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境长城上的王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绝境长城上的王者- 第1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守夜人军团可以而且也本就该不事生产,但赠地却不行!

    铁金库向守夜人批了十万金龙的贷款,这笔数字看似庞大,但平摊到赠地眼下四万人的头上,也就是约莫每人两个半金龙在粮价只会愈来愈高的眼下,即使乐观预计,也仅能保障赠地不断粮。至于将其发展成维斯特洛第十区,并在不大伤元气的情况下独立面对并撑过接下来的异鬼入侵什么的这盘大棋所需要的资金、工具、武器、铠甲等物,靠守夜人产业那每月几百上千的收入,绝对连个水花都砸不起来。

    想让被迫打开黑城堡仓库,贡献出战略储备充实赠地流通市场的黑衣弟兄们对艾格的命令信服,而不是像原剧情那样对新任总司令产生抵触乃至敌意,艾格就必须带领子民们想法“开源”。

    通俗点讲,他这个总司令不仅得指挥长城守军与异鬼对峙,还得像原先世界里一些下乡的技术型、知识型干部一样,带领大家致富。

    路已经修好,赠地的土地也足够肥沃,可惜凛冬已经降临,种植、饲养这类农业相关的主意皆可以直接略过,于是艾格转而将目光转向了出售人力和资源。

    人力,现在赠地有的是等活干的人,艾格一上任便下令行走各地的守夜人浪鸦留心需要人手的地域或活动。只是——在这个生产力落后、人命又贱如纸的时代,并不只是新赠地民们没事干。出售廉价劳力多半只是个美好的梦想,艾格作了其它安排。

    他写信给君临的守夜人产业,下令龙石岛的黑曜石矿加快开采速度,并开始逐渐将原矿石往长城输送——打磨龙晶制品是件并无多少技术含量的事,既然这么多新赠地民闲着,为什么还要在君临雇工人,而不让他们来干这事呢?

    制成武器的黑曜石可作防御异鬼的战备,而边边角角的零碎还能制成其它商品,出售到北境乃至狭海对面只要花点心思宣传龙晶的辟邪功效和对人类天敌的克制效果,至少不会出现无人问津的境况。

    听上去很理想,但黑曜石这种天然玻璃,毕竟不是只在龙石岛出产,仅艾格所了解就已经听说了厄索斯的几处黑曜石矿区,只是由于供需关系的原因而一直没有大规模开采——即使施展什么神奇的营销手段让黑曜石在狭海两岸都火起来,龙石岛的黑曜石也并不具备太强的竞争力。

    更别提,这东西不是从赠地、而是从史坦尼斯国王的后院——龙石岛上挖出来的,铁王座现在不收税,是因为守夜人产业还没肥到能让一国之君眼红垂涎的程度可若真指望这一件商品就吃一辈子,能不能实现先不提,首先就违背了“鸡蛋分笼”的谨慎原则。

    黑曜石应该能成为一项经济来源,但既撑不起整个担子,也不是长久之计,而再思考别的路子艾格很容易就想到矿产。

    落后的世界里缺的不是金属矿,而是成品金属,直接卖矿石没法赚钱。于是,在赠地开展冶炼的想法,便很自然地进入了艾格的脑海。

    无论出于什么方面的考虑,赠地都必须在“金属”这一项上,实现一定程度的自给自足。

    若有富余能卖了盈利当然最好,若不能,自用也绝不可能比向外界购买更费钱。

    艾格从来是走一步想两步的性格,他在持续几个月的漫长选举中当然没把全部精力都投在长城而放任后冠镇的家业不闻不问掌握冶炼相关知识的师傅已经从南方请来,而其余准备工作也已就绪,只等确定赠地安置计划不会被叫停,便能直接开始。

    “我们的勘测人员已经赶往各地寻找矿藏,但平原难有矿产,而山路又完全不存在,交通不便加上天气不佳,勘探大概需要一点时间。”镇长亚姆向艾格汇报着这项计划的进展:“但在后冠镇工作的山地民却在无意中告诉我们,他们生活的山中有露天的铜矿和煤矿我前去寻找这些氏族的领袖,他们确认了这一点,也同意我们开采使用。只要我们保证:冶炼过程中所需工人优先从他们氏族中雇佣。”

    “要求不过分但铜矿?品质规模如何?是否容易开采?位置离赠地多远?”

