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窃汉- 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牵⑶乙辉偾康骺焊赋遣坏覆荻啵琅埠芏唷

    但项梁对美女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是粮草。因为狄风和项羽从襄城搞回来的粮食眼看就要被楚军造光了,如果再不及时找一个有大粮仓的地方攻下来,别说自己手下的人马会饿肚子,有可能自己也会饿着肚子去指挥打仗了。

    尤其让项梁最为担心的还不是自己饿肚子,他最担心的是来投奔他的各路人马。倘若他连人家的肚子都不能保证,这些人马自然不会跟着他讨饭去打仗,肯定谁那里的伙食好,就又投奔谁去了。

    等狄风得知项梁为何要率大军攻打亢父城时,虽然他对刘季不感冒,但也不得不赞同这个主意不错。狄风心里很清楚,在两千多年后如果要打仗的话,打的往往是RMB,或者美元,但在两千多年前,打仗除了用银子之外,最需要的就是粮草。人要不吃,便无力气挥舞刀枪剑戈,马要不喂,走路就会打晃,更别说上战场驰骋了。

    “风儿,你回来的太及时了,对攻打亢父你有何高见?”项梁站在一张用牛皮自制的行军地图旁边,朝狄风问道。

    地图画的很简单,大致画了楚军的行军路线和附近秦军的兵力部署。狄风瞭了一眼,但因有些距离,只看见了几个圆圈和几个箭头,上面的字却看不真切。

    “回叔父话,虽我军现已缺少粮草,但亢父易守难攻,恐怕一时攻不下,如想攻破,必用攻襄城之法,才可能破之。”

    “你说让本公派人偷着挖城?”项梁曾从项羽口中得知,当初襄城攻破的办法,因此问道。

    “是,只有此途,再无他路。”狄风肯定地道。

    “如此必耗费时日,况我军即将断粮,万一挖城不成,如之奈何?”

    不料项梁说完这话,只听守在项梁营帐门口的一个兵士窃笑了一声,声音虽然不大,但还是被项梁和狄风听见了。

    狄风看了一眼这个兵士,见这个兵士长得人高马大,浓眉大眼,仪表堂堂,腰间还挎着一把剑。

    “韩信,你笑什么?将门守好是你的职责,我让你挎刀,你如何又挎上剑了?”

    “是,项公,但韩信惯用剑,不惯用刀。”门口这个兵士说罢,只好重新严肃地站在那里,像木桩样一动不动了。

    “韩信?我没有听错吧?”狄风在心里暗道。

    但狄风马上理清了思路,心想我既然来到了秦末,怎么把韩信这个猛人给忘了?同时记起现在是项梁刚渡江不久,而历史上韩信也差不多在这个时候投奔了项梁,但却没有一点名气。

    可名气算个屁,世界上有名气的人多了,但真正有大才学的人又有几个?无非是人云亦云,或者在人云的基础上,再往里面加一些白开水罢了,然后就成了自己的学说,自己的本事。

    这样想着,狄风便走到项梁的营帐门口,朝这个浓眉大眼兵士说道:“请问你果真是韩信吗?”

    这个兵士朝狄风敬了一礼道:“回狄将军,在下正是韩信。”

    “风儿,他一个当兵的什么都懂,理他作甚。”显然因这个兵士刚才的窃笑,项梁对他有些不悦。

    如此能封坛拜将之人,却被项梁说成什么都不懂,难怪韩信在历史上会去投奔刘邦那个流氓!但狄风虽然知道这些,他又不能明说,如果明说的话,那么也就意味他的穿越身份立刻也就露馅了!狄风不觉暗叹一下,感到那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话说得太对了!

    “风儿,你在想什么?”项梁朝狄风问过之后,朝站立在营帐门口的韩信吩咐道:“你去把剑换掉,如今你佩剑还不合身份。

    不合身份?什么意思?但狄风很快就明白项梁为何要说这样的话了。

    因为在古代,佩剑带刀的确要讲究身份和地位,通常是贵族出身的人才能佩剑,如果你是一介草民出身,那么你也就只能带刀,可是说这是一个不成文的规矩。

    韩信的出身不是贵族,他出身贫穷,父母又早死,只好说得好听一点儿,他是寄居在别人家里吃闲饭,倘若恶毒一点儿说,那就是没有吃的,仅能到别人家里混饭吃。

    但就是混饭,也有混不下去的时候。比如韩信曾多次在一个亭长家混饭吃,混到后来,亭长的老婆便提前做好了饭,然后端到家中的卧室去吃。当韩信像往常一样到来时,亭长却已冷锅冷灶,就连一碗剩饭都没有了。

    在两千多年后,当狄风阅读《史记》读到“淮阴侯韩信列传”这一篇时,他怎么也不理解一个魁梧高大的汉子,为何在秦末会混成这样。后来一思考,感觉一个人光有才学是不成的,光有智慧也是不成的,倘若没有适合你生存的土壤,那么你就是苹果,也会被别人当成一个地瓜,甚至是傻瓜。而这不仅是最初韩信的悲剧,也是后世很多人才的悲剧。

    既然我已成了秦末之人,如今且又遇见了韩信,难道我也让这种悲剧再上演一次吗?倘若不想让这种悲剧上演,那么自己又该如何让韩信获得项梁的重用呢?

