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真人秀之血战甲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战地真人秀之血战甲午- 第1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东万律,一个用木栅栏围起来的营地里,陈三娘正靠在一个盖了纱布的摇篮边上打盹。摇篮里睡熟着的是她未完周岁的儿子,这小家伙呼吸平稳脸色红润,显然他的母亲近来的日子过得也还算可以,已经能很好的哺乳他。

    在儿子不吵闹的时候,陈三娘会背着他去给路护士做翻译。她的父亲和丈夫都是靠在私塾教书为生的,她也跟着念了些书,能听懂这些大宋人说的那种“普通话”。

    这个几个月来的经历对陈三娘来说就是一场不愿回首的噩梦,在绝望地时候她曾经憎恨给自己带来厄运的华夏人身份,她不明白为什么就因为语言和习俗不一样,那些土人就会对她手无缚鸡之力的老父亲和丈夫动起刀子。

    她和儿子的命是丈夫用瘦弱的身躯把穷凶极恶的土人挡在家门外而换来的,逃入树林里的陈三娘靠树叶上的露水撑过了三天三夜。林子外的叫喊声似乎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先是有人用番话在喊打喊杀有人用客家话求饶,后来情况就出现了反转,陈三娘从灌木丛的缝隙里看到了疲于奔命的竟然是那些原先在这里肆虐的土人。

    看到这种情形陈三娘冒险从林子出来了,尽管生性坚忍的她还能在树林里挨下去,但是三天没有一粒米下肚的她应经没有奶水了,再躲下去未满周岁的儿子就要饿死在树林里了。

    只是她的家早就被劫掠一空,街坊邻居的也是如此,她根本找不到可以吃的东西。为了襁褓中的儿子,陈三娘再次冒险到大路上去求助,她想也许会有好心的老乡给她一点点用以续命的米。

    聪明的陈三娘在路上遇到身着华夏人服饰的人时,都会哼起家乡的童谣,以表明自己的身份。她想等遇到面善的人再去讨些吃食,奈何一路上都是遇到了杀红眼的人,吓得她都远远躲了起来。

    那一日陈三娘看到一队走路齐整的华夏人,心想着这队人必定是有人约束的,这才敢靠了上去。果然这队人里有个嘴上还带有绒毛的小伙子在听到她哼唱的童谣后就给了她一些干粮,后来有更多的人把自己包裹里的干粮给了她。

    再后来这队人在附近扎了营,开始收拢她那些没有营生又无力保护自己的客家老乡。无依无靠的陈三娘很快就过来投了这个营地,聪明如她懂得那么一个道理“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在这种时候她一个妇道人家手里有那么多的干粮可不是什么好事。

    这个被路护士称为“难民营”的地方给所有来投靠的华人提供了住所和食物,尽管住的只是用竹子搭建的棚子,吃的是很稀很稀的野菜米粥,但是来到这里就可以远离木栅栏外的纷乱生存下去,大伙也不再奢求什么了。

    在陈三娘看来路护士是心地极善的人,每日里她都给很多人治病疗伤,她包扎伤口的手艺更是一绝,不仅动作麻利还能扎出齐整的样子来。

    冬儿被蚊虫叮咬后痒得哭闹不止,同一个棚子的人都排挤自己,也是路护士送来了挡蚊虫的纱布,还给冬儿涂了些药膏,之后他便不再哭闹了。路护士大声地叱喝那些排挤自己的人,虽然用词极其粗鄙但却很管用,那句再闹就给老娘滚出去的话语镇住所有给自己白眼看的人。求观音菩萨保佑路护士日后嫁个好人家,子子孙孙都富贵平安吧,陈三娘在心里默默地念叨。

    假如陈三娘知道路小北真实的身份,她或许会换个神仙来许愿。就路小北来到西婆罗洲都的所作所为来看,大慈大悲的观世音想必也容不下她的,估计得去拜战神冉闵才还管用一些。

    “英国人对这里局势有什么看法?”金鹏问路小北。

    “他们能有什么看法?在南非这种事他们干得还少吗?难道要来和我们比五十步和一百步哪个更绅士吗?”路小北反问道。

    “据说荷兰人已经请他们出面来干预婆罗洲的局势了,我们是不是要收一收啊?”金鹏说道。

    “收什么?梁露义他们用的武器都是犹太人采购的,这些都是有订货发货的单据为证的,和我们没有一毛钱的关系!我们能力有限,暂时只能在东万律开辟难民营,逐步恢复这里的秩序。荷兰人看不过眼自己派人过来管呗,瞎哔哔有什么用啊!”路小北说道。

    “嚯,就我们那艘七千吨的铁甲巡洋舰摆在这海面上,荷兰人也怕着了和脚盆鸡同样的道,到时候婆罗洲没了还是其次的,连巴达维亚也搭上了就有得他们哭的了。他们也不傻,早特喵地和这里的事情摘得干干净净的了。”金鹏说道。

