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真人秀之血战甲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战地真人秀之血战甲午-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里还是装的黑原药。就算他们能打中M1A2坦克的履带,愿意未必能有什么作用。

    “小王子一号”完全可以抵近到最佳射程,对日军的火炮一一点名。日军想玩近身肉搏,那也得现有炸药包,会做燃烧瓶啊?可是炸药现在都是金贵货,日本陆军用不起。至于燃烧瓶,抱歉除了穿越者,这个时空还没有人会做呢。

    杨小东一边轻松得和消防员打着屁,一边拿着望远镜沿着复州大道往金州方向观察。他看到麻三拿回了那匹掀翻的马,正沿着大路往金州方向走。

    “这就放了那个鞑子啊?”那个消防员问杨小东。

    “老大亲自去放的,你还想怎么样?再说了,这小子忒能吃了,留下来你养活啊。我亲眼看见的,这小子整整吃了不下两斤的燕麦粥,也不怕撑死。”杨小东翻着白眼说。

    麻三按着安言信的提问,老老实实把知道的都说了。安言信也没有再为难他,马上让人给了他水喝。

    麻三身子虽然还被捆着,但是脚上的束带已经被剪开了。也被允许在帐篷里活动,但是被警告不要探头往帐篷外看。

    麻三心想我吃了熊心豹子胆了,我探头去看啥啊我,眼瞅着这小命才保住了,我没事赶着去看阎王爷看嘛。

    不一会有人拿着一盆食物给他,他一看,麦子粥,呀,这小命看来是真保住了。这麦子他再熟悉不过了,他们马队经常用麦子喂马,有时候有些马夫也偷偷拿来煮粥吃。特别是今年辽东水灾,到处缺粮,麻三自己都吃过好些天呢。

    在麻三印象里这可不是什么正经食物,这个时候没给他上好吃的,那就不是断头饭了。

    麻三哪里知道,被派去找他找食物的那个海豹队员,哪还有闲工夫给他找什么食物啊。直接跑到各个小队划定的烹饪区,见到有人吃剩的早餐的就叫他们往那个盆子里倒,恍了一圈就给麻三讨了这一大盆,足足有两斤。

    麻三是饿惨了,拿起塑料勺就往嘴里扒拉。这刚入口,他就觉得这和他以前吃过的麦子粥不一样。这个麦子粥又香又滑,味道就有点怪了,有点咸又有甜。

    他哪里知道,他吃的是很多人的剩饭啊。今天基地的早餐全是燕麦粥。后勤为了省事,直接发给每个小队即食燕麦,也就是烤制过的燕麦。每个小队拿到后,烧水往里加上燕麦一会就可以吃了。加糖,加盐,加牛奶,加葡萄干,加碎熏肉,反正个人按自己口味往里添东西。

    而麻三吃的是百家饭,当然就百种味道了。麻三一边扒拉一边想,这伙人是什么来路啊,给人犯吃的麦子粥都这么讲究啊。他以前吃的麦子粥有点盐就算是好的啦,可是这伙人给他吃的这麦子粥里有熏肉沫,而且绝对是上好的熏火腿。

    没有多少时间,麻三就把一盆子燕麦粥给消灭了。他在添盘子的时候,杨小东领着赵之一进来了,陪着的还有安言信。

    “吃饱了吗?”赵之一问麻三。

    “回大人的话,吃饱了,吃饱了。”麻三弓着腰回答。

    要不怎么说麻三是四九城里混过的呢,他看到安言信进来的时候,稍稍落后了赵之一小半步。他就知道这个就是正主了。

    “呵呵,我可不是什么大人。”赵之一很随意的回了麻三一句,这就是下意识的回了句嘴,没有什么实际含义的。

    但是在麻三这种七窍玲珑心的人眼里,就不一样了。不让叫大人,难道不是地位比官高?

    “没吃饱就说,我让他们给你拿,我这可不差饿兵?”赵之一又随口一句。不管麻三信不信,赵之一真没有什么用意,只是很说了半句后世老百姓常说的俏皮话吧。

    麻三注定又想歪了,原句是皇帝不差饿兵,他怎么说成我这不差饿兵,难道……?

    “这样,我有个差事要你跑一趟,你呢,回去给连顺带个话。这复州大道,我们守住了,日本人是过不来的。告诉他让他和徐邦道守好金州城就好。”赵之一也不跟他废话了,直接说出了此行的目的。

    “这个好说,我一定把您的话带到,只是不知怎么称呼贵部?”麻三不敢直接问赵之一的名字。

    “这个你就不必打听了,你只需记住,我们同为炎黄子孙,定不会坐视倭寇占我华夏土地,杀我华夏子民的。你回去和连顺说,金州城要是防御吃力时,可派人来我们这求援。来人带白旗为标记,以免发生不愉快的误会。”说完赵之一转身就离开了,整个基地都忙着备战,他真心没时间和麻三废话。