    “从山地民们的叙述中来看,他们只是使用了铜矿表层的天然铜,偶尔才会在生火做饭的时候往火堆里稍微扔点铜矿石‘冶炼’一些,做些饰品、小物件之类的东西。整个铜矿的品质规模要等我们的师傅见过了才能知道,但开采估计不难,位置离赠地也不远,就在后冠镇西南不足百里处。”

    “嗯铜虽然比铁贵,但要派用场的话,我还是更希望能找到铁矿。不过此事不急,冶炼铜和铁的原理毕竟差不多,既然有现成的铜矿,就先拿这个练手,让赠地民先掌握规模化冶炼的流程步骤是最重要的。”艾格简单思索一番后便果断下令:“寻找其它矿藏尤其铁矿的工作不要停,但先把冶铜搞起来给我瞧瞧尽快。”

    “明白。”亚姆点头。

    “走,带我去瞧瞧,我计划的其它几条线,进展如何了。”

    ——

第316章 “后冠城”() 
后冠镇作为赠地物资、人口和各种活动的聚集地,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和上次离开这里时相比,它又已经大不一样。

    最明显的不同便是“外城”的逐渐成形。

    “后冠镇”在维斯特洛通用语中的名字,其实只有“后冠”的意思,原本单指亚莉珊坦格利安王后访问赠地时居住过的那座塔楼,引申开来才是其所处的小村至于后面这个“镇”字,纯属知道这是个地名的人在思索时脑补出来的。

    第一道围墙环着湖边的原小村遗址构成一个类似城堡的结构,保护着内部物资武器仓库、马厩、士兵员工宿舍和多功能大厅这几个最核心的建筑。这里“只允许内部人员”进出的准则将永远不会改动,但随着安置计划的不断深入推进、聚集滞留后冠镇的人口不断增加,城堡墙外的空地上很快开始变得拥挤而混乱,管理难度大增

    这时候,艾格对自己大本营建设的第二步便到了启动的时刻:他要以原后冠镇遗址上建成的城堡为核心,开始扩建这个据点——将城堡扩张成城镇,让后冠镇乃至后冠城这个称呼,变得名副其实。

    经过仔细规划后,扩建行动开始动工。之前那支修路的大军重新集结起来,将那些围绕城墙铺开、混乱得像贫民窟一般的临时帐篷土窝统统清走,转而建起一栋栋整齐划一、由土、木、石等各种材料构成的平房。

    这些房子,便将是第一批“后冠城市民”的居所。

    而想要获得这身份,有两种方法:要么哼哧哼哧地工作n年,攒齐一大笔钱后买房获取市民身份;要么,通过参与艾格指挥策划的重要行动,作出重大贡献、立下功劳后,通过奖励的形式获取若干年到永久不等的居住权——只需支付象征性的低廉租金,便可以一直住分配到的那间房子,直到期满或主动搬出为止。

    第一批新居民已经诞生:之前应征而来参与了艾格南下驱逐铁民作战的山地民及新赠地民中——受伤者及阵亡人员家属,以及立下战功或在战斗中表现积极的,基本都获取了一到十年不等的居住权。

    居住区一建成,便立马按照优先级顺序分配到了这些功臣们名下。

    除了给闲人们没事找点事干干这个大背景目的,这种方式还能在填充新居住区的同时,在极大限度上保证第一批后冠城居民的素质和忠诚度。除此以外,如此按贡献分配引起、会不断加大的生活水平差距还能增加赠地居民的劳动热情、并在不知不觉地削弱降低原先塞外部落领袖们的影响力:

    为艾格办事并立功的人能从那些散落在赠地的破落小村中搬出,来到繁华且易于寻找工作机会的后冠镇外城享受便利和服务。这种切实的利益是最强的统治工具,原先的部落酋长们若敢阻挠便是触犯了赠地法律,而若是不闻不问,便很快就会发现:艾格对自己部落成员的影响力,很快就将超过了他们本身。

    后冠镇的长官们挑雇工,必然是选那些身强力壮、脑子也灵活的青壮,而无论到了哪个世界、什么时间这样的“族群中坚力量”、“顶梁柱”,都必然是家庭或社会中话语权较高的组成部分。在资源紧张,无法满足所有人需求的情况下,艾格选择了最高效的做法:在分配中稍作倾斜,先笼络这些最有可能“出现想法并实施”的人,确保自己在赠地的统治稳固,再徐图后计。

    居民区固然一栋接一栋、连片成区颇为壮观,但其实重复而单调,实在没什么好瞧。艾格点点头,示意前往紧贴着内城的功能区。

    学校、医院、商圈以及广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该有的功能性建筑,这里基本全都有或在建。

