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的旅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迷失的旅程- 第1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芳菲也附和道:“是呀,史老,各位,今天在这里我们要吃好喝好,然后再好好谈谈,来了,开饭罢,佳扬别傻坐着了,赶紧招呼着。”

    “是,史老,开始吃呀。”

    “好,好,来,来。”

    一圈人围着方桌推杯换盏吃喝起来,家庭的温暖在客厅内环绕不息,一个个脸上都洋溢着灿烂温馨的笑容。

第139章。刘启布局(21)() 
炎热的夏季,烈火般的骄阳烧烤着大地,天空的云朵被热浪赶的没有了踪迹,在大汉的边陲向外一眼望去,广阔的草原被晒得遍地金黄,微风一吹枯草和细沙就会卷起并漫天挥舞,本是牛羊成群的草原如今却看不到半点的生气,对北方的牧民来讲这个夏季是个旱年。

    大汉边陲的屯里因为有长安的支援,在这么恶劣的年景里边民生活依然过的滋润,国内的禁酒命令在这里仿佛失去了效力,最近一月各家各户不用放牛羊依旧是酒不离手,肉不离口,雁门郡太守冯敬带领自己的护卫在边关巡逻,如今的王有福已是冯敬的得力谋士紧随左右,一行人行走在雁门郡沃阳县边陲的草原上,迎着飞舞的枯草勒住了马匹,冯敬对着王有福说道:“王兄看这枯黄的草原,又是一个难熬的年景呀。”

    “是啊,太守,我们大汉有中央的支援日子还算挨的过去,可是对面的匈奴恐怕日子就不是那么好过了。”王有福不以为然的回答道。

    “王兄此言倒提醒了老夫,我们要加强边关巡逻,立刻向周边边郡发出预警,防止匈奴前来袭境。”

    “太守此意是?”王有福问道。

    “呵呵呵,正如王兄所言,我们大汉边民靠着中央的供给还能度日,可那靠着游牧为生的匈奴靠谁来度日呀。”

    “太守意思是匈奴来袭境的可能很大了。”

    “是啊,按照以往的经验十有八九呀。”

    预警文书迅速传向代郡、上郡、云中郡等,边境的防御形势大有加强,没出两天匈奴一部人马在左谷蠡王伊稚斜的带领下偷袭雁门,被早有准备的冯敬杀的落荒而逃,另一部人马在军臣大单于带领下偷袭上郡,被上郡太守李广杀的撤退六十里而不敢前,接连打了两场漂亮的防御战,尽管是胜利,但是也造成了部分边民的死伤和牛羊的损失。

    匈奴入侵边关的战报飞往长安,刘启看到后,所能做的就是马上向边郡传旨,加强防御,尽最大努力保证边民的安全,特别向雁门郡太守冯敬传旨,要其发挥自己几十年边关防御匈奴的经验优势,守好疆土一刻也不能松懈,若有什么建议要求只管提出来,长安会尽最大努力来提供后勤保障,冯敬接到诏旨很是感动,面向南方长安的方向虔诚的叩了几个头并喃喃说道:“请陛下放心,臣即使舍得这条老命也不会让匈奴迈进大汉疆土一步。”

    霎时,大汉的边陲尽是练兵的呐喊声,匈奴军臣大单于和左谷蠡王伊稚斜望而却步,打消了掠夺大汉边境来度难关的计划。

    边境安宁了下来,长安自然依旧一片繁荣,刘彻上完卫绾的授课,带领张佳扬和韩嫣等人飞马驶出长安,来到那熟悉的练武场地,哒哒哒的练了一阵马术,对着张佳扬和韩嫣说道:“二位,看本太子的马术怎么样,和那匈奴的骑术比谁更厉害?”

    韩嫣马上伸着脑袋笑道:“他们那野蛮的匈奴骑术怎么能比的过太子,太子天下第一,无人可以比及。”

    “呵呵,韩嫣好小子,又在奉承本太子,张佳扬张都尉,本太子问你呢,你在匈奴呆过的,感到本太子骑术和他们比如何?”

    张佳扬憨厚的一笑,然后施礼道:“太子是让属下说真话还是假话呢?”

    “废话,当然是真话了。”

    “属下直言,太子骑术和以前相比已经大有进步,单和匈奴人相比还相差甚远。”

    韩嫣听到这里马上喊道:“大胆张佳扬,敢这样侮辱当朝太子,脑袋不想要了……”

    “嗯……”刘彻一皱眉打断了韩嫣的话,接着对张佳扬说道,“此话本太子爱听,看来以后加强锻炼了,骑术不超过对手何谈能打败对手。”

    “太子聪慧呀,太子聪慧呀,非是我等一般人所不能比拟。”韩嫣马上拍马屁道。

    “哈哈哈,韩嫣此话本太子也爱听,也爱听,哈哈哈哈”刘彻大笑着驾马向远处狂奔。

    “太子慢点,注意安全。”张佳扬和韩嫣策马赶紧追了上去,身后扬起滚滚的烟尘。

    转眼一年过去了,大汉迎来了一个丰收年,未央宫迎来了崭新的一天,早朝钟声敲响,众大臣齐聚一堂,刘启坐在正中央说道:“众位爱卿有何本奏?”

