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片人[美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制片人[美娱]-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追债人把儿子和车留在了不远处的停车道(他不喜欢他的儿子接触这些),自己上楼去交任务,领了应得报酬后回来时,发现道格劫持了他的儿子,逼他把钱交出来。

    追债人压抑着怒火,忍耐道:“我已经把钱给我的老板了,不过我可以带你去见他。”

    道格同意了,追债人开车。

    “为什么不走着去?”

    “因为走着要十分钟,我怕我儿子没那么长时间的血可以流。”

    道格是个心狠手辣的人,他劫持追债人的儿子时,是毫不犹豫直接拿倒划了小男孩的脖子,直接见血的那种。

    然后,追债人就猛地朝着停在路边的一辆车,狠狠的撞了上去。毫无准备的道格当场昏迷。

    追债人救下自己的儿子,等着道格醒来,一边不断拿门撞着道格的头,一边面孔狰狞的对他怒吼,一字一顿:“没有人!可以!伤害!我的!儿子!”

    电影之前的叙事,之前一直都在用很平静的拍摄手法,无论是枪…战,还是别的什么,都很平静,用调侃的语调说着一个黑色幽默。所以,追债人在快电影快结束这一刻的爆发,也是在帮观众发泄他们前面一点点积攒下来的无法言说的胸中之意。

    演员演好了,会给观众一种爽感,极大的愉悦;演不好……

    不,惠勒不会让汉克斯演不好的,汉克斯也不会允许自己演不好。这幕戏是他这个没什么戏份的角色,最出彩的地方,也是能让他被所有人铭记的原因。

    看过剧本的人都能感受的到,如果演好了,说不定汉克斯这个角色,会比主角,还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里谈到的深刻,是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不忘的那种。每当人们谈起烟枪,他们就会说,哦,对对对,我记得有一幕,那个追债人balabala。

    汉克斯演的很卖力,哪怕他的背后是绿色的幕布,车里夹着的是人偶,他也一遍又有一遍不厌其烦的,把他最饱满的情绪表现了出来,爆发了一次又一次,难得的是在重拍时,还能在继续保持着这种活力的前提下,去表现更多的惠勒想要的东西。

    威廉站在在一边旁观,这才发现,剧情没变,但惠勒把台词改了,改的更让威廉喜欢了。

    原来的剧本里,追债人不断摔门,喊的是,从来没有人敢这么搞我。

    而在重视亲情的威廉和惠勒看来,结合之前追债人不许别人在自己儿子面前说脏话的小萌点,他在这里喊“不许伤害我的儿子”,会更加的合理,引起共鸣,让观众对他产生好感。无论观众的角度是保护孩子的父母,还是被父母保护的孩子,他们都能被那一幕震撼并感动。

    莱奥纳多的戏份就是站在追债人的一边,没有台词,也没有动作,很容易完成的戏份。

    惠勒对莱奥纳多很是满意,对威廉道:“一个好的演员就是,哪怕镜头没有对准他,他也能配合着表现出应该有的表情,让自己彻底融入角色,他也在那副构图里,虽然不是主角。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如果他长大没长歪,会成为一个不错的人脉。”

    惠勒满意的点点头:“对哒。大家都说导演有习惯用的演员,演员有总是搭档的伙伴,但制片人其实也有自己的御用班底。用那些人,不只是交情问题,更是因为他们合适,你知道他们能明白你的意思,表达出你想要表达的。”

    “今天收工了,去spago?”惠勒老爷子发来晚餐的交友邀请。

    “不要。”威廉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我请客。”

    “不要。”威廉还是那么的冷酷无情。

    “我不喝酒!”

    “我让温蒂和米格陪你。”这是威廉最后的妥协。

    “你小子是有多怕出现在镜头前啊?!你是制片人你知道吗?也是要生活在镁光灯下的!以后领奖、跑宣传的时候,难道你也不去吗?”

    “必须的情况,我不会推辞,但不必要的曝光,也请允许我郑重的拒绝。”

    是的,这就是威廉突然拒绝和惠勒一起出现在公共场合的原因。威廉之前在伦敦不知道,回了美国看报才发现,自希区柯克的葬礼之后,惠勒老爷子就突然再一次大火了一把。不是说惠勒以前不火,但并没有如今这么火。

