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真人秀之血战甲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战地真人秀之血战甲午- 第1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你们处有什么具体的计划了没有?”赵之一问路小北。

    “大致上有两个想法,一个是顺着我们在天津卫那边的行动,在钓出毛子的小偷后,让他在招供时加点猛料,让约翰牛的病继续发作,我们也好有借口让吸血鬼家族埋下的钉子配合我们截胡。”路小北说道。

    “第二呢,按停火协议我们控制的旅顺港会让日本海军的军舰临时停靠,等那艘军舰过来加煤加水的时候,我们就在钉子的帮助下制造争端,借机登舰抢船。”路小北把海军情报处准备的两套方案大致的说了一下。

    “不是吧,又是制造争端呀?这套路用太多了吧。”吕向阳说道。

    “哎呀,套路不要嫌弃老,有效才是关键。没看见脚盆鸡在后世的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搞的不都是低端套路嘛,还不是一样糊弄过去了,打不过人家讲什么道理都没用的。”路小北说道。

    “得,你们处先评估一下截胡军舰后各方的反应吧,反正还有很多时间。等评估报告出来后,执委会再来表决这个议案。”赵之一说道。

    会议进行到这大伙都开始收拾东西准备立场了,这时马小艺走进战情室汇到了复州城收到了徐邦道病逝的消息。路小北听到这个消息无奈的摇了摇头,这个她曾经不眠不休地护理过的倔强老头还是如同原时空的历史一样,病死在了辽河平原上,连离开人世的时间都大致相同。只不过在原时空他是听到《马关条约》的签署后暴病而亡,在这个时空此时的日本人还没能把满清打到服软。

    “徐邦道病逝,他手下的兵很多都没有选择投靠别的清军将领,而是选择了南下前往复州城。”马小艺说道。

    “哦,要来投奔我们吗?”赵之一问道。

    “算是吧,不过很多人表示不愿意当兵了,只想在我们的控制区讨生活。”马小艺说道。

    徐邦道的拱卫军长期驻守在金州城,和穿越众接触颇多。在穿越众和日本人没有达成秘密协议前,金州城根本就没有什么军事上的压力。很多拱卫军的官兵趁着徐邦道身体不好不能亲理军务,经常开小差到三十里堡和大连湾游玩。

    在目睹了穿越众控制区有大量用工缺口后,这些厌战的溃兵无时不在惦记穿越众控制区里的和平生活。他们发现大宋管辖的地方没有苛捐杂税,也容易找到活来干。就算没有什么特别手艺,只要肯下气力去种地那也比回到家乡要强,再说了困在辽河平原他们能不能活着返乡都是个大问题。这的没有多如牛毛的捐税,农产品的价格也比较高,讨生活没有关内那么艰辛,所以很多厌战的溃兵都选择前往穿越众控制下的辽东半岛。

    “交了枪的就都按难民来处置吧,想种地发放农具种子,想干活就让他们去就业培训中心报到吧。”赵之一说道。

    听到赵之一说的话,王河默默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点了点什么。处置难民当然不归他们国土安全处来管了,但是清军弃守辽河平原导致了大量的难民涌入辽东半岛,这给王河他们处增加了很多的工作量。谁也不敢保证这些难民中没夹杂有奸细,穿越众除了忙着安置他们的工作生活,还得提防着有人趁机闹事。刚刚组建的属于自己的行动队,结果马上又拉到天津卫去实战拉练去了,王河一夜间又回到了无兵可用的境地。

    好在几个月的辛苦工作已经初见成效,王河已经大致在穿越众的控制区内安插了属于国土安全处的眼线。相比起那些让警察部头疼的爱闹事的溃兵,王河更担心那些表面上的奉公守法的前清军士兵,一旦他们造成危害往往要比那些治安案件的主角要大得多。得到又有溃兵进入穿越众的控制区的消息,王河赶紧在本子上记了下来,回头得督促手下重点关注这批没验过成色的人。

    李若菡相比起几个月前已经老练了许多了,这会她都成组长了,尽管王河一再声称这是矮子里拔高个没办法中的办法,但是还是改变不了她已经当官的事实。

    此时的李若菡靠在金州城一间旅馆的客房门旁,身着白衬衫,穿着有DHS字母的防弹背心,双手持枪,嘴里叼着一个棒棒糖,等着她对面的壮汉用破门锤撞开客房的门。等不到那个和警察部共用的S。W。A。T小组,她只能组织自己的组员进行抓捕了。

    “双手举起来,跪在地上!”当壮汉撞开门后,李若菡大叫着和组员们冲进了客房。

    显然她的组员都是些习惯在建筑物力作战的老手,很快就控制了屋子里的人,一个想把一枚蜜丸状物件吞入口中的辫子男,被进入房间的国土安全处探员用霰弹枪的枪托狠狠地来一下,那枚白色的小圆团随同几颗牙齿被打落在地板上。