    这时卫绾出列说道:“臣有本上奏。”

    “卫爱卿请讲。”

    “大汉今年苍天眷顾,粮食丰收,往年的禁令可以部分免除,臣提议可以取消禁酤酒的禁令,另外,大汉要以德服人,笞刑伤残死者十有八九,建议规范笞刑,减少犯人的伤亡。”

    “好,提议好,朕准奏,丞相刘舍、御史大夫卫绾负责制定《箠令》,要详细列出笞刑的执行条件和尺度。”

    “吾皇圣明,臣等遵旨。”刘舍和卫绾连声应答道。

    良好的年景在悄无声息中延续着,饥馑年代仿佛一夜间销声匿迹,家家有囤粮,笑声嬉闹声不绝于耳,那些饿死人的故事成为了传说,在长安东北方六百里河东郡绛县的一个青砖大院内,一个垂暮的老者坐在长石条凳上小憩,一会儿一个健壮的少年从月牙门走了进来,轻轻的走到老者近前小声说道:“父亲,父亲。”

    老者微微睁开眼,看了一眼少年说道:“周阳啊,这几天到哪里去了,不要到处惹事,让我省点心。”

    “父亲,你太胆小了吧,孩儿很听话的,想当初你贵为当朝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就是孩儿惹出什么事来还不是您一句话就完事儿了,即使现在不做丞相了,不至于落毛的凤凰不如**。”

    “混账,大胆小儿,如今父亲要安度晚年,世间的事儿已经和我没有什么关系了,你一定要记住父亲的话,不要招惹事端。”

    “诺,谨听父命。”少年稍一停顿接着说道,“父亲,孩儿准备现在去长安溜达溜达,顺便看一下在长安的叔伯及兄弟,请父亲应允。”

    “哦,是该去看一下他们了,还是那句话不要招惹是非,顺便探听一下长安的消息。”

    “诺,多谢父亲。”孩儿一定快去快回。

    说着少年就走出宅院,带上三五随从向长安的方向驶去,留在院子里的老者一声长叹,自顾自的又闭上双眼,此老者就是称病周亚夫,刚才走出去的少年就是其儿子周阳,经过辞官宴会风波后的周亚夫受到了闲置处理,落寞的回到封地绛县,住在父亲周勃留给自己的院落内,过起了隐居的生活。

    周阳来到长安,仿佛小鸟放出了笼,在长安的大街小巷四处溜达,寻花问柳之后想到了正事,来到了叔叔周坚家中,周坚问道:“侄儿,最近你父亲身体可好?”

    周阳说道:“叔父大人,父亲自从罢官回封地以来,生活毫无规律,听母亲说常常半夜惊醒,出去散步时总会忘记回家的路。”

    “哦,这样长期下去坚持不了多久呀。”周坚担忧道。

    “是啊,父亲这段时间身体是时好时坏,药不离口呀,这不听说我来长安,就拖我打听一下长安的近况如何。”

    “贤侄,最近长安可是一片繁荣呀,比起往年大有改观,回去告诉你父亲不要再留恋这京城了,好好养病,身体好才能再有机会呀。”

    “我代父亲多谢叔父,回去就将这边的情况转告父亲,可父亲不是就这么容易放下的一个人,毕竟这边有他一辈子的留恋。”

    “是啊,你父亲年岁也不小了,背地里可以准备些寿材来冲冲喜,看能否迈过这道坎,也能表示一下你的孝心。”

    “有道理,有道理呀。”

    周阳在叔父家住了下来尽情的在长安玩耍,想起叔父的给父亲准备点寿材冲喜的提醒,很是上心,这准备点什么好呢,就四处查看长安的民情,发现长安的武官死后全部陪葬兵器陶俑什么的,心想父亲曾是太尉,最后尊贵为丞相,文武官中的最高者,如果陪葬兵器的话必须量大,但大批兵器是大汉的违禁品,不能私下买卖,但是发现有部分人在偷偷的贩运,于是就在堂弟周建德的引荐下找到一位在尚方房当差的小官,小官呵呵笑道:“少爷呀,你真的不久居长安,现在尚方房有很多军队返回的废旧兵器,需要回炉重新打造,有部分都被兄弟们偷偷的卖了,就是卖给需要的人做为陪葬的,不瞒你说,这些可都是和皇家殉葬用的武器一样的。”

    周阳疑问道:“难道不怕被抓住吗?”

    “呵呵,我不告,你不说,谁会知道呢,关键是这些兵器都是报废的没法用的兵器,如果被抓住也不是什么大事。”

    “有道理,那仁兄就帮小弟准备五百件铠甲和盾牌如何?”

