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窃汉- 第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路见相交耳!”

    “既如此,那种更应重情义?”

    “当然刎颈之交也!”

    “既然刎颈之交都靠不住,路见相交又如何会重情义乎?”

    “亚父说得虽有些道理,好,就以亚父之见,救命英布和钟离眛二将军前去替换我狄兄弟,助我把王离灭之。”

    “如此甚善!王离可灭矣!”范增的脸上露出不易察觉的阴笑。

第二百一十五章 替换人马() 
战场上打仗,就怕将帅不合,互相猜忌,参谋人员再跟着瞎搅合。范增身为项羽的谋士,又被项羽尊为亚父,他不可能不知道这些厉害关系。

    但范增年长,经历的太多,以他的眼光已经看出,项羽每天总惦记打仗,也惦记着如何打赢,只要让他带兵,就没有称王的野心。可项羽结交的兄弟就不成了。

    首先是刘季,当初投靠项梁手下才有几百人,结果半年没到,几百人变成上万人,手下还招揽了不少能打能拼的将领。到现在已成了楚王熊心信任的人,且独领一军西去,要是一切顺利的话,最后关中王便非刘季莫属。

    其次就是狄风,此人又能带兵,有懂谋略,还接受过楚王熊心和宋义的拉拢。虽看不出有反项羽之心,可当初也是统领过数万人马之人。

    尤其现在,本来已被降为管粮草的司马,手下人马也就两千,如今竟有两万人马又来投靠他,且将领也多了十几位,倘若不是有野心之人,凭什么一个小小的粮草司马,竟也私自聚拢队伍?

    范增怎么也想不通,那么唯一的解释,狄风在他的眼里就不是一个善类。既然不是善类,就像草一样,晚除不如早除,免得日后荒了项羽这棵庄稼。

    而范增之所以对项羽提议将狄风调回,率所训武卒为前锋与秦军相战,目的不在乎是否能解巨鹿之围,在乎的是能够借秦军的手,把狄风这棵草灭掉。

    此时项羽不知范增的心理,狄风自然不知范增的心理。当英布和钟离眛率两万楚军前去替换狄风时,狄风倒觉得英布和钟离眛率军来得正是时候。因为负责阻断秦军的运粮甬道,不仅仅是去拆砖扒墙,还要防备章邯派秦军来袭。

    事实上,狄风在率军阻断甬道时,也发生了与秦军的拉锯战。章邯为了修补甬道,也曾试探性地派出了两拨人马,一支属于三千人的建筑工程队,一支是保护工程队的五千人马。

    不过章邯事先对这些人马有交代,倘若阻断甬道的楚军不多,便按原计划进行,修补甬道。如果楚军来破坏甬道的人马众多,那么修补也无益,反正即使修补好了,楚军照样会再拆掉,与其如此,就没必要把工夫浪费在这上面。

    章邯是这样说的,前来的秦军也是这样做的,原以为楚军来阻断甬道的不过是楚军的一支小分队,可到地方一看,狄风所率领的吴中军,根本就不是什么小分队,而是大部队。尤其他们与吴铭训练出来的武卒队一交锋,便尝到了被斩杀的滋味。

    只见一千武卒不仅队列攻杀有序,还不畏死。本来秦军兵士挥出的长戈捅入一个武卒的身体,可这个武卒见秦军兵士的长戈没入自己肚子里,硬是瞪着眼睛用自己手中所持的反戈,朝这个秦军兵士反戈一击,让这个秦军兵士先栽倒于地,闭上了眼睛。

    章邯所率领的人马,本来是由骊山的刑徒和奴隶组成,可以说很多也都是亡命之徒,不畏死。但身份的不同,毕竟造成心理的不同。刑徒和奴隶们虽然不怕死,但章邯当初应允,只要他们服从命令听指挥,扫灭了聚众反秦的流寇,就放他们回家。

    因此刑徒和奴隶们除了一边帮章邯的忙,一边还惦记着家中的妻儿,梦想着有朝一日,能与家人团聚。即使没有妻儿的,家中还有老父老母。剩下什么也没有,属于光棍一条的,可他们生为男人,还从来没与女人亲近过,自感就这样为章邯舍生取义,实在不值。

    “奶奶的章邯,如今我们遇见的哪是什么流寇,这简直就是老子曾听闻过的死士!”

