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真人秀之血战甲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战地真人秀之血战甲午-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现在山地元治失去所有的火炮,而步枪攻击对这些战车完全没用。他只能想办法撤退,尽可能的保存有生力量。以后在想办法对付这些可怕的战车。

    赵之一领着第一梯队一路狂奔,来到了预设的阻击战场,一段被两个小土丘包夹这的路段。

    步战车上的步兵开始下车,依托着战车布下阻击阵地。一块块折叠钢板被打开,架了起来,一个射击掩体就完成了。一辆步战车就是一个火力支撑点。

    赵之一和胡大壮都专出了炮塔,炮塔上的机枪护盾是呈一个密封的圆形的,日军的11毫米圆头步枪弹根本伤不到他们。他们可以用这两挺机枪增加火力。

    “哼,哼,一会就让你知道,行动代号:爆菊可不是白叫的。”赵之一嘴里碎碎念着。

第二十四章 行动代号:**(三)() 
接到山地元治命令的日军军官迅速地组织士兵,想要构筑起防线阻挡第二梯队的进攻。

    这个时期的日军军官有很多是经历了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国**战的。他们在对各藩的平叛战斗战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甚至很多人是留学欧洲一些著名的军事院校的。

    那些日军军官认为虽然对手的武器犀利,但是目前投入战斗的兵力并不多,他们是有机会稳住阵脚的。

    还是那句老话,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第二梯队在离日军一千米左右的地方就停了下来,步兵们又是玩得那一套,依托着步战车、悍马车构筑火力支撑点。

    第一梯队已经完成了对日军的穿插迂回,而第二梯队距离日军有一千米,穿越者没有部队处于Dangerclose范围内,担任FAC的李思锋把这一信息汇报给指挥中心。

    那两门一大一小的丧门星迫击炮又恢复了炮击,第二梯队里山地部队那两门60毫米的小砸跑也加入了合奏,这时的炮击由二重唱变成了四人合唱。

    在观测哨的指引下,火炮对日军进行了精确的炮击。只要有日军稍有聚拢的迹象,炮火就会如期而至。

    日军军官们才稍稍聚起一些士兵,就会遭到猛烈的炮击。整个日军阵中,一派士兵找不到军官,军官找不到士兵的混乱景象。

    应对这种情况的最好办法是,让部队稍往后侧,重整队形。只是对手已经完成了迂回包抄,再让敌人的第二梯队粘上来的话,很快合围的口袋就会形成,然后慢慢收紧。

    日军不敢后撤进行重整,而第二梯队也不着急着进行冲锋。穿越者的第二梯队用。50大口径机枪和7。62毫米机枪这些射程比较远的武器对日军进行压制。

    步战车和悍马车慢慢的掩护着步兵朝着日军推进,那些手持M4卡宾枪的士兵只是随着战场慢慢往前走,而并不盲目开枪。一千米的距离对于短管的M4有点吃力,5。56毫米步枪弹的威力在这个距离上也有点无奈。

    日军的炮兵阵地作为穿越者两个梯队攻击的重点,被倾泻了各种口径的炮弹,加上日军自己弹药的殉爆,已经看不到什么活人了。甚至看不到一门完好的炮,各种山炮,野战炮的零碎洒了一地,真是个末日景象啊。

    日军士兵们很快发现,不管是他们有意或无意地聚集,总会遭到炮击,或者是那些连射武器的射击。

    高爆榴弹的巨大威力让这些士兵们怀疑他们是不是遭到了重型岸防炮的轰击,而那些机枪的短点射更是精准歹毒。总之,士兵崩溃了,他们拒绝执行军官们原地整队阻击敌人的命令,四下溃逃了。

    看到日军开始溃逃,第二梯队并没有急着追击。仍然是按着原来的速度,步兵依托着战车,慢慢靠近日军。这种攻势虽然没有第一梯队那种刀锋划过的尖锐犀利,但是却犹如攻城锤般沉重而势不可挡。

    往后溃散的日军士兵,跑了一段距离之后,就受到自己人的枪击,这是山地元治下的命令。

    看到无法在最前沿组织防线后,山地元治立即在稍微靠后点的地方组织了另一条防线。他寄希望于这靠后防线能脱离对方那种大威力“臼炮”的攻击范围,再不济也能降低“臼炮”的轰击精确度。刚才那两门迫击炮一炸一个准的精度,对山地元治的震撼已经不能用“惊吓”这种程度的字眼来形容了。

    而这两门一大一小的丧门星的确也停止了炮击,不是因为超出了射程。而是在经历了长时间的连续快速炮击后,炮管的温度有点过高,为了避免出现事故和损坏炮管,炮班停止了炮击。

