线索的来源非常宽泛,线索本身也并不具体,很多线索都是间接得来的,以吴陆的死因为例,查找线索的历史学家大多认为他是被大炮轰死的,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吐蕃此前曾经臣服于元朝,为了帮助吐蕃对付其他未曾臣服的部落,元朝曾经支援了他们五门铸铁大炮。

    在其他的历史事件中,吐蕃曾经有过使用大炮守城的记录,而吐蕃反叛之后占领了阶州,吴陆正是率兵攻城的一方。

    这还不算,还得结合吴陆的个人情况,当年广威将军钱云志曾经上书为吴陆请功,这份奏折的内容被史学家们找到了,里面有钱云志对吴陆的评价,据钱云志所说,吴陆此人每战必定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挡者披靡,能够冒着漫天箭雨冲向敌阵而不为箭矢所伤。

    史学家们由此判断吴陆移动速度很快,除了攻击范围较大的火炮,寻常兵器很难伤到他。

    这样得出的结论是不严谨的,但七百年多前的事情,吴陆又不是什么非常出名的人,历史上关于他的记载并不多,想要做到严谨是不可能的,即便是不严谨的线索,得来的也不容易。

    此外,元朝不同级别的官员,享受的丧葬规制也不一样,吴陆战死的时候是四品武官,这个级别的武官基本上是死在哪儿就葬在哪儿,根据当年战事发生的地点,历史学家推断出了吴陆可能埋葬的大致区域,甚至连墓室大小和埋葬的深度也做出了推断。

    两个小时之后,飞机降落,二人换成汽车,赶赴疑似地点。

    当年的阶州就是现在的武都,疑似地点位于武都城东南方向五里外的一处山丘,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是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首先他们推断出了吴陆当年领兵平叛的行军路线,再由此推断出吴陆当年攻打的是阶州城的东门。

    而在东南方向三里处的山丘上,曾经出土了大量尸骨,这些尸骨都是整齐出土的,与尸骨一同出土的盔甲表明他们是元军士兵,是战死之后被战友埋葬在这里的,如果是敌人掩埋的,不会堆放的这么整齐。

    元朝时期,这里只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战事,所以历史学家们认为这里既然是埋元军士兵尸体的地方,吴陆极有可能也被埋葬在这里。

    这座山丘现在是一片荒地,等二人赶到时,已经有很多人在那里忙碌了,这些人不是当兵的也不是警察,而是一群勘探的技术人员,此时正在直径五百米的区域内到处插杆儿拉线,杆儿是金属杆儿,线是金属线,与迎上来的负责人简单交谈过来,才知道这是一种大型的金属探测设备,能感应到地下十米内的各种金属元素。

    他们要寻找的东西是大块儿的铁器,吴陆生前用的大斧就是钢铁类金属,专家们推断他所用的大斧应该与之一同下葬了,现在要找的就是这个。

    感应到不同的金属,金属探测器发出的声音也不相同,这片区域貌似有大量钢铁类金属,即便使用的仪器很先进,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分析出哪一处才是疑似地点。

    在技术人员忙碌的同时,又赶来了几个带着仪器的勘探人员,这些人所携带的仪器是专门寻找地下水源的。

    这些人为什么来,吴中元并不清楚,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