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窃汉-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自从这天进了虞府之后,虞一公便将狄风当成了心腹,无论他走到哪里,都会带上狄风。而这侍候,狄风也感觉自己像有个家了,不但有吃的有住的,闲的时候还能到街上去转转,如同来吴中旅游一样。如此过了一年,狄风逐渐已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并与项羽在虞府还喝过两次酒。

    这天上午,项羽又来了,见狄风正在虞府中打扫院子,便一把夺过扫帚,扔在一旁道:“狄兄弟,你怎么干这个,这些都是仆人们的事情!走,我叔父要见你。”

    狄风知道项羽所说的叔父,指的是项梁,心想自半年前曾见过项梁一面,就没有再看见他,他现在如何又会想起我来?不免在心里犯起疑惑:“难道是……难道是……”但不等狄风往下细想,项羽已把他拉出了虞府。

    当狄风来到街上,只见街上已没有往日那般热闹,有一队秦兵手拿刀戈从街上跑过,接着便有衙役敲着铜锣在街上喊叫:“都给我听着,如今陈胜吴广造反,郡守有令,买卖店铺一律关门,凡上街带刀剑者,一律按谋逆论处……”

    狄风回头去看那个敲铜锣的衙役,项羽却扯了狄风一下道:“狄兄弟,这有什么好看的,快走,我叔父正等着你呢!”

    于是,狄风与项羽并肩而行,一路上也不多问,便由项羽领着,来到一座宅院里。等一进宅院,虽然狄风心里已有思想准备,但还是吃了一惊。因为宅院里站了很多人,且各个手里都拿着兵器,如同一伙聚着的打手。

    项羽带着狄风进了宅院的上房大厅,当时项梁正跟着几个人在说着什么,见狄风跟项羽从外面进来,便止住了说话,过来对狄风说道:“狄兄弟来了,那日一见,项某就知道你不是个凡类,故此今日请你来攀谈攀谈。”

    “弄那么多人来,又都拿着兵器,明显就是要趁机造反,跟我又能攀谈什么?”狄风心想。

    不等狄风搭话,只见项梁朝其他人一摆手,那几个人便都出去了,大厅之中,只剩下狄风、项羽和项梁三个人。

第十四章 前往郡署() 
见大厅之中没有了其他人,项梁这才对狄风说道:“狄兄弟,当初你凭一己之力,便能帮助虞一公杀退盗贼,肯定身手不错。现在陈胜和吴广造反起义,抗击暴秦,我想在吴中响应,以解救天下受苦的百姓。”

    狄风知道项梁是为报父亲项燕和秦国灭楚之仇,才决定响应陈胜吴广起义的,只不过拿百姓受苦说事而已。因为用这种宣传方法,可以蒙很多人跟着起哄,但等推翻暴政,又建新朝,最后受苦的却还是天下百姓。到时候百姓该无衣穿还是无衣穿,该没有饭吃还是没有饭吃。

    见狄风没有回应,项梁接着又说道:“狄兄弟,既然你与籍儿是结义兄弟,这次我也希望你能助我一回,不知狄兄弟意下如何?”说话间,但见项梁目光中隐隐出现一股杀气,那情形仿佛狄风不应允,便立刻会跟狄风反目成仇。

    可以说此时狄风的心里七上八下,虽然记忆中他知道,陈胜吴广造反起义之后,跟着项梁响应起义也获得了成功,可万一历史事实不是那个样子的,历史唰了项梁和自己一把,自己岂不白穿越一回吗?何况历史常常就好开人的玩笑呢?

    见狄风似乎拿不定主意,项梁带着惋惜地叹道:“年轻人终究是缺少胆量,也罢,既然狄兄弟不肯,就当我刚才的话没有对你说过,只是不要出卖我们就可!”

    狄风的心在抖着,当然不是害怕,而是被项梁的话气的,心想这项梁把我看成什么人了?我缺少胆量?我要是没有胆量,我敢跑到两千多年前来吗?好,就干他一把,大不了自己死上一回,不,应该是第二回!于是,狄风用手一拍桌子说:“我与项羽已成兄弟,自然项公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你就吩咐吧,我如何助你!”

    至此,项梁的脸上才露出笑模样,对狄风赞道:“籍儿果然没有交错人,豪爽,仗义,难得,有士如此,我复楚的大业必成矣!”

    然而项梁的话音刚落,就见有一个面向粗俗的汉子慌慌张张跑进来,对项梁说道:“二哥,不好了!郡守殷通派人来找你,让你到郡署去一趟。”

    “项伯,你慌张什么!”项梁朝这个人狠狠瞪了一眼。

    “项伯?他就是项伯?”狄风忍不住朝项伯鄙视地看了一眼。

    因为在狄风的记忆中,就是这个项伯吃里扒外,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却出卖了自己的侄儿项羽。但看过项伯之后,狄风在心里笑了,心说既然我现在参加这次起义,我就不能让项伯这种人坏了项羽的好事!

