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帝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明朝做帝君- 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昕摇了摇头,表示朱允文不必如此客气。

    朱允文看了徐妙锦一眼,然后对杨琏说:“认识杨公子,真是一大幸事,但天底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我们还有其他地方要去,就在此告辞了,以杨公子的才学,我相信将来必能登阁拜相,在下在应天,期待再次见到杨公子的那天。”

    “好。”杨琏笑道:“我也期待着与公子再会。”

    两人说完,朱允文便带着人离开了好客来,接下来他准备去中南寺看看。

    好客来里,张昕看着出神的杨琏说:“杨郎,在想什么呢。”

    杨琏看着朱允文远去的方向说:“我原以为,他顶多是个豪门的公子,现在看来,我低估他了。”

    “低估?从何说起?”张昕好奇的问道。

    杨琏解释道:“他与人说话时,有着一股上位者之气,不过他隐藏的很好,如果不是我正面面对他,可能我都不会发觉。”

    张昕诧异的说:“你的意思是?”

    杨琏摆摆手说:“我什么都没说,你也什么都没听到,我很自信,整个江南地区能看出来的,仅我一人。”

    中南寺是海平县的核心,每日香火鼎盛,许许多多的人从苏杭赶过来,就是为了到中南寺来,可以说,中南寺,撑起了整个海平县。

    中南寺设在中南山半山腰,且没有设置马车行驶的路,上中南寺的唯一办法,就是爬梯子。

    朱允文倒是无事,但他看到朱秀儿,胡纱纱那气喘吁吁的样子,心疼得不行,好不容易到了中南寺门外,朱允文向下望去,发现还有许多人正在努力的爬着梯子。

    “允文,我们进去吧。”朱秀儿擦了擦额头的汗,轻声说道。大明公主向来养尊处优,更何况还是朱元璋最疼爱的公主,可怜了朱秀儿这么多年,爬山这种累活,她还真是第一次。

    “不需要休息一下吗?”朱允文关心的问道。

    朱秀儿摇了摇头,胡纱纱也跟着摇头,朱允文说道:“好吧,我们走。”

    “施主稍等。”这时,中南寺里走出来一位僧人,对朱允文先是躬身念了一下佛号,然后对他说道:“主持说有贵客前来,特意让我来带几位进去,主持已经在等各位了。”

    朱允文奇怪的看着僧人,暗道难道身份暴露了?不应该啊,自己是第一次来中南寺,那如果不是身份暴露,为何主持会叫人出来迎接他们?

    …………………………………………

    求收藏,求推荐。

第一百一十八章:书() 
“住持,人带到了。”僧人将朱允文一行人带到一间禅房外,敲了敲门轻声说道。

    在中南寺外,朱允文几乎是没有犹豫的就跟着僧人走了,如果那个住持真的是在等自己,那无谓的思考是没有意义的,直接见面说清楚就行。

    “好。”屋内传来了一道苍老嘶哑的声音:“请施主自己进来吧,其他人请到厢房休息,抱歉了。”

    朱允文自然明白主持说的施主就是自己,他看了一眼何林,发现他对自己轻微的摇了摇头,在这个陌生的县,还是要多加小心。

    朱允文只是短暂的顿了一下,就决定进去了,他眼神示意何林叫他们离开,然后推门而入。

    禅房里极其简陋,一位满脸白须的年老和尚坐在正对门口的蒲团上,他闭着眼睛,口里还在念着什么。

    住持将眼睛缓缓的睁开,指了指他对面的蒲团说:“还请施主就坐,屋内简陋,还望海涵。”

    “无事。”朱允文坐了下去,很是认真的问道:“不知方丈找我,有何用意?”

    主持微微笑了笑说:“施主进来虽强自镇定,但身上还是散发了一种惊诧的气息,不知老僧说的对不对?”

    朱允文微微一愣,倒也不隐瞒,说道:“正是。”

    主持看着朱允文说:“我并不知道施主从哪里来,是谁,要到哪里去,但是能让一位占星师辅佐,施主的身份一定非富即贵,施主不必惊讶,老僧年轻时云游四方,也算是有点见识,刚才,从施主上山开始,就感受到了一种熟悉的感觉,现在一见,果然没错。”

    主持眯了眯眼睛,不等朱允文发问便继续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施主可知,你身上那本书的用途?”

