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窃汉- 第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珠儿,你说得老师可谓张良?”

    “除妾身老师张良者,还会有谁?难不成还有他人佩为妾身老师吗?”

    狄风暗暗在心里计算着历史上的时间,计算之后心想:如今张良在韩国为司徒,还没投靠刘季那个流氓,看来还来得及,于是将了项珠一军说道:“珠儿,可惜你所称的所谓老师,虽现贵为韩国司徒,然日后可就难说了?”

    “夫君?难说什么?”

    “你的所谓老师,定会去投刘季矣!”

    “刘季算个什么,以其年长之岁,却总称藉哥哥为兄,男人要活到这个份上,非奸既盗,再不就有野心。”

    “珠儿说的不错,刘季的确有野心!”

    “野心?那夫君为何没有野心?”

    “我……”狄风感觉无言以对,心中却想:我手中要有足够人马,几十万或者几百万,再猛人多多,你看我敢不敢。

    项珠见狄风无言以对,“噗”地一声笑道:“就因你没有野心,范先生想要除掉你,藉哥哥才不允。”

    “还有这等事?”狄风有些明知故问。

    “当然了,范先生还说,除你之外,刘季也有野心。可藉哥哥认为范先生太多疑了,还把范先生训斥一顿呢!”、

    这个范增还真是不简单,以后我可要当心这个老家伙了,别到时候他一句话,就让项羽把我杀了。

    狄风如此想罢,他不想再被项珠缠着,便说道:“还是不要背后议论别人的好,我明日就要率军去绝秦军甬道了,我要安排人马去了。”

    “夫君,那妾身也跟你去。”

    “跟我去?不可不可,这是我们男人的事情。”

    “亏你还有脸说出口,若不是妾身一次次救你,你这个男人估计早没了!”

    项珠这句话,有些极大伤了狄风的自尊,突然朝项珠吼道:“给我闭嘴!”

    项珠从没见过狄风对她发过怒气,被狄风这一吼,险些跌坐在地上,禁不住睁大眼睛,像不认识狄风一样,在看着狄风。而此时的狄风,在项珠的呆看中,已起身离开营帐,没有回头再看一眼。

第二百一十三章 各有伤亡() 
在后世通常所说的甬道,是指庭院和公园里用砖石砌成的路,两边还种有花草。或者是在两幢高楼间所设的带有顶棚的通道。

    但章邯为给王离所率的秦军输送粮草所筑的甬道,可不是让人走在上面观花望景的,更不是为了逢阴雨天,让你从这幢楼抵达那幢楼时而不遭受雨淋,而属于一种军事设施。

    说得明白一些,章邯为输送粮草所搞的这种建筑,其最大的特征,就是在一条路的两侧修筑有高墙,如果你没有飞檐走壁只能,休想过去。

    修筑这样的甬道,当然是为了防敌突袭,斩断粮道。

    别看章邯与王离不是很和睦,也想让王离率秦军与楚军在巨鹿城下拼杀,他率自己的二十万秦军驻扎棘原看热闹。可章邯也有章邯的心理,章邯的计划,那就是用王离所率领的十几万秦军,先消耗项羽所率的楚军,以及其他诸侯所率的前来救援巨鹿的诸侯军。

    而等消耗得差不多了,只要他章邯剑指巨鹿,从棘原出兵,那么当初项梁在定陶被当成西瓜切的悲剧,就会在项羽的身上重演。况统军者,为将者,与敌战当以智斗,不以力斗,那才属真知兵者。

    但不管章邯是否真知兵者,还是假知兵者,反正狄风叫上吴铭率领一千武卒趁着夜色出发,而后面则是两万吴中军。

    出发之前,狄风特别交代,也特别做了动员,告诉这两万吴中军此去不是打仗,而是扒墙,然后再修墙,只要能把两道墙稍微改变方向,不是从棘原通我巨鹿,那么等这次行动成功,必会每人都有奖赏。

    两万吴中军早就从殷通那里得知,狄风是一个言必行,行必果之人,自然对狄风的话毫无怀疑,一切行动听指挥。

    狄风所设定阻断秦军甬道的地点,是在甬道的中段。之所以这样安排,原因是把通往巨鹿的另半段扒了,然后直接再修成另一条甬道,直通所设的两万吴中军的包围圈。

    没有奖励就没有动力,于是在狄风所言的奖励之下,两万吴中军便在夜色中快速前行,抵达甬道的中段以后,便忙活开了。

    这些吴中军大多都出身于乡农,虽然上阵打仗不算本行,刀戈饮血也不曾见过,但扒个墙拆个砖那绝对是行家。于是两万吴中军说干就干,仅到达地点后,仅一会儿工夫,就将章邯为王离输送粮草的一条甬道,在中间拆成了一段废墟。

