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片人[美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制片人[美娱]-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闭嘴,我、我、我怎么敢吃穷那位!”不要命了吗?

    这也算是萨巴蒂诺的一大特色了,在普通人眼里,他就是个看上去有些严肃的普通微软壕,但在不那么普通的人眼里,他是you…kn

    威廉不知道他表哥为什么来,但肯定是很开心能见到表哥的。威廉终于在剧组众人面前,展现了不那么高冷的一面,一个劲儿的和他表哥说着什么,笑容很多,兴奋的就像个需要家长时时夸奖的小孩子,并且是越夸越起劲的那种。

    神奇的是,看上去应该不太会喜欢别人吵闹的勒森布拉先生,面对说个不停的威廉,不仅没有不高兴,还特别有耐心,无论威廉什么时候冷不丁的问一句,他都能接上。

    那一副“威廉对我很重要”的直白神情,不需要人言说,便已表露无遗。

    从始至终,萨巴蒂诺没和米格说一句话,甚至连看都没看他,陪着威廉吃完晚饭,萨巴蒂诺就又急急忙忙赶回了曼哈顿,他在华尔街还有个会议要开呢。

    表哥匆匆的来,又匆匆的走,谁也不知道为什么,知道的人又不爱开口说话。

    “您看上去很开心。”米格在送威廉回房间的时候,这么道。

    “恩。”威廉也毫不吝啬的承认了,那感觉就跟小时候去参加童子军夏令营,在很想念、很想念爸爸妈妈的情况下,对方就真的突然来看他了一样,既兴奋又激动,迫不及待的想要和父母分享他独自在外的生活,哪怕父母最后还是要离开也不会不高兴,因为他已经在期待着下一次他们来看他。

    “他和你父母不一样。”

    “哪里不一样?表哥也是家人啊。”威廉没发现什么不同,都是那种心情愉悦到恨不能对全世界唱歌的感觉,他觉得就是一样的。

    见到父母,可不会心跳加速。米格在心里想到,但他没说,别问他为什么。

    ……

    头发扎起来的米格,魅力和荷尔蒙蹭蹭的往上蹿,堪称一只会行走的人间凶器。剧组里不管男女,都拜倒在了米格的休闲裤下,有事没事就爱往他身上瞅。生生把米格的内向给瞅成了麻木,妈妈再也不用担心他会不好意思了呢。

    这是典型的美人效应,一群八十分的美人在一起,吸引注意力的能力,肯定比一个90分的美人强大。

    更何况,米格、威廉和雪莉保镖团这边,随便拉出来一个人的颜值,至少都是在90分以上的,那场面可想而知。

    惠勒为此和威廉抱怨了好几天:“你们在,大家都不能好好工作了!”

    “那我让雪莉她们撤回去?”

    “……别。”惠勒也不得不承认,雪莉等人突出的能力,体现在方方面面,她们比一般的男人力气大,干活利索又细心,还客串了武打和枪…战指导,并且不要钱!

    简直是史上最划算的保镖团,没有之一。

    在需要群演拍酒吧里的一幕戏时,更是不用找身材火辣的妹子了,保镖团直接亲身上阵。只需要稍微化化妆,不是往好看里化,而是故意扮丑。没办法,在屏幕里,群演比主角更能吸引人,也件蛮苦恼的事。

    用新人演员,好处是他们很自然,没有什么刻意表演的痕迹,坏处则是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在镜头前发挥自己的个人魅力,才能吸睛。

    饰演男主角艾德的尼尔,是唯一的特例。他就像是一本演戏教科书,台词背的快,眼神在镜头前永远是有神又到位,表情也能把握的很好,在镜头前,为了显露情绪而刻意的夸张,都能让他演的自然流畅,入木三分。

    总是冷着脸严格执行威廉命令的雪莉,都有点要变成尼尔粉的趋势。没办法,她就是对那种总能在黑暗中闪闪发亮的生物,毫无抵抗力。好比威廉,好比温蒂,也好比尼尔。

    尼尔入组后,便迅速和主角四人组中的其他三人迅速混成了好友,毕竟大家年龄差不多,成长环境也一样,又有着要改变未来命运的相同决心,共同语不要不要的。友谊升温的很快,还帮助他们在电影里演绎主角团的兄弟情时,更加的真实,显得温情脉脉。

    现在剧组里都习惯性称他们为四胞胎,建议他们组个nopq组合,直接出道。因为刚好,他们的英文名开头,是英文字母表上的顺序排列。

    他们和威廉这个年纪差不多的同龄人,也结实下了很深的感情,只是碍于上下级关系,并没有表现的太亲近,毕竟人言可畏。

    在电影拍摄满两周后,全剧组最贵的道具,也空运抵达了本森赫。

    就是剧中的那两把引起矛盾的古董枪,剧组用的是真正的古董。在苏黎世拍卖会上的拍卖价格,把剧组所有人打包卖了都不够凑零头。

    那曾是萨巴蒂诺的母亲伊莉莎白的陪嫁之一。

    本来剧组需要古董枪的时候,老伯恩斯坦是准备拿自己的收藏凑数的,反正剧组里基本上所有的武器道具都是他免费出的,再借个古董枪也没什么,但伊莉莎白在例行给威廉打电话询问生活近况时,得知了此事,毫不犹豫的就把她的陪嫁拿了出来。

