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真人秀之血战甲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战地真人秀之血战甲午- 第1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邹鹤鸣是海豹突击队的一员,穿越前是从事过国际贸易工作,他才是这支商队真正的领队。邹鹤鸣穿着一身治安军的军服,外面套一件缴获的日军呢子大衣改的治安军大衣,背上背着一支魔改的M14步枪,大衣下挂着一支紧凑型MPX冲锋枪,腰后面别着一把MK23手枪。头上戴着羊皮毛子,他的假辫子的缝在帽子上的,假得不能在假了。用邹鹤鸣自己的话说,不显摆自动武器,还在帽子续上一条金钱鼠尾已经算对得起脚盆鸡那几万两的遮丑费了,鬼子要是敢再挑刺就炸丫的。邹鹤鸣背上那支M14魔改成了治安军用的那支委员会1888式步枪的模样,改用了十发的短弹夹,总之用粗布一包远处也看不出有什么不妥。

    要说天冷多穿衣也是有点好处的,这不邹鹤鸣身上挂了一堆的零碎,把呢子大衣往身上一套,你愣是看不出他到底在大衣低下挂了啥玩意。他的胸前是一台小型的高清摄像机,用大衣的翻毛领子给伪装过了,这一路上把脚盆鸡的布防都清清楚楚的记录了下来。

    商队来到复州城城门外,老李头发现这个复州城已经不是三个月前自己出逃的那个复州城了。这个小城已经变成了一个准军事要塞了,日本人在复州城几公里外的外围就开始构筑工事了,反坦克壕沟、防炮掩体、散兵坑以及伪装过的炮位掩体。就在老李头的眼里,这里的工事修筑显然没有大连湾那些永固工事坚固,外行人总是觉得土木结构的工事没有混凝土工事结实。

    不过,在邹鹤鸣的眼里这里的工事修得很有针对性,对于穿越众来说显然这里的工事要比大连湾炮台那种半露天的工事更麻烦。

    日本人在经历了多次的炮击洗礼后,已经不在挖那种呈一条直线的步兵壕沟了,邹鹤鸣今天遇到的战壕都是锯齿状的,日本人已经找到了最大限度限制爆炸冲击波的办法了。

    至于那些防炮掩体也不像当初修得那般逗比了,都半埋在地下的,顶上用大量的沙袋进行了加固。不过反坦克壕沟依然很搞笑,这种仅有一米二左右宽度的壕沟,对于阻挡现代坦克来说是没有意义的,显然日本对坦克的越野能力还是不了解。

    不过,对手已经在进步了,现在想要再调戏脚盆鸡,那就要付出更多的弹药了。以他们这种修工事的速度,等拖到了日清战争结束,脚盆鸡在更靠北的地方会修筑更多的坚固工事,万一他们在的赖着不走,那干掉他们可真要费一番功夫了。

    看着商队大摇大摆地从自己的防区里穿越过,大寺安纯心里很不是滋味,第二军的士兵竟然对这支隶属于大宋的商队的通过没有表示出什么愤怒和屈辱的情绪来,他们表现出来的跟多是担忧。大寺安纯听到有士兵小声的议论着,他们在讨论前些日他们为了让这支商队安全北上而进行的剿除清军在附近的残余部队的行动。士兵们担心他们日前的行动没有彻底消灭清军的残余部队,万一那些残兵败将和商队起了冲突,第一志愿旅会不会又对他们进行报复。

    真是丢脸丢到姥姥家了,堂堂大日本陆军居然为了一支准敌对势力的商队的通过,进行清扫残敌保驾护航的军事行动。而参与行动的士兵并没有感到耻辱和愤怒,反而担心自己的行动做得不好,被那个准敌对势力迁怒。士气低落到了这种程度,这仗真是没办法打了,希望等到了秘密协议签署后,这种低迷的士气不会带到和清军作战的战斗中吧,大寺安纯无奈地想到。

    日军在沿途给商队提供了马匹的饮水和部分饲料的服务,这也是为了维护他们那点点可怜的自尊需要付出的代价,为了不让大宋的正规部队穿过他们的防区,他们付出的不仅仅是金钱上的代价。看着那些认真地给商队马匹刷毛喂水加料的日军士兵,大寺安纯觉得第二军很难再击败第一志愿旅了,就算他们今后换上从欧洲订购的军备也很难有什么本质上的改观了,第二军的士兵已经从骨子里觉得第一志愿旅是不可战胜的强者了。

第一百八十一章 漏成筛子的清军密保(3/3)() 
老李头和儿子在复州城经营过北货的买卖,虽然生意做得不是很大,但是也算得上熟门熟路。在他的协助下商队很快就收到了不少的北货。清军在海城一线集聚了十倍于日军的兵力,却始终没能把日本人赶出海城。附近的经营北货的商人,开始还存有坐等清军驱走日军,恢复关内外交通的幻想,都没有着急处理手上的货物。