    还没等麻三回过神来,安言信又把有套给他罩上了,只是这次没有绑他,只是架着他往外走。麻三知道这是要把他带到军营外放了。

    帐篷外不远处,赵之一正在和一个给悍马车上的机枪装填弹药的士兵说话,也许是为了提提士气,他大声的问这个士兵有没有信心把爆日本人。

    “您的小王子一出马,日本人根本挡不住!”士兵大声的回答。他的意思是赵之一开的那辆代号“小王子1号”的M1A2坦克。

    结果麻三刚好被架着有边上经过,整个基地里人人都在补充弹药,检查装备,吵杂声很大。麻三没听得清楚,听成了“您小王子一出马,日本人根本挡不住”。

    这句话牢牢的记在了麻三的心里。

第二十章 连顺的困局() 
金州城副都统衙门里,连顺的签押房内。连顺端着茶碗,右手捏着茶碗盖,小拇指翘起。不停地用茶碗盖滤着茶叶沫,轻轻地对着已经凉了的茶水吹气。

    麻三站在连顺的对面弓着着身子回话,头低着用余光瞄了他一眼,麻三知道连顺这是坐蜡了。

    这伙人在复州大道上垒寨筑城也已成定局,朝廷要是追究起来推给日本人就罢了。只是这伙人剪辫蓄发,其中还有人自称王子,已是造反无疑。这个可是大事,对于帝党也好,后党也罢,败给日本人也就是赔款割地罢了,但万万不能让这乱党趁乱而起,那可是会要了大清的江山的。

    这伙人口口声声炎黄子孙,言必称我华夏,倒是和那发匪不是一个路数,难道是打着前朝旗号闹事?不管如何,老佛爷宁与友邦不予家奴的态度,他还是知道的。这金州城要是给日本人占了,他连顺跑回去,只怕还有活路;但是要这伙反贼成了气候,他项上人头必定不保。

    起初听麻三讲到这伙人的言谈举止时,连顺就猜测这伙人应是打了前明旗号来起事的,且应该与倭夷有勾结。上月倭夷密探宗方小太郎就弄了个《开诚忠告十八省之豪杰》的檄文,文中大逆不道之言犹在耳边,更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号,纠集各省之汉人,欲夺大清之天下。

    这伙人的言谈行事倒是和这檄文里的话颇有相似,炎黄子孙、华夏人,哼,这是要置我们满人于何地?

    只是他们让麻三带的口信是什么意思呢?麻痹自己,让清军疏于复州大道的防御吗?这种小孩子的把戏,自己堂堂一个副都统哪里会轻信。然而,他们说坚守复州大道要取信于我,麻痹我便罢了,让我在金州急难时,可救援于他们又是何理呢?趁机抢占金州城?还是有什么别的目的?

    连顺满脑子的疑问,呆呆地坐着,又过了多时,才发现手里的茶水已经凉透了,这才放下茶碗。边上的亲兵,赶忙换上新沏的热茶。

    “你看这伙人的实力如何?”连顺接过亲兵递过新沏的热茶,悠悠的问道。

    “回大人话,小人看到的都是精壮之人,应是老于行伍,身手甚是了得。身上所用的物件也甚是奇怪,且不说前头小人和您说到的那辆八轮大车。大人你且看,你是什么?”麻三说着,从怀里掏出了样东西来。

    连顺抬了抬眼皮,边上的亲兵走过去接过麻三双手呈上的东西,转身弓着腰上手递给连顺。

    “这是勺子?”连顺接过这东西一看,发现是一只勺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调羹。

    连顺看这勺子,通透入水晶,分量极轻,入手如若无物;非金非玉,更不是那洋人用的玻璃。

    “大人,你且折它一折。”麻三看着连顺狐疑的表情,卖弄了起来。

    连顺小心翼翼地折了一下这勺子,他不敢用力,这勺子用薄如蝉翼来说是有点过了,但是绝对也就两张宣纸的厚度。出乎连顺意料的是,当他逐渐加力,这勺子竟弯成了马蹄形。亦不断也无裂痕,撒手后有复回原样,这真是个新奇的玩意。

    “这是那伙人送予你的?”连顺问道。

    但凡要给官员递话送礼,你总得给门子、亲随等这些经手人把给红包。连顺以为那就是那伙人给麻三的红包了,倒也显得出手阔绰,也不像那些直接塞金银的人那么俗气。

    连顺要知道这勺子的来历,就不会有对方触手阔绰的错觉了,兴许还会因为自己见识少哭晕在厕所呢。

    “大人,您误会了,误会了。”麻三赶忙解释,这伙没辫子的显然被连顺看成反贼了,自己得赶快摘清楚关系。

    “这是小人被那伙人下狱后,吃牢饭所用之物。今日放归小人时,那狱卒收走了吃饭食用的精钢铁盘,但却将这勺子丟于地上。小人趁其不备,收入怀中。”麻三向连顺解释道。

    连顺听完,脸色微微一红,但是马上又变了回来,这养气的功夫倒还是不错的。原来是别人遗弃不用之物,自己竟然以为是贿赂门下,还称其出手阔绰呢。只不过,这玩意要拿到北平城里的古玩店,倒也能换些银子,物以稀为贵嘛,这东西有几个人见过呢?

