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帝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明朝做帝君- 第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朱允文走后,江凯对常佩说,“你是开平王府的大公子,从今以后,江帮就需要你多多帮助了啊。”

    “哪里哪里。”常佩把态度放得很低,“兄弟有事,直接来找我就行。”

    琴音主动拉起宋香林的手,“姐姐,我们走吧。”

第二百四十四章:常青雨的远见() 
回到皇宫的朱允文处理了一点政务,便回到自己的寝宫睡下了。

    第二天清晨,朱允文就被小李子喊醒,“皇上,该早朝了。”

    “知道了,你去准备吧。”朱允文缓缓睁开眼睛,他的生物钟早已适应了这样的生活。

    今日的早朝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边关和平,政策宽松,黄河治理成效甚佳,一切的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在小李子宣布退朝后,朱允文打了个哈切,不知为何,他觉得很累,现在朱允文准备回寝宫休息。

    小李子跟在后面善意的提醒道,“皇上,您还有一个安排呢。”

    朱允文皱眉道,“还有安排?”

    “是的皇上。”小李子恭敬的说,“您不是安排常姑娘在御书房旁住下了吗?今天早朝后您应该去见她。”

    朱允文不爽的说,“帝师帝师,也不过是说说而已,哪个皇帝还真需要别人来教。”

    小李子低垂眼眉,“可是皇上,常姑娘让小的告诉您,如果您不去,她就闹到后宫去。”

    这就是帝师?风度呢?涵养呢?闹到后宫去都来了!

    “行行行,真是服了她。”

    其实帝师更多的只是一种名号,它一般让国家里名望重的人担当,这样可以提高皇帝的威信和统治力,所以很多时候,帝师的存在,只是一个象征,也有个别的,确实是从小就教导储君。

    朱允文觉得,常青雨要么就是太较真,要么就是太入戏,反正都不是什么好事。

    常青雨早已在御书房里摆放好了自己的座位,她静静的坐在那里等待着朱允文的到来。

    “母亲,你为什么那么严肃啊?”小鱼在一旁好奇的问道,常青雨本不准备把她带过来,但是小鱼这个孩子倔,偏要过来看看,常青雨拗不过她,也就依了。

    “小鱼,别说话。”常青雨淡淡的说,“我把你带来已经违反了规矩,如果你再多话,那个皇帝一旦怪罪下来,你是要被打屁股的。”

    别说,常青雨这一番正经的哄骗,还真把小鱼吓住了,她吐了吐舌头不敢再多嘴。

    “吱………”门推开,朱允文走进来,他咧嘴一笑,“老师,来的够早啊。”

    “不早,时辰刚好,有劳皇上挂念了。”

    朱允文笑了笑,“老师,不要那么严肃嘛,我们坐下,喝喝茶,聊聊人生多好。”

    “皇上,请你正经点。”常青雨认真的说,“我也不愿意离开栖霞寺,但这是先皇的命令,我们都要遵守。”

    “那好无趣啊。”朱允文可惜的说,他对小鱼笑道,“小鱼,你喜欢这样严肃的母亲吗?”

    小鱼赶紧摇了摇头,“不喜欢。”

    常青雨神情一滞,这个朱允文倒是会找突破口,竟拿小鱼来说自己。

    “看看看看,你女儿都。。。”

    常青雨又说了一遍,“皇上,请您坐下。”

    朱允文讨了个没趣,他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这样干瞪眼也无聊,他索性批改起奏折来。

    常青雨瞥了一眼朱允文,别说,他认真的样子比赖皮时的样子好看多了。

    “皇上,你可知这西洋文化?”常青雨主动开口问道。

    朱允文放下手中的笔,“怎会不知。”

    常青雨说,“我有幸与一些来到大明的洋人有过接触,也学会了一点他们的语言,我发现,他们那里也与我们一样,有着纷争和动乱,有着长久不衰的王朝。”

    朱允文看了一眼常青雨,“你想说什么?”

    常青雨从怀中拿出一把精致的火枪,“这是那位洋人赠与我的火枪,其工艺技术,比之我大明的火枪,也是不遑多让,我认为,火枪既然是我们最强大的杀伤性武器,我们就应该大力改进研究这类技术,好在日后的技术对比中,不占劣势。”

    朱允文欣赏的看了一眼常青雨,这个女人的思想确实够先进,确实,历史上的大明在初期,其工艺技术跟西方国家相比也是毫不逊色的,但是中后期以后,皇帝的不重视,经费紧张等等问题,让火器研究计划一再搁浅,最终让华夏落后于西方。

    常青雨看到朱允文的表情,还以为他不愿意花钱研究这个,常青雨急道,“皇上,此事不容马虎啊。”

    “我明白。”朱允文托着双手问道,“那你觉得应该怎么做比较好?”

