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城毒妃:邪王宠妻无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倾城毒妃:邪王宠妻无度- 第4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众人知道他足智多谋,听他开口,不觉精神一振,纷纷竖耳倾听。

    “哦?姚爱卿,你有何妙计,快快道来。”

    圣德帝也是眼前一亮,目光中露出殷切之意。

    姚思远排众而出,对着圣德帝深深一揖,不慌不忙地道:“乐正毅造反,早有一人预先知情,曾经几次三番的提醒陛下,只是陛下念及乐正毅久受皇恩,不会造反,故而并不相信。如今这乐正毅果然反了,说明此人所言不虚。陛下,臣请陛下开恩,恕了皇后娘娘的妄言之罪,她对陛下您忠心一片,却遭受此不白之冤,实在是委屈。臣举贤不避亲,求情亦不避亲。皇后娘娘纵然不是臣的亲妹,臣也会出头为皇后娘娘说上一句不平之言,如果陛下要降罪,就请降罪微臣,恕了皇后娘娘吧。”

    群臣听了这话,都不禁愕然,暗道:好你个姚思远,果然不愧有智多星之称!

    这个求情的时机把握得真是恰到好处。

    果然,众人都看到圣德帝的脸上露出一抹深思,定定地看着姚思远,意有所动。

    姚思远又道:“皇后娘娘侍奉陛下多年,她是陛下的枕边人,对陛下您才是赤心一片,不像那乐正毅,外表看来忠直不阿,实则是狼子野心,陛下先前待他一直太好,如今养虎成患,如果不尽早除去,猛虎伤人,后患无穷。所以,臣赞同郑太尉之见,出兵剿灭那乐正毅的叛军,才为上上之策!”

第686章 羊入虎口() 
郑太尉没想到姚思远居然会附和自己之议,大为惊奇。

    他和姚思远向来不睦,他是武人,喜欢直来直去,素来看不惯姚思远这种肚子里一百个弯弯绕绕的文人。

    尤其是前两天在勤政殿上,他和姚思远还针尖对麦芒的进行了一场口舌之战,在众人面前让姚思远大大的下不来台。

    没想到今天他反倒力排众议,一意支持自己,郑太尉对此人的印象不由得略有改观。

    只是他虽然直肚直肠,也听出来姚思远的话中有话。

    他的用心也昭然若揭,就是想化解圣德帝对姚皇后心中的怨念。

    至于圣德帝是否恕那姚皇后之罪,郑太尉半点也不放在心上。

    想那姚皇后不过是一介女流,身居后宫之中,古有明训,后宫不得参政,就算是圣德帝放了她出来,谅那姚皇后也翻不出什么花样。

    为官之道,讲求的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郑太尉虽是武将,也深通此理。

    姚思远既然当众附议自己,自己也不妨送他一个顺水人情。

    当下便道:“陛下,姚思丞之言颇为有理,乐正毅身受皇思,不思精忠报国,反而叛逆谋反,此罪乃是诛九族的重罪,绝对不可轻赦,否则何以安下天人之心?招安一举,万万不妥,还是请陛下降旨,老臣愿意领兵,出城讨贼!”

    闻言,孟右相和宫鸿南不由对视一眼,暗道一句:老滑头!

    都说郑太尉性格粗豪,有如烈火,但这番话却说得很是巧妙。

    他一句不提宽赦姚皇后,只提到乐正毅,可言下之意,显然是赞同姚思远的主张。

    大殿之上很多对姚皇后不满的官员都暗自生气,但是碍于郑太尉在朝堂上的威望,都不便开口驳斥。

    这正是姚思远所要的效果。

    郑太尉的一句话,往往比大殿上这所有大臣们的话加在一起,更有用。

    圣德帝对郑太尉的尊重之意那是有目共睹的。

    果然,圣德帝听完之后,原本微微松动的表情变得更加感性起来。

    他往后背一靠,双眼微眯,看向大殿之外,显然是思及姚皇后的种种好处来。

    大殿上群臣们屏气凝息,静待圣德帝表态。

    “郑老爱卿,乐正毅一事,究竟是战是和,稍后再议。姚卿家所言确实有理,皇后的确曾经多次向朕进言,说那乐正毅有谋反之心,是朕一意孤行,没有听从皇后的劝告,至有今日之变。德喜,你速速派人前去曲苑清池,将皇后娘娘请回凤鸾宫安歇,并告诉皇后,朕下朝之后,就前去探望于她。”

    圣德帝一言即出,朝臣们尽皆大惊,可碍于龙颜,谁也不敢劝谏。

    姚思远微微低头,掩住眼中的得意之色,对着圣德帝倒头下拜,大声道:“陛下英明,臣替舍妹叩谢皇恩。”

    “起来吧。”圣德帝神色甚和,抬手示意姚思远平身。

    他抚了抚紧皱不展的眉头,露出疲倦的神色,缓缓道:“今日就议到这里,朕乏了,大伙儿散了吧。”

