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窃汉- 第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轻柔的语音,俊秀的面容,端庄的身材,还有侠女一样的脾气和柔情,此前狄风一直感到这样的女孩子只要在影视剧中才能看见,可他却在秦末遇见了,而且还追随于他,非他不嫁。生为男人,得如此女人如不爱护,如不珍惜,如不生死与共,岂不辜负了人家一片冰心般的真诚!

    这般想着,狄风便充满真诚地对项珠说道“珠儿,都怪此前我对你有所慢待,还望你能原谅!”

    “夫君怎说这等话来,又何时慢待过妾身啊?都怪妾身小性,恐夫君见异思迁,故此才要总随在你身边。然妾身几次夜里陪在你身侧,你都没对妾身无礼过,想必虞姐姐卧于夫君床榻,可能夫君都不会动心。”

    狄风没有想到项珠会拿虞姬作比,而且还说床上的事,不觉大惊。

    “珠儿不可胡说,虞儿对我有知遇之恩,没遇见她我哪有今日,虞儿在我心里就是神,我哪敢冒犯!”狄风说的很诚恳,说的也是真心话。

    因为历史书上的虞姬究竟是什么样子他不知道,但在秦末虞姬虽没有项珠长得漂亮,可言谈举止,包括对他的相助,可是说是很多女孩子做不出来的。尤其在两千多年后的后世,很多女孩子除了知道为高攀富贵而献身,或者为了钱财而献身,真正具有令人千载传颂的女子几乎就是个零。也别指望她们会成为柳如是、小凤仙那样的虽陷身青楼,但不失其心其志的女子了!

    狄风越想越为后世很多漂亮的女孩子而悲伤,为当时不能拯救她们而眼泪闪亮起来。

    “夫君,你怎么伤心地哭了?是妾身刚才说错话了吗?”项珠懵懂而又小心地轻声问道。

    狄风自知有些失态,又怕项珠看出他是一个穿越者,感觉擦了下眼角,一把握住项珠的芊芊玉手说道:“珠儿,夫人,你没有说错话,有你这般待我,乃是我感动所致!”

    狄风话音刚落,项珠却捂起她嘴来,从眉眼中完全能够看出,此时项珠在笑,在高兴地地笑,在心情舒畅地笑,在感到最终赢得一个男人真心的笑。

    “夫君不哭,只要妾身活着能常伴夫君你身边,妾身就不会让任何伤害夫君,除非妾身不幸死了!”项珠在说这话的时候,显得很怅然。

    “珠儿,我虽后……”狄风本想说出他是“虽后世的穿越者”,可话说半截,感到现在暴露自己就形如自杀,于是赶紧改口接着对项珠说道:“我虽后来才知夫人乃侠骨柔肠,世间少有奇女子,但现在我狄风对夫人绝无二心,天地可见,如日后狄风有负夫人之情,定当天诛地灭!”

    项珠闻听狄风发此毒誓,赶紧用她的芊芊玉手捂住狄风的嘴巴怨道:“夫君,都怪妾身不好令你发此重誓,真乃妾身不懂人间真情之错!夫君,夫君,今后你可不敢再如此说了,如夫君不在,妾身也不再苟活!”

    狄风落泪了,而且是彻底落泪了,他已完全忘记自己是一个从两千多年后来到秦末的穿越者。于是轮上狄风用手去捂项珠的嘴巴了:“夫人不可这样说,即使我死,也要在之前对夫人有所安排,虽然封妻荫子谈不上,但我定会让你生活无忧,有自己的房子,有自己的票子!”

    “夫君,什么是票子?妾身可不懂啊!”项珠懵懂地看着狄风,也任凭狄风抓着她的芊芊玉手。

    就此时就项珠的心里而言,除了狄风抓了她手之外,还没有一个男子抓她的。可就在狄风对她手一抓之下,她就感觉狄风永远是她的人了,禁不住一下就靠在狄风的怀里。

    “珠儿你这是干什么,小心别令兵士们看见!”狄风说着这话,朝在项珠营帐门口守卫的两个兵士看过去。

    “我不管,谁爱爱看你就看去!”项珠紧紧地依偎在狄风的怀里,旁若无人一样地闭上了她有神而又明亮的眼睛。

第一百七十一章 险些误杀() 
“项藉听令,现命你为前锋即刻出发,不得有误!”在中军大帐中,狄风首先对项羽下达了进军的命令。

    项羽最期盼的就是自己能够再独领一军了,否则昨日他也不会在这大帐之中闹事。

    “属下遵令。”项羽这么说着,心中却想道:“等我弄死了章邯那厮,我项某非得让熊心那个放羊娃看看,究竟谁能打仗,谁会打仗,谁才是真正的上将军!”

