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窃汉- 第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亲军护卫们不敢招惹甘公,除了点头只好靠边,如同孙子一样。

    当然也有不忿的,就把此事告知了亲军都尉马五。马五从率领突骑军开始,从来没遇见过这样事情,就对亲军们放下话说:“再有这等事情,立刻来报我,我要看看甘公究竟想干什么!”

    亲军护卫们也是虎,认为有马五给他们撑腰,也敢给他们撑腰,当甘公又在王宫门口装蛋时,便禀报了马五。马五得知,也的确没有不含糊,带着一队亲军便赶到王宫门口。

    甘公一见马五来了,还带着许多亲军护卫,竟然拍着马五的肩膀说道:“马将军,我见大王也就聊聊天,你看你,怎么如此大动干戈,小心大王误会你要率军哗变,到时恐怕连老夫也救不得你了,哈哈哈,哈哈哈!”

    硬刀子扎人疼,软刀子其实更痛。纵使马五脾气再大,再不怕事,可这种忤逆的帽子戴在他的头上,他也深感受不了了。

    “甘公,都是兄弟们不懂事,还望你多担待。”马五只好说起了软话,心中却气得要吐血。

第一百零四章 背后暗箭() 
由于总受甘公的和那些前楚遗老遗少们的气,马五只跟几个贴心的亲军护卫们大发怨言:“他们这些人再这样,老子不干了!”

    “对,马将军,我们不侍候大王了,北去寻狄将军虽与秦军交战会死,可总比在这里受这些屌人的气会好得多。”

    一个护卫兵士这样说了,其他兵士就附和,都吵吵要走。

    马五心中很清楚,即使要走,也得要获得楚王熊心的同意。如果私自离开,即使自己没搞哗变,也会被戴上一顶叛逃的帽子。何况突骑军已名存实亡,能真心跟自己北去的手下,估计也就三十几个人,这个险他不想冒,也不能冒。

    “忍吧,还是忍吧,狄将军都能忍到今日,我为何不能忍?”马五只好拿狄风的际遇来宽解自己,打消带人离开彭城的念头。

    但马五不想走,却有人让他走了。因为狄风在安阳聚众练兵的事情,已传到楚王熊心的耳朵里。

    向楚王熊心打报告的人是甘公:“启禀大王,姓狄是身为一个管粮草的,原来手下人马不过两千,现在竟偷着聚了两万多人,在安阳训练武卒,进行练兵,这可不是一个粮草司马应该做的事情啊!”

    宋义被杀之事,就已经弄得楚王熊心很闹心,不得已才同意项羽又做了上将军。现在听闻狄风在聚众偷着练兵,连个招呼也不打一声,楚王熊心的心就更闹了。

    “甘公,狄将军何来两万多人马?你可知详情?”

    “回大王的话,据老臣派人侦知,姓狄的两万人马从吴中而来,还有十几位将领也来自吴中。老臣认为,项羽虽斩杀宋义夺了我楚军兵权,不过莽夫耳,他根本没有当王的念头,所想的不过就是征战沙场,攻城略地,显示自己是个能拼能杀的英雄罢了。然那个姓狄的,却绝非善类,如其羽翼丰满,必会再对大王有不利之举,还望大王下敕令命其将所训人马调回彭城,或将此事告知项羽,让项羽调往巨鹿征讨秦军。”

    在这段日子里,楚王熊心听得最多的话,就是这个甘公诽谤他人和诬陷他人。尤其是狄风,已当成了他诽谤的目标,总想把狄风调回彭城。

    楚王熊心不明白甘公为何要这样做,更不知狄风在哪里得罪了甘公,心想仅仅就是为了当初那几个家奴之事吗?可这是在盱眙发生的事情,怎么竟然到彭城来算后账啊!

    但对狄风不打报告,就在安阳训武卒,大练兵,楚王熊心的确感到很生气,既生狄风的气,也生自己的气。

    “甘公,当初都是本王听信宋义之言,才重用了狄将军,看来是本王错了!”

    “大王,依老臣看,大王你不但错了,而且是大错特错!大王不妨想想,狄风跟项羽都是什么人,他们根本就不懂规矩,如他们率我楚军打败秦军,灭了秦国,大王你你还能当这个王吗?”

    “我不当王当什么?难道还去放羊?”

    “恐怕放羊都没机会了。”

    “此话怎讲?”

    甘公没有直言,而是把手掌变成刀形,朝自己的脖颈处横着比量了一下。

    “你是说他们会杀本王?”楚王熊心吃惊地问道。

    甘公屈身向前,靠近楚王熊心耳边说道:“大王还记得当初薛地动刀兵乎?”

    “薛地动刀兵?哦,本王想起来了,那次狄将军曾带兵包围了议事大厅,本王差点儿丢了性命!”

    “大王好记性,那时他身为副将都敢率军威胁大王,何况现在又手握重兵呢!”

