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帝系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帝系统- 第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虞绣是这里年岁最小的,说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那是眉飞色舞,一口气将自己知道的尽数说完,生怕不能吸引到姬希等人。

    “报纸?”

    姬希等人来了兴趣。

    这时,商家走了过来,送上各自那份的酒菜,然后温和的笑了笑转身离开。

    三个人各自干杯,说着自己感兴趣的事。

    与此同时,远在福江岛的丰臣,接待着络绎不绝来自九州岛各家家主使者,看着他们用恋恋不舍的用粮食,换取福寿膏,然后回去给家主使用。

    更有甚者,直接亲自前来,得到福寿膏后,顿时急不可耐的开始蜷缩在榻榻米上,用鸭片疯狂吸食着,不久,脸上露出舒爽之色,整个人好似飘飘欲仙,欲乘风过去。

    当然,剩下的人分为两种,第一种,只是一个村头,没有足够的粮食,撒泼耍赖,就想要一点,这种的要么死了剁碎喂鱼,要么滚出去继续乞求,要么不择手段弄粮食。

    十斤粮食,换一斤福寿膏,还赠送配套装备。

    第二种,依仗兵力雄厚,打算强抢,甚至得到由来,然后自己出售的藩镇,后果很明显,被丰臣旗给灭了,战俘被集中起来,打算一次性运回汉国。

    然而送走这些瘾君子的同时,丰臣心中对鸭片,不免升起了一种好奇,他待四周无人,学着那些瘾君子的模样,躺在榻榻米上,将福寿膏揉成一团,塞进烟枪上方的盒子里,然后尝试了一下。

    对马岛上的德川也同样如此,很快,两旗的主要人员,不出几天,就全都沾染上福寿膏。

    但同样的,因为名字的问题,九州岛的人居然还真的,将这个当成了可以成神的灵丹妙药,要不然,怎么可能会给人那种愉悦的感觉?

    于是,在有意无意的炫耀下,福寿膏开售朝着本州岛以及四国岛蔓延,在一次意外下,居然被一位来自京都的公卿发现,尝试后,顿时欲罢不能。

    但那位公卿手中并无粮食,而他又瞧不起乡下小领主,自以为可以以自己的身份威慑丰臣家,要求丰臣家每年上贡一千石福寿膏。

    一千石,也就是十几万斤的福寿膏!在加上丰臣经过多次的洗脑,丝毫不惧,完全无视了对方的身份,但也没有脑残的直接开战,而是表示此事他做不了主,而且数量太多,很可能会导致,他背后的人不卖福寿膏。

    那公卿没办法将一千石降低到了一百石。

    丰臣依旧拒绝。

    最终降低至每年十石,并且每次愿意给予五折优惠。

    那公卿将福寿膏带回京都,立刻挂起了一阵热潮,直接导致人人以吸食福寿膏作为当前的潮流,你要不吸福寿膏,那就是落伍了!我们不屑跟你为伍。

    而当汉国境内难民人数达到六十一万时,已经是七月八日,有八万的难民将会在接下来的三天,分批次运往各地,当然,他们的存在,毕竟会造成一些治安影响。

    甚至受到一部分原本的贵族、士子的蛊惑,部分难民对汉国不满起来,他们开始觉得,自己没必要以工代赈,他们可以回家,可以捕鱼、乞讨,他们不是汉国的奴隶,受贵族和士子的蛊惑,打算夺取汉县,劫掠财富,甚至将这里占为己有。

    明显的特征为,开始拒绝服从汉国官吏的命令,企图离开集中营。

    诸夏得知消息后,立刻下达命令,撤回集中营所有官吏,排除郝昭率领三百人,所有胆敢踏出集中营的,杀无赦!让那些自以为是的家伙冷静一下,让他们认识一下,这里谁做主。

    这些人都是劳动力,诸夏自然舍不得,但不代表诸夏可以纵容他们的想法和行为,他们已经被隐藏在人群里的贵族和士子鼓动,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

    想要改变这种观念,需要鲜血来让他们冷静下来。

    总有一部分人犯贱,好好的跟他们说,不听!非要操起刀子捅他们的时候才醒悟过来!

    那时候有用吗?

157、淳于娶妻(1/2)() 
157

    这里不是后世,诸夏不需要顾忌任何媒体,所有受贵族、士子蛊惑,意图离开集中营的百姓,在汉国再三警告不听的情况下,立刻被杀死。

    为此,诸夏损失了一千多人的劳动力,这笔账是要计算在那些藏在人群中的,那些贵族和士子的头上的!