    他的目光在朝臣们中间转了一圈,又道:“柳爱卿和姚爱卿暂且留下,朕还有话和你们说。”

    群臣们齐声唱诺,退出大殿,各自回府。

    大殿中只剩下柳丞相和姚思远两人,两人对视一眼,都是默不作声。

    自上殿之后,柳丞相一直神色淡然,朝臣们主战主和,吵得不可开交,他却始终一言不发,忽听得圣德帝将自己留下,他依然保持着镇定自若的神情。

    “两位爱卿,都是自家人,就不必拘礼了。咱们去御花园坐坐,喝喝茶,谈谈天,用点酒菜。”

    圣德帝微笑着站起身来,对左右吩咐道:“去请太子殿下和太子妃,太子妃和柳爱卿也有许久未见了吧?正好借此机会,好好叙叙父女之情。”

    柳丞相听到“太子妃”三字,眼前一亮,淡定的脸上终于露出喜悦的表情,躬身道:“多谢陛下费心。”

    圣德帝呵呵一笑,又道:“姚爱卿也有许久不曾入宫,这样吧,朕派人去请皇后,你们兄妹二人想必也有许多话说。”

    姚思远也躬身谢道:“多谢陛下。”

    他和柳丞相再次互视一眼,都转开了头去。

    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柳丞相虽然人为谦和,与众朝臣们大多交好,但对姚思远其人,他却是看不上的。

    只是他二人均想,圣德帝为何单单留下他二人?又派人请了太子、太子妃还有姚皇后前来,这葫芦里头究竟卖的是什么药?

    圣德帝微微一笑,一反刚才的烦恼愁容,吩咐太监传膳御花园。

    柳丞相和姚思远都心下惴惴。

    二人并无功劳,皇帝无端端的赐下酒宴,恐怕来意不善哪。

    姚思远更是暗暗纳闷。

    乐正毅兵临城下,随时都有可能攻城,破门而入,这皇帝陛下不着急商议对策,反倒安安心心的用起御膳来。

    哼,他倒想要瞧瞧,他这顿饭究竟能不能吃得安稳。

    若水和小七接到宫中传讯,赶到皇宫御花园的时候,正值华灯初上。

    此时已经是初秋时分,晚来的空气颇有几分寒凉。

    所以圣德帝赐宴的所在就摆在了御花园中的怡心厅里。

    这里四面墙壁皆以透明的琉璃瓦镶嵌而成,人坐在其中,能欣赏到花园里的美景,寒风却吹不到人的身上,实乃是宫中一大赏景胜地。

    在若水的时代,这种透明的琉璃形同玻璃,算是毫不稀奇,但是在这个年代,每一小片琉璃瓦的造价堪比黄金。

    这整个怡心厅就如同是一间黄金打造的屋子,价值不可估量。

    柳丞相和姚思远虽然为官多年,深受圣德帝的恩宠,也从来没到过此处。

    二人举目四望,都是大为新奇。

    “老七,水儿,来,坐。都是自家人,不必拘礼。”

    小七和若水被太监引到怡心厅,见到在座的几人,都是微微一惊。

    若水的目光马上落到柳丞相的脸上,柳丞相也正向她瞧来,二人相视一笑。

    只不过,当她眼角一扫,看到圣德帝身边正襟危坐的姚皇后时,目光闪烁了几下,随后轻轻抿了抿唇。

    圣德帝很是体贴,特意将她的席位安排在柳丞相身侧,父女二人觥筹交错之时,互相交谈了几句。

    柳丞相见女儿肤光似雪,在红烛的映照下,容颜比在家之时更加娇媚了几分,显然她婚后生活很是惬意,不由得老怀大慰,拈着胡须频频看向小七,对这个女婿显得很是满意。

    席间众人并不多言,吃起饭来也颇为拘谨。

    就连姚皇后都觉得食而无味。

    她刚刚恢复了自由之身,满怀喜悦,同时也略带不安,目光时不时地望向圣德帝。

    众人都各怀心事,猜测圣德帝这番赐宴究竟是何目的。

    圣德帝却只是面带微笑,让众人喝酒吃菜,偶尔谈几句家常,半句不提国事。

    等到酒菜撤下,摆上清茶细点的时候,圣德帝终于咳嗽一声,目光看向在座的诸人。

    众人便神色一肃,做出凝神倾听的模样,知道好戏开场了。

    “老七,水儿,乐正毅造反一事,想必你们也有耳闻。此时帝都已经被乐正毅的兵马重重围困,老七,你身为太子,可有什么好的退敌之策?”