    这一切的原因,是《芝加哥太阳报》那个小报,发表了skype新开的论坛上的一则帖子:《818和希区柯克同期的那些国宝级大师们》。

    里面总结列举的人很多,不止导演,也报过一些过去的影帝。

    但是,这些人里面,如今依旧活跃在好莱坞,大有“我还要再活五百年”之舍我其谁的王霸气势的,也就惠勒了。

    很多年轻人,有可能知道《罗马假日》,知道《宾虚》,也不一定能知道惠勒。

    不过如今拜那个帖子大家都知道了,惠勒老爷子过去有多牛x,只要是个稍微想要表现一下自己这颗文艺心的少年少女,就没有谁敢说自己不佩服惠勒的。

    但真正把惠勒推向风口浪尖的,却是刚刚落下帷幕的欧冠决赛。

    美国虽然对足球不太感冒,但欧冠还是会转播的,正巧赶上惠勒老爷子在美国重新出名,镜头就一直在不吝啬的给惠勒,这个充满活力的可爱老爷子,一夜之间就成了全美最可爱的人,和他严肃正经的照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也是惠勒下飞机时,会有那么多媒体的原因。

    威廉除非是傻了,才会和惠勒一起行动,太招眼了。他无比庆幸自己在教练席上,一直有注意遮挡自己,没怎么跟着惠勒出镜。

第46章 来地球的第四十六天:() 
惠勒会火成这个样子,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推手的。

    推手是谁?

    显而易见,skype论坛的母公司,微软。这是微软skype大计划中的一次小试牛刀,在收购了《芝加哥太阳报》,并入股了多家出版集团后,配合着skype日渐成了气候的论坛,他们试着运作了一次史无前例的秘密推广,江湖人称“网络水军”。

    结果喜人,把惠勒本就有的七分名气,生生吹成了十分。传奇的经历,球场上活泼的性格,以及哪怕上了年纪也依旧衣着时尚的品味,都开始被人所熟知。

    据说连美版的《vogue》,都有意请惠勒老爷子去拍一期杂志封面。

    上过无数电影方面杂志的惠勒,也觉得这事挺新鲜,并为此跃跃欲试,他总是不怕尝试新东西的。

    “还能为电影做宣传,免费,多好啊。”惠勒总是爱把一切能利用的都利用起来。

    烟枪借着惠勒老爷子的东风,也真的是未拍先火,这边还在演着呢,那边已经铺天盖地的都在宣传惠勒老爷子的最后一部电影了,有节目组专门在街头随机采访了一些年轻人,问他们知不知道惠勒和他的烟枪,以及是否期待。答案是,连年轻人身边跟着的家长,都说上映了一定会去电影院捧场。

    对于某一代人来说,惠勒米高梅,就是质量的保证。

    塞缪尔看烟枪这么火,也打来了电话催,希望能早日上映,趁热打铁,要是等余热过去了,可就要抓瞎了。

    “p!”惠勒老爷子直接夺过威廉的电话,和塞缪尔吵了起来,“知道你们之前为什么越出越烂,越烂越出吗?就是这种一味图快,不求精细的做法!我看是你坐办公室坐久了,连‘制片定律’该怎么拼写都忘记了吧?!就给的那点钱,我们快的起来吗?”

    哭穷,是惠勒老爷子在那一天下午,整整长达三个小时的咒骂声中,教会威廉的。不管账面上有没有预算,还有多少预算,面对制片公司和金主,永远都只能哭穷。

    本着“能多要一点是一点,哪怕要不到,也让他们不好意思开口瞎指挥”为主旨精神。

    惠勒老爷子那嘴皮子利索的,不带重复翻着花样的说辞,无不让威廉叹为观止,也让塞缪尔闭了嘴,再不敢来骚扰剧组拍摄。

    惠勒也不是说就放着这样的名气不管,不利用了,如何长远的维持名气,也是一门学问。刚好,惠勒深谙此道,回首过去,他的电影总是不缺话题和关注度的。烟枪已经算是晚的了,之前的《罗马假日》,那是从还没剧组还没开机一路宣传到了电影下映。

    在那个宣传手段肯定不如如今多的过去,惠勒都能运作成那样,如今的战局可想而知。下了杂志上脱口秀,惠勒老爷子一把年纪了,也是不容易。

    连七月阿森纳全队应邀来洛杉矶,也没被惠勒老爷子放过。

    “体育明星也是明星!”

    阿森纳也很乐意出一笔钱配合惠勒老爷子,既宣传了自家老板的电影,又打开了阿森纳在美国的知名度。

    公关费是阿森纳出的,不是威廉。

    虽然阿森纳就是威廉的,但阿森纳在运作上的钱,威廉是没办法插手的。那些钱都来自他爹当年给俱乐部设立的基金会,俱乐部的管理和发展,用的很多都是基金会的钱,俱乐部每年盈利后,又会把其中一部分利润投入基金会,产生良性循环。

    那个热情火辣的夏天,惠勒和阿森纳,成了每个美国人都能说上一两句的最热词汇。

    7月26日,《血红溅白纱》入围了土星奖。这是由科幻、奇幻及恐怖电影学院举办的一个奖项,看发起人就知道,这个奖专注科幻和恐怖电影一百年,只颁发给这类的电影、电视剧。