    这么想着,狄风忍不住朝韩信又看了一眼,见韩信依然不动地站在那里营帐门口,忠于职守,目不旁视,突然在心中有了一个注意。

第九十三章 兄弟之辩() 
狄风的主意就是结识韩信,从现在开始,从当下开始,不能拖,也不能等。万一历史若是开个玩笑,韩信明日就跑到刘邦那个流氓身边咋办?

    主意是好主意,但实施起来狄风感觉有些难度。难度一是:现在韩信正给项梁当侍卫看帐门,还不知他什么时候换岗;难度二是:即使韩信换了岗,自己也不能随便将韩信叫走,有项梁那双眼睛盯着呢,万一他误会了咋办?难度三是:如今自己不过是一个副将,且既归项梁领导,又归项羽领导,这个小动作要被发现了,自己虽无二心,必会定性为有异心,甚至是反贼。

    “看来这个事情还是先放一放为好,着急不成,着急变不成大事。”最后狄风只好用这句话宽慰自己。

    这时项梁用手一撮行军地图道说:“风儿,我北进以来,还没正面与章邯交锋,但已听闻章邯勇猛,甚会用兵。我军眼看粮草不足,虽派人回吴中去运,然远水解不了一时近渴,故我们必须攻下亢父才是上策,不为别的,就为了粮草,也要搏上一搏。我打算明日派刘季率军去城下骂阵,激怒吴良兵出,一旦吴良上当率秦军出城,你则率领突骑从左翼包抄,项羽则从右翼包抄,只要将吴良所率之秦军围在城外,亢父城便不攻自破矣!倘若此计不成,再行派人挖城。”

    狄风知道运用此计也可,只是认为吴良不一定上当,可看着项梁成竹在胸的样子,他也不想扫了项梁的兴,因此点头说道:“此计不妨一试,我这就回突骑营做准备。”说完狄风就与项梁告辞,往营帐外面走。

    “风儿,回来。”项梁在后面叫道。

    “叔父还有何事?”狄风不知项梁因何又唤他。

    “你真把的当叔父吗?”项梁突然问道,狄风不知何意,愣了一下。

    “你若是真把我当叔父,为何你率军去临济之时,竟不明告珠儿,害得珠儿来我这里哭闹,说一切都是我的主意。”

    这个死妮子,又给我添乱,好好呆着不成吗!到此,狄风才似乎想起项珠的存在,但想了想,这件事情也的确有些怪自己,把人家项珠支走去虞姬那里后,自己则像没事人一样去了临济。

    一想到项珠来闹过项梁,狄风不免感到有些胆怵,心想这个女汉子别看平日对自己温柔,这回她得知我跟她说了谎,弄不好她会不会一下用剑劈了我?

    “风儿,你去看看珠儿吧,他在南门藉儿的大营之中。”项梁对狄风说道。

    怀着一种矛盾心理,狄风走出项梁的营帐,再一次看了一眼韩信,这才骑上马,带着那几个亲兵来到南门项羽的大营。

    由于狄风原属于项羽手下的副将,只是临时被项梁派出执行了两次任务,但隶属关系还没有脱离,自然也算是回到本部了。此时项羽跟于英、季布、钟离昧、桓楚等众将,正在研究如何攻打亢父城的南门。

    “于将军,此次我叔父率领刘季、英布、龙且、吕臣等人攻打东门,我等负责攻打南门,不知诸位有何想法?”

    “大将军,亢父不过是个小小弹丸之地,还需要什么想法,依我之见,猛攻便是,凭我楚军十余万众,打他吴良手下不到万人的秦军,简直是杀猪用了牛刀。”季布逞着意气地说道。

    “猛攻固无不可,然亢父城坚固,听闻沛公此前来攻,伤亡很大,而秦军之亡不满百余,可见秦军人数虽少,但战力很强。况项公曾叮嘱我等,当以智胜,不可硬拼……”

    于英沉稳地刚说到这,狄风就从外面走进了项羽的大帐。

    项羽见狄风回来,从几案后站起来说道:“狄兄弟,我正盼着你回来呢,没想到我一盼,你还真回来了!”

    其他将领见狄风回来,一个个也有些高兴。尤其是钟离昧,朝狄风哈哈笑道:“现在你这个谋士回来就好了,我们就不愁攻不破亢父城了!”

    从钟离昧的话中,狄风判断出他们可能正议论攻城之事,但现在项梁已定下计策,自己也不想乱出主意,便一笑说道:“项公对攻城已有安排,诸位无需犯愁了!”

