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帝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明朝做帝君- 第2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顾晓起身对群臣说,“各位,昨日我与皇上在应天城内,遇到了倭国人,他们手持兵器,来者不善。”

    慕容复出列问道,“顾大人,这倭国人为何胆敢来到我大明国都?”

    顾晓赞赏的看了一眼慕容复,他沉声道,“他们是来杀人的,经过调查,这群倭国人勾结大明内的一些败类,在苏杭地区开办商会,屠戮商贾,大肆敛财,可谓是无恶不作,苏杭诚信商会的江凯举家搬到应天城,这次的倭人就是来杀他的。”

    慕容复疑惑的问道,“商人逐利,这样的事情应该交给官府衙门来办,顾大人为何要在大殿里说?”

    顾晓冷笑一声,“因为他们还贸易武器,诸如弓弩之类,更有趣的是,他们来自倭国的幕府将军山本手下。”

    顾晓都说到这里了,群臣还怎会不明白朱允文想表达的意思?

    蓝玉出列问道,“倭国人胆大妄为,自不量力,皇上可是想对他们施以惩戒?”

    朱允文沉吟道,“两国之战,不论国力相差多少,都必定会劳民伤财,不到万不得已,朕是不会进行讨伐战争的。”

    李达出列说,“臣赞同,北元之战结束未久,我们现在发动战争,难免百姓会有怨言。”

    “臣附议。”

    “臣等附议。”

    朱允文点点头,“确实,这也是朕考虑的主要问题。”

第二百七十四章 内阁() 
徐祖辉也支持道,“北元之战已经消耗了我们太多的精力和财力,而且如果我们要与倭国开战,就必须派遣军队远赴高丽,这样一来,不管是士气与民意,都会陷入劣势。”

    朱允文思考了一下说,“这样吧,朕准备将这件事跟倭国摆着明面上谈,朕起草一封国书,交予倭国幕府将军,陈清利害关系,如果他识相,就将补偿交给我们,如果不识相,我们就开战,这于人民与士兵都有一个交代。”

    徐祖辉低眉道,“臣没有异议了。”

    这确实是现在最有效的办法,以朱允文个人情感来讲,他非常希望借助这个契机一举将倭国歼灭,但是他有不得不考虑这件事背后的利害关系,大战未久就起新的争端,会失民心。

    李达这次很支持朱允文的想法,他携着所有文臣行礼道,“臣等没有异议了。”

    “好,那朕今天就起草国书一封,李达你再转交礼部,择日派使臣去倭国。”

    “臣遵命。”

    朱允文酝酿了一下说,“现在朕要提的,就是更重要的事情了,先皇驾崩以来,国务日忙,政务日多,朕心力憔悴,实在不堪重负,而且为了保证朕的政策能更加准确,臣下的意思能更完美的表达给朕,朕决定,设立一个机构,命名为内阁。”

    李达问道,“皇上,这内阁是何种机构?”

    朱允文解释道,“经过朕的深思熟虑,朕准备从文官中选出六人担任内阁大学士,位居五品,他们品位不高,但是可以代替朕接收臣下的奏折,择情将奏折再传阅给朕,减轻朕的负担。”

    李达心里一凛,这不就是把丞相重新设立回来了吗?只不过这次是把丞相分为了六份。

    而且这个皇帝口中所称的内阁,领五品位,那不就是用着低位做着高位的事情吗?

    但仔细一想想,能够帮皇帝处理奏折,这岂不是一项天大的权力。

    朱允文笑道,“言官也可以直接来禀告我,如果有内阁大学士徇私舞弊,受重罚,内阁所有人受到所有官员的监督。”

    蓝玉不爽的说,“那这内阁不就非宰相之名,行宰相之实了吗?”

    朱允文淡然说,“我仅让内阁拥有票拟的权力,批红则由朕的心腹太监从内阁送达朕的面前。”

    李达问道,“那这六位大学士互相猜忌,不认可怎么办?”

    朱允文回答道,“内阁之中,选一人为内阁首辅,他统领内阁,并可以有一票否决权。”

    “内阁大学士入职文渊阁,与六部分开,互相独立,有单独的权力。”朱允文说,“当然这项制度的初衷是为了解决朕处理政务的问题,期间所遇到的很多问题,朕也会关注并加以改进。”

    李达抿了抿嘴,他看了一眼朱允文说,“那陛下准备让哪些官员入职?”