    也许产生了这个想法,狄风不再有任何犹豫,对项梁说道:“项公,郡守殷通让你到郡署,估计有事找你商量,不会有任何凶险。”

    项梁听狄风这样说,便问道:“何以见得?”

    狄风很悠然地答道:“倘若他发现你要起事,肯定会派兵包围府上,不会派人来请你前去。”

    项梁低头沉思一下,认为狄风说的有些道理,便吩咐项羽道:“籍儿,你跟狄兄弟随我一前去,如有不测,就先将殷通杀了,决不能手软。”

    项羽答道:“叔父,你就放心吧,只要有我在,量他殷通也不敢造次,到时候我看你的眼色行事,只要你给我一使眼色,我就把殷通的脑袋扭下来。”

    项梁道:“这样甚好,人无害我意,我必要有防人心,否则我们死了,都不知是怎么死的!”

    狄风心想,项梁不愧是名将项燕之后,做到有备而无患,才是兵者之行!于是项梁在前,狄风和项羽紧跟在后面,来到了会稽郡郡署的大门前。可是,当他们三人要往门内走的时候,在大门前把守的兵士一瞧项羽腰间佩着剑,便将项羽拦住说道:“郡守已有吩咐,现持兵器者不可入内,还望项大哥不要为难兄弟们。”

    项羽一见兵士拦住他,不让带剑进到郡署之内,当即就愤了,跟兵士们理论起来,说道:“此前我来郡守,都可带剑进去,今日为何要阻拦于我?”

    几个兵士一脸苦相地说道:“郡守这般吩咐,我们怎敢不听,项大哥你要理解我们的难处!”

    狄风瞧着项羽还想跟守门的兵士们争执,便朝项羽一递眼色说:“项兄弟,那你就在外面等着吧,我跟随项叔父进去。”

    兵士们瞧见狄风一身书生打扮,身上也没有佩戴兵器,加之项梁平日里就常来郡署,与他们都认识,因此碍于情面,便没有再行阻拦狄风,而让狄风跟着项梁进了郡署的大门。

    当狄风跟随项梁来到郡署的前厅之内,却没有见到郡守殷通,只见到一位师爷模样的人等在哪里。一见项梁领着狄风到来,便对项梁说道:“郡守正在密室等着项贤士,请跟随我来吧。”

    其实这位会稽郡郡守殷通,与项梁是好朋友,而项梁带着项羽逃亡吴中,也多亏了殷通的保护,才没有遭到秦军灭楚之后追杀,得以隐遁吴中,过起了逍遥日子。殷通当时的想法是这样的,如今秦皇嬴政刚逝,胡亥虽被阉人赵高和宰相李斯推上王位,可胡亥昏庸,阉人赵高弄权,李斯不过是与赵高同流合污的一个傀儡。

    想想吧,李斯当初在秦皇嬴政活着时,是多么的威风,现在胡亥手下做事都不敢喘大气,那么他殷通不过就是个会稽郡郡守,如果继续给胡亥打工,他殷通早晚也会倒霉。

    要说这位会稽郡郡守殷通,也的确具有一颗清醒的政治头脑,与其等着倒霉,不如趁此顺应时代潮流,响应起义,为天下百姓谋一个清平的世界。

    打定这个主意,会稽郡郡守殷通首先就想到了项梁,因为殷通知道,项梁不但与秦国有着国仇,且还有着家狠,只要自己响应陈胜吴广的起义,那么项梁便是自己最好的帮手,除此在没有第二个最佳人选,而这也正是他派人去找项梁,要在商议响应陈胜吴广的起义的原因。

    但会稽郡郡守殷通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种想法,却引来了一匹狼,而这匹狼,竟然还是他非常信任的好朋友。

    都是朋友之交淡如水,岂不知在某时候,朋友之交,不是淡如水,而是要流血的,甚至朋友还会踩着他的血,去攀登权力的高峰!

第十五章 拯救殷通() 
狄风与项梁来到后堂里,站在会稽郡郡守殷通面前。

    殷通本来只约项梁前来相见,商量事情,不料见项梁多带了一个人来,不觉暗自笑项梁胆小,竟然还带来一个帮手,如果我想谋害你项梁,还会让你们叔侄活到今天么。

    不管殷通如何想,狄风到对殷通的印象感觉颇佳,但见此人四十多岁模样,颏下飘着三绺须髯,没穿官服,只是便衣打扮,一见项梁到来,便起身让座,如同对待多年未见的老友。

    “难道这个殷通当真转眼就要被杀吗?看此人不恶,且有一脸正气,肯定不是一个什么贪官污吏,否则吴中也不会被治理得井井有条。”狄风不免游思乱飞,替这位郡守殷通担心起来。

    等项梁落座后,狄风没有坐下,而是站在项梁的身边。殷通看一眼狄风,对项梁问道:“项公,这位年轻人我从未谋面,何必为我介绍一下呢?”显然对于狄风的身份,殷通也产生了提防。

    项梁似乎已知殷通想的是什么,哈哈一笑道:“此人乃一介书生,因素闻郡守你的威名,总是缠着我想要与你一见,因此今日我才冒昧把他带来,一睹殷兄你的风采。”

    项梁不愧是出身贵族之家,名将之后,说起谎话了连思索都不用思索,张开就来,连眼睛都不眨一下。殷通听完项梁此语,想项梁与我属至交,无话不谈,领个年轻后辈来见,也许是为这个年轻人谋个出身也是有可能的,因此倒也没有在意。

    “项公,今日殷某找你来,实有一事委决不下,这才请项公前来相商。”

    “殷兄乃一郡之首,有何事能把你难住啊?”