    山地元治还没来得及庆幸,那些溃散下来的日军士兵就朝着他刚组织的这条防线奔来了。他不得不命令士兵们朝着溃兵开枪,否则还没等敌人攻击,这些溃兵无脑的正面冲击,就会把他临时凑起来的防线,冲得七零八落。

    被自己人打了排枪的日军溃兵,终于朝着这条临时构筑的防线的两侧散去了。

    这个时候第二梯队也发现了有成建制组织防御的日军士兵了。最先开火的是“皮兰哈”步战车上的厄利空20毫米机关炮,接着是M1128MGS机动炮车上的那门105毫米线膛炮。

    又是一轮反步兵高爆榴弹的洗礼,这条被山地元治寄予厚望的防线瞬间溃了。那些临时用装补给箱子构筑的掩体,也许能挡挡这个时代的圆头步枪弹,但是遇上21世纪的重火力,也如纸张般无力。

    火炮、机枪不间断的倾泻这弹药,日军的又一次溃退开始了。第一师团本部参谋们的“预言”又一次落空了。他们根据清廷无法生产无烟火药的情报,做出了这股敌人无法长时间使用连射武器进行攻击的判断,同样的,也根据清廷无法生产苦味酸炸药来判断他们的火炮威力很小。

    今天的战况把这些参谋的脸打了一遍又一遍,估计要肿城猪头了。这些平日里心高气傲的参谋们此时全蔫了,对面的敌人完全不按个世界的套路走啊。他们自诩周游列国、学富五车,却是完全预测不到对手的招数。

    这股敌人要干什么?整个辽东半岛实际上已经被日军切断了和大陆的联系了,他们这种大量使用速射武器和频繁使用炮火覆盖的战术,能持续多久?为什么突然在复州大道上进行如此猛烈的进攻,是要打通和大陆的联系吗?

    太多的疑问困扰着这些参谋了,即使是现在目前如此颓劣的战况,都无法停止他们对对方作战意图的猜测。

    山地元治可没那么多想法,今天要是不能把尽可能多的士兵带出这里,就算知道得再多也没有用。难道带着这些问题的答案去和天照大神谈心么?

    既然挡不住后面的追兵,只能从冲包抄了他们后路的这支部队的防线的空隙间冲过去了。注意,山地元治的用词是冲过去,而不是打过去。他已经完全失去了他的炮兵部队,根本没有信心去攻击那些铁甲车。但是不久的将来,这群来来自一百二十年后的华夏人,将用铁一般的事实告诉他,他就算有再多火炮也没有用,他们有各种办法玩死他。

    第一梯队呈扇形展开,在复州大道上堵住了第一师团本部撤往复州的退路。

    步兵们围绕着步战车和坦克构筑了多个火力支撑点,相互之间可以支援,很好的行成了交叉火力。第一梯队是纯机械化部队,带的弹药非常充足,各个火力支撑点之间的间隙看似距离很远,实际上在连续火力的压制下,没有任何装甲防护的日军士兵,是很难从这些间隙冲过去的。

    山地元治的战术思维还是停留在这个时代层面上,即使今日他受到了惨痛的教训。但是一时间改变固有的思维定式是很难的,况且这个时候的他能保持头脑清醒,知道要保存有生力量,就已经算经验丰富的将领了。

    山地元治所能依仗的是日军比穿越者多出好几倍的人数,在他看来敌人人数少,依靠着从未在战场出现过的新式武器占据了优势。

    但是机械总会出故障的,何况是这些未经过实在的武器装备呢?这些装备从开战到现在已经持续开火很久了,清军的士兵素质低,平时对装备的养护水平也不会太高,这些武器出现故障的概率是很大的。

    到时候凭借人数上的优势,冲过是没问题的,说不定还有机会打一个反击什么的也说不定呢。

    只是骨感的现实,又要击碎山地元治的迷梦了。未经历实战的武器装备?你指的哪一件?拜托,对面最年长的那种勃朗宁。50机枪都有上百年的使用历史了,好么?山地元治在把穿越者误以为是清军中的一支开始,悲剧就已经注定。

    日军冲击第一梯队阻击阵地的场面,大家自行脑补吧。以血肉之躯硬捍钢铁战车,冲击由25毫米机关炮、120毫米坦克主炮以及各种机枪和自动步枪构成的火力网。除了很血腥很暴力,没什么好形容的了。

    日军又溃了,今天已经用了太多这个字来描述日军的作战行动了。这种有一百多年的武器装备以及技战术水平代差的战斗,出现这种一边倒的场面,是没毛病的。

    穿越者的两个进攻梯队,参战人员甚至都没出现什么大的受伤情况。这一水的美军现役装备,只要不出现误伤友军,没有伤亡是不足为奇的。

    战斗打到现在还维持无伤记录,除了日军完全不适应穿越者这种作战路数外,最大的原因就是穿越者身上的这些装备了。

    进入二十一世纪,美军常年的战斗都是低烈度的反恐、治安作战,武器装备都很看重其防护性。即使是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有大量伤亡,也不能归咎于这些装备的防护能力不足。