    这勺子,就是我们日常用的一次性塑料透明勺子。只是这个勺子是单兵野战口粮里配的勺子,尺寸比我们日常在外遇到的稍微大那么一点点。

    要说那个给麻三找食物的海豹队员还真不讲究,拿剩饭打发麻三就算了。连寻根筷子找个勺子的功夫都懒得废,直接在地上捡了个别人吃完饭丢弃的勺子,连擦都不擦,就那燕麦粥里一杵就给麻三端来了。

    等到麻三吃完,那个不锈钢的盘子是要收走的,那个一次性勺子就又被那个海豹队员丢在了地上。

    麻三偷偷揣进了怀里,安言信倒是看见了的,只不过也懒得理他。他拿回去能干嘛?逆向研究?

    “大人,此物虽然在那伙人眼中应为极平常之物,用完即弃。我料想这勺子拿到北平城里,怎么也得卖了十几二十两的。他们自己不知道价,总有旁人知道价的,就算给旁人赚了这差价,这勺子怎么也得卖个一两二两的吧,就这么丢了,实在是阔绰啊。”麻三继续说。

    回上官的话,是不能点得太透的,要不然会让上官觉得自己没面子。我没那么蠢,不需要你讲得那么清楚。麻三深得此中要领,意思很明白了,这伙人有钱,没实力谁敢跑到战区之中夹在两军之中垒营砌堡,等着给人当肥羊宰杀吗。

    连顺挥挥手让麻三退出了签押房,闭起眼睛思量着。

    日军要分两路进袭金州城,他早就知道了。前些日子,抓了三个倭夷的三个探子。大刑之下,都痛快的招了。倭夷两万余人在花园口登陆,只是知道又如何呢?倭夷船坚炮利,又人多势众,他连顺虽身为金州副都统,其实也只有麾下这五百旗兵可用。这八旗兵早已不是几百年前入关时的八旗兵了。他这些旗兵能弹压缉盗、维持治安他就心满意足了,不指望他们能抵抗倭夷大军了。

    听闻日军进攻动向之后,连顺赶忙向他的上级盛京将军裕禄发电求援。盛京将军裕禄复电告称山西大同镇总兵程之伟已率军从营口南下,可缓军情。但是整个程之伟率军到了复州后就不在挪窝了,不管裕禄和连顺如何催促,就是照各种理由不往金州走。等到日军从容登陆七、八日后,派一支部队由登陆点花园口往复州进发是,程之伟马上迅速逃走。

    见程之伟迟迟赴金州,连顺又想李鸿章告急求援,李鸿章只要电告北洋舰队往旅顺方向派舰船巡逻。只是这时的北洋舰队自身难保,只能躲在威海舔伤口,哪有力量去阻止日军在花园口的登陆行动啊。

    见向李鸿章求援无望,连顺又向当时身在旅顺的前敌营务处总办道员龚照玙求援。只是此时的旅顺虽有三十三个营,共计一万三千余人的守军,但是却分属七个人统领。龚照玙虽然被称为“隐帅”实则谁也指挥部动。其实不要说他龚照玙只是一个小小的道员了,从后来的历史文献中发现的李鸿章的信件和电报来看,李鸿章都指挥部动这群窝在旅顺的兵头。

    眼看旅游求援又没戏了,连顺转身又向在金州城边上的大连湾炮台的淮军统领赵怀业求助。赵怀业是个贪生怕死之备,早就把炮台上能倒卖的军资换成银子,运回山东烟台,随时准备跑路。哪管你唇寒齿亡的说辞,他根本没打算守大连湾。

    连顺眼见各方求援无果,四日前更是电报线被倭夷切断,只能让门下一幕僚带信函骑马赶往盛京将军处求援。只是这四日过去,音讯全无,只怕死凶多吉少。

    这个时候,复州大道又突然冒出一伙人来,垒营筑堡,阻断道路。假如真如他们所说会阻击进犯的倭夷,那就是天大的喜讯了。且不管他们是不是反贼,他们在复州大道上和倭夷火拼,他金州城总算也能缓一缓。最好和倭夷一起两败俱伤,日后朝廷下旨平叛,他也少花些气力。

    话说回来,他们现在就算扯旗造反,他连顺又能拿他们怎么办呢?大敌当前,他手下那些旗兵们人心浮动,他自己都快弹压不住了。哪有余力去管复州大道上那伙人在干什么?

    旅顺诸将扯皮多日后,老将徐邦道终于忍不可忍,带着自己的拱卫军一千八百余人开赴金州城。不过,徐邦道否决了连顺据城死守的提议。带着他的拱卫军在里金州城外的石门子占据险要地形,构筑炮垒,迎击日军。

    此时的徐邦道快六十岁了,华夏人有言“人生六十古来稀”,他可称得上是老将了。他平过发匪,被清廷赐号冠勇巴图鲁,他还剿过捻军。比起连顺他算是知兵之人,这金州城据城固守只有死路一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