    “孙掌柜,看起来你身体不大好呀,见到我们就要吃药丸呀。”李若菡取下口中的棒棒糖说道。

    “老朽受了惊吓,胸口发闷,想吃颗药丸来定定神。”那个被打掉了几颗牙齿的辫子男说起话来都含糊不清。

    李若菡用带着手套的手捡起了那可白色的小圆团,手指发力一捏,一张小字条就被展开来了。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见识这些落后的小把戏了,这个月她都数次用手捏碎这种包裹这小纸条的蜜蜡药丸了。

第两百七十九章 奇怪的象形文字() 
电视剧里的奸细都是把情报直白地写在纸条上的,但是这里毕竟不是在拍电视剧。李若菡手上的那张借助放大镜才能看得清上面字体的小纸条上,都是用奇怪的符号来传递信息的。他们没一个人能看得懂上面到底写了些什么。跟着李若菡的那几个探员都是从末世纽约城场景里活下来的,不但精通室内作战,上起刑来也是下得去手的。很快那两个在客房里接头时被逮了个正着的辫子男就招供了,但是这两个人也完全不知道这份情报出自何人之手,更不知道上面记录的情报是什么内容。

    “别揍了,再揍就要翘辫子了,拉回去让处长来审吧。”李若菡对刚才用破门锤撞开门的壮汉说道。

    “哪有那么容易死啊!这位想来也不是第一次干这行了,碰他一点就哇哇叫,其实根本没伤什么筋骨。”李岩松说着把那个伪装成北货商人的孙姓男子从地上提溜了起来,反剪着给他的双手绑上了束带。

    见自己的伎俩被识破,刚才还在地上哭叫着打滚的孙姓辫子男这才安静了下来。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喝,刚才和他接头的另一个辫子男因为表演得没那么到位,被揍鼻青脸肿的,同样都是开口招了,会哭爹喊娘的人总会少招点罪。

    国土安全处后面再招募的穿越众,王河全部都选择了在“恶灵”团队的成员里挑人。虽然这些人要想成为合格的探员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但是他们都是实实在在地和克隆人干了整整九个月的人,素质要比纯键盘侠高出一大截来。

    李岩松没下载那个倒霉的APP前是个城管队员,没有什么专业技能的他除了在后勤仓库和食堂里帮闲也没别的去处了。什么,你说去一线作战部队?得了吧,和克隆人干了九个月你不烦,李岩松也烦死了。

    现在成为了一名国土安全处的探员,活倒是要比干城管难多了。但毕竟两者还是有些共通之处的,他很快就适应过来了。虽然很多时候还得打打杀杀,但是总比烂在后勤仓库和食堂厨房里强。

    “不是满语啊,这上面到底写了啥啊?”李岩松透过李若菡手里的放大镜瞄了一眼小字条上的内容。

    “嚯,你还认得满文啊?”李若菡问李岩松。

    “认得一点点,我之前干的那个行当,最怕惹到那些少数民族了,总得懂点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防身用呀。”李岩松说道。

    “那你看着上面文字和什么民族的文字相近呢?”李若菡问道。

    “我没见过和这类似的文字,我特么又不是研究语言的专家,我就是学些皮毛,免得翻车而已。不过,我感觉这不是什么正经的文字,估计是这伙人自己约定的暗号而已。你看,我好像看到这两个图形在前几次我们弄到的小字条中都出现过。”李岩松说道。

    “我也看出来了,然并卵,我们还是不知道那两图形代表着什么。”李若菡说完把棒棒糖又塞回嘴里。

    “嗯,不过,写这玩意的人眼里真特么好啊,我用放大镜看都特么觉得费劲,他怎么写上去的呀。”李岩松说道。

    “是啊,得需要好眼力啊!我们这眼力好的土著可不多呀,嘿嘿。”李若菡听到李岩松的吐槽,突然想到了些什么。

    这两倒霉鬼被提溜到了三十里堡的橙区里给王河审了一遍,免u了又吃了一轮苦头。最后王河得出的结论还是这两位都是最外围的渣渣,和他们之前逮住的人一样。不过王河还是嗅出了危险的味道,大海另一面那个不如流的对手在不断损兵折将的情况下,还是不停地往辽东半岛派出谍报人员,看来是想搞大事情啊。

    这两个反复在多份被截获的情报上出现象形文字到底代表着什么呢?一个人或是一件事还是一座重要的设施呢?王河猜不出来,辽东半岛上有太多对于满大人来说是致命的东西和人了,范围太广了,根本就无从猜起。