    在鲜血的威胁下,所有人冷静下来,这才意识到,若非汉国,自己早就饿死、淹死了,汉国让他们以工代赈,是给他们一条活路,顿时心中悔恨交加。

    诸夏继续传令:“交出所有蛊惑人心者,否则送回黄河。”

    那些贵族和士子负隅顽抗,企图继续鼓动百姓,亦或者缩着头,当缩头乌龟,佯装自己并没有蛊惑他人。

    却被百姓看透,但长期以来的儒家教导,让他们没有胆量对贵族和士子动手,只能冷漠的看着他们,在心中痛恨他们,然而这却助长了这些贵族和士子的气焰。

    直接导致这些贵族和士子,想要坐地起价,想要和汉国谈条件,认为不论那个国家,治理这些贱民,都需要他们的辅佐。

    而诸夏得知后,并没有理会,而是听着甘宁的汇报。

    经过数天的紧急救援行动,已经救起了大半的难民,剩下的三十九万,因为饥饿、疾病、灾难死亡了近六万人,伤亡是不可避免,对此诸夏也无能为力,剩下的三十几万,有过半流窜到其他国家。

    有些侯国漠视百姓,有些则极其迅速的进行救援,其中自然少不了贪腐,救援的资金下发到当地,往往十不存一,若是县官员慈悲心肠,自然全力搭救,若是心黑,往往会联合当地贵族,以高价购买陈米,甚至直接贪墨。

    “兴霸,这些天辛苦了,数百次往返,也是够呛的!不过还得劳烦你继续搜救难民,宣传汉国政策,另外还要麻烦你去一趟徐州或者扬州,购买一些粮食以及双季稻。”

    诸夏对甘宁有些感激,数百次往返,非常辛苦的,根本没有多少睡觉时间。而甘宁手下的士卒,一双手脚,险些泡烂,那模样诸夏见过后,再也无法忘却。

    更可恨的就是那些百姓,不知感恩,居然受人蛊惑,居然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如何不令诸夏火大?

    “为君上效死,我等荣幸之至。”

    “如果辽东运河建立,辽东郡,特别是庄河县、辽河平原一带,就可以大规模栽种水稻。”东北大米那可是大名鼎鼎,而目前吃的粟米,也就是小米。

    当然它在现在还有一个名字,那就是稷!

    社稷的稷!

    社:代表土地;稷:代表粮食,联系起来便是社稷。

    当然,还有一说,稷代表的是高粱。

    虽然辽东这里是单季稻,但因为环境、日照问题,让大米变得更加营养,更加美味。

    当然,辽东郡不能双季,不代表永春岛不能双季!

    “你转告宁复,让他别着急,等这事过去了,再送他去蓟县,你也顺路打探一下情报,尽量得到当地地图。此外,如果出了变故”诸夏想到宁复,轻声对着甘宁细语。

    “喏!请君上放心,臣知道该如何应对。”甘宁露出一个了然的神色。

    原本诸夏打算秋收后,就尽起大军攻伐昌黎,但是中途横生波折,黄河忽然泛滥成灾,大量难民,让汉国再一次进入消化不良的境地,根本抽不出足够的粮食和官吏。

    这一年多以来,数批兴汉学院毕业的人投入到汉国各地,却连一丝水花都没有溅出,有的,只有一圈圈波纹,默默无声的覆盖整个汉国,为汉国付出。

    淳于意培养出了一大批懂得粗略医术的学生,同样分配到各个村庄,同时,多多少少,也将他的精神,传播到汉国各地,医者仁心,不惧权贵。

    并且在诸夏的要求下,进行科学性医治,进行积累、试验、整理出体系。

    值得一说的是,淳于意前两个月,看上庄河卫,卫正许杰的妹妹,许莲,而许莲实际上才17岁,但许家找到了民政部,说是当时误报了,给修改成18岁。

    对此,诸夏默默的削了徐杰十亩军功田,以及一年的俸禄,作为惩戒。明面上没有揪住不放,扫他们的兴致,当然,诸夏也没去参加婚礼,表明自己的态度。

    而徐杰得知后,反而露出一抹笑容,他因为救援平郭县,得了十亩田奖励,此刻被削去,并没有太大折损,而他却因此和淳于意搭上关系。

    淳于意和许莲是师生恋,两人情投意合,许杰一家人也很意外,淳于意深得诸夏看重和信任,而且也没有萧何等人敏感,他们考虑了一会也就欣然同意了。

    话归正题,诸夏送走甘宁,陷入深深的纠结,大量流民,让他抽不出手去进攻昌黎,因为他需要熬过开头这段人思浮躁的时期,等难民对汉国生出认同感、归属感,他才能继续动兵。

    天机楼的压力很大,以前总共三十几万人,现在这才几天,人口忽然不暴增至近百万,根本忙不过来,一边要及时监控难民舆论、扭转舆论、对其宣传汉国,一边还要通过蓬莱城,对整个青州建立情报网。

    当诸夏继续关注集中营事件,发现这些百姓根本没有勇气去针对那些贵族时,忽然心中好痛好痛,儒家就是一群祸害。

    诸夏忽然对汉武帝很复杂,一方面他却是给了这个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另一方面,独尊儒术,祸害了炎黄子孙数千年。

    而儒家为了确保自己的地位,一味的打压其他家派。

    到了后来,他们自以为,不管谁治天下,都少不得他们,所以他们对明帝的请求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做后李自成来了,将他们杀个精光,还搜出了大批的白银。

    不可否认,儒家也有实干派,也有真正的谦谦君子,但是到后面就已经完全变质,宋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更是重文抑武,八股文的出现,导致实干派成了凤毛麟角。

    原因?