    这件事情也是所有人最关心的,虽然这个职位品位不高,但是重在有权力啊,即使不能比之宰相,但也比那尚书好当。

    朱允文看了在场的官员说,“朕所选择的人,一定要是锐意进取,能够为朕分忧的人,其一,就是朕前些日子安排到工部监督的慕容家慕容复,他少幼便能通礼,入职期间更是兢兢业业,没有丝毫逾越,这文渊阁大学士之一,朕便决定让慕容复来担任。”

    在场的官员都没有异议,从朱允文安排慕容复的工作之时,他们就看明白了,这个皇帝非常的器重慕容复。

    其实朱允文还准备让司马辉入职的,这人没有问题,也算多才,更何况是司马雅琳的弟弟,怎么说也该帮一把,但他前些日子去了江南,这就没办法了,但江南那边油水也多,镀镀金再回来也好。

    “其二呢,便是吏部尚书李达,李达一直以清廉为政,正直为人处事,是当之无愧的文官之首,他的功绩,朕一直看在眼里,这文渊阁之二的位置,便让他来入职。”

    李达激动的说,“臣不胜荣幸。”

    这第二个也没有问题,人家李达现在是什么身份啊,国丈,皇后的亲生父亲,他不显贵谁显贵?

    朱允文的安排也在情理之中,他们都能接受。

    朱允文停顿了一下说,“这第三个,并没有在朝中担任职务,他叫杨涟,来自应天城外的海平线,这人朕在去江南的时候有过接触,其励精图治,气质不凡,吞吐大气,可谓是大才,朕准备让他入职,卿等没有意见吧?”

    李达都被安排好了,他能有什么意见?李达默默的站回了队列中。

    但其他尚书就不干了啊,我们都没机会,凭什么让一个无名无性的人超到他们前面去?不过这还有三个名额呢,他们还不准爆发。

    朱允文也看到了这些人的表情,他淡淡的说,“江南诚信商会的老板江凯,经常与洋人接触,精通洋人的技艺与知识,让他入职,可以有助于朕接受新的建设性建议。”

    商人当官?这还了得?这不是开历史倒车吗?

    户部尚书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臣有异议,这怎么能让商人做官?百姓们会认为这是在卖官啊!皇上,这样不可。”

    朱允文摇摇头说,“你这就说错了,国家想要进步,就必须拥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接受一切的勇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江凯比这场的很多人都要厉害,难道就因为他是商人我们就要否定他吗?”

    尚书劝道,“都言道,商人逐利,如果真让商人入职,他带着以前的习惯,那这卖国的事情,很有可能会出现。”

    朱允文心里冷笑,这个理由倒是找得很好啊,商人逐利这个思想在人们的心中早就已经根深蒂固了,很难被撼动。

    朱允文说,“但是我们不能一巴掌打死一片吧,这件事无需再议,江凯这个人的观察与任命,朕还会继续进行的。”

    皇帝就这点好,可以排除任何异议达成自己的目标。

    但这下,只怕朱允文在文官中的风评会更差了,当初他撤销海禁政策就已经得罪了不少人。

    尚书沉声问道,“皇上,那剩下两个位置呢?”

    朱允文心里暗道,那也不可能让你当啊,他迟早要把这些人全部撤掉,朱允文可不希望执行政令的时候还有一堆人反对。

第二百七十五章 言论() 
不选了?说好的六个人呢?

    除了李达,其他四部尚书可都盯着这个位置呢,工部尚书那是由于前些日子犯事被革职了,不然也肯定在这个竞争行列中。

    朱允文站起身,“好了,今天的早朝就这样吧,你们有任何问题,可以单独来御书房问朕。”

    花惜蕊看到朱允文要走,她喊道,“退朝!”

    这个机构对于武官来说没有任何影响,他们还是恭恭敬敬的行了个礼,但是文官那边可就不太平了,除了几个得到利益的人,其他人都是假惺惺的做了个样子便离开了。

    花惜蕊对朱允文轻声道,“你这样的任命又会让很多人不服。”

    “不服?”朱允文轻哼一声,“皇祖父在时,有人敢说不服吗?皇帝只要强势,谁敢不服?而且那群文官,我早就想革掉了,做事中规中矩,甚至可以说是迂腐,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

    “话是这么说,但姜还是老的辣,该留的还是要留的。”花惜蕊柔声道。

    朱允文轻轻点点头,这些浅显的道理他自然明白,就算要革职,那也要一个一个来,如果全部下掉,那必然会引发朝野动荡。

    内阁的设想这次也算是在群臣面前说了,虽然过程可能不太顺利,但是终究还是完成了一个目标,但在内阁成立之前,朱允文还必须自己处理政务。

    朱允文带着花惜蕊来到了御书房,小李子被派出去后,朱允文每日的出行都要由花惜蕊来安排了,这样弄得朱允文怪心疼的。

    常青雨跟以往一样,默默的坐在一旁看书,他们之间的事情,就像是没有发生过一样。

    朱允文来到书桌前,没有想到这次常青雨主动问道,“我今天去听了你在早朝时所说的那个内阁制度。”

    朱允文放下手中的东西好奇的问道,“那你觉得如何?”