    章邯得知探马报告有一支楚军在拆他的建筑工程,猜想秦军拆他的建筑工程不是目的,肯定楚军没有吃的了,在甬道中间扒一个口子要截他派出的粮草运输队。

    既然明白了楚军的意图,章邯还真不是吃素的,他在棘原眼望巨鹿方向半天,仰天叹道:“王将军,现在运粮的甬道已被楚军从中截断,为了不让楚军有饭吃,你可一定要坚持住。只要坚持到楚军都恶趴下了,那么楚军的脑袋就任你率领人马去切了。”

    而王离并不知狄风已率领吴中军切断了甬道,也切断了章邯给予的生命线。王离心中一直记着章邯曾经对他说过的话:“王将军,你在巨鹿就放心地打吧,不但我会保证你军的粮草供应,我在棘原也会成为你的坚强后盾,只要消耗掉了楚军和诸侯军的有生力量,我便率军赶过去,胜利就会属于我们的。”

    事实上,王离听章邯这样说,心里很有数。作为秦朝名将王翦之孙、王贲之子,他知道章邯在玩心眼,要保住自己的人马,不免在心里也瞧不起章邯,也瞧不起章邯所率领的杂牌部队。心想你章邯不过是个少府,平时所管的,也不过就是负责朝廷的经济收入和皇室的所需的手工制造,要说打仗,还得看我所率的戍边备胡的正规部队。

    战场上打仗,不怕兵不勇敢,就怕将领们不同心,不团结,还互相拆台彼此瞧不起,甚至坐山观虎斗。这样的事情,历史上可以说出现得太多了,教训也太多了。

    王离与章邯之见的情形,基本也是这样。于是当狄风率领吴中军切断巨鹿与棘原间的甬道之后,根据事先计划,项羽则率领楚军与王离所率领的秦军,便在巨鹿城外的旷野上,开始了一场真正的较量。

    当时没有直升飞机,如果有直升飞机的话,那么坐着直升飞机往下看,这次楚军与秦军的较量场面,绵延了几十里,不但刀光血影,杀声震天,尘土飞扬,人仰马翻,其中在各诸侯军所驻扎的一处处高坡上,还出现了观看助威的叫好声。

    都到这个时候了,各诸侯军之所以此时还在瞧热闹,跟章邯的心理应该说几乎完全一样,目的就是在救援巨鹿时,要有效地保存自己的实力。没有实力的诸侯,日后还能有自己的地盘吗?

    “项羽加油,项羽加油!”像这样的话,就差没有从他们的口里喊出来了。

    眼见各诸侯还是看热闹,就是不出兵相助,不但指挥楚军与秦军拼杀的项羽着急,就是被围在巨鹿城内的赵王歇、张耳站在城头上见了,要比项羽还着急。尤其张耳,感触要比先前还多。

    心想陈余在巨鹿城北看热闹也就罢了,早晚我会找他算账,但各位诸侯可都是远途而来,且与赵国都是盟友,怎么这个时候也作壁上观啊!

    但很多事情着急是没有用的,就是把你急死,人家不伸手拉兄弟一把,你也没辙。

    可在张耳心中,他不得不佩服项羽所率领的楚军,要想交朋友,还多交如项羽这样的,明知秦军强大,也敢拼上一把,就凭这,即使现在项羽还不是英雄,那也是英雄。

    然而这次楚军与秦军交战,楚军并没有占到多大便宜,仗打到天黑,虽然秦军尸横遍野,但楚军也伤亡很大,项羽知道硬拼很难取胜,只好收兵罢战,同时也在心里,把各诸侯军恨得要死。

    “奶奶的,等我摆平了王离,看老子怎么收拾你们!”项羽忍不住狠狠滴骂道。

第二百一十四章 范增进言() 
各诸侯军其实也知道项羽会骂他们,但他们之所以袖手旁观,也有自己的理由。

    这些袖手旁观所谓各诸侯军,就是除了楚军之外的魏、韩、赵、燕、齐五国派来的人马。但事实上,当初秦统一之后,各诸侯国便已经没了,只是陈胜吴广挑起大旗,率先起义,让很多人看见了称王的希望。

    由此,“有兵就是草头王”便获得了演绎。但为了名不正又言顺,能有号召力,所以不管自己祖上原来是不是诸侯,也就打起魏、韩、赵、燕、齐的招牌。即使是楚国,项梁不也弄了个牧羊人做成一个“楚王”的招牌吗?

    既然项梁能做,那么别人也能做,也就不足为怪了!