    只有藏身平民中的游击队,简易路边炸弹,狙击手的冷枪和RPG才是造成那些伤亡的罪魁祸首。但是这些甲午时的日军都没有,今天日军到目前的战绩还是零。

    就目前的情况看,除非他们的天照大神显灵,穿越者出现误伤友军,或者那个不开眼的弄个撞车之类的事故,否则日军的战绩还将继续保持零蛋。

第二十五章 行动代号:**(四)() 
山地元治看到日军冲击了几次都无法靠近敌人的防线,他深感对手那看似松散却火力强大的阵地,是大有学问。这还是他印象中的清军吗?即使是对敌人拥有先进的武器装备有心理准备,但是现在一边倒的碾压屠杀惨剧,是他怎么也不会想到的。

    山地元治第一次生出了对手是无法战胜的绝望想法。他们参战的人数,基本上是可以清楚看出来,绝对不会超过四百人。而自己率领着人数十倍于他们的军队,竟然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但是山地元治迅速地甩掉了那个绝望的念头,一次战斗的失败不等于世界某日的到来。只要保存下第一师团这些忠勇的士兵和军官,他就还有机会在东山再起。

    山地元治又下了一道命令,日军放弃冲击敌人得阻击阵地,分散向两边的丘陵地区突围。

    山地元治的这一道命令下得非常的及时,坐在北美野马战机上担任FAC的李思锋已经提醒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的作战人员注意敌我识别了。也就是说,两个梯队间的距离已经接近他们武器射程的范围了,几乎是2公里左右了。

    为什么山地元治一开始不下分散突围的决定呢?除了心存侥幸要给第一梯队一个出其不意的反击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分散突围后很难把分散开的部队集结起来。这个时候无线电还没有发明,部队一撒开了,不是那么容易就能集结起来的。

    还有就往丘陵地区突围,要丢弃骡马辎重。假如敌人封锁主要的道路桥梁,失去补给又不成建制的日军会被对手一点一点的吃掉。

    但是这个时候已经是没有别的办法可想了,再迟一点就连跑路的机会都没有了。

    接到山地元治分散突围命令的日军,丢下骡马辎重,纷纷往两边的丘陵跑。

    第二梯队不去管那些往两边跑的日军,只管射击那些来不及跑留在道路上的日军。虽然前面的战况很惨烈,但是日军实际伤亡的人大约在七八百人左右。现在这一段长约两公里的长的狭窄道路上猬集了大约三千人的日军,往两边小土山上跑的路就那么几条小路。那么多的人想要从这几条仅有的小路逃跑,场面混乱可想而知。

    穿越者只射击呆在道路上的日军,让日军士兵们看到了生的希望,拼命往那几条小路上挤。那些实在挤不进去的,干脆丢掉步枪,用双手揪着低矮的灌木往上爬。

    当容易攀爬的地方都挤满了人的时候,开始有日军士兵绝收投降了。

    这是赵之一他们战前没有预料的到的情况,毕竟国人对日军士兵的印象都是悍不惧死的。失败后他们会头绑月经带进行死亡冲锋,亦或切腹自杀。

    那些雷人的和不雷人的影视剧里都没有这样轻易就投降的日军士兵。除了死亡冲锋,切腹自杀,还有跳崖等保留节目,甚至有日军伤员拉着救护他们的人垫背的情节。

    看着直挺挺的跪在道路上,双手横举着步枪的日军士兵不下四百人。穿越者们就差没大声喊出;“导演,他们不按剧本来演的啊!”

    战前的作战会议室真的没有接收大量日军俘虏的预案,第二梯队的穿越者一直是呈追击状态的,他们比较接近日军,最先发现了这一情况。

    “我擦,有大量日本人举枪投降了!”有人在1号通讯频道里大声的喊出来。

    而第二梯队的指挥官吕向阳也在另一个频道里和赵之一汇报了这个情况。

    还没等赵之一做出如何处理投降日军的决定的时候,穿越者又把火力转移到了正在爬山的日军那边。毕竟是来自文明程度很高的二十一世纪,开枪射杀举手投降的敌人这种事情,他们还是很难下手的。

    更想不到的是,这种自发的火力转移又搞出了一批俘虏来。正拼命往山上跑的日军发现,那些举手投降的同伴,并没有遭到对手的射击。反而是原先没有被攻击的正在跑路的他们,又开始遭到了扫射了,于是他们有样学样的举手投降了。

    “怎么办啊,老赵?”吕向阳这也是懵圈了。

    “还能怎么办,杀俘不祥啊,先抓起来再说吧。”赵之一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