    伊莉莎白姨妈的理由很简单:“当年妈妈意外去世,爸爸为了发泄,他收藏室里,基本已经很少再有一对一对的古董枪了,有也没我的好,总不能拿差不多的枪,假装一对吧?那会让人笑话的。”

    “……”虽然威廉没觉得,假装一对古董枪会被笑话,但他也没敢扫了他姨妈的兴。

    于是就这么定了,老伯恩斯坦提供普通武…器道具,姨妈赞助了古董枪。为烟枪剧组的道具这一块,又省下了一笔会让很多剧组羡慕嫉妒恨的数字。

    剧组里大部分演员都是在街头长大,对枪不可能不熟悉,哪怕没真开过杀人,也肯定见别人用过。在电影里假装一下,还是绰绰有余的,都不需要额外的表演训练,就能演的倍儿真实。打斗场面也是真上,充当动作指导的威廉保镖团就在一边监督,确保不会出事。

    惠勒骄傲挺胸,就是这么一个心机boy!

    电影是个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行业,免费提供了这些东西的老伯恩斯坦,自然也不会赔了。因为电影行业里,有个名叫“免税赞助”的潜规则,这也是大部分黑…帮能够通过电影洗…钱的重要步骤之一。

    咳,当然,老伯恩斯坦肯定是不会用自己外孙的电影,来干洗钱这种脏活儿的。

    但能免一点税是一点,不是?这还是惠勒主动提出的,保证清清白白,没有任何违法乱纪的行为。

    老伯恩斯坦和伊莉莎白也没有把钱往外推的道理,都纷纷笑纳了,并感慨,惠勒是个会做人的人。

第41章 来地球的第四十一天:() 
一个月后,烟枪剧组顺利完成了纽约全部的拍摄之旅,不早不晚,刚刚好没有逾期,能按时归还合同上租赁来的大型机械设备。

    有些演员杀青,有些演员则要随剧组飞往洛杉矶,进行接下来的室内拍摄,那才是真正的重头戏,电影的重要戏份全都压在了这上面。

    这中间的剧组迁移,是个□□烦,要把包括演员、道具和一些已经拍好的胶片素材等重要东西一并打包,进行整理归档,然后安全的送递洛杉矶。这是个大工程,比普通人搬家,可要繁琐复杂的多。

    温蒂特意从洛杉矶飞到了纽约,和米格一起,参与了整个剧组迁移的工作。不为别的,只为替威廉熟悉整个流程,这里面的经验日后肯定用得上。

    威廉此时,正在忙另外一件事,他和外联制片被留在了纽约,和租赁公司进行归还的交接工作。

    交接前,威廉还要负责一件件的检查核对,看有没有损坏或丢失的东西。

    具体工作不需要威廉做,但他要负责监督,在相关的一厚沓的文件上确认签字,这是很担责任的工作,日后还要作为资料档案,一式几份的存档在不同的地方。

    威廉和外联制片,分别带人在“黑乌鸦”和拍摄现场巡查了一遍,不放过任何一个犄角旮旯,以地毯式搜寻的方式,尽量寻找着有可能被遗落的东西。之前这里肯定是已经有人来检查过好几遍的,威廉和外联制片要进行最后的确认,然后一栏栏的签上两人的名字。最后,把已经收拾干净、物归原位的“黑乌鸦”的钥匙,还给了他外公。

    剧组来之前什么样,“黑乌鸦”是什么样,走后归还时就也要保证“黑乌鸦”是什么样。

    惠勒为此,在剧组住进去之前,还让人拍了不少的照片,比照着来物归原位,有因为意外破坏的地方,还会进行道歉和解释,然后付钱修好。

    惠勒告诉威廉,这是拍外景时,对场地拥有者最基本的礼貌。如果威廉不想以后到哪儿都租不到外景,或者无法便宜的租到,那就一定要遵守这样的潜规则。最起码在惠勒从业的几十年中,还很少会听到有租了外景的原拥有者和他产生矛盾的,大家都是你好我好,说不定下次要用到哪里,对方还能帮着介绍。

    这大概是老一派的人都爱做的事,礼数周全。

    威廉发现,他从惠勒身上不仅是学习如何制作电影,也是在学习如何做人。在剧组里,惠勒是说一不二的暴君,在外面,惠勒是人人交口称赞的老绅士。

    和租赁公司交接的时候,公司也会派人一一来检查,威廉提心吊胆的听着,任何损坏和丢失的字眼,都像是在挖威廉的心。这对于任何制片人来说都是灾难,前面千辛万苦省下来的预算,很可能会因为仪器的赔偿毁于一旦。