    “好,没问题,价格谈妥后三天后交货。”

    “价格不是问题,三天后在尚方房后门交接。”

    “成交。”

    三天后,周阳带着堂弟周建德,在长安大街上雇佣了几个打杂役的伙计,准备好车驾前去运货,兵器足足装满了两大车,几个伙计累的浑身大汗才托运到运输的船上,一切办理妥当之后,一个伙计来到周阳近前说道:“少爷,一切都办妥了,这个搬运费十两银子赏给兄弟们吧,好让兄弟们回去休息。”

    谁知周阳眼一瞪说道:“小子,谈好的价钱都已经给你们了,这里面包括运费的。”

    这伙计一听也呵呵一笑道:“少爷,想必您记错了吧,那些钱是买兵器的钱。”

    “好小子,也不打听一下本少爷是谁,周亚夫周丞相是我的亲爹,还敢欺诈我呀。”

    “好呀,少爷是欺负我们没有靠山,周亚夫好像已经回老家休息了吧,还这么欺负我们老百姓,你等着我们到皇上那里告你们欺压百姓。”

    周阳冷笑一声道:“呵呵,随便你们这些刁民怎么告去,本少爷不怕。”

    几个伙计气呼呼的离去,从而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第135章。刘启布局(17)() 
吃过饭后,史老说道:“佳扬呀,一转眼你来到这长安也有几年了,我们三个在终南山内都呆了四五个春秋,老师我转眼也是七十多岁的古稀老人了,不知道在这有生之年还能否看一眼老伴。”

    “哎,这真的……。”张佳扬想想这几年的经历,听到史老这样的问话也很是迷茫的吱吱唔唔道。

    小诸葛尖着嗓子插话道:“史老,你放心,能看到,一定能看到。”

    史老说道:“小诸葛,你也是安慰老师呀,我们几年来都没有想到回老家古城的办法,老师老了,不中用了,不中用了,也开始有点迷茫了。”

    黑虎说道:“史老说的有点过了,不是还有我们吗,小诸葛,快想想办法,我们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小诸葛清了清嗓子说道:“史老,放心,学生我早想好了,我和黑虎早就准备到北方草原再去一趟,看能不能找到出路,就是担心你老的身体问题,我俩走了,出现一个头疼脑热的没人照顾。”

    张佳扬马上说道:“这事简单呀,不是还有我吗,让史老住在这长安,芳菲和紫霞照顾着,保证出不了什么问题。”

    “就是,史老你就住在这里由我和紫霞两个照顾,绝对生活的好好的。”芳菲马上附和道。

    “对,对,史老就在这家里住着,由我们来照顾生活。”紫霞也抢着说道。

    史老说道:“嘿,看你们说的,不行,不行,老师这几年住惯了那终南山的茅草屋,真要住在这长安还真有点不习惯,我自己还能照顾好自己。”

    张佳扬抢着说道:“史老住在终南山也没有问题,我会差人过去伺候着,芳菲和紫霞也可以经常过去照顾史老。”

    “嘿,好办法呀,好,我和小诸葛尽快去北方草原一趟,史老,你看行吗?”黑虎问道。

    “好,愿意去就去吧,几年来去了几趟都没有结果,但愿再去能有所收获,路上两个人互相照应点,别出什么岔子。”

    黑虎一拍桌子说道:“好,说去就去,这次坚决有所收获才回来。”

    小诸葛说道:“好,我们明天就出发。”

    刘芳菲插话道:“兄弟们别这么着急,把路上用的东西准备齐再去也不晚。”

    “你俩听芳菲的吧,没有错的,这几天你们准备一下,明天一大早我就回终南山,你们俩可以在这长安准备一下,休息几天之后再走。”

    “听史老的安排。”小诸葛赞同道。

    第二天,史老在张佳扬安排的家人的陪同下离开长安,返回终南山,又过了两天,黑虎和小诸葛也离开了长安去北方的大草原寻找如何返回古城的路。

    热闹了几天的家瞬间变得安静下来,张佳扬看着在院子里看着天空发愣的刘芳菲,呵呵的笑道:“怎么了,芳菲,在数天空的星星吗?”

    芳菲猛然回过神看了看张佳扬,苦笑一下道:“佳扬,你看天空的星星,仿佛我们学校老师和学生们的眼睛,眨呀眨呀看着我们,可惜不知道他们现在过的怎么样,还有那天边两颗最亮的星星一定是我的爸爸和妈妈的眼睛,他们一定也在盼着我的归来。”

    张佳扬走进芳菲身旁,轻声的说道:“芳菲,你是想家了,黑虎、小诸葛去草原寻找回家的路了,如果想回家,说不定在不远的明天就能成行。”

    刘芳菲向张佳扬身旁靠了靠说道:“与其坐等消息,不如付诸行动,你如果行动起来,一定有比黑虎和小诸葛更有优势。”

    “夫人的意思是?”张佳扬迷惑道。

    “你现在贵为太子护卫都尉,如果能让***一把,这结果可是比单枪匹马搜寻面广一些呀,太子消息一定比我们灵通。”

    “对呀,不过我怎么向太子说呢,太子现在整天想的都是骑马、练武,再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