    “让我好好想想,好好想想!”楚王熊心感觉脑袋有些发疼。

    “大王还想什么?姓狄身为粮草司马,无征战之责,无练兵之务,然他在安阳却私自聚众练兵,肯定目的不纯也,还望大王早做定夺。”

    看甘公要是不把狄风整死便不想罢手的样子,楚王熊心叹口气道:“如本王将狄将军所训兵马调回,狄将军不尊本王之命又如之奈何?”

    甘公见楚王熊心动心了,忙跪拜说道:“启禀大王,老臣有一计,不知当讲不当讲?”

    “说来听听。”楚王熊心也是有病乱投医。

    “依臣之计,如姓狄的不听大王之命,便可命项羽率军讨之,这样一来,狄项二人必起纷争,他们自家人相斗,两虎就有一伤,然后大王再寻个机会,杀掉另一个,便已清除威胁大王性命之人也!”

    “那何人前去向狄将军传本王敕令?”楚王熊心彻底动心了。

    “依老臣看,马都尉前去最为合适,也只有让姓狄的最信得过的人去传敕令,才能将其所训人马调回彭城。”

    “好,就依甘公之言,把狄将军调回彭城戍卫王都。”

    “大王,老臣这就代你去写敕命。”说完这话,甘公阴阴地笑了笑。

    写好了敕命,甘公便递给楚王熊心看。楚王熊心接到手里,复又递给甘公说道:“你忘记本王原是做什么的了吗?”

    甘公听楚王熊心这样说,忽然明白了,再一次跪拜着说道:“老臣知道,老臣糊涂了,老臣该死!”

    “别又跪我了,赶紧让马都尉带着本王敕令去办吧。”楚王熊心不悦地说道。

    甘公转身要走,又被楚王熊心唤了回来:“此事不可外宣,只有你知我知便可,即使是马都尉,也不可告知实情。”

    “大王放心,老臣明白,你就瞧好吧,保你满意。”

    几日之后,当狄风与韩信、吴铭、虞子期等众将在帐中议事之时,马五受楚王熊心的派遣,便将敕命送到了。

    敕命由一个竹筒封存,马五自然不知上面所写的什么内容,等交到狄风手里,狄风又展开看罢之后,只见狄风的手先是哆嗦,后是气得把敕命往地上一摔说道:“这不是捣乱吗?想把我当成岳飞啊!”

    此话一出口,自知失言,赶紧又把敕命捡起来,放到几案上。

    韩信、虞子期等众位将领不知道岳飞是谁,但见狄风摔了楚王熊心派马五送来的敕命,接着又捡起,便知道上面肯定写的不是什么好事情。

    特别是马五,见狄风摔了他送来的敕命,以他对狄风的了解,猜想自己所送来的这道敕命,肯定对狄风很不利,于是挠了挠脑袋,试探着问道:“狄兄弟,上面写的什么啊?”

    “能写什么?你自己看吧!”狄风把诏令拿起,抛给了马五。

第一百零五章 违抗王命() 
马五咧咧嘴,没有接敕令。

    因为马五根本不识字,若是让他骑马赶车的话,他倒是个行家。

    狄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把敕令又放在几案上,之后对马五也是对帐中其他将领们说道:“大王已得知我在这里得了两万人,又训练武卒,不知他听信谁的谗言,要调吴中来的人马去负责戍卫彭城!”

    众人这才明白,狄风为何发火,有的摇头,有的低头,不知该如何回应这事。

    这时马五也明白了,感觉自己像被楚王熊心利用了一般,又回想他在彭城所受的气,便猜到是谁的谗言了,于是朝狄风说道:“定是甘公给大王出的主意,除了他,不会再有第二个人。”

    从吴中来的十几位将领,自然不知马五所说的甘公是谁,但他们心里清楚,他们此次率军前来,目的就是为了跟随狄风,以图攻打秦军灭掉秦国,如此他们也才能建功立业,获得封赏。

    此时就见虞子期一拍几案说道:“狄兄弟,别看我是个打铁的,但我在吴中听闻,这个什么大王都是你跟项公捧起来的,之后他没少跟你们装蛋!依我看,现在什么是王?手里有兵有将,那就是王!自你与项公迎接熊心那个屌东西为王之后,他做过一件有益于我们楚人的事情吗?”

    虞子期这句问话,狄风一时感觉很难回答。

    事实上,不但狄风感觉很难回答,就是后世很多的历史学家,恐怕在研究秦汉史的时候,对楚王熊心也拿不出有力证据,去证明熊心这个放羊人在秦末都做了什么有益于天下百姓的事情。

    也许是虞子期的话,在众将的心中起了作用,就见其他从吴中来的将领们朝狄风齐声说道:“

    “虞大哥说得不错,我等受殷公之嘱,是要跟定狄将军你的,今后那个放羊的大王爱咋咋地!”