    圣德帝目光炯炯注视着小七,单刀直入地问了出来。

    小七心中一窘。

    他面对殷切瞧向自己的父皇,有些心虚的别开眼。

    如果让父皇知道,这一切不过是他的若水和那乐正毅一手策划的,不知道父皇会不会暴跳如雷。

    不过他身为太子,为父皇分忧乃是份内之事。

    他故作思考了一下,郑重地抬头答道:“回禀父皇,所谓将帅之才不可求,似乐正毅这般的人才,更是难得。故儿臣认为,能够将他招降,乃是最好的办法。”

    “哦?”圣德帝似乎有些意外。

    而坐在一旁的姚皇后和姚思远都大为恼怒,目光中隐隐露出忌恨之色,只是圣德帝在前,二人都不便开口说话辩驳。

    “老七你的意思是,不战?”圣德帝缓缓问道。

    “父皇。”小七站起身来,神情庄重:“想那乐正毅手下所率兵马,都是我东黎子民,如果父皇派御林军与之相抗,有如两虎相斗,有死有伤,折损的全是我东黎人马,倒平白让外人得利。”

    “唔,老七之言甚是有理,今天在大殿之上,就无人说得出你这番话来。老七,你果然不愧是朕的儿子,思虑深远,还有一颗爱民之心,好,很好!”

    圣德帝露出慈爱的笑容,伸手一按,道:“来,坐下,坐下说。”

    小七依言坐下。

    圣德帝又道:“那依你之见,朕应该派人前去招降那乐正毅喽?”

    “正是。”小七答道。

    “那朕该派何人前往?咱们朝中可有人能担此重任,劝得乐正毅解甲来降?姚卿家素来足智多谋,口才便给,似乎倒是不错的人选。”圣德帝微微眯起眼,目光向着姚思远瞧去。

    姚思远只觉得心头突的一跳。

    方才在金殿之上,他曾经当着众人的面前慷慨陈词,要和那乐正毅死战到底。

    可他万万没想到皇帝陛下会动了让他去劝降的念头。

    乐正毅是何等样人?

    那就是一头下山的猛虎!

    让他去军营,岂不等于送羊入虎口?

    就算借给他一百二十条胆子,他也不敢拿自己的性命前去冒险。

第687章 眼中之钉12() 
“启禀陛下,微臣愿为陛下效劳。只是刚才在大殿之上,臣一力主战,恐怕此时此刻,臣的主战言论已经由那乐正毅的探子们传入了乐正毅的耳中,他要是见了微臣,恐怕不会容得臣多说一个字,已经派人将臣的舌头割了下来,万一如此,臣丢了性命不打扰,只怕是越加激怒了那乐正毅,误了陛下招降的大事。”

    姚思远脑筋一转,已经想出了一条极好的说辞。

    就连若水都不得不佩服,他这话说得动听之极,但是也滑头之极。

    圣德帝见他脸如土色,身子微微发颤,显然是不敢去,他也不点破,便点头道:“姚爱卿说的不错,你和乐正毅并不熟稔,想来他也不会听你劝解。要找一个合适的劝降人选,倒也不易。”

    姚思远闻言,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他的目光在席间众人脸上转来转去。

    只要不让他去送死,他才不在乎让别人去做这个替死鬼。

    很快,他的目光就锁定了一个人。

    “陛下,臣倒是有一个合适的人选,可以向陛下举荐。”

    “哦?姚爱卿快说,是何人哪?”圣德帝道。

    “陛下,此人就是——太子妃!”姚思远对着若水伸手一指。

    他话音未落,在座的人均脸色一变。

    唯有圣德帝眯了眯眼睛,脸上不动声色地看向若水。

    姚皇后正端了一杯热茶,送到圣德帝面前,闻言,手一颤,茶水溅出了一小半,热热的茶水烫红了她的手指,她兀自没觉得疼痛。

    “不妥,此事大大不妥。”她几乎想都没想地脱口而出。

    话一出口,她登时意识到,这是在商议军政大事,后宫不得干政,自己贸言插口,已经犯了大忌。

    “陛下,臣妾失言,请陛下恕罪。”她急忙低头,躬身认错。

    她才刚刚被解禁,知道帝王的心,如海底的针,难测得紧,她好不容易盼得圣德帝心软,可万万不能一时失控,再次失了君心。

    圣德帝却似乎并不介意,摆摆手道:“无妨,皇后也是忧心国事,你倒说说看,派太子妃前去劝降,有何不妥?”

    姚皇后有些意外,她抬眼看向圣德帝,见对方神色甚和,心中一宽,琢磨了一下用词,缓缓道:“陛下,太子妃乃是一个姑娘家,让她孤军入军营劝降那乐正毅,岂不是显得我东黎国无人可用?如果传了出去,只怕会笑话我东黎国的堂堂男子,竟然及不上一个姑娘有用!”

    “皇后娘娘此言,未免有失偏颇。”说话的却是久久未发一言的柳丞相。

    他站起身来,对着姚皇后微微躬身,道:“皇后娘娘也是身为女子,却恁地瞧不起女子?老臣相信臣的女儿,她一定可以不负陛下所托,完成使命。”

    说着,他伸手握着若水的手,在她手背上轻轻拍了拍。

    “水儿,为父相信你一定可以劝服乐大将军,让他放下兵刃,向陛下投诚。”

    若水仰起脸,看向柳丞相,轻声叫道:“父亲!”她心中满满的都是孺慕之情。

    所谓知女莫若父,而知父也莫若女,父女二人伸手相握,只觉心意相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