    “没什么说的,你每天处理那么多政务,确实也需要助手。”常青雨直视朱允文,“不过你这人不在乎别人的评价吗?在我的感觉中,帝王都很在乎这些的。”

    朱允文随意的说,“那你觉得我应该在乎吗?”

    常青雨认真的说,“先皇在时,即便大清党羽,政权独揽也十分在乎这些言官和文官的评价,我没想到你会不在乎。”

    “在乎这些有用吗?”朱允文站起身,他来到窗前推开窗户说,“你看这皇宫里的精致,浩不浩大,美不美?”

    “那是自然。”

    朱允文盯着天边说,“可是这世间的一切都如这皇宫般美丽吗?我看不见得吧,还有那么多的百姓,为了一颗稻米起早贪黑,为了一碗饭抛儿弃女,我能救下一个齐嫣然,却救不下千千万万个,那你说,为了让他们有饭吃,安家乐业,我该不该改革?我又该不该为了这些虚名弃百姓与不顾?”

    常青雨低下头轻声道,“有些事情你可以慢点来的。”

    “我想慢,百姓想吗?”朱允文叹道,“北元的暴政已经让他们被压迫太久,我希望大明会成为他们的曙光,减少赋税,水利修建,这些不能慢啊。”

    常青雨有着丰富的知识,有着高尚的理想,但是归根结底,她还是贵族家的子女,她的内心世界还是以维护帝皇统治为宗旨的,常青雨也希望百姓安居乐业,但很显然,这个不会排在第一位,现在朱允文这样的说法,冲击了他的观念。

    朱允文负手而立,他悠悠的说,“这天下都是我的,那谁又不愿意做一个昏庸皇帝?每天声色犬马,好不快活,但为什么历史上有那么多的明君出现,就在于他们懂得百姓对于王朝的重要性。”

    常青雨看着野心勃勃的朱允文说,“你就想做那一代明君?”

    “不。”朱允文回过头看着常青雨,“我想做一个昏君,但那之前,我必须保证大明的基业能够稳固,大明的一切能够允许我昏庸。”

    多么荒诞的理由,常青雨明白,朱允文这样的性格是永远不会做昏君的,他是一个心怀天下,敢于变革的君王,或许这也是常青雨献身朱允文的理由吧。

    朱允文看着常青雨愣愣的看着自己,他笑道,“是不是感觉更加爱我了。”

    常青雨轻呸一声,这人刚才的样子还挺帅的,怎么现在又开始不正经了。

    朱允文来到常青雨身边,不着痕迹的拉起她的小手说,“你的有些思想很奇特,也很有建设性,你以后可以对我多提提,我都会接受的。”

    常青雨轻轻的推开朱允文的手,她脸色不变的说,“我明白。”

    朱允文突然惊道,“你头发这里有东西。”

    常青雨一呆,她问道,“什么东西?”

    朱允文说,“好像是一只小虫子,我帮你把它取下来。”说着,朱允文就俯身贴里过去,然后她在常青雨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抱着她狠狠的亲了起来。

    窗外的花惜蕊看到这一幕,她脸色一红,然后很自觉的关上了窗户。

    常青雨被这样突然的一抱弄得触不及防,她拼命的想要推开朱允文,可是她那点小力气怎么会是朱允文的对手,没办法,她只能这样任朱允文采摘了。

    朱允文将常青雨的小嘴品尝够了才松开,他退后两步笑道,“你看看你,又迫不及待的亲我,我知道你很喜欢我,但也别在这里啊。”

    常青雨气急,这个男人怎么那么不讲道理,她怒道,“明明就是你主动的!”

    朱允文眯着眼笑道,“哦哦,那就是我主动的嘛。”

    常青雨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被下了套,她撇过头说,“还请皇上自重。”

    连皇上都用上了,那看来常青雨已经很羞恼了,朱允文笑道,“自重?你知不知道有多少女人希望我这样?”

    常青雨反驳道,“我又不是那些女人。”

    朱允文贱贱的说,“恩,你确实不是那些女人,因为你是直接上,比那些女人直白多了”

第二百七十六章 有趣的常青雨() 
朱允文装作很委屈的样子来到常青雨身边说,“别这样嘛,我有多喜欢你你又不是不知道。”

    “你喜欢的人可多了去了,应该不缺我这一个吧。”常青雨冷哼一声。

    朱允文失落的蹲下身子说,“为了保护你我一个人扛了所有的流言蜚语,为了救你我一下午都在找你,我的喜欢你不会看不出来吧。”

    朱允文的这句话还真就把常青雨的内心击中了,确实,作为一个皇帝能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