    常青雨站起身,很严肃的说,“一,先皇为防止倭寇作乱,下令执行海禁政策,虽然仍开放几个口岸与西洋人经商,但是这已经严重妨碍了大明与西洋国家的来往,我们应该废除海禁政策,积极的面对西洋国家。”

    常青雨就算不说,她提的这一项朱允文都会去实现,他从未来而来,自然明白这个政策所带来的弊端,远远大于倭寇的威胁。

    朱允文沉声道,“这是先皇的政策,我现在废除,可是犯了大忌,你可知如果我真要这么做,你要承担多大的代价?”

    常青雨怎会不明白?只怕到时候她要被千夫所指啊,别说她,就算是朱允文都要背上骂名。

    “你继续说。”

    常青雨惊讶的看了一眼朱允文,她还以为光是这一项就会让朱允文望而却步呢,她清了清嗓子说,“二,大力发展火器业,减少对于兵器的开支,研究更多的新型火器,同时在造船方面,也要进行创新,装备最好的武器防备海盗,主动的与西洋贸易,我发现,我们的丝绸与瓷器对西洋人有着莫大的吸引力,我们可以以此为契机,大力敛财。”

    “没了?”

    常青雨咬了咬牙,“没了。”

    朱允文一拍桌子站起身愤怒的吼道,“你倒是好大的胆子,你知不知这样会得罪多少人的利益?武官,文官,工部,户部,都要被你得罪透了!”

    朱允文是故意这样说的,在这条武力强国的道路上,只有他跟江凯志投意和,一同孤独的行走着,如果常青雨也有这样的心思,他会非常高兴,但是,在这之前,朱允文要确定常青雨确实有这样的决心,即使是背上骂名。

    常青雨听到朱允文的话,她跪下坚定的说,“骂吧,你随便骂我,但我说的都是忠言!”

    倔强的常青雨不服输的跪着,朱允文看着这个样子的常青雨,竟有了一丝心动的感觉。

第二百四十五章:改革前奏() 
先皇确定的制度,就算下任皇帝不满,也必须要等统治了十几年,几十年后才能更改,不然那些士大夫就会将各种罪名套在你的头上,朱允文不想等那么久,他不在乎这些骂名,他只想让大明走在世界的前端。

    “我会让那些大臣知道是你怂恿的我,这样你也会愿意?”朱允文淡淡的问道。

    常青雨低下头说,“愿意。”

    朱允文冷哼一声,“如果没有取得成效,还给百姓带来了负担,那你怎么办?你的家族怎么办?你别以为你只是一个人,你的背后,还有整个常家!到时候,只怕开平王的名声都要被你毁尽了。”

    常青雨抿了抿嘴,“我愿意立下军令状,如若事情不能按我所预期的进行,那我会以死谢罪,至于我的家族,我无话可说。”

    真是一个倔强而又坚定的女人啊。

    “行了,你起来吧。”

    常青雨抬起头,满脸疑惑,那么这个皇帝到底是同意了她的想法,还是不同意?

    朱允文笑眯眯的抱起在一旁被吓傻了的小鱼,“小鱼,你母亲这样你怕不怕?”

    小鱼本来就是忍着内心的恐惧,现在朱允文这样一问,小鱼彻底崩溃了,“小鱼怕,小鱼不想让母亲跪下,小鱼不想让母亲被人骂。”

    “小鱼乖。”朱允文轻轻吻了一下小鱼的小脸蛋,“我不会让你母亲受到伤害的。”

    小鱼眨巴眨巴眼睛,“真的吗?”

    朱允文点了点头,然后对小鱼说,“我们拉勾。”

    “好,小鱼跟你拉勾,你要保护母亲。”

    常青雨跪在地上,心中五味杂陈,朱允文将小鱼放在凳子上,然后说,“你先出去吧,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

    常青雨急了,“那我的。。。”

    “我明天早朝时,你可以躲在屏风后面观看。”朱允文拿起毛笔继续继续批改奏折,“现在你先带着小鱼离开吧,瞧你把她吓得。”

    常青雨深深的看了一眼朱允文,抱起小鱼离开了御书房。

    一道白光闪过,昨天虚弱的朱媚儿出现在了朱允文身后,“你同意她的建议了?”

    朱允文头也不抬的说,“你在我的思想里呆了那么久,我想的什么你还不知道吗?”