    虽然这些人相立为王,名为伐秦,且也结成了攻守同盟,但问题是在秦末,这些诸侯势力除楚国已形成规模外,其他各诸侯说得好听一点儿,算是草头王,说得难听一些,那就是一伙伙流寇。

    而流寇的意识形态则是,往往嘴上高喊口号:“我们生死与共,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但是一到生死关头,就出现了爹死娘嫁人,各人顾各人了。什么盟约,什么信义,不过是随便说说而已。

    同样道理,魏、韩、赵、燕、齐各诸侯虽都高喊“共同伐秦”,但却都想要保住自己的实力。

    另外最关键的一点,此时在巨鹿这里还有榜样,也让诸侯们不得不学习一把。

    这个榜样就是与张耳曾结为“刎颈之交”,又身为赵国大将军,且还与张耳一起拥立赵歇为赵王的陈余。

    何为“刎颈之交”?所谓的刎颈就割脖子,能够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可自从与这位陈余有“刎颈之交”张耳跟随赵王赵歇被秦军围在巨鹿城内后,张耳便多次派人给这位仁兄送信,让陈余就赵王一把,也救兄弟一把,可陈余的表现却是按兵不动。

    后来,张耳实在无奈,一面向各诸侯派人求援外,一面派出敢说话的也敢为的张黡、陈释这两位干将,目的是想促使陈余能够发兵来救。

    张黡、陈释二人也的确不负张耳之望,当他们把张耳的求救信递给陈余之后,见陈余还不发兵,便朝陈余说道:“陈大将军,素闻你与张相国结为刎颈之交,今张相国与赵王朝不保夕,你现为赵国大将军且拥兵数万,却不肯相救,于心何忍,于心何干?

    “张黡、陈释,你二位不要生气,非我陈某不讲刎颈之交,忠赵王之心,实乃现秦军太强大了,看见鸡蛋与石头比拼没有?”

    张黡和陈释听陈余这样问,都摇了摇头,表示没有看见过。

    陈余表现得很有耐心,进一步引申说道:“知道鱼肉与老虎的相比没有?”

    这回张黡和陈释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了。

    陈余见张黡和陈释点头,哈哈一笑说道:“你二人知道鱼肉与老虎的相比就好,如今我们赵军与秦军相比,那就好比我赵军是鱼肉,秦军是老虎,若以我赵军之鱼肉去喂秦军这只老虎,对我们会有什么好处呢?”

    张黡、陈释自然明白陈余所说的道理,但人的性格决定着人的选择和品性。

    有的人,知道站在你面前的是一只老虎,结果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退缩了。而有的人,明知山有虎,却向虎山行,张黡和陈释就属于这后一种人。

    “陈大将军,既然你还不肯发兵,不妨借给我等人马,如我等胜之,则功劳归你,如不胜之,则一切罪责由我等担着,绝不会让赵王怪罪于你!”

    陈余听张黡、陈释二人这样说,很想发怒。心想你张黡、陈释算个什么东西,竟然想在赵王面前表现自己的忠心,既然如此,那我陈某人就在死亡的路上送你们一程,也休怪我陈某人不仁义了,要怪也只能怪你们想要找死。”

    身为赵国大将军陈余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全没有半点儿含糊,当即派五千人马交给张黡、陈释二人,让他们率领前去抵抗秦军。结果张黡、陈释二人率领陈余给他们的五千赵军杀向秦军之后,尽数成了秦军虎口中的鱼肉,连骨头都没有剩下。

    作为张耳的铁哥们陈余,在生死攸关时刻都放弃了曾经“同生死,共进退”诺言,还把张耳派去的张黡、陈释二人送入了虎口,于是诸侯们也就不想变成武松,在巨鹿赤手空拳大虎显威风了。

    有道是舍生取义,那得看什么时候,那得看值与不值。因此后世之人只见刘、关、张的情谊,却不见张耳与陈余感天感地泣鬼神的壮举。

    范增早就看出项羽的气愤所在,当项羽骂完各诸侯军,又说现在要收拾各诸侯军时,忙上前劝道:“藉儿,如今秦军已数倍于我,你这样做岂不树敌吗?若他们群起而助秦攻打我楚军,又当如何?”

    范增一句话,说得项羽没词了。沉默半晌,项羽才无奈地朝范增问道:“尔等作壁上观,那又当如何?”

    范增没想到项羽把包袱给他抛回来,手捻白色长须,眼睛一眨说道:“藉儿,我听闻狄将军曾训练一支武卒,不计生死,理应把狄将军调回,命他率其所训武卒为前锋,再与秦军相战。”

    “那绝秦军甬道之事,岂不半途而废乎?”项羽说道。

    “可另派英布和钟离眛率军前去替换,况粮者命也,万一狄将军率吴中军不绝秦之甬道,与章邯联合之,到时藉儿你后悔都晚也!”范增进一步说道。

    “亚父何出此言?狄兄弟乃属我结拜兄弟,怎肯弃我?”项羽摇头说道。

    “藉儿啊,你说真糊涂还是假糊涂,还是心里明白在装糊涂啊?”范增感叹道。

    “此话怎讲?”项羽追问道。

    范增没有急于回答,而是闭眼想一会儿,之后故作高深地说道:“藉儿,陈余与张耳交情如何?”

    “乃刎颈之交!”

    “你与狄将军交情如何?”

    “路见相交耳!”

    “既如此,那种更应重情义?”

    “当然刎颈之交也!”

    “既然刎颈之交都靠不住,路见相交又如何会重情义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