    “你又在树林放那些东西了?手尾处理干净了没?”路小北问金鹏。

    “没放啊,烧一些当地的特殊植物把人熏出来而已,底舱那些东西金贵的很,你以为全都是氯气这种便宜货啊。”金鹏说道。

    “我就那么一说,别到时候给人弄到头版头条上去,不好看。”路小北说道。

    “放心吧,我有分寸的。”金鹏回答道。

    “那行,最近我就把主要精力就放在梁露义和罗义伯那里了,这俩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我得拉好笼头了。规矩得给他们立好了,可以文斗不能武斗,谁动拳头谁出局!”路小北说道。

    在路小北的计划中,不久以后这里将会举行选举,从而产生新一届的兰芳共和国的大统制。所有生活在西婆罗洲兰芳共和国境内的成年人都可以获得选举权,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也只有当地的华人还能投票了。

    在路小北划定的框架内,梁露义和罗义伯可以用各种办法来拉票,是的,除了动武连贿选都在路小北的框架之内。什么?你说这样低效的“皿煮”不利于发展?拜托,路小北要的是一个便于控制的亲宋傀儡政权,谁要在殖民地什么搞高效的职能型政府了啊!?

    很明显,路小北的计划就是谁最听话就支持谁上台,上了台你不听话我就拉你下来,所以梁露义和罗义伯对于路小北来说都有存在的意义。这个套路你开来是不是觉得很熟悉?不错,就是照抄二十一世纪鹰酱中情局的那些伎俩咯,这种先唆使人放火然后又出来当圣人的套路你怎么可能不熟悉呢?

第三百八十七章 精武门() 
“三娘,你日后有什么打算呀?”路小北问在自己的客家语翻译陈三娘。

    “打算?寻个能容得下冬儿的人家再嫁了,再怎么样也得给他们李家留下香火呀!”陈三娘用一种带着奇怪口音的“普通话”回答道。

    “你就只想到这种办法呀?”路小北继续问道。

    “那还能怎么办呢?这东万律大乱,遭罪的妇孺居多,想必那鳏夫定也不少,总能找到容得下我们母子之人。”陈三娘回到道。

    “为什么老想着靠男人呢?你自己也可以把冬儿带大的啊。东万律以后再也不是以前的样子了,这里会有医院会有学校,你那么聪明大可以去做护士或者可以去当老师呀。倘若遇到心仪的男子嫁了倒算是幸福美满,但是大可不必也为生计去为难自己。”路小北说道。

    “路护士,您说笑了,我可比不得您,我见了血就头晕做不了医院里的那些伙计。老师?是教书的先生吗?这哪有女子做教书先生的呀?”陈三娘说道。

    “女子怎么就做不得老师了呀,我看你认识的字就比很多男人都多,当然可以是可以做老师的。”路小北倒不是讲客套话,这陈三娘还是闺女时就甚得父亲疼爱,嫁了人丈夫也宠得很,一直都有读书习惯。

    “我倒是想做个教书的先生,但是怕是路护士你说了不作数啊。”陈三娘是个聪明的人,她知道东万律怕是以后都由大宋人说了算了,这学校必定是会有的,但是学校是教书育人之地路护士一个女子怎么可能插得上手呢?

    “呵呵,我说你行你就行,就是让你当个副大统制都行,还差这一个女校的老师吗?”路小北微笑着说道,她这个兰芳共和国的太上皇还解决不了一个女校的老师名额吗?

    “承您吉言了。”听到路小北这样说陈三娘也不再说什么了,毕竟路小北也算是有恩于她,她再说下去就是驳了恩人的面子了。

    陈三娘当了路小北十来天的翻译,这资历拿出去不说能不能混上个副统制,但是想在日后复国的兰芳共和国政府里混个职务怕是没人敢反对的。不论是梁露义或是罗义伯掌权,谁敢不巴结这位东万律太上皇的翻译啊?去女校当老师那是给学校面子好不好!

    日后陈三娘若嫁于哪一家,那家人估计马上就能成这东万律的名门望族了,这还真不带一点夸张的!

    身在东万律的陈三娘在为自己的前途发愁的时候,万里之外的天津卫霍元甲也有着同样的苦恼。田布滋刚刚就开设一个叫“精武门”的武馆的问题寻求了他的意见。不用猜,按田布滋的意思这个武馆的主人就是霍元甲了。

    “霍师傅,是不是碍于家传绝学不得外传的规矩,你不便当广招门徒啊?”田布滋也看出了霍元甲眉宇之间的犹豫。

    “东家,倒不是霍某敝屣自珍,只是现在已经进入了热兵器的时代,这拳脚已难堪大用,上级何故要开武馆广招门徒呢?”尽管霍元甲已经是国土安全处的探员了,但是田布滋仍称他为霍师傅而他也还是喊田布滋东家。