    死士在古代,多指重承诺,不计个人得失,为了荣华富贵或是为了报恩而敢死的勇士。如果放在后世,便类似于在战场上为赢得胜利,而不惜先出自己宝贵生命的敢死队。

    感觉到受了章邯欺骗的刑徒和奴隶们,眼见吴铭指挥的武卒,比他们还不怕死,顷刻间还活着的秦军兵士便消沉了意志,抛下章邯当初发放给他们的刀戈撒腿就变成了一只鸭子,极怕自己跑得慢了,自己身上也被吴铭所指挥的武卒在他们身上也捅一个窟窿。

    也就在章邯派来的人马退却不久,项羽根据范增建议派遣英布和钟离眛率军替换他的人马就到了。

    “狄兄弟,你辛苦了,我与英布将军来替换你了!”钟离眛说着这话,在狄风的肩膀上拍了拍。

    “钟离兄,那就谢了!”狄风朝钟离眛抱拳说道。

    此前英布与狄风没有什么交往,自然感觉与狄风交情不厚,但出于礼貌,英布也朝狄风说道:“狄将军辛苦,如有机会,兄弟请你吃酒,还望兄弟不要爽约。”

    英布曾因触犯秦朝法律受过黥面之刑。所谓的黥面,是古代五刑之一,即墨刑。施刑的方法是在人的脸上或在身上其他明显部位刺字,然后再涂上墨或者其他颜料,使所刺的字在受刑者的身上成为一个永久性记号。

    五刑之中,黥面之刑虽与另四刑劓、宫、刖、杀相比,属最轻微的一种,可是这种刑罚也要伤及皮肉,甚至筋骨,而且施加的还是人身体的明显部位,不仅给人的肉体造成痛苦,且因无法掩饰令人受刑者蒙受着精神上的羞辱。

    狄风熟知历史,自然对黥面之刑有所了解,但受过黥面之刑的英布在狄风眼里,他无论怎么看都感觉英布的形象,都非常像他在后世看《水浒传》时,所知道的同样在脸上被刺了字的宋江。

    “宋江这个鸟人,什么及时雨,不过也就是一个拿梁上兄弟的仗义和性命,去为他梦想接受招安自己所获得的荣黄富贵罢了!”在后世,狄风曾经这样骂道。

    也许正因为有这种心理,狄风虽与英布见面多次,加之他对历史上英布在楚汉战争中,竟然叛楚归汉,帮助刘邦在垓下灭掉了项羽,所以他对英布很不感冒,已提前把英布当成了小人和敌人。

    但也是出于礼貌,狄风还是朝英布一抱拳说道:“英将军客气了,到时一定吃酒。”

    当被英布和钟离眛率领人马替换之后,狄风率领吴中军即刻动身回到巨鹿,前往中军主账面见项羽。

    项羽早就聆听了范增对他的建议,一见狄风率吴中军回来,便朝狄风说道:“狄兄弟,此次你前去断绝秦军甬道,实属首功,我定会上报大王颁旨嘉奖你!且举荐你为楚军前锋,以抗王离所率秦军。”

    “举荐我为楚军前锋?”由于狄风毫无心理准备,听项羽这样说,突然感觉项羽朝他的头上重重地打了一闷棍。

第二百一十六章 项羽动怒() 
狄风不是怕死之人,但项羽说让他楚军前锋,那便明显意味着他将告别粮草司马这个职务,可以统领人马与秦军打仗了。像这种突然逆转,无论放在谁的心,都会感到奇怪,何况狄风根本毫无心理准备。

    “这回不会又是范增给项羽出的注意吧?”狄风在心里划了个大大的问号,眉宇间也扭了起来。

    看见狄风面露怀疑,不等项羽说话,范增站出来说道:“狄将军,实不相瞒,让你任前锋之事乃出于老朽建议。然非老朽想害你,实为以将军之气魄,指挥之能力,又有谋略在身,可临时决策军事,故前锋之职,由狄将军担任最为合适。”

    果然是范增这个老东西出的主意!狄风虽听得有些目瞪口呆,不过他不想跟范增计较。此刻狄风心里很清楚,即使范增把自己推到风口浪尖上,目的是想害他,他也不能这个时候退缩,推脱不做前锋。如果推脱,不但会被众将耻笑,就是在自己的性格上也过不去。

    “多谢范谋士看得起我,也多谢项兄信任于我!”狄风朝范增和项羽一抱拳说道。

    说过这话之后,狄风才想突然恍然大悟,明白为何英布和钟离眛率军人马把他和吴中军替换回来。

    因为在这之前,一直是英布和钟离眛率领人马作为楚军的前锋,如今他们率领人马去阻断秦军的甬道,自然也就意味着,前锋要有新的人选了,只是他明白得较晚一些而已。

    “狄将军本就是统领人马之大才,只因当初受宋义猜忌,才被降为粮草司马,其实老朽早有意要提携你了,无需客气!”范增的话说有些冠冕堂皇。

    狄兄弟没有搭理范增这句话,而是朝项羽说道:“好,既然项兄如此瞧的起我狄风,这个前锋我当了,明日我就率领人马与秦军较量。”狄风说着,却看见项羽手下的一些将领,有的在窃窃私语。

    “既然狄兄弟愿为前锋,那么人马你可尽数挑选,也可依然统领你的原班人马,只要不误大事便可!”项羽对狄风说道。

    项羽说完这话,朝两侧的众将扫了一眼,做着补充又说:“当然,狄兄弟让那些将领跟随,充当副将,也可任意选之,我自会应允。”

    狄风的头脑中,突然蹦出这样一句话:待遇很优厚,目的很险恶。

    好好好,既然你项羽让我任意选之,那我可就不客气了!狄风心里想着,便开始在众将中挑选自己的副将了:

    “你……”

    “你……”

    “你……”

    “你……”

    狄风一口气说出了四个“你”字,就见于英、龙且、桓楚、季布等四人站了出来。

    这种挑选,属于狄风有意为之。心想既然项羽让任意挑选,那咱还客气什么,如果客气,也就太不谦虚了!

