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城墙,还有两里路的时候。城墙上的人马已经发现了不对劲,然后开始剧烈的梆子声敲起。城墙上的人影晃动,而且灯笼火把开始亮了起来。
贺六浑继续的带领着部队前进,到了两箭之地,队伍开始停下来整顿。这个时候城墙上面已经密密麻麻的站满了人影,而且灯火通明。隐隐约约的可以看得见正方向城楼上的人在指指点点,但是估计他们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自己军队没有任何灯光。从光亮的地方看暗处,基本上白瞎。
第500章 听天由命()
这时,城内已经开始混乱了。
贺六浑等人站在北门外的黑暗中,远远的就听到城内呐喊声,厮杀声开始出现。然后声音越来越大,逐渐变得喧嚣。任何人都能够听得见很多人的呼喊声,听不清内容,但是能够感受到充满了恐惧。哭喊声的尖利是谁都能感受到的。
肯定!这个时候斛盛光、花弧的大军已经进城了,正在夺取各处要道。原因很简单,如果部队没有进城,那么只能够出现攻城都声响。现在不可能出现那些哭喊声,而且都发生在城内。所以由此看来,夺取豫州城的东门和西门已经是毋庸置疑了。
按照原来的计划部署,现在应该是城内的世家大族联军和花弧、侯莫陈的部队正在逐步推进,把白早生的部队逼压在北门。原先估算没有错误的话,白早生的部队应该总数在四千人左右。其中有2000的骑兵部队,那属于是白家的精锐。
接下去在城外的人就能够听到嘈杂声,呐喊声,厮杀声越来越大,说明部队的交战,已经逐渐的靠近了北门。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些事情发生都在不到1000米远的直径范围之内。所以各种的声响逐步对扩大,那就说明离开北门越来越近。
再过了一会儿,剩下的人已经明显的可以看出城内的变化,因为北门城墙东面和西面也出现了密密麻麻的灯光。到了这一步的时候,厮杀声与呐喊声,那就已经是清晰入耳。可以明显的看到在灯火通明的城头上面东西两向,逐渐的有部队在往中间压。
司马子如说道:“大势已定。”
这句话说的一点都没错,说明已经都按照计划要求这些联军已经逐渐的开始把白早生的部队压缩到了北门。现在就看白早生自己如何抉择。
崔蒿说道:“不知道这个家伙会不会打开北门,从这里突围呢?子如你怎么看?”
司马子如说道:“如果是我的话,肯定会打开北门赌一把。因为现在上三面围攻,说明城内已经没有办法突围了。就算是我知道北门外面肯定有埋伏,但是这也是唯一的希望,肯定还是会放手一搏的。”
崔蒿说道:“也不尽然,很多人都是置之死地而后生。越是最危险的地方,其实越应该值得去冒险。反而看起来又是充满希望的地方,埋藏着陷阱。”
贺六浑笑道:“你们两个说的都有道理,但是我们都不知道这个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说实话,白早生这个名字我听过了很多次。当时就觉得这个名字特别的怪异,早生晚生有什么区别?“
崔蒿也笑了起来说道:“别的暂且不多说,这个家族能够崛起说明是有点本事的。而且在这种特殊时期,当断就断,能够把一个刺史斩杀,也可以算得上是一个枭雄了。”
“那既然这样的话,我们现在打起精神来吧,开始做好准备,因为对方肯定马上就要出城了。”贺六浑吩咐道。
“为什么你会这样说?”崔蒿问道。
“这就说明对方这个人,从来都不放弃任何一点希望,他会抓住任何一点机会。也就是说,他绝不可能在城头上等死,只能够是两方突围。而且我没有估计错误的话,他肯定会有佯攻。哪个方向最热闹,哪个方向最不可能。”贺六浑分析道。
话音未落,北门就吱吱呀呀的响了起来,看样子很快就要打开了。
司马子如早已经做好了准备,所以率领2000的亲卫,牢牢的堵住了去路。剩下来后面还列有十几个方阵,那些都是一路收服的厢军。这些兵马尽管说打仗不一定有用,但是拿来充当阵势,到后面的时候拿来打扫战场,整顿地方秩序还是非常有用的。
果然这个时候,城内的厮杀声越来越猛烈。看样子就是奋力一搏,垂死挣扎的节奏。但是北门已经悄悄的打开了,却没有任何的声响。
不一会儿沉闷的马蹄声响起,大批的骑兵部队开始蜂拥而出北门。看人数估计有千多人。看来白早生还是选择了从北门突围而出,的确是非常相信自己骑兵的实力。而且这里也还有一点点希望。因为北门出来之后就是大片的平原区,丘陵地带。只要能够突出重围,随便往什么山林地方一钻,追兵要想找到就比较难了。
“点火!”司马子如一声令下,数万部队几乎是同时开始点燃火把。有点像晚上夜景灯的味道,一下子把北城下照的灯火通明。前列是横排的两千马队,后面是十个方阵步兵,再左右两侧各有2个骑兵方阵。
特别是前列的轻骑兵方阵,盔甲鲜明,整齐有序,整个部队鸦雀无声,一看就是精锐之师。
白早生的轻骑兵猛然间看见这阵势,赶紧停住。队伍里面稀溜溜马鸣声四起!看样子非常慌乱。白早生的部队完全没有想到,贺六浑的重兵居然是在这里。前列是精锐,后面虽然步兵为主,但是人多,呈弧形团团围住。
自从做了侯爷之后,贺六浑的位置从来不最靠前的,一般都在中军,就是前呼后拥。而且选择的地方都相对高一点,能够看清楚全局。在小坡上的贺六浑看见不远处,骑兵队列的前面领头是一个顶盔掼甲的骑士,马匹倒是白色的,人看不清长相,只知道手里握住长矛。下意识的认为那个人就是白早生。
身边自然有人前去挑战和沟通。现在阿木图也逐渐成熟,第一个上前大喊:“下马投降,还有一条生路!”