    狄风去看马五,心想楚王熊心的敕令,毕竟是马五亲自送来的,他很想听已听马五的意见。

    这时的马五,感觉自己面临一种抉择。

    “狄兄弟,大王为人不错,但做事不成!尤其做大事,个人没有主见,又听信奸佞之言,甚至被奸佞之人表面言行遮蔽了双眼,纵然我等衷心保他,日后也不过历史笑谈耳!”

    “马兄,你因何要出此言?”狄风不解地问道。

    马五朝狄风笑了笑,接着说道:“据我得知,这个甘公虽现在一直对大王熊心表示衷心,然其此前在我楚国所行,皆以妒贤嫉良为能事。尤其可恨的是,这个甘公当初贵为楚国之公,受封却不爱民,仅在一县之地,就贪财二千万金,只因当时楚王认为甘公对他衷心,这才没被追究责任。”

    狄风听马五这样说,似在听故事,但认为马五所言,不会编造。

    马五接着气愤地说道:“有甘公此贼在大王身边,我也时时受气,虽然大王此次让我前来送敕令,但我也不想回去再受甘公的鸟气了。”

    是遵命是抗命,这时便摆在狄风面前。

    从君君臣臣的角度来讲,狄风觉得他接到楚王熊心的敕令之后,应该让从吴中来的两万人马前往彭城,以示忠心。

    但问题是,如按敕令让他们前往彭城,这些将领刚才都已表示,谁都不愿前去,自己要是违了这些人意愿,简直就不负责任。

    “怎么搞得我总处于两难境地啊!”狄风感叹着。

    可很多事情感叹是没有用的,关键在于抉择,你的抉择,就是你的发展,你的生死。不管是率军打仗,还是率人经商,或者独自一人,想成就自己。

    “狄将军,依属下之见,在大事上你不能犹豫了,我等从吴中率军前来,不认识什么大王,也不认识什么项羽,如你让我等率军前往彭城去给那个什么大王看家护院,还不如让我等上山为贼来得痛快!”说这话的是吴铭。

    “吴铭,你因何会出此言?”狄风不解狄问道。

    “禀狄将军,属下先祖之害,皆因楚国贵族所为,狄将军万不可再重蹈属下先祖之覆辙,等到手里无兵之时,便被奸佞之人所杀。”

    在狄风的记忆中,兵家吴起在战国时期仕鲁开始,就频遭小人和贵族们的猜忌,或者说是妒忌。当他离鲁仕魏之后,曾屡次大败秦军,尽得秦国河西之地,且成就了魏文侯的霸业。可结果又遭公叔痤嫉妒,为求活命,也为了施展自己的报复,不得不离魏奔楚。而最后在楚国,为楚国计也为天下百姓计实行变法,因伤及贵族们的利益,最后还是死在了贵族们的手里。

    在心中想了一下历史,又权衡了一番利弊,狄风最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策:“我是穿越者我怕谁,如今我和将士们所想的是奔赴抗秦战场,去前方出生入死,可楚王熊心却在后方听信奸佞之言扯后腿,我不是吴起,也不是岳飞,我虽无反心,但我狄风也绝不愚忠!”

    狄风做出这个决定之后,他认为即使他违抗楚王熊心的敕令,也要给楚王熊心一个理由,于是狄风当即用绢布写了一封书信,言明巨鹿之围未解,且项羽需要支援,如自己尊命将从吴中来的两万人马调往彭城,那么援救赵王的事情也许会前功尽弃。

    写好了书信,狄风本意想让马五返回彭城,将此信面交楚王熊心。可一想马五回彭城也是受气,而他也正想重新组建突骑,因此便命楚全胜代劳,又率领一队亲兵前往彭城。

    对狄风这样安排,楚全胜毫无怨言,接过绢书说道:“上将军放心,这回属下也会不辱使命。”

    “全胜,现在我已不是上将军,还是称我粮草司马为好!”狄风提醒着楚全胜说道。

    “上将军不要看低自己,你在属下眼里,永远都是上将军。”楚全胜说过这话,朝狄风一拜。

    “好,那快去快回,我会在安阳这里等你回来!”

    狄风的这句话,是出于本心,同时他也感觉到,楚全胜虽然也出身贵族,但跟很多出身贵族的人就是不一样。

    然而狄风所没想到的是,楚全胜带着一队亲兵刚走,项羽的信使就来了,且这个信使很牛逼,把他一丝都没放在眼里。

第一百零六章 马童之言() 


第二百零六章 马童之言() 
项羽在信中告诉狄风,他已率楚军渡过漳河抵达巨鹿,但秦军太多,楚军人马太少,难以匹敌,让狄风率领从吴中来的两万人赶往巨鹿,不得有误。

    看完项羽派信使送来的书信,狄风沉默了许久。他不明白两万人吴中军刚到安阳,不仅楚王熊心知道了,项羽也知道了,而且来的命令还相同,都想要这批人马,这到底给谁啊?

    项羽派来的信使见狄风沉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