    狄风挑选完毕,再看项羽的表情,已有些要哭的模样。就此时项羽的心里而言,如果换成后世人的话说,那便是:我说兄弟,我本想玩你,可你也没有这样玩我的啊!你都把我手下的干将挑走了,我还拿什么去跟别人争锋!

    什么叫“咬碎刚牙也要吞进自己的肚子里”,这回项羽是货真价实狄体验了一把。

    但此时,只见范增微微一笑,朝项羽靠过去,一边用眼看着狄风,一边将嘴巴贴在项羽的耳朵上,半天都没离开。

    再看项羽,时而点头,时而摇头,还不忘朝狄风瞟上一眼。到最后,项羽竟然哈哈大笑起来,并朝范增竖起大拇指说道:“亚父不愧曾为我叔父智囊,高,实在是高!”

    狄风不知项羽所说的“妙”指什么,但通过察言观色,也猜出范增可能又给项羽出了针对自己的坏主意。

    范增这老东西,难怪历史上很多时候项羽都不听他的!就凭他有话不敢说在众人面前,只喜欢窃窃私语,就说明他不是一个成功的谋士。

    狄风认为的没错,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因为一个成功谋士,从来都是能观大局,左眼看世界,右眼也看世界,不以自己的喜好而用人,也不以自己的喜好去毁灭一个人。

    而范增现在所做的却是,他认为狄风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会反叛项羽,又有与项羽日后争天下的可能,因此便产生要以王离所率的秦军之手,将狄风彻底除掉或者毁灭。

    眼见范增与项羽窃窃私语,项羽又说出“高,实在是高”这几个字,狄风仿佛感觉自己不是穿越到了秦末,而是穿越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因为狄风清楚地记得,在一部名叫《地雷战》的电影中,就曾出现过这样的台词。

    也许是狄风想到了他在后世电影中所见到的情景,或者感觉范增和项羽都很搞笑,于是狄风就狄笑了。

    “狄兄弟,你在笑什么?”项羽看见了狄风的笑,有些不解地问道。

    “项兄,我没笑什么,我只是在笑范谋士而已!”狄风还是没有改变自己的脾气,有话就直接说。

    “狄将军,你是在笑我?你在笑老朽什么?”范增朝狄风眨眨眼,也不解地问道。

    狄风没有正面回答范增的话,忽然变得表情严肃地说道:“范谋士,你不要自恃谋略甚高,倚老卖老,不把像我狄风这样的年轻人放在眼里!倘若你当真有谋略,因何不建议我项兄不与王离和章邯之军争短长,而直接挥军咸阳?咸阳灭,则秦灭,如体之不存,则毛将焉附乎?”

    狄风朝范增所整出的这句话,完全是他刚刚想出来的,没有经过深思熟虑,仅凭在后世内心热着的血,以及在后世所具有的豪气。

    “狄将军,你不是在说梦话吧?”范增对狄风取笑着说道。

    “范谋士,但不知何为梦话?何为醒话?狄某不才今日请教了!”狄风用眼盯着范增大声问道。

    “这个……这个这个嘛!”范增显然被狄风弄得无言以对,没词了。

    “上将军,狄将军说的没错,我们在这里与秦军对峙,解的又是赵国巨鹿之围,与其这样,不如放弃解围西进去攻取咸阳,咸阳得,上将军便为关中王也!”在项羽的大帐之中,哄然响起众将一片建议之声。

    “尔等闭嘴,你们懂得什么?如若王离与章邯所率之军不灭,秦之柱石则不倒,虽我取咸阳而秦灭,天下岂不割据乎?”项羽显得非常气愤地朝他手下的众将喝道。

    眼见项羽发威动怒,众将把刚刚昂起的头,赶紧又低下了,如同他们犯了王法一般。

第二百一十七章 撂下狠话() 
狄风知道项羽的脾气,往往别人的意见听不进去,喜欢搞一言堂,只要他项羽说出去的话,那就是钉在板子上的钉子,谁也拔不去。

    可现在狄风没心思再管这些,既然自己已成为楚军的前锋,那就得操心自己的事情,别到时候弄不好,自己率军上去跟王离率领的秦军一比拼,就把自己给PK掉了。

    “项兄,你说得不错,王离和章邯所率秦军不灭,我们就难以西进,即使西进了,也会变成腹背受敌。”狄风说这话是在预人,因为他还有更高要求想提出来。

    项羽听狄风说这话,朝众将说道:“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