    这也就是为什么之前,惠勒宁可多花钱,也要雇佣有经验的副制片人。因为他们能在最后的这种关键时刻,用他们丰富的经验,为剧组省下很多不必要的赔偿。

    托惠勒和一个专业负责的制片团队的福,这种失误被降到了最少,威廉基本没多付给租赁公司多少钱,只有一些维修费。

    忙碌了整整一天的工作,最终以皆大欢喜的结局落下帷幕。租赁公司已人到中年的“少东家”也是个会做生意的,亲自来进行的交接,和威廉互换了名片、联系方式:“下次塞偌斯先生来纽约拍戏,请一定要再考虑一下我们家,折扣按照老客户来。”

    这里面是有对方在捧威廉的痕迹的,不算太隐晦,就是恭维说,下次威廉就能自己制作电影,当个真正的制片人,而不是副手了。

    “谢谢。”下次,威廉还真就打算自己拍部电影了,他甚至已经在私下里悄悄物色合适的剧本了,2b250在手,天下我有。

    纽约的外联制片的工作到此便告一段落了,他非要请威廉吃顿便饭,可惜,威廉不能前往。

    因为……“我晚上的飞机,要赶去伦敦参加一个葬礼,抱歉,下次来洛杉矶,我请你。”

    6月3日,希区柯克终于在伦敦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举办了安魂弥撒。因为希区柯克的全家都是十分虔诚的信教徒,他母亲一辈子只有一个周末没有去教堂做礼拜,就是生希区柯克的时候。英美两国前后扯皮一个多月,最终还是英国赢得了胜利,皇室也派了代表出席这场声势浩大的葬礼,美国好莱坞的各界人世应邀出席,不远万里的飞去英国,只为参加一场葬礼。

    威廉和希区柯克一家没什么关系,但惠勒老爷子收到了邀请函,他由于身体和剧组的原因,没办法前往,便派了威廉作为他的代表。

    “一来呢,你就是英国人,比较熟悉那边的社交圈;二来呢,也是给你打开一下好莱坞的交际圈,去的都是大人物,要不就是大人物亲近的人,要好好把握机会。”惠勒老爷子做事,从来都是要能达到几个目的才肯罢休的,“我就不去凑热闹了,这种形式上的东西,只是表演给活人看的。我已经写好了遗嘱,我死后,绝不大操大办,只请家人和弟子。”

    6月的伦敦,依旧是雾蒙蒙的,行人不少都拿着把黑伞,好像在预示着随时要下雨。

    萨巴蒂诺和雪莉的妹子保镖团(几苗稀少存在的男保镖表示不服),跟着威廉一起飞往了伦敦。

    萨巴蒂诺也有葬礼的邀请函,因为70年代的时候,勒森布拉家赞助了希区柯克几部当时不太被人看好,但如今已经封神的悬念惊悚电影。

    威廉算是发现了,他也许根本不用2b250,只要照着威廉的投资名单看,就能凑齐大部分有才之人。

    “运气好,上帝打来电话说,这是他上辈子欠我的。”萨巴蒂诺很“谦虚”。

    葬礼在下午举行,威廉一行人从机场出来,就匆匆驱车前往了泰晤士河北岸,教堂就在那里,英国的历任君主,除少数几个以外,基本都是在这座教堂举行的加冕仪式,包括如今在位的女王,去世后,也会长眠于此,与他们作伴的是应该历史上的各界名人。可以这么说,死后能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就是对生前功绩的最大肯定。

    伏尔泰在这里参加过牛顿的葬礼,他感慨:“走进这里,人们瞻仰的其实并不是君主,而是国家为感谢那些为国添光的最伟大人物的纪念碑。这便是英国人对‘才能’的尊敬。”(引自史料记载)

    丘吉尔、达尔文、牛顿……都在这里安睡。

    威廉在伦敦生活了十八年,途径泰晤士河时,曾无数次远观过庄严恢弘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与其比邻的是英国最著名的景点,大本钟,大概有十四、五吨的钟,敲响时的浑厚声音,仿佛能传遍整个伦敦。

    “真奇怪,我生活在这里这么多年,却一次都没来参观过。”大本钟倒是每年都去,在跨年的时候,一家三口和大本钟前无数的陌生人一起,倒数新年的到来,大家欢呼,拥抱,亲吻。

    那些记忆就好像发生在昨天。

    葬礼一如惠勒所料,变成了一场十分俗套的社交,威廉用惠勒的名义,也确实认识了不少人,可是总还是觉得怪怪的,也说不上来为什么。

    大概是上帝怕威廉无聊,特意送了个人到他面前,他的本家堂兄詹姆斯。

    谁家没个糟心的极品亲戚呢?

    威廉一家三口在英国的时候就没有,因为在他们一家才是父族眼中糟心的“极品”亲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