    结果清军是越战越烂,海城一线换了帅后就更加不靠谱,绝望的商人们开始想抛售手里的北货套现。不过就算愿意大出血低价甩卖也没有等到前来收货的商人,敢为了钱不要命地勇闯战区的人毕竟是少数的。穿越战区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遇上守纪律的正规部队还好说,拿出上官开出的条子,再贿赂一下带队的军官,也就能安全混过去了。但是要遇上溃兵、土匪或是日军,那就连命都要搭进去了。

    溃兵土匪杀人越货再正常不过了,不过现在就连日军也在大山岩下达就地征集物资的命令后,也公开地劫掠华夏人的物资。虽然命令上写着是就地收集用于作战的军事物资,但是执行起来的时候,那些士兵军夫可不管你是不是军事物资,他们拿这条命令当成合法抢劫的法律根据,大肆搜刮财物。

    最后那些在北边收了北货的商人,没有等到前来交易的商队,只能让货砸在手里。人参这玩意保存是要有一定条件的,这兵荒马乱的年月上哪找个温度和湿度都比较稳定的地方来保存啊,说不定明天倭夷就打上门来搜刮了,长期持有显然是不现实的了。至于皮货更是不能长期砸在手里了。那东西是个季节性的玩意,这个冬季你卖不出去,到了春夏那价格就更低了,你得花半年的时间来防霉防蛀,等来年的冬季价高了再出手。都是买卖人,这银子被货物套住了,还玩个蛋啊?

    所以等到穿越众这支商队来到这个位于辽阳和海城之间的小村庄开始敞开收购北货时,连辽阳城里的货商都赶来出售货物了。

    “哟,这不是辽阳的黄掌柜吗?去年小老儿和您在犬子复州城的店里有过一面之缘呀。”老李头对以为从辽阳赶过来卖货的货商作揖说道。

    “呀,原来是您在收货啊,不是听说复州城给倭夷给占了吗?怎么您老还在收货啊?”这黄姓的货商队老李头一家倒是还有些印象,记得他们家买卖做的不大,怎么今天敢在此地敞开了收购北货啊。

    “复州城的确是给倭夷占了,不过小老儿的新东家倒是有些门路,路过那复州城倒也相安无事。”老李头笑着对黄姓货商说道。

    “恭喜,恭喜呀。原来您老是背靠大树好乘凉呐,今天您给黄某手里的货估价时可得高抬贵手啊,我这批货砸在手里有大半年了,这日子都快过不下去了。”黄姓商人说道。

    “好说,好说。不过黄掌柜,您怎么不送到奉天城去发卖啊,这辽阳到奉天不会也绝了交通吧?”老李头问道。

    “这倒没有,辽阳城到奉天城道路倒也还算畅通,只是这奉天城里的北货价格也是低得让人发指啊,谁个敢上那去发卖啊?那还不得亏到姥姥家了啊。”黄姓货商一脸愁容地说道。

    “哦,这又是为何啊?这奉天到关内的交通也被倭夷断绝了吗?”老李头问道。

    “这倒也没有的,只是朝廷调集了近六万大军沿着辽河布防,现在过往官防甚严。那些丘八趁机敲诈勒索,稍有不满没收货物那都算是祖宗保佑了,要是给你扣上个倭夷奸细的名头,那怕是连命都保不住了,哪个敢从辽河带货回关内啊?”那黄姓货商说道。

    “呀,朝廷调集了如此多的兵马,想必不日就能克复失地了。黄掌柜何不留下货物多等些时日呢?”老李头套话道。

    “呸,克复个鸟失地啊,那新来的统兵大帅就是孬货,倒是攻了海城的倭夷几回,除了死伤不少兵勇外,一寸失地都没有收复。”黄姓商人说道。

    “哦,新来的大帅?不知道是哪位大人在辽河一线督战啊?”老李头问道。

    “我听人说,朝廷发旨让刘坤一为钦差大臣督办东征军务,不过现在在辽河一线督战的是湖南巡抚吴大澂。”黄姓货商都是对辽河附近清军的情况门儿清。

    邹鹤鸣在一旁默默不语地听着这个两个人一问一答,基本上对清军在辽河平原的防御部署有了初步的了解。一个贩卖北货的商人,竟然对清军在辽河平原的防御部署以及各个部队的番号和主官有如此详细的了解,竟然还对清军最近的军情行动了如指掌,怪不得清军被脚盆鸡揍出翔来了。这些都是军事机密啊,一个商人就这样在一个吹水闲聊的场合如聊家常般地道出,清军想不输都难啊。

    老李头在邹鹤鸣的示意下,对黄姓货商发卖的北货在价格上给了少许的优惠,让这个以为自己捡了便宜的货商不停地道谢。事实上就他刚才那把大嘴漏出的情报,那点点钱邹鹤鸣觉得给得算是值当了。

    临终执委会采纳了老李头的建议,商队北上的时候携带了很多日杂用品,结果没想到这一路上竟然换了很多珍贵的皮毛。华夏东北的腹地,缺粮的情况倒没有辽东半岛那么严重,但是日常用品在交通被截断后却异常的匮乏。商队往往用一小包盐就能换来一张珍贵的皮毛。