    “国人羸弱,别人都抬出了东亚病夫的名号来了,这武术除了是杀敌之术,就不能有强身健体之功吗?想要精神上强大,首先得身体上强大!发扬精武之魂,振奋民族精神,这是我们要开设武馆之初衷,和现在是不是热兵器时代无关。”田布滋说道。

    “只是我现在是国土安全处的探员,我。。。。。。”霍元甲继续说道。

    “这是赵指挥官和王河商量后做出的决定,你任然是国土安全处的探员,只是多了一个‘精武门’师傅的身份而已,就像我既是田医生也是田站长一样。”田布滋说道。

    原时空历史上的“公车上书”还是如期而至了,在康有为的带领下一众上京赶考的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在那份名为“上今上皇帝书”的文章里,这些酸子们不仅提出了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等主张,还对那份被穿越众抖出来的满大人和毛子签订的《中俄密约》提出了异议,认为其是丧权辱国的,和毛子签订这样的协议无异于与虎谋皮。

    满大人和原时空历史上一样,一口就拒绝了这些书生提出的要求。但是穿越众却知道这次举人们的联名上书在当时社会上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那些抱着不同目的的书生会在这之后开始他们的维新之旅。

    穿越众当然不能只冷眼看着满大人作死了,他们要想办法在这场满大人作死的闹剧中尽可能把那些已经睁开眼睛看世界意图拯救自己民族的精英知识分子拉到自己这边来。

    开一个以“发扬精武之魂,振奋民族精神”为口号的武馆就是穿越众众多举措中的一个,比起在报纸上做花花文章,武馆更能聚拢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

    “那霍某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定不负各位达人的厚望。”霍元甲听到这是赵之一点了头的主意后便不在推辞了,太子爷都说了要办自己再推脱那就太不识趣了。

    让田布滋动起了开设“精武门”武馆念头的起因,就是他在前些日子看到了霍元甲教授张柱子迷踪拳的场面。霍元甲本来就不是个敝屣自珍的传统武人,在意识到了今后的战场已经没有多少传统武学的用武之地的情况下,他更是不把迷踪拳当成什么不可外传的绝学了。

    霍元甲已经打定主意让自己的儿子学习文化知识,日后如儿子所愿当个工程师也好,或是按自己的意思去和田东家学习西洋医术也罢,总之断不会让他再吃这练武之苦了,那这迷踪拳传与外人又有和不可呢?

    张柱子起先倒不是来向霍元甲请教传统武学的,他是眼馋霍元甲那出神入化的CQB技术。为了提高自己日后在行动中的存活率,张柱子缠着霍元甲教授他CQB技能。

    霍元甲倒是倾囊相授了,奈何张柱子的底子薄啊,很多动作就是因为不够敏捷而做不到位。怎么办呢?霍元甲想到了一个办法,教张柱子练习迷踪拳来提高他的动作的敏捷度。

    结果不教不知道,这张柱子还真是个习练传统武术的好苗子,尽管按老一辈的说法他这已经快十六岁年纪已经过了成材的好时机了,但是霍元甲倒是很看好他的潜力。

    这两人每天都在新田氏诊所的院子里比划,让田布滋动起了开设“精武门”武馆的心思。或许田布滋把这个想法报给临时执委会的时候是有那么一些恶趣味的成分在里边的,但是执委会的诸公却发现在这个时候大张旗鼓地搞一个“精武门”倒是一个不错的想法,这是一个在底层百姓中为大宋聚集人气的好方法啊!

第三百八十八章 谍战进行时() 
尽管已经确定要去主持“精武门”武馆的授业工作,但是霍元甲最近却几乎没时间来参与到武馆的筹备工作。穿越众和毛子在天津卫斗得是浑天暗地,比起在辽河平原上那场明刀明枪的围歼战,这里战斗更加的残酷。装备上的优势并不足以碾压所有躲藏在暗处的敌人,参战的军情处和国土安全处的探员们经常有人受伤,甚至已经有在编的探员为此失去了生命。就伤亡的比例来看,探员们伤亡远要比战场上那些有坦克装甲车飞机掩护的士兵要高出一大截。

    在天津卫,你永远都无法预知你走过的下一个拐角会不会出现危险,你很难察觉那些和你擦肩而过的路人手里会不会攥着一把匕首,这里是一座危险的城市!这里是一座战斗的城市!

    有人愿意投奔大宋,那就会有人成为满清的鹰犬,也就有人愿意为了沙俄的赏金成为汉奸。一件防弹背心根本就不能让你在这座城市里拥有安全感,更何况并不是所的探员时刻都会穿着那件笨重的背心。

    每周开往辽东半岛的英国商船上都会抬上覆盖着独角兽旗的橡木棺材,有时候是几个,有时候是十几个,田布滋每周都会身着一袭黑衣在码头为这些牺牲的人送行。

    那些躺在棺木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