    朱媚儿微叹口气,“你们还真是想一块去了。”

    “我也很惊讶她会这样建议我。”朱允文揉了揉太阳穴,“就算她不说,我也会这样干。”

    朱媚儿沉默了一下,“海禁制度可是你皇祖父设立的,你登基未满一年就修改,着实不妥。”

    朱允文停下手中的动作,他沉声说,“现在处于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我不允许我的王朝在这个时代落后,我们大明虽然强盛,但这还远远不够,我的目标不止小小的中原大陆。”

    这是一个有野心的男人,朱媚儿愣愣的看着朱允文,从她寄身在朱允文脑海里时,他就知道了这个皇帝的目标是有多大。

    朱媚儿弯下腰,从背后抱住了朱允文,“我支持你,但是别太累了,我会心疼的。”

    朱允文身体一僵,他感觉有点不习惯,这还是傲娇的朱媚儿第一次这么主动的对待自己呢。

    ……

    第二日早朝

    册封大典的日期,朱允文向后推了几日,因为在今天,他有更加重大的政策指令要颁布,徐妙锦李珊珊等人都不太在乎这些虚名,也就随着朱允文去了。

    花惜蕊感觉今天的朱允文神情格外的严肃,她化为小磊子伴随着朱允文来到大殿。

    “皇上驾到。”

    众臣一齐跪拜行礼后,花惜蕊大声喊道,“有事起奏!”

    花惜蕊话音落下,群臣中却没有人出列汇报工作,现在大明国泰明安,实在没有什么需要去禀告的。

    “无。。”花惜蕊刚想说无事退朝,朱允文就止住了她。

    朱允文问群臣,“众卿可知道那西洋人?”

    铁铉出列说,“皇上,臣倒是了解一二。”

    “哦?”朱允文挑眉说,“你说说看。”

    铁铉说,“臣曾经以使臣去接待过西洋来者,他们的肤色,语言,文化,都与我们不同,他们来到我们的大明的目的,一是为了宣扬其知识宗教,二是为了与我大明通商。”

    朱允文点点头,“铁将军说的不错,这西洋人与我们汉人确实大为不同,而且他们的到来,也补充了我们在数学,天文方面的一些欠缺,但同时,他们也在学习我们大明先进的文化。”

    众臣不解,皇上今天怎么讲到这西洋人了?

    常青雨站在屏风后,静静的听着朱允文的发言。

    朱允文说,“可是朕发现,他们倒是有一样东西跟我们大明很相同嘛。”

    蓝玉是朱允文亲信,他作为一个下属,在朱允文身边待的最久,蓝玉很快明白了朱允文所想,他出列道,“皇上,不知这西洋人与我天朝哪里相同了?”

    朱允文颔首,他对花惜蕊喊道,“把东西拿出来。”

    “是。”说罢,花惜蕊从身后的盒子里取出了一把火枪。

    “给蓝将军。”

    花惜蕊得到命令,走到大殿上去,将火枪交给了蓝玉。

    朱允文说,“蓝将军,这是西洋人给朕一位挚友的火枪,你看看,他们的工艺比之我大明如何?”

    蓝玉仔细的观看起了火枪,上面的花纹精致,握在手上,没有那沉重的手感,便于携带,蓝玉是统领过神机营的人,他当然明白,这把火枪几乎就是大明最顶尖的技术了。

    蓝玉赞叹道,“这把火枪的制作,简直精美,我大明虽然可以制作出这样的火枪,但是想批量的生产,那根本不可能。”

    朱允文冷哼一声,“可这把火枪就是一个西洋商人给我的,朕看他们可是人手一把!”其实这就是朱允文瞎掰了,主要目的是为了吓住这些大臣,西方火器高速进步那都是前世历史中大明中后期的事情了。

    朱允文站起身看了看群臣,“朕给你们看这些,就是为了让你们知道,我天朝虽然强盛,但是在那遥远的西方,还有着同样强盛的国家,如果我们想要立于不败,就必须在这些技术上,击败他们!”

第二百四十六章:执行() 
将军李景隆站出来,他骄傲的说,“皇上,我大明王朝战无不胜,所向睥睨,又岂会怕这个区区西洋人?”

    朱允文将火枪拿到自己手中,然后对着李景隆说,“李将军,不知道这把火枪能不能将你射杀在这里。”

    李江龙神色一滞,他下意识的退后了两步,“皇上,皇上什么意思,臣不明白。”

    朱允文笑道,“李将军不要惊慌嘛,朕就是打个比方,也就是说,李将军不是天神下凡,这血肉之躯也会害怕威力巨大的火枪。”

    “众卿,不知你们可曾发现一个问题。”朱允文说,“这西洋人十分喜爱我中原的茶叶,丝绸,瓷器等物件,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加大对西洋的商品贸易,那一定可以在财政上获得更大的收益。”

    户部尚书站出来说,“皇上,赋税中,尤其是商业税,江南地区那些与西洋人贸易的商人确实上缴的最多,加大与西洋人贸易确实可行,但是喜欢为防倭寇作乱,设立海禁制度,这加大贸易的说法,不知从何做起?”

    朱允文沉声道,“能够从西洋人身上赚取利益,从而充实国库,侧面减少百姓赋税负担,每每想起,朕都激动万分,夜不能寐,国家的治理就需如此,但是,皇祖父的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