    所谓的商圈,自然就是原先后冠镇大门外的一条街的扩展和挪位。医院嘛,比周围其余建筑稍微大一号、双层,已经建好,只缺足够的医者入驻但学校,却已经早早地开始了运作。

    上百名各新赠地民部落统治家族的孩子,从八九岁到十几岁不等,分成了大小两班,已经开始接受包括通用语读写、算数等各项基本教育。

    这是挺罕见的一幕,别说是赠地的居民,就是整个七国上下,都不常见如此一堆人聚在一起进行教学活动的场景。

    在这个季节不规律的世界里,文化领域的发展要无条件地为“和生存相关的其它事情”让路,“受教育”一直以来都是部分人才能享受到的特殊待遇。拥有城堡的领主级贵族们有服务自身的学士能为后代和接班人启蒙,而那些稍微混得差些的骑士或破落户们,以及更多的平民百姓,便只能指望通过被选中进入“教会”或“学城”,才有机会摆脱整日为生存而奔波劳碌的命运,接触更多的知识。

    说服新赠地民这帮彻底的化外众“坐下来学习算数和读写与干活和锻炼身体一样重要”是件麻烦事。幸好,野人们在通过长城时按照约定交出了人质。莫尔蒙原本的计划是让这些孩子在黑城堡当守夜人们的“事务官”即侍从和保姆,通过朝夕相处来看管他们并培养感情,但艾格有别的想法。

    这些野人中较高阶层家庭的孩子中,将来有许多也会成为部落中的话语权掌握者。反正守夜人要费粮食来养活人质,还要花时间通过影响野人们的下一代来缓慢同化新赠地民,那何不干脆两件事并成一件做——直接以这批“质子”作赠地学校的第一批学生,将笼络和洗脑的操作,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去,潜移默化地进行?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假以时日,这些学习并了解过“文明世界”,又已经熟悉后冠城内生活、习惯或接受了七国文化,还被灌输了一堆艾格自己价值观和想法的质子们回到了部落中,就算不是自己的狂热支持者,也至少不会是拦路石和反对派。

    通过制造一个努力和忠诚能更快换来好生活的大环境,艾格将逐渐扩大渗透自己在最底层新赠地民中的影响力。而通过洗脑那些部落首领们的孩子,艾格也将能把自己的声音和理念悄悄送入了原塞外民的上层。

    如此双管齐下,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塞外民们便会被彻底同化为赠地居民。

    学校开设的最大困境便是没有足够的“教师”,新启用要塞获得学城认可并派遣学士入驻需要时间,而一个人也承担不了如此重任更别提,艾格也不可能将这种事交给底细不明也控制不了的外来势力。

    于是,这项任务暂时由守夜人产业的文职员工兼任,君临方向很快会加派人手,以缓解这种人手不足的压力。没有经验无所谓,一路教一路摸索,总会有适合这里的教学方案。

    “学生们”带着好奇混杂敬畏的神色,盯着前呼后拥的守夜人总司令、在他们眼中是新“长城王”的男人走入教室,站到了最前面。

    “赠地未来的主人们,你们好。”艾格朝孩子们点头笑笑,开口说话。“你们没有听错,我称你们为赠地未来的主人,这不是开玩笑。但这主人的身份,可不是生下来就注定,而是得靠你们去争取的。”

    “能被送到守夜人手里来当人质,说明你们的父母是各部落的领袖或实际管事人,统领着一群人。可他们不是赠地的主人,无意冒犯,但事实就是——你们的父母,只是一群在长城外活不下去,靠着投降并交出孩子来换取通过长城的资格,一切都把持在守夜人手中的降兵罢了。”艾格往后冠镇内城的方向一指:“那里!那里面的人,才是赠地真正的主人。你们的部落住在哪里,未来一个月内能吃些什么,允许在什么区域内活动,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赠地下一步的物价和劳动薪酬水平凡是人能做主的一切,皆由那面高墙内的人决定!”

    “而想进入那面高墙,成为赠地的实际主人们之一,最快捷的办法摆在你们面前:好好学习,你们的老师讲什么,我希望你们知道什么,便学什么。掌握了、理解了,明白长城内的世界是如何运行的了,你们就将获得进入那面高墙的资格。”

    艾格环视一圈屋内,才继续说下去。

    “肯定有孩子要说,学这些东西有什么用,我还有兄弟姐妹,我的父母还能生养,我的部落只认最强壮最勇猛的战士做领袖等我学完这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回到部落里,在父母和部落成员们心目中的位置,早就被其他人占去了!”

    他耸耸肩:“合理的想法,对此,我只能给出这么一个承诺——凡是努力学习,能获得我或者我派来老师认可的孩子,你们绝不孤立无援!你们背后,站着我——掌握赠地一切权力,能影响每一个新赠地民命运的人。我绝不会放任——在我的学校里进行了学习,使用着和我一样的语言文字、也和我有着共同理想和目标的好孩子,变成各自部落的弃儿和边缘人。我不管你们的部落在长城外有怎样的习俗,但进了赠地,你们便是新赠地民,而规矩,由我来定!”

    艾格当然不指望这一通话能得到掌声或喝彩,他今日来此本就是顺路,没做太多准备。只是临时起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