    “只是可惜,珠儿怎么就喜欢他狄风,否则我必会听信刘季之言,在此将他姓狄的杀之,以免他日后坏了我与刘季兄弟间的情谊!”项羽在心里又想道。

    狄风并不知道项羽会有这样心理,更不知道项羽会像历史上他杀宋义那样要杀他,眼见项羽接了他的将令,悬着的一颗心这才落下来。

    “苦也好,累也好,只要能活着就好!”看着项羽带着于英、龙且、英布等人离去的背影,狄风怅然地暗想着。

    此时大帐之中,剩下的都是原来跟随狄风的将领了,这些人都看着狄风,他们弄不明白狄风为何要改为项羽做前锋。尤其是姚猛,本来他率领楚军做前锋,结果狄风连一个招呼都不跟他打,就让项羽顶替了他,心中不免有些气愤。

    “狄……”姚猛本想说“狄兄弟”,可突然感觉这是在中军大帐之中,如此称呼狄风不合适,就又改口说道:“上将军,因何让项羽那厮替代于我,难道你认为他比我老姚会带兵打仗吗?”

    狄风原以为项羽走了,不再有人会跟他闹事,不料项羽刚走,就冒出了姚猛来质问他,心想自己刚刚按下去了一个葫芦现在又起来一个瓢,不觉有些气急,朝帐外大声喊道:“来人,把这厮给我叉出去。”

    韩有带着七八个亲兵呼地从帐外涌进来,也没管姚猛是谁,一个个手执长戈就要往姚猛身上叉。

    姚猛一见大事不好,心想七八支长戈真要叉在他的身上,那就是七八个窟窿,连忙一边后退躲避,一边朝狄风大声喊道:“上将军,狄……狄兄弟,你怎么能开这样玩笑啊!”

    狄风本意是想让亲兵把姚猛押出去,此时眼见亲兵们用长戈要杀死姚猛,也慌了,忙朝亲兵们喝道:“住手,住手!”

    还好,亲兵们当即都收回手中的长戈,不解地看着狄风。

    再看姚猛,已是满头冒汗,样子就像刚从鬼门关走出来,双腿也在打颤。

    众将早就被这种突如其来的情况惊呆了,就连韩信也有些吃惊,不知狄风为何对姚猛发这么大火。但韩信明白狄风所说的“叉出去”是“押出去”,并不是想让亲兵们要姚猛的性命。

    “尔等还不退下。”狄风回过神来,朝亲兵们喝道。

    韩有心带着亲兵们退出了大帐,一时间大帐中变得鸦雀无声,死一般宁静。

    此刻狄风可谓思绪万千,他记得在自己偶尔浏览的穿越小说中,主角往往在里面活得都顺风顺水,高官得做,骏马得骑,惟我号令,谁敢不从,而且他们手下的一干人等,也皆是历史上能打能杀的人物,至少不像自己这么一穿越,除了韩信之外,其他人几乎都是废材,甚至比废材还要废材。

    另外狄风还感到尤为可气的是,这次出兵救援赵国,楚王熊心竟然没有派宋义前来,倒让他顶替宋义的位置,即使项羽不想跟他作对,都得作对,这个历史上玩笑开得也太大了。现在已不是他想要改写历史,却仿佛历史要改写他了!

    “上将军,今日且放过姚将军一回,刚才他也是无心之言。”宁静最后还是被这句话打破了,也令狄风的思绪收了回来,抬头去看这个说话的人,他竟然感到有些陌生。此人看起来也就十八九岁,身披白甲,却没戴头盔,发髻挽在头顶,用一条白色绢带系了,如果他的眼睛不眨动站在那,完全同后世出土的秦朝兵马俑差不多。

    这次出兵救援赵国之时,可以说狄风所统领的人马完全就是杂牌部队,虽然项羽带着他的那拨人马走了,可剩下的还有原来隶属于吕臣的人马,另外还有原让宋义所统领的那一万人,且在离开彭城时还招了不少新兵蛋子,狄风即使记忆再好,可想用几天时间就把归他统辖的将领都认识了,根本就不可能。

    “你叫什么名字?”狄风朝这位身披白甲的将领问道。

    白甲将领单腿跪地,郑重地朝狄风一拜回答道:“属下吴铭。”

    “无名?那么就是说你没有名字了?”狄风略感惊讶地问道。

    “回上将军话,属下确实是吴铭,口天吴的吴,铭记于心的铭。”白甲青年将领在说这话时,脸上流露出一丝尴尬。

    此时狄风才明白过来,原来是他自己理解错了。可为了找回面子,也想了解一下这位自称吴铭的白甲青年将领根底,又为何起了这样一个名字,便接着问道:“吴将军,为何起了这样一个名字?”

    “回上将军话,属下先祖在楚国受害后,便留下祖训,人活在世不求有名,但求无害,故属下之父为牢记先祖遗训,为属下起为吴铭。”

    狄风的头脑里灵光一现:“先祖在楚国受害?起为吴铭……起为吴铭……”狄风这样思谋着,突然朝吴铭问道:“你先祖叫什么名字?”