接着前排的士兵齐声高呼:“投降投降!“
这时,对面这个骑士把掌中枪晃了晃,整个轻骑兵队伍居然毫不迟疑的分为两队,开始朝左右两边杀出,速度很快。
贺六浑赞了一句:“枭雄!”
毋庸置疑,在开始准备突围之前,对方肯定已经想好了对策。不管现在有多少军队拦阻,他们现在分为两列,而且是从侧边突击。目的就只有一个,那就是能跑多少人跑多少人。而且对方胆量惊人,目光犀利。他们决定的就是不和正面的人碰撞,而是尽可能的朝两边跑。
幸好司马子如已经布置妥当,正面堵截的贺六浑的亲卫也是分两头拦截。双方迅速的绞杀在一起!
当然又没有贺六浑什么事情,就连贺若敦也没事,护佑在身边。
就见司马子如率队拦住那个领头白马的部队,双方杀在一起。阿木图带人紧追另外一边,最后贺六浑带领几百人站在原地,观战。
司马子如用的也是长矛,与领头大将你来我往,杀的难解难分。对方大将的实力不错,完全能与司马子如抗衡。两个人都是白马,在晚上更加抢眼。看得人眼花缭乱,不知道谁是谁。其他更多人马粘成一团,呐喊声,兵器碰撞声不绝于耳。不时的看见骑兵掉下马来,都不知道是那边的。
由于双方骑兵数量相差不大,所以另外的人马部分已经突围而去,直冲向贺六浑后边的步兵方阵。
这部分人马速度很快,毕竟是逃亡,所以不恋战,有缝隙就跑。步兵方阵的素质本来不高,一见到人冲过来,就是防守。加上不是铁桶,方阵之间都是有空隙的。所以这些人马虚晃一枪,夺路而逃。一些人马已经快冲出大阵了。
贺六浑这时还纳闷呢,怎么城里还没有人追出来?按照常理,这时城里那么多人马,早应该击溃对方残余人马,追出来了。特别是那些除恶务尽的大家族,更是要加劲冲锋。尤其是两大家族,这次是结下死仇了,不可能解开。看来白家的底蕴深厚,这些士兵真的是效死命,不然的话怎么会如此的拼杀,挡住了那么多人的追击。
看样子等不到了,如果自己再不出去,可能就真的跑掉了。虽然说自己和白早生无冤无仇,但是现在这个局面自己还必须要把他给抓住。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够稳定住整个城的局面。不然的话让他跑到南方局,很有可能下一次又是一个致命的威胁。
贺六浑观察了一下,说道:“贺若敦,我们追哪边?”