    因为自己的黄袍来的不正,害怕重蹈覆辙。

    所以说,因为害怕,而不去做,甚至不许做,因为一家的江山和安危,所以要让炎黄子孙,用数千万的性命去偿还?

158、道德风气(2/2)() 
158

    最终,诸夏下达了一个命令,一日不交出所有蛊惑人心者,一日不给饭吃,看看谁熬的过谁,对待他们,必须要逼急他们,才能有勇气奋起反抗贵族。

    这些百姓也停能忍的,足足饿了两天,实在顶不住的情况下,终于有人出面,那些贵族愤怒和不敢置信的目光下,被百姓交出,生怕不够,还将所有有印象的交出。

    诸夏这才令他们饱餐一顿,旋即将他们分别送往各地,此事总算结束。

    诸夏针对这些难民,进行军事化管理,按照军队的军制,对他们进行整编,其中负责开凿运河的男性,还会每周分批次抽出一天时间用来军训。

    第一批来汉国的,在得知汉国政策后,大部分百姓已经露出希望尽快通过审核的意向,诸夏顺势推出贡献制度,首先将可以量化的劳动进行量化,标上数值。

    根据昨天的工作量,决定今天的食物分量或质量,妄图偷奸耍滑者,不仅要饿肚子,还会被关禁闭,关上几天小黑屋保准老实了,胆敢反抗者,立马被拖出去一阵胖揍。

    又是一批新的难民抵达,喝粥、洗澡、发新衣、诊病、分配至各地,一套流程下来,平郭县的张辽,也到了地图中的地点。

    张辽按照诸夏的命令,从营县诸葛瑾那里调来猛火油,将那山谷以及山谷内的士子,直接夷为白地。大火三日三夜不休不息,汶县城墙上只看到一道黑雾缠绕的火龙在远处仰天长嘶,气势骇然。

    很多百姓不明所以,有好事者意图前去查看,却被张辽黑狮都所属骑兵阻拦,声称,汉国黑狮都为了汶国的安全,正在剿灭山谷中藏匿的山贼,请勿靠近,以免误伤。

    此事传入汶国,不知情的,信以为真!知情的,则噤若寒蝉。以前他们为了自己的土地以及利益,如今有另一条路保全利益,自然不敢说什么,唯一证明他们选择的,唯有这两日捐献粮暴增现象。

    时间眨眼抵达八月多,陆陆续续百姓被运回汉县,总人口达到了五十万户,以存粮以及捐献粮,汉国成功让所有难民存活下来,并且已经住逐步进入正轨。

    各县官吏开始下乡收粮,诸夏开始在国内设立保护价,鼓励商贾购买本土粮食,一些商贾认为价格太贵,会让他成本提升,本着多赚些利益的想法,他们前往汶国购粮。

    然而,当他们抵达汶国时,却赫然发现,此地粮价居然比汉国还要贵,但市面上,粮食依旧一石难求,八月可是丰收之月,不是最难熬的冬天,往年这个时候,粮价低的一塌糊涂的好吧!

    就在这时,这些商贾好不容易找到一处,价格最便宜的米铺,却得知,这个商铺是专门为身在汶国的汉人服务的商铺,以国内价格加上一成运输费,每季每人可以购买的粮食是固定的。

    这些商贾只能悻悻而回,在汉国本土收购粮食,甚至从汉国购进粮食,然后在运去汶国卖掉。

    而粮食建立保护价后,农民的利益得到保障,使大部分农民得到了大量钱财,当然,这种收益比起商人来说还是不值一提,但对于农民来说,已经很了不得了。

    当然,农民有了钱,会先存起来,精打细算,偶尔看着孩子实在眼馋,才给他们买点零食。

    而于此同时,大量士子涌入汉县,一时之间,整个汉县,充斥着两种截然相反的精神面貌,比起上一次第一次科举,第二次,这些士子就收敛许多,没有再出现脑残之徒,就算对这些农民也是礼遇有加,谦和之姿。

    原因还是当初诸夏设计的加分减分,生怕诸夏又设置出什么隐藏,因为自己一时不当言辞举止而受到扣分。整个汉县一时之间,到处都是谦谦君子的做派。

    不管这是不是真情实意,但是至少做了表面功夫,不像后世部分人,甚至连表面功夫都烂的做。至少因为诸夏的一些意外举动,使整个汉县的治安水平达到顶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