    “叔父有何安排,快说来听听。”项羽着急地道。

    狄风就将项梁所讲的攻城办法,当众人面前说了。项羽一拍几案大声说道:“只要吴良此贼出城,我非替刘兄弟将他的脑袋揪下来不可。当初他竟敢跟我刘兄弟作对,害得刘兄弟战死了很多弟兄。”

    项羽一口一个刘兄弟,两口一个刘兄弟,显然这个“刘兄弟”指的就是刘邦。狄风见项羽叫“刘兄弟”叫的极其亲热,知道近一段时间因他不在楚军大营,刘季跟项羽的关系已混得很铁,回想历史上刘邦与项羽楚汉争雄时,项羽被刘邦派兵打得抹了脖子,此时不免感到项羽的话有些可笑。

    但愿有我这个兄弟在,历史又重新来过,最后抹脖子的是刘季!

    “项兄,一人之仇好报,我们的目标是为了夺取亢父城内的粮草,现当以大事为要。”狄风侧重地提醒着项羽。

    “对,我们要的是粮食。”这时季布说道。

    “大将军,我瞧刘季同你和项公亲近太过,不得不防啊!”桓楚突然插话愤愤地说道,“想当初与我交情深厚的一个兄弟,也磕过头,饮过血酒,可他杀了人却诬人是我杀的,否则我也不会潜逃多日,若不是大将军你同项公在吴中起兵反秦,我桓楚恐还到处躲避呢!”

    桓楚说完一席话,做事一向沉稳的于英在一旁打趣道:“那是桓将军目不识人之故,倘若识人,又怎能被自己的兄弟害惨!”

    桓楚看一眼于英,有些不服气地道:“什么叫目不识人?难道弟兄相交,就是彼此相害不成?”

    “弟兄相交,自当以豪义为重,然你所交的那个朋友,可能从骨头里就不是什么好东西,只是你桓将军没有看出来罢了,因而才有所害。”此时季布开口说道。

    狄风对于英和季布所说的话,颇有同感,更赞同桓楚所言,心想既然桓楚说到刘季,那么我也跟着蹚一次浑水,因此便对项羽说道:“项兄,桓将军所言刘季之事,你的确应防他一些,小心无过错,总比日后后悔要好得多!”

    项羽朝狄风和桓楚扫了一眼,不悦地说道:“你们懂得什么,刘季与我约为兄弟,待我诚,项某怎能疑其乎?都不必再言,现谈攻城之事。”

    狄风知道项羽说这话,是在责怪他和桓楚,心中也产生了不悦。但狄风清楚,如果项羽真想让刘季将来捅他的刀子,那是谁都毫无办法的事情!人家愿意,你又能有什么辙呢?心中如此想着,狄风不觉摇了摇头。

第九十四章 美女难缠() 
狄风刚摇完头,就听项羽的大帐之外有人大声说道:“项兄弟在吗?”

    听声音狄风就知道是谁来了,因为这个声音对狄风来说,他在当初穿越之后就听见过,而且这个声音那时还曾骂过他。心想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可刘季此时来干什么呢?

    来的人果然是刘季,身后还跟着樊哙。

    当他们走进大帐后,樊哙见狄风也在,便用朝狄风哼了一声,仿佛狄风曾抱着他樊家的孩子下过井一般。

    “刘兄弟不在叔父的营中,不知来此有何事?是来寻我饮酒吗?”项羽起身相迎,很亲热地问道。

    “酒要饮,事也要禀告。”刘季清了一下嗓子说道,“项公遣我来告项兄弟,明日由我率人骂城,一旦吴良此贼怒而出,你与狄将军则各自率领人马分左右翼包抄。”

    刘季说着,转头看了一眼狄风,作刚发现状对狄风道:“原来狄兄弟也在这里,几时率突骑回来的?那么我就代项公也一并对你传令了。”

    从刘季的话音中,狄风感到刘季明显流露出一种不友好,可狄风知道,现在刘季在受项梁和项羽的宠,正是人五人六装牛的时候,也不好与闹僵。况君子可以得罪,流氓是不能随便得罪的,也许他明着斗不过你,但暗里往往会捅你的刀子。

    “多谢刘将军关心,狄风也是刚回。”狄风只好捏着鼻子说道。

    “能回来就好,证明狄兄弟还算有些本事。”刘季有些挖苦地说道。

    狄风伸手去按住剑柄,心想你刘季说这话何意?是希望我狄风战死在临济不回来吗?

    刘季又似乎刚发现自己语失,朝狄风哈哈一笑道:“刚才不过跟狄兄弟开个玩笑尔,还望狄兄弟不必在意,不必在意!”

    “刘兄弟说得极是,都是自家兄弟,何必因一语之失而不快乎!”项羽见狄风的气色不对,又发现狄风用手去按剑柄,便劝解道。

    狄风手按剑柄其实也是一时之气,虽说他凭记忆已将在后世所习的武术捡了回来,且比原来还有精进,可他此时并不想跟刘季动武。

    听项羽劝解,狄风便将手从剑柄那拿开,勉强一笑说道:“刘将军多虑了,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