贺若敦仔细看了看两边的局面说道:“我觉得可能应该往右边。就是司马子如那边,因为那一边留下来阻击我军的人最拼命。那些逃跑的人速度最快,而且战斗力最强。”
贺六浑点点头说道:“我也这样看,那就走吧。听天由命吧,如果我们两个追不上,那就是白早生命不该绝。”
一催马,数百人开始扑向右边。
这时,那些突破的敌军士兵已经快杀出步兵方阵了。因为天色很黑,大量的步兵方阵都是只能做到防守住自己看得见的区域,那就是火把照耀的区域。一旦敌军骑兵冲到黑暗处,基本上都是放弃追击了。
这些杂牌军哪里是真的想拼命,很多人都是做做样子,狐假虎威罢了。毕竟真正的精锐之师是需要训练,需要大量金钱堆出来的。这些人马原本就是农民,能够有这样的训练,能够成队,扎阵就不错了。
第501章 嵖岈山()
这时,天色逐渐亮了起来。
贺六浑与贺若敦带领的两百骑兵已经越过了步兵方阵,紧紧跟上了前面奔跑的白早生部队。
古代一般不夜战。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古代的人眼睛晚上都不能夜视,俗称为鸡蒙眼。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当时就是很少吃肉类和内脏类,缺乏维生素a。但是这些原因对于贺六浑的部队来说都不存在,因为他们主要是北方草原上的。肉类,这是经常吃的东西。
而且贺六浑已做了充分的准备,不仅准备了大量的灯笼火把,而且还要求每一位士兵胳膊上都绑了一根白色的布条。这是因为对战的双方原来都属于大卫的军队,盔甲服装都差不多,这样就非常容易出现问题,会变成自相残杀。但是现在有了一个自己人知道的标志之后,就不会蒙头转向。
但是战场毕竟是战场,真正一打起来之后,完完全全不是我们电视电影上看到的那样。特别是在冷兵器时代战场上,一旦冲击开始混乱之后,敌我队伍相互交错,就会变成一场混战。
所以在战场上最重要的能力其实就是要辨敌我双方,并且能够听从号令,保持队形。如果不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话,队伍就会混乱不堪。
今天晚上的夜战,基本上达到贺六浑预定的目标。白早生部队之所以绝大部分人已经被拦了下来,就是因为自己布置的妥当,而且部队的执行能力非常好。个顶个的,能够把敌军给拦截。贺六浑的部队都习惯性的以小队为单位集结,杀伤敌人的效果更佳。
而且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我离婚部队的胸卡基本上都是铁质的。在中国古代的时候,真正能够做到顶盔贯甲全部都是铁质的,其实非常之少。在我们所看到的古代的盔甲当中,基本上都是皮制的。因为在中国古代,铁制品本来就少,钢铁的产量更是少,不可能做得到成几万人的部队,装上这样的配置和这个国家的国库都已经要掏空了。
但是贺六浑的部队依仗着家族是冶铁业的领头者,再加上一些特制的技术,可以使得自己的亲卫换成铁甲。当然也只能是最重要的部位,那就是胸部。这个区域是作战时期最容易受到伤害的部分,完全变成了铁甲之后,而且是成块的铁甲。防护的效能增加了许多,已经完全不等同于原来的效果。
因此在团队当对抗或者单独对抗的过程当中,贺六浑部队占了绝对的优势。而且更重要的事情就是,贺六浑的亲卫部队本来就是千军万马当中挑选出来的,战斗素质和技巧都成熟得多。因此这1000多想突围的部队被拦截下来了八九百。
之所以对方还是能有部分人逃跑,那是因为大量的敌方人马自愿封堵尾追之兵。换一句话说就是比贺六浑这边部队更加拼命。
这就是所谓的兔子,急了也咬人。
至于后面拿来撑场面的这些部队,和刘鸿单词的要求就是保持好阵型,不要被冲乱,只要能够维持住自己大阵的局面就万事大吉了。贺六浑已经尝过白袍军的厉害,所以也很担心,如果对方部队比较聪明的话,一旦把这些大阵的兵马给冲乱了,反而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而且还会出意想不到的结果。
于是乎对面这些逃亡的兵马就能够从缝隙当中突出重围,逃出生天了。
不对,应该说暂时逃了出来。后面紧随而来的就是贺六浑与贺若敦。
前面在狂奔的人马大概有100位。贺六浑所率领的人马有足足200位。
一个是已经征战了一个晚上,精疲力竭。另外一对是休整了一个晚上,养精蓄锐。正是因为如此和离婚才不急不躁,就这样紧紧的跟随着,而不是要去超越。目的很简单,就像是草原上的狼群在追逐精疲力竭的黄羊群一样,都是紧紧的跟随,然后突然间致命一击咬断黄羊的脖子。
双方就这样,你逃我追,一直持续了半个时辰,来到了一座山下。
天色已经开始大亮了,黄橙橙的太阳从山顶跃出。这是一个山区的早晨,天气非常好,天空晴朗。微风拂面虽然有一股凉意,但依旧是非常的令人精气神爽。这样的日出放在平日里是一种绝美的享受,但是现在没有人去欣赏这些风景。
估计对方也是已经跑累了,接着再下去,可能马力不支。所以对方突然间分出了一支三十人左右的队伍,又是留下来拦截。
一贺六浑不禁想到对方的人马,为什么会如此的冥顽不灵?而且这些人马的归属性又那么强,要知道留下来拦截就意味着送死。对方是怎么样能够一而再再而三的做到这一点的,让这么多人心甘情愿的赴死。
留下来的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