    “估计项公已知陈胜吴广起义之事,而现大江以西也都造起反来,想我会稽郡虽偏处东南,可四处烽烟一起,难保不会烧到这里,因此甚是忧心啊!”

    “那么殷兄想如何呢?是怕反贼前来攻城掠地吗?”

    “当然有此担心,但我更有一个想法,不知可行不可行?”

    狄风站在一旁,听了殷通与项梁这几句对话,根据他所熟知的历史,便已知殷通往下要说什么,心想这位殷通做事也算小心谨慎,明明想拉项梁一起造反,响应陈胜吴广在大泽乡的起义,却硬是用话试探项梁,我很不代他心里话说了,也省得他在哪里磨叽!于是,狄风便忍不住插话道:“殷大人,如今暴秦乱政,胡亥昏庸,阉人弄权,百姓涂炭,你是否有响应起义之念?”

    说完这话,狄风似乎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了,自己竟然几个词就概括出陈胜吴广起义的理由。

    但当狄风话音一落,项梁和殷通同时看向狄风,他们二人也都不敢相信,那几个词竟是从狄风这个年轻人的嘴里说出来的,不觉打了一个愣怔,可紧接着,他们又不得不对狄风有些刮目相看了。

    尤其是殷通,见狄风已说出他的心事,便也不再遮拦,开诚布公地说项梁说道:“项公,我素闻你招揽了许多能士,而这位兄弟所言,也果然有见地!现今陈胜吴广起义,四处响应,看此形势,这也是上天要亡秦朝,识时务者当顺势而生,不知项公可否愿助我一臂之力,也率军起义呢?

    “率军起义?”项梁闻言,一脸惊相。

    瞧着项梁的模样,狄风心想这项梁也的确像历史记载的那样,在装傻。看来这个人城府的确很深,他是怕殷通给他设套,让他往里面钻。

    殷通到没想得太多,既然他已把话挑明,也就不再有任何忌讳,站起身来对项梁说道:“项公,我认为晚动手不如早动手,先起者可控制他人,而不至于受别人所控制,况有一句话说得好,楚虽三户,亡秦必楚。陈胜乃楚人,项公乃楚人,我殷通也乃楚人,这是大势所趋,倘若不趁此时起兵,一旦他人抢先,你我必要受别人控制矣!”

    身为食秦之俸禄的殷通已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可见他根本就没有把项梁当作外人。狄风侧目去看项梁的脸色,但见项梁正在沉思。

    过了片刻,狄风这才听见项梁对殷通说道:“起义抗击暴秦乃属大事,殷兄对此可有成熟的计划否?”

    “我当然已有计划,想项公身边不仅贤士能人众多,且知兵懂武,在吴中之地又威信颇高,只要由你和桓楚统率军队,我们大事便可成矣!”殷通似乎已对响应起义的事情充满信心。

    “殷兄所言极是,但桓楚现逃亡在外,如之奈何?”项梁脸露为难状。

    对于桓楚其人,历史记载不多,当然狄风对他也了解甚少,只知此时桓楚的确逃亡在外,不在吴中城里。而狄风非常清楚的是,接下来项梁就要拿桓楚逃亡在外为借口,然后提议让项羽去找,再然后项羽进来,等项梁一使眼色,项羽就把这位殷通的脑袋给砍了下来。

    什么叫出师未捷身先死?但还没等出师,就要有一位响应农民起义的人先被自己的好哥们砍下了脑袋,这事到哪说理去?

    一想到看着很不错的殷通即刻就要变成冤魂,成为项梁起兵的垫脚石,狄风心中不免一片黯然。

    “不成,我既然在现场,我就不能眼睁睁看着一位同情百姓疾苦,响应起义的好官惨遭杀害!不是说历史是由人改写的吗?那么这次我就先改写一回!”

    这样想着,不等项梁提出让项羽去找桓楚,狄风便抢先说道:“项公,既然桓楚逃亡在外,没有他也罢,只要我们与殷大人同心敌忾,彼此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心即你心,何愁大业不成?”

    项梁挥了下手,很想拦住狄风的话,不想让狄风再往下说,但狄风已经打定主意,他不想让殷通白白送死。

    殷通并不知道狄风为何要说上面那些话,朝狄风一抱拳道:“这位兄弟果然有见识,殷某颇有同感!”之后又对项梁道:“项公,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