    “回上将军话,先祖悔为起。”

    “吴起?不会吧!”狄风再一次大感吃惊。

    “回上将军话,属下先祖正是吴起。”

    不听这话还好,一听这话,狄风的眼睛即刻睁大了,更为吃惊地看着这位青年将领吴铭,甚至怀疑是否把吴铭所说在这句话也听错了,也理解错了。但看着吴铭坚毅而又沉稳的表情,几乎与历史上有名的兵家吴起有几分相像。

    “那么想必吴将军也深识先祖的所流传下来的兵法了?”狄风试探着问道。

    “回上将军话,属下对先祖之遗书只识皮毛而已,还望上将军日后多多教诲!”吴铭说着,很诚恳地朝狄风又是一拜。

    狄风默默地看着吴铭,不觉想起了屈原之后楚全胜,心想自己这次穿越,虽说自己手下没有几个是在历史上出了名的将军,可现在自己却遇见了两个忠肝义胆的名人后代,看来自己也不是太亏了!狄风的心里隐隐有了几分高兴。

    “好,就依吴将军之言,暂且绕过姚将军一回。”狄风朝正在大帐门口发呆的姚猛扫视了一下。

第一百七十二章 自省其身() 
姚猛没想到想向项羽学习一把差点丢了性命,看来这做人还应小心些才是,不是什么关系都能靠得住的。心中有了这般想法,姚猛虽然被狄风饶过,但误会已起,开始对狄风心生芥蒂。

    其他有些将领眼见姚猛刚才的惊险,也各怀了不同心理,反叛之心倒没有,从此说话却倍加小心,几乎不该说的不说,该说的也不说,反正狄风说怎么做,他们就怎么做,大有像后世某些人受到了领导的批评之后,开始混吃等死一样。

    对于很多将领拥有的这种颓废情绪,在接下来的行军过程中,狄风也逐渐感觉到了。他猜不透这些人为何会是这种样子,难道就因自己是一个穿越者不了解古代人的心理吗?还是我当真不如项羽和刘季?或者是我太计较了个人得失?

    曾子说他每天都多次反省自身,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是不是自己还不精通熟练……可我在后世那么佩服项羽,鄙视刘邦,还想着要帮助项羽赢得天下,但现在却与项羽有些离心,且眼睁睁又看着刘邦率军西去没有阻拦,反倒对楚王熊心和宋义感恩戴德,就因为他们给了我好处吗?

    每逢晚上住下后,狄风常常因为这些想法纠结在心而睡不着,同时也隐隐感觉到自己在某些方面,既不如项羽,也不如刘邦。特别是自己所率的人马,除有一千多兵士经历过打仗外,其他兵士原都属于黄旗军,根本就没有到过战场,如果到了战场,可能就是白给一个,自己这给上将军职务,也不过徒有虚名罢了!

    孟子说知耻而后勇,可我现在都干了些什么,自从成为上将军后就有些牛气了,还以为自己就无所不能了,甚至还自以为是了……狄风不敢再往下想了,越想越感到有些后怕。当人马抵达漳河边时,听说项羽果然如历史上那样,率楚军渡过漳河之后便破釜沉舟,要跟章邯所率领的秦军死磕,他便决定自己所率的人马不走了。

    做出这样的决定,不是狄风想看项羽的笑话,而是船只早被项羽所率的人马都征收了去,就连皮筏子都没有留下一只。再者狄风此时也想得很明白很清楚,自己所率领的近三万人马,即使渡过漳河,估计也去送死,不如在漳河南岸再训练一番,把颓废低迷的情绪调动起来,然后以做项羽的后援。

    而最为主要的,自狄风知道青年将领吴铭是吴起的后代之后,他便坚定要训练出一支武卒队伍的想法。因为历史上吴起就是凭武卒之力,打得秦军节节败退,拱手让出西河之地,长达十五不敢再与吴起所率领的人马交战。

    对于兵家之学,狄风在两千多年后历来有好奇之心,不仅仅因为《孙子兵法》上所言:“兵者,乃国家大事也。”而是他感到古代兵家之学,如果都弄明白了,再付诸行动,便完全可以成就自己有所作为,不像后世所出版的那些《成功学》《励志书》《心灵鸡汤》,作者往往自己都没有成功,不是剪刀加浆糊,就是百度一搜,然后就搞起了“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抄得高不高”的行动。在后世,有多少年轻人都被这样的书籍忽悠了,而他为了能有一份工作,为了一毕业不失业,干的就是这样的事情。

    狄风已很长时间没有这么集中去想他在后世的际遇了,更无暇去审视自己,如果不是这次项羽与他当面闹起了矛盾,把原班人马都带走了,估计他还会美哉美哉地认为自己无所不能。

    通过审视自身,狄风发现了自己很多毛病:待人不真,意志不坚,谁给三句好话就找不到北。尤为让狄风感到不能原谅自己的是,他竟然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了,刚开始来到秦末之时,自己在夜晚还练练剑,读读从项羽那里得来的兵书,如今却早把这些抛到了脑后,仅仅看重的是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