    恩?朱允文一愣,奇怪的摸了摸衣衫,果然摸到了一本书,但这是那个斯半仙给他的啊,不是假的吗?当时他也没在意,随便就放在身上了。

    “我知道施主心中有惑,就让老僧为施主解答吧。”住持缓缓的说:

    “我相信施主一定听说过塞翁失马的故事,福祸相依,这两者看似是两个极端,但是它们却也有共同之处,就像施主身边的那位占星师一样,她能算天算命,这就是领悟了一些常人无法企及的东西,与之相同,福祸之间,也是有一定玄妙的,自秦开始,历代名人异士,都想找出两者的共同点,好改变自身的气运,以求荣华富贵,飞鸿腾达,可是近千年间都无人成功,直到隋朝末年,李渊偶然参悟了其间奥秘,并将其著成书籍,本想留与子孙,好保李唐江山不朽,可谁曾想,武则天窃取了那本书,并且篡权使李唐中间断了代,待神龙政变中宗复唐后,那本书已经不见了。”

    “也就是说……”朱允文看了看手中的书,惊疑道:“这本书,就是李渊留下的那本?”

    主持摇摇头说:“不是,太宗李世民从父亲那里得到书后,因为里面的记录太过复杂,就请了许多方士来精简那本书,后来,经过数年努力,书终于成了,至于变成了什么样,就不是老僧知晓的了。”

    “那为什么会传到我手里?而不是赵宋王朝?”朱允文好奇的问。

    主持笑着摸了摸胡须说:“老僧不知道,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这一切,或许都是因为施主的不凡吧。”

    ……………………………………

    求收藏,求推荐。

第一百一十九章:青帮() 
朱允文拿着手里这本颇具传奇色彩的书仔细看了一下,他刚想打开,主持便止住他说:“施主,有些东西,只有需要用的时候,才能用。”

    朱允文思量了一下主持的话,微微点头,他抱拳道:“谢谢主持了,如果没有其他事,我们便要离开了。”

    主持看着朱允文,犹豫了一下还是叹道:“我知道施主的身份应该不简单,如果施主有能力,就请把江南地区的一个江湖势力清洗了吧。”

    江湖势力?朱允文一愣,来到明朝十几年,他还是第一次接触到这些东西,他不由得问:“江湖势力?”

    主持点点头说:“是的,自古以来,有人的地方就有争端,有争端的地方就有江湖,虽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是一些江湖势力虽受限于朝廷但是却不太服从朝廷的管制,他们胡作非为,所以历代朝廷都会派兵围剿,可是江湖人士人员分散,总是收效甚微。”

    朱允文听了主持的话,对这些所谓的江湖势力有了初步的了解,他说:“那主持所说的希望我清洗的势力是?”就算他愿意帮助主持,那也是从苏杭回到应天以后了,他可不想过早的暴露自己的身份,但是提前的打探一下还是可以的。

    主持摸了摸胡须说道:“青帮,一个江湖势力,也是江南地区人最多,做事最不讨喜的帮会,其帮主更是欺男霸女,无恶不作。”

    朱允文皱了皱眉头说:“苏杭地区,也可以算是天子脚下,地方官不可能允许这样的势力存在啊。”

    主持微微一叹说:“话是这么说,可是据说青帮的帮主是楚国公的侄子,这样的身份,谁敢去招惹?”

    “楚国公?”朱允文眉头皱得更深,他不敢相信的说:“楚国公从皇上起事开始便跟随其左右,立功无数,忠诚正直,他怎么会允许自己的侄子在天子脚下去做这些天怒人怨的事?”

    主持摇摇头说:“这些,便不是我们能够明白的了,如若施主忌惮于楚国公,今日我俩的谈话,就烦请施主不要像其他人提起。”

    ——

    “允文,你怎么了?”朱秀儿看到朱允文眉头紧簇,担心的问道。自从朱允文离开主持的房间后,便一直皱着眉头,现在都下山了,依然是那副模样。

    朱允文回过神来,看着朱秀儿说:“秀儿,楚国公这人,你了解吗?”

    朱秀儿一愣,轻声道:“见过几面,不太熟悉。”

    “楚国公?我倒是了解。”徐妙锦听到朱允文的问题,缓缓答道。

    朱允文看着徐妙锦说:“那你给我讲讲吧。”

    徐妙锦想了一下说:“楚国公与家父是一起跟随皇上作战的,家父去世前,与楚国公关系很好,楚国公也经常来我们府上作客,他给我的印象就是铁血将军,刚正不阿,才勇双全而且忠于朝廷。”

    朱允文心里泛起了问号,既然这楚国公很不错,那他所谓的侄子,又是怎么回事?

    ……………………………………

    求收藏,求推荐。

第一百二十章:出事了() 
朱允文本来决定在海平县再呆一天就离开然后前往扬州的,但是就这一天,海平县出了点事。

    朱允文带着胡纱纱离开旅店上街游玩,走着走着朱允文才发现海平县的人都在聊着一个话题:海平县死人了。

    要说这死个人是多么正常的事,蹊跷的是,死的人是被谋杀的,而且抓住的两个人,不管县衙怎么审,都不承认是自己杀了人。

    听了个概况,朱允文来了兴趣,他漫步到一个正在议论此事的路人身边,也没去打扰他,就是静静的听着。

    “要说呐,这件事情其中的玄妙,可真不少,按理说这种案件,县太爷是不需要花太大的心思管的,但是这次县太爷却日夜操劳,为什么?据说死的这个人,可是青帮帮主楚南,他为啥会在海平县的一个客栈被人杀死这个没人知道,但他是谁啊,楚国公的侄子,他死了,那还得了?”