    很快商队就收到了比计划多出许多的货物,在向这些货商确定了下次收购的日期后,商队开始了返回绿漆区基地的行程。老李头沿途一直在打探他儿子一家的消息,甚至想沿途的日军第二军的部队都做了询问,但是依然没有一丁点的消息。

    然而就在商队从辽阳方向往海城附近行进时,一个前来用毛皮换盐的人说,前几日在海城附近看到老李头手上那张画像上的男子,被清军当奸细给抓了起来。

    老李头这下是急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这些年他没少听那些杀良冒功的事情,自己的儿子要是被当奸细抓起来了,那肯定是凶多吉少了,他赶忙向真正的领队邹鹤鸣求助。

    这事情真特么难办了,这里清军算是听刘坤一指挥的,那和中堂大人完全不是一个路子的啊?我上哪给你想办法去啊,邹鹤鸣也觉得这个事情很棘手。

第一百八十一章 遇袭() 
邹鹤鸣不敢擅做主张,把老张头遇到的这一情况通过电台汇报给了指挥中心。赵之一考虑到商队的武装护卫队没有什么先进的武器,也缺乏重火力的支援,决定让基地继续南下返回基地。让田布滋在天津通过李鸿章向刘坤一交涉,请求释放老李头的儿子。

    此时的中堂大人已近向穿越众支付了十万两白银,并答应在七天内付清首期款余下的另外二十万两白银。这十万两白银是他上京和翁同酥打嘴皮子官司赢来的,翁师傅似乎觉得战局稍有好转,再刻意在财政上卡北洋的脖子日后万一战事又不利时会落下什么话柄,终于是铁公鸡拔毛般地拨付了十万两白银用作军费。

    中堂大人的幕僚们费了好些笔墨这才把这十万两白银从账上挪走,交给了田布滋,由此中堂大人和穿越众的关系稍有缓和。不过这种缓和的关系能不能让中堂大人出面替穿越众捞人,赵之一心里是没有底的。李鸿章是个爱惜羽毛的人,显然是不大愿意和这伙自称大宋的人扯上什么纠缠不清的关系的。中堂大人心里再清楚不过了敢自称大宋,那就是以华夏正统自居了,反清那是肯定的,他为满清效了一辈子的犬马之劳,这会都是个行将入木的七旬老人了,还在为清廷糊墙补窗,可不想临老了落个反臣的名声。

    赵之一虽然是个历史小白,但是对李中堂的这种心态还是很清楚的,所以让田布滋去和中堂大人交涉也是抱着一种尽人事听天命的心态。说实在为一个军情处的外围情报人员的家属,他真不敢拿一个商队的两百来号人性命以及货物的安全去冒险。

    不过,老李头哪懂这些啊,听说东家已经派人和李中堂交涉,心里也升起了希望,只盼着儿子能在清军军营里熬到中堂大人递来的条子到达的那一刻。

    商队还处于战区中,老李头也不敢逗留在此等儿子获救的消息,只能随商队返回三十里堡。目前清军正在向占据海城的日军发起攻击,商队是从海城的东边的日军占领区绕行到辽阳附近的。毕竟日本人被穿越众揍怕了,军纪也比清军好,穿越他们的占领区要比靠近清军那几万拼凑起来的部队要妥当些。

    不过等到商队走到复州和海城之间的大道上时,就处于了清军和日军混战的区域了。日本人倒是想控制这里,但是奈何他们的第一军把战线铺得有点太长了,几乎是在海城、连山关等几个地方都开辟了和清军交战的战场,实在是无力抽出兵力南下了。

    而占据复州城的日本第二军更是把大部分的兵力都用在了防御第一志愿旅上,哪有多余的兵力北上啊?

    不过即便是如此,吴大澂这个日后以金石家名留史册的主帅也没有完全控制海城和复州之间的道路,只是堪堪守住了营口和盖平这两座城池,这两座城以外的地区就是清军和日军混战的局面。

    等到商队来到盖平和海城之间的大道上时,突然遭到了一群清军的袭击。这队清军骑兵大约有两千人左右,是从海城方向向商队发起进攻的。

    商队的武装护卫队人数有限,而且都是没上过阵的治安军新兵,装备也只是栓式步枪,在和清军骑兵的战斗中并没有多大的火力优势优势。清军骑兵一个冲锋,护卫队就死伤了十来号人,这还是出发前他们重点演练过防御被骑兵冲击的结果,看来在开阔地上防御骑兵冲击,没有自动武器还是非常困难的。

    不过这队清军的纪律也是堪忧,等到商队丢下一些货车,一边打边退后,他们的攻势就缓了下来,很多骑兵竟然下马来哄抢货物了。

    邹鹤鸣当然不会放过这天赐的良机,赶紧组织队员退往附近的一片小树林里,依托这小树林和剩余的货车组建了防线。等到清军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