    “小李,你的想法很好,你组织你们的小组去排除吧。注意不要打草惊蛇。抓到书写这些情报的人,是我们破解这个秘密唯一的希望了。”王河对李若菡说道。

    李若菡曾经参与过招募土著行动队队员的活动,在逐层筛选中,她发现这个时代的人眼神真的不怎么好,除了普遍的夜盲症外,和年纪不相符的“老花眼”也很普遍。韩梅认为这可能和这个时代夜间不靠谱的照明条件有关系。

    能书写这几份近乎微雕作品的情报的这个人,不但要有好眼力,还得要有相应的设备。那张小字条上的象形文可不是普通毛笔能勾出来的。

    “快点吃,吃完去搞排查。”李若菡对自己小组里几个正在吃饭的成员说道。

    “我说姑奶奶,我们刚逮住人,这会还没喘过气来呢,又要开工啊?”李岩松一边往嘴里塞吃食一边说道。

    “要不然呢,要能读懂字条上的东西,我们也不用那么操劳了,关键是现在没人能猜出上面到底写了什么啊。你特么当我们真有个大宋国可以躲回去啊,我们全部家当都在这个半岛上了,让人混进来砸了瓶瓶罐罐,能有你好日过?”李若菡翻着白眼对李岩松说。

    “得,我就发发牢骚,组长您还真较真呀。走,走,开工去。”李岩松揣了两个包子立即起身。

    还真不能让人砸了自家的瓶瓶罐罐了,谁特么在末世场景呆过谁才知道那种苦,没电没水熬了几个月后又重回文明社会,李岩松格外珍惜现在的一切。那两个反复出现的符号,不管代表电厂、水厂或是某个重要的技术人员,总之让满大人得逞,他李岩松的生活就有可能倒退回去,必须得把那只混进来的老鼠给除掉。

    反间谍的工作大多数时候被没有美剧里演的那么惊心动魄,很多时候反间谍工作者就是在耐心地搞排查,圈个大的范围一个个地剔除非目标人物,然后缩小范围,继续玩排除游戏。对于李岩松来说,这份工作有时候和在后勤仓库和食堂厨房一样枯燥乏味。

    李若菡他翻查的就是眼线记录的日志,上面记载了大量的无用信息。穿越众没有足够的电脑来录入这些信息,在排查的时候只能靠人工去翻查这些文字记录。那些眼线都是用繁体字来记录这些信息的,加上某些眼线的文化水平有限,这些记录中有不少的错字别字,无形之中又给李若菡他们增加了不少的工作量。

第两百八十章 珠宝匠人() 
眼力好且又有能力在那么小一张字条上勾勒出象形文字的土著,在穿越众控制的辽东半岛并不多。李若菡很快就把大范围划定在了那些从土著珠宝匠身上。穿越众在辽东半岛的局势稍微稳定之后,就通过各种渠道网罗了大批的珠宝匠人。

    当然了他们这样做可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骄奢淫逸,这个时代华夏还没有钳工这个工种,穿越众为了尽快让武器设备尽快本土化,不得不大量招募那些有手艺的珠宝匠人来从事精密加工的工作。

    李若菡把排查的重点放在那批最近才招募来的玉石匠人身上,由于穿越众生产的各种光学仪器供不应求,他们大量的招募了有打磨玉石经验的匠人来加工这些仪器。这些人都是从关内来的,其中有人多还是被田布滋找来的中介人给骗来的。

    尽管日清战争爆发后,这些制作奢侈品的手艺人都不怎么好讨生活了,但是这些金银匠玉石匠还期盼着市面回暖能在关内继续营生。不过田布滋找来的人口贩子,呃,中介人,还是连蒙带骗的拐了不少珠宝匠人来到辽东半岛。下船的时候,很多才发现他们抵达的并不是中介人口中遍地是金子的阿美利坚旧金山,而是关外的辽东半岛。

    安家费也收了,契约也签了,周围尽是荷枪实弹的士兵,也没有几个人敢闹事。华夏人大都有随遇而安的念头,这些被拐来的珠宝匠人发现这里的工作环境和薪酬都还不错,也就安下心来做工了。反正每月扣除了东家支付的安家费后,他们手里也有些余钱,干个两年就能还清卖身契上的钱,带着积攒下来的工钱回家了。

    只是只有穿越众们自己知道,两年后他们和满清肯定会势如水火的,这些人给满大人嘴里的反贼扛了两年的活,还有几个人敢回去呢?再说了,商业部门认为两年后,这些人作为熟练技工的工资都能赶超他们家乡一个小地主的收入了,谁特么放着这里的好日子不过,冒着杀头的风险返乡啊。

    王河并没有把自己关于这个关内来的奸细的侧写告诉李若菡他们,他觉得对这些非科班出身的探员,你讲太多了反而会限制他们的想象力。在他的培训计划中,只有当手下们的思路差得太远的时候才会适时地提醒一二,王河觉得让他们边做边总结经验才是对他们成长最有利的。

    这会李若菡他们排查的重点显然是和王河的侧写背道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