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真人秀之血战甲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战地真人秀之血战甲午-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短暂的困惑之后,吕向阳不再纠结日军是如何潜到了目前的位置,立即中断了和指挥中心的通话,大声的给他的部下下达命令。

    “Dropback!(退后)”他首先给在前方警戒的士兵下达了命令。

    很多人认为,在机枪的广泛使用后,骑兵的末日就到了。那么两个排的山地步兵,在拥有强大连射火力的情况下,是不惧骑兵的冲击的。

    其实不然,机枪对骑兵的虐杀,是在完成用交叉火力构筑火力覆盖前提之下的。

    吕向阳的山地部队此时全部猬集在一起,队形都没有展开。这样的队形根本不能对前方实施最佳的火力投射。

    至于机枪的交叉射击,机枪手有没有全部恢复意识都还是个问题,这个时候提什么机枪交叉火力啊。

    在这种距离上遇到大队骑兵,他们最好的选择是退到西面的小树林。当前的骑兵对比吕向阳的山地步兵,已经有了很大的数量优势了。谁也不知道,路的那边,他们看不到的拐外的后面,会不会还藏着跟多的骑兵,或者是其它兵种的敌人。

    树木会阻碍骑兵的冲击,他们的强大火力在有了树林的依托后,可以给骑兵造成巨大的伤害。吕向阳决定要退防到那片杂木小树林里。

    对面的日军骑兵在受到吕向阳部队的哨兵的枪击后,迅速的展开了队形。很快,他们发现对面的敌人只有大概六七十人,而且是挤在一块阔地上。日军骑兵的指挥官马上命令发起冲锋,他打算全歼这股敢于在开阔地形下对抗帝国精锐骑兵的敌人。

    这支日军骑兵还算的上训练有素的,还遇袭后第一时间展开了队形。在指挥官的号令下,他们就对三百米外的这群穿着奇怪的敌人发起了冲锋。

    很快日军骑兵就对这那几个最靠前的敌人来了一轮齐射。那几个穿着花花绿绿奇怪外套的家伙,正在用一种连射武器在朝他们射击。

    清军有连射武器,日军是知道的。他们的第一军在朝鲜和清军作战时,就吃过清军装备的格林快炮的大亏。

    不过眼前这些敌人用的绝对不是格林快炮。格林快炮庞大笨重的外形让人过目不忘,显然不可能是那些人手里那种小巧的连射武器。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了,这么近的距离,这些人挤在一块开阔地上,没有鹿砦拒马的掩护。日军骑兵们,有信心几息之后就冲到他们面前,他们的马刀将畅饮敌人的鲜血。

    日军骑兵在打了一轮齐射后,抽出了马刀。他们用的是村田13式单发骑枪,在这个距离上再装填弹药进行射击。还不如加快速度冲过去,用马刀砍杀,这可比在马背上进行高难度的装填弹药射击更具有杀伤力。

    他们是日军第一师团的骑兵部队,装备的是这种只能装填一发子弹的村田13式单发骑枪。其实,目前只有近卫师团和第四师团装备了村田22式连发步枪和骑枪。注意,这个时候所谓的连发步枪并不是我们说的半自动步枪,指的是带有弹仓,可以一次预装多枚子弹的步枪。这种步枪射击后仍然要靠拉动枪栓来完成退出弹壳和装填弹药。

    日军骑兵的一轮齐射之后,吕向阳他们这边就出现了伤员了。一个在外围担任警戒任务的士兵中了三枪,胸口腹部各一枪,大腿也中了一枪。

    防弹背心的陶瓷防弹板给这倒霉的哥们挡下了致命的两颗子弹。但是弹头的冲击力狠狠给了他的肋骨和肚里的脏器来了下,他感到有点喘不过气来。

    这款村田13式骑枪是村田13式步枪的骑兵版本,而村田13式步枪则是后来赫赫有名的“三八大盖”的祖先。此时的13式步枪可没有它孙子三八式步枪那种“一枪两个眼”的穿透力,它用的是11毫米的1871年式毛瑟圆头弹。