    1980年才是土星奖开办的第七届,在美国国内还没什么大名气,但能入围,对于血红来说还是个不错的荣誉,证明它在同类型圈子里已经有了名气和地位。

    这对正在英国方面上映的《血红溅白纱》,是个不小的光环加持,大卫打来电话,很兴奋的和威廉说了这件事。

    美国国内,血红已经下映,但在录像带租售的市场上依旧火热。

    最终,血红以30万的超低投资,收获了1200万的回报,整整翻了40倍。各大电影杂志也均有报道,想要分析血红的黑马之路,直至一年多后,电影市场上拙劣的模仿者相继出现,却都纷纷没有翻出什么水花,这事才终于盖棺定论,血红的成功是个例,不可复制,也不建议模仿。因为首先有两个先决条件一般的电影就达不到,他们上映时不会再有个“碎骨者”热,以及他们根本搞不到辅导级的分级。

    想不见血的制造恐怖,对于此事的美国恐怖电影来说,还有的学呢。

    因为《血红溅白纱》的大获成功,汉克斯也算是小红了一把,那种高智商的犯罪,优雅又血腥的知名魅力,让不少少女都把荧幕上的汉克斯当做了梦中情人。

    “现在小孩子的脑子里都在想些什么?那是个变态杀人狂啊!”惠勒虽然能接受新鲜事物,但他的三观还是不允许他接受一个变态杀人狂受欢迎。

    可是憋屈的是,因为汉克斯的小红,有他参演的烟枪再次怒刷了一把存在感。

    烟枪就这样以一种不算密集到让人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又总会在快要被人忘记时,重新出现在大众视野的出镜频率,一直宣传到了年底即将上映。

    中间经历了两伊战争的爆发和美国总统大选。

    11月的时候,整个好莱坞都因为这次大选而轰动了,因为演员出身的里根,成了美国联邦政府的第40任政府。二流的演员,一流的总统。谁能想到呢?里根真的击败了民主的的卡特,成为了美国第一个当过明星的总统。

    总统余热还未过去,圣诞档期就来了。

    这是好莱坞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各大巨头都会携带着自己的年度大戏,吹响进攻的号角。

    但这些和烟枪是没什么关系的,他们只要乐呵呵的坐山观虎斗就可以了。

    威廉却连观都观不上,他被“关在”家里,已经快小一个月了,“牢头”萨巴蒂诺这次真的是发了疯,既不和威廉说话,也不让他出门。表哥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而这一切,还要从12月8日晚,威廉的一次不那么美妙的经历说起。

第47章 来地球的第四十七天:() 
1980年12月8日,这天本来和往日没什么不同。纽约的天气晴,有风,白日最高气温是华氏42°(摄氏6°),夜间只有30°(…1°),地方气象台金发碧眼的气象小姐在电视里说,今天的穿衣建议是,冬大衣等厚重的饱暖衣物。

    外公老伯恩斯坦的建议是,多喝点水,纽约已经进入旱季,干燥的很。

    威廉正在准备出门,听到他外公嘱咐雪莉带上暖水瓶时,忍不住的开始发笑。

    “你笑什么?”老伯恩斯坦坐在能看到玄关的沙发上,一脸的莫名其妙。心想着萨巴蒂诺前段时间真是说对了,揣摩他们家宝贝外孙的想法,是门学问啊学问。

    威廉一边往身上套一件浅棕色的羊毛大衣,一边回首看了一眼他外公。

    老伯恩斯坦的容貌其实很普通,既不是惠勒那样彬彬有礼的法国浪漫文艺老青年款,也不是外界传说中的天生一副凶神恶煞脸,就是个很平常的犹太老人该有的样子。放在人堆里,能瞬间就能给淹没的找不到了。

    老伯恩斯坦也一直以自己这样的容貌为傲:“要不是有这么一张不容易被人注意到的脸,我当年就不是来美国做生意,而是在集中营里等拯救了。”

    大衣穿完,威廉才不紧不慢的回答:“我想起昨天萨巴说的一个冷笑话了。”

    不等老伯恩斯坦问是什么笑话,威廉就讲了起来。说有一对情侣闹分手,女方嫌男方不关心他,只知道让她喝水,感冒了多喝水,来了亲戚多喝水,最坑的是,和人吵架,也让她多喝水,说是好给一会儿开哭做准备!男方不服,觉得喝水也是关心。遂分手。男方喝了个烂醉,找女方哭着挽回,说没了她,他难受。只听电话那头,女方幽幽的说:“那就多喝水”。(出自忘记从哪儿看到的笑话)

    老伯恩斯坦愣了几秒,不是觉得笑话不好笑,而是不可置信这是他那个一贯严肃的大外孙讲的笑话:“你确定你没记错人?”

    “我昨晚就只和萨巴讲了电话。”威廉很确定这确实是他表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