    朱允文表情微微动容,这既然疯传死的人是楚南,青帮帮主,那应该也就八九不离十了。

    胡纱纱看着朱允文说道:“殿下,有心事吗?”

    朱允文摸了摸胡纱纱的头说:“没事,我们走吧,还要去扬州呢。”

    胡纱纱点点头,可是他们回到旅店收拾好东西准备离开的时候才得知,县太爷下了命令,因为这件事情牵涉到的人身份很敏感,所以在县衙结案前,任何外来的游人都不允许离开,以防凶手逃离。

    朱允文坐在旅店里,心里说不出的阴霾,被人通知不能离开,也许还要接受调查,这可是第一次。

    胡纱纱也满脸的不开心说:“凭什么不让我们离开?就因为他可能是楚国公的侄子吗,哼。”

    朱允文没说话,过了一会儿,何林回来了,他说:“基本问清楚了,被审讯的两个人,一个是来往商人,另外一个是店铺老板,还有,我偷偷的去看过,楚南身上的伤口,杂乱无章,并不是老手做的,我猜测,是凶手临时起意,而且是极其慌乱的情况下做的。”

    朱允文手指有节奏的敲了敲桌子,问道:“那这楚南和楚国公到底有没有关系。”

    “有。”何林回答的很干脆。

    朱允文的眉头皱了皱,那这一件事确实不小。

    朱秀儿看了看朱允文说:“允文,你想参与?”

    “恩。县太爷的能力我不太相信,我们还要去扬州,没时间在这里耗着,再者,这件事或许很不简单。”朱允文沉吟了一下说。

    ……………………………………

    铺垫开始了。

    求推荐,求收藏。

第一百二十一章:案情() 
何林看了一眼朱允文道:“殿下可以不必着急亮出身份,属下得到消息,楚南王已经获得皇上的准许,派了自己的心腹前来查清此事。”

    朱允文陷入了沉思,楚南王既然和青帮帮主有关系,这青帮又不是什么好货,朱元璋怎么会允许楚南王派人查案。

    朱允文沉吟道:“那就先不急,我们静观其变。”

    过了一日,朱允文得到消息,楚南王派的人已经到了海平县,而且要在县衙当着群众的面审问疑犯。

    去现场观看这种事情肯定不可能让几女陪同的,于是朱允文叫上何林就离开了旅店前往县衙。

    县衙有规定,群众只能在县衙外观看,朱允文到时,外面已经围了无数的人了。

    没过多久,一个中年男人就在县太爷的陪同下走进了公堂,他走到主位前回头对群众朗声说:“本官名叫段宜,奉主之命前来海平县审理楚南被害一案,谢谢各位前来观看。传令,带两位疑犯。”

    “带疑犯!”

    何林赞许道:“此人还有点样子。”谁料朱允文摇摇头说:“我看此人不成。”

    何林好奇的看了一眼朱允文,发现他似乎没有解释的欲望,便沉住气没有询问朱允文为何会那么说。

    过了一会儿,几个小吏便压着两名疑犯上了公堂。

    段宜看了看下面跪着的两人,沉声道:“说吧,怎么回事,给我从实回答,不然休怪本官治你们的嘴。”

    客栈老板听罢,赶紧磕了一个头说道:“青天在上,小人冤枉啊,我那日早起为客商开门,大概是客商离开了一个钟头左右,他又折回来说是包袱忘带了,于是小儿便随他去取,因为客商的房间就在那位死去客人的旁边,所以我会经过那位客人的房间,没想到路过那位客人的房间的时候,我说我闻到了一丝奇怪的味道,我一打开房门,才发现他已经死了。”

    段宜眯了眯眼睛,对客商说:“客栈老板说的真的?”

    客商听到段宜的提问,连忙点头回应。

    “砰!”突然,段宜猛拍桌子站了起来怒声道:“还敢狡辩!奇怪的味道?为什么早点没闻到?取包裹?真有那么巧?我看你们是串通起来欺骗本官,来人啊,将他们两个拖下去,重打二十大板。”

    客商听到段宜的话,吓得腿脚发软,连忙磕头道:“冤枉啊,大人,冤枉啊。”

    何林见此情形沉声道:“他这是要屈打成招啊。”

    朱允文淡然道:“我观他面中带煞,一看就是沾过无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