    大口径的铅制弹头在这哥们的大腿上凿开了一个血淋淋的洞,鲜血从洞口直往外冒。这种铅制的软弹头对人体组织的破坏是巨大的。

    “Medic!”受伤士兵身旁的战友,一边把他往后拖,一边大声呼叫医护兵。

    “Lockandload!(上膛开保险)”吕向阳大声向那些刚刚恢复意识的士兵喊着。

    “Coveringfire!(掩护射击)”那些从懵圈中回过神的士兵们大叫着朝日军的骑兵射击。

    趁着这轮压制射击,战斗救护兵躬着身子,来到了伤员身边。一看这伤口,估计是伤到动脉了。快速的给伤腿扎伤了止血带,在另一个士兵的帮助下,拖着伤员往后退。

第七章 混乱的D…DAY(五)() 
随着越来越多醒来的步兵加入了射击的行列,展开冲锋的日军骑兵的伤亡开始增多,不时的有人从马上中枪坠马倒地。

    而那些中枪落马的日军骑兵,生还的可能性非常的小。后面冲上来的马匹,在高速奔跑的情况下,根本没有办法去躲避这些落马的骑兵,只能踏过去。

    某些反应还算灵敏的倒在地上的骑兵,就算通过翻滚堪堪躲过一匹马的踩踏,也逃不过源源不断地疾驰而来的马蹄。留个完整的尸身,对于这些侵略者来说都算是个好的归宿了。

    “朝着马射击,朝着马射击。”吕向阳发现了士兵们大多数的在朝马背上的日军射击的,大声的叫喊着提醒他们。

    这些山地步兵一直都阿富汗的山区和游击队作战,他们敌人是那些操作AK系列突击步枪的“反美武装分子”克隆人。对于他们来说攻击操作武器的人,已经是本能的反应了。

    但是吕向阳不一样,早年他在藏区边防某部服役时,就是骑兵。退役后又在川藏山区当了十年的骑警。他知道对付抽出马刀冲锋的骑兵,射击马匹比射击骑在马背上的骑兵更有效。

    马匹的体积要比人大得多,更容易被击中。倒地的马匹更容易绊倒后面冲上来的马匹,而倒地的人则轻易的就被冲锋的马匹踩踏而过。

    听到吕向阳叫喊的士兵们,迅速的转换了射击的目标。这种改变马上收到了效果。

    更多的马匹中枪,体积更大意味着中弹的概率更大。骑兵被击中倒下后,马匹仍然可以随着冲锋队伍前行。而马匹中枪后,不但把设上的骑手摔了下来,倒在冲锋阵型中的马匹,会阻碍后面高速奔跑的马匹。

    日军骑兵冲锋的速度明显降了下来,由于前面的马匹中枪倒地。后面的骑兵不得不操控坐骑跳起越过,或是躲避;整个冲锋的势头为之一滞。

    但是仅仅是这样是不够的,在这一批骑兵冲锋后,北面树林遮挡住的路上,更多的骑兵在涌出来。假如后续的骑兵也展开冲锋的话,连绵不绝的骑兵潮会把他们这两个排的人淹没的。

    “抽出两挺M240机枪,布置到我们身后五十米的两翼,要快,我们要撤到那边的树林里去。”吕向阳一把拉过一个排长,把嘴凑近他的耳朵,大声的喊道。

    此时,山地步兵仓促应战,虽然机枪、突击步枪同时开火,看似打得热闹,其实这个时候的火力并没有最大化。

    这个时候山地步兵们的射击方向和敌人是在一条轴上的,只有射击的方向和敌人尽可能的垂直,交叉射击的效力才能达到最大。而在两翼布置机枪就是为了达到这种效果。

    吕向阳安排两挺机枪在两翼掩护部队撤退,也是有讲究的。这机枪掩护可能不像很多神剧里的那样毫无章法。机枪掩护,必须把机枪布置在两翼。如此一来,机枪开火是就会对正面之敌交叉射击。两翼的机枪的射击线和在机枪之间的战斗人员就形成了一个三角形。

    机枪开火掩护时,战斗人员都在两侧机枪的射击线形成的夹角内活动,不会进入机枪的火力通道中,从而避免被己方机枪误伤。不论是进攻和撤退都是如此。

    像神剧那般随便找个地方就架机枪来突突突,那打死的自己人不一定比打死的敌人少。

    “看到我们身后那片树林了么,你带着那两门60毫米迫击炮到林际线上架设跑位。我们撤退时,朝着北面那个道路的拐外处进行阻断炮击。掩护我们撤进树林。”吕向阳又安排了迫击炮的位置。

    在撤退时,除了在两翼安排机枪进行掩护射击外,还会安排曲射武器对敌人的追击的必经道路上进行阻断炮击。防止战斗人员撤离后,留下的火力空档被敌人利用。

    美剧《兄弟连》中,温斯特中尉带领E连夜晚偷袭德军党卫军,就是在自己撤退的路上,安排了60毫米迫击炮对德军进行阻断炮击。在他们打完黑枪后,那门60迫击炮连续发射,温斯特他们全身而退。

    在先行后撤的两挺M240机枪在后方的两翼架起来后,吕向阳命令手下的大兵们开始有序的撤忘西边的树林。

    先是伤员和抬担架的士兵先走,然后是携带突击步枪的步兵,最后撤离的是机枪手。当他们到达和原先在他们身后两翼掩护的机枪同一条直线的地方时,他们就停下继续朝着追击他们的敌人射击。

    而刚才最后撤退的机枪手不会在这里和他们停留,而是继续退到他们身后,在两翼又架设机枪。然后又把刚才做过的事情在来一遍,只到和敌人脱离战斗。

    日军骑兵在山地步兵两翼的机枪开火后,伤亡骤升。日军指挥官小池俊一中佐讶异于对面敌人有如此多的连射武器,他一次投入了两个中队的骑兵进行冲锋,居然没有一匹马冲到他们的阵前。

    很快小池俊一从单筒望远镜里发现了对面的敌人正在撤退,他心里一喜。按日军第一军在朝鲜和清军的交战的经验来看,华夏军队一旦撤退,一场溃败就要开始了。

    短短的一个照面接战,自己安排冲在最前面的一个骑兵中队就死伤一半,还逼得后续的那个骑兵中队重整队形。这一小股敌人应该是清军最精锐的部队了吧,全歼这些人,缴获他们手中那些小巧又威力巨大的连射武器。他似乎看到此战之后自己的晋升大佐的场景了。

    可是,他想象中的敌人溃败,然后被己方骑兵追杀的场面并没有出现。对面的华夏军队有条不絮的撤退着,他们并没有争先恐后的逃命,他们相互掩护,有序的撤往身后的树林。对比与清军在平壤的那次灾难般的溃退,他们是如此的镇定从容。

    他们是谁?小池俊一感到自己对面的这小股部队不论是从武器、战术、纪律各个方面都要远超日军的近卫师团——那个他印象中亚洲最精锐的军队。为什么帝国的间谍没有提及过这样的一支军队。奇怪的装束,犀利的武器,他们还有多少人?他们是北洋的陆军吗?还是华夏皇帝派来增援旅顺的部队?他们突然出现在这里有什么目的?他心里充满了疑问。

    不能让这股敌人撤到树林里,进入树林他们就有可能摆脱骑兵的追击。必须要解开他们身上的秘密,他们的存在是对帝国陆军夺取辽东半岛计划的威胁。

    可是冲锋的骑兵在这支神秘华夏军队强大的连射武器下疯狂射击下经伤亡过半,已经有溃败的迹象了,这支华夏军队就快要退到树林边上。

    当山地部队在队伍的两翼布置了机枪后,M240和M249机枪的交叉射击构成了火力覆盖网。金属弹幕铺天盖地而来,冲锋的骑兵和马匹犹如撞上了一堵无形的墙,始终无法靠近他们。

    一些骑兵已经不再高举马刀了,转而用配备的村田14式骑枪向山地步兵们射击。

    这可不是好的迹象,小池俊一心想。且不说这种打一枪装填一发的骑枪,在对抗敌人那犹如泼水般倾泻弹药的连射武器时根本占不到优势。就骑兵们放下马刀,举起骑枪射击磨洋工,这个举动本身就说明,那些骑兵快奔溃了,他们觉得是冲不过去了。

    日军的骑兵,受秋山好古这个“骑兵先驱者”的战术战法影响,和当时欧洲主流骑兵的走的不是一个路数的战法。

    由于无烟火药的发明和应用,步枪的射程和威力都的到了极大的提高。这个时候欧洲的骑兵已经是“龙骑兵”了,其战术思想为:骑兵为乘马的步枪兵,战斗时下马用步枪参加战斗。

    而日本的骑兵则不然,这个时期日军骑兵部队的操典开宗明义的指出了“骑兵以乘马战斗为主,以徒步作战为辅助作战之手段”。

    即使到了甲午多年后的日俄战争,日军骑兵还是挥舞着马刀冲锋,利用马匹的高机动性频频袭击俄军步兵、炮兵的侧翼己后翼。也算是敢和大名鼎鼎的哥萨克骑兵硬钢而不落下风的狠角色。

    此时,日军骑兵居然玩起了欧洲骑兵那套“龙骑兵”战术,显然是给山地步兵们的自动武器给打怕了,他们怯于冲锋了。

    小池俊一也看出了那些骑兵的心思,一狠心,咬牙下了一道命令:让作为预备部队的一个中队的骑兵,从后方发起冲锋。既然你们有后退的念头,那我就绝了你们的念想,用一队骑兵逼着你们往前。这小池俊一也是下了死手了。

    可是小池俊一毕竟只是一个旧时代的骑兵指挥官,对面的那群穿越者拥有太多他没有见识过的战术和武器。他的这一次倾尽所有的豪赌,注定是要失败的。

    接到小池俊一命令的预备骑兵中队,立即整队,转过道路的拐弯处,准备发起冲锋。

    此时早已在西边树林边上做好发射准备的两门60毫米迫击炮,立即朝着这个骑兵的集结地开炮。

    西边树林的林际线离这个骑兵集结地直线距离大约六百米,有经验的迫击炮观瞄手在这个距离上是有把握控制好炮弹落点的。果不其然,首发试射炮弹就砸在了马队里。

    两门60迫击炮都不用修正,马上来了一阵急速发射。这个正在集结整队的骑兵中队马上被打残了。

    原先冲锋岛半路的骑兵残部看到后方预备队被炸得七零八落,更没了冲锋的心思,一起都往后退去。

    这些冲到半路的骑兵,没有见识过曲射炮。想当然的认为既然前方没有敌人的炮兵,而自己的后方缺遭到了炮击,显然自己是被抄了后路了。前有狼后有虎,既然前面冲不过去,那就往后突围吧,至少往后冲是朝着己方大部队的方向啊。

    他们哪里知道,迫击炮这种曲射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