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放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初放逐-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沈大哥,我爹他快不行了,他叫你过去有话说。”

    来到平书文的房间,王氏和平元已是泣不成声跪在床前,平书文此刻脸上却是有些红润,靠床坐着,招手示意沈越过去。

    沈越见他已是回光返照之像,心中悲伤,眼中含泪走到近前。

    平书文拉着沈越的手,声音低沉颤抖,

    “沈兄弟,我自知命不久矣,只是放不下他们母女三人,我没有什么能报答你的,但求你代我照顾她们可好?”

    沈越有些激动,哽咽道:“平大哥不要担心,我会待他们如我的亲人,只要我还活着,定不叫他们受苦。”

    平书文听了沈越的话面露微笑,冲王氏摆摆手,

    “你带孩子们先出去,我有些话要交代给沈兄弟。”

    王氏起身抽泣,拉着平兰、平元走了出去。平书文将手放入怀中,掏出一个布包放到沈越手里低语,

    “我在给元兵关押时早就快不行了,幸亏在藏宝洞里偶然发现了这个藏在了身上,过了一夜之后竟感觉生出些精气,这才熬到了现在,这个东西你要贴身藏好,千万不要让人看见,也别和平兰他们说起。”

    沈越听得心中大惊,又联想到老中医所说的话,有些信服。将布包藏入怀中,说道:“我知道该怎么做了,你先稍事歇息,我叫他们进来。”见平书文脸上红光渐消,赶忙出屋,叫王氏等人进去见上最后一面。

    此时高升等人已经围在屋外,脸上都有些动容。沈越冲众人摇头叹息,忽听得屋内一声嚎啕大哭,转身冲进屋内,见床上的平书文已是气绝身死。

    第二天天亮,沈越几人帮着王氏一家张罗后事,乱世之中也没有什么庄重繁琐的礼仪,但沈越还是和众人商量了一下,将平书文的遗体抬进棺木,用马车拉到新买来的院落中,准备祭奠三天。

    虽然后世有些人觉得农村的一些丧葬礼仪繁琐腐旧,但沈越经历过亲人离世,深知那段时间经历的悲痛,听村里的老人说,所有死人的事都是做给活人的,至亲离世,家人必是心中悲伤郁结,来人吊唁一次次痛哭,不光是与亲戚朋友交流感情,也是想在集中几天里,让家人们把心中的苦楚一次次发泄出来,在繁复的礼节中渐渐平复下心情。

    网上还曾有个故事,据说是有个寡妇得了重病精神恍惚,寡妇的丈夫刚刚去世,在七大姑八大姨的劝解下,丈夫死后便回娘休养,家人也不愿她伤心,整日安慰,然而寡妇的精神却日渐憔悴。几家医院检查下来却没什么问题,一位老中医听说只开出一道药方,上写将寡妇一人关到小屋里,门外找些人隔窗对她叫骂,让她大声痛哭一场。照此一做,想不到寡妇的病居然好了。

    沈越也是想通过这样的形式,化解平兰一家的丧亲之痛。别人千言万语终是外人,人需要经历伤痛才能重新振作起来,无悲则无喜。自己本是个沉默寡言的人,能够安慰平兰她们的只有陪伴。

    关兴找来的院落很是宽敞,毕竟还要养马,人口也多,还有王氏母女,太小进出也不方便。三进的院子足有三四亩地,但现在县里人丁稀少,世情动荡不安,价钱倒也不贵,只要四十两银子,高升又买来些家具柴米等生活用品,银钱还很充裕,剩有四百多两。

    白日里倒有些新邻居过来吊唁,沈越对明朝的淳朴民风有些感叹,若是后世的高楼广厦,即使住在对门却老死不相往来,世事淡漠早已没有了这样的古道热肠。沈越感觉有些喜欢上了这个世界。

    经过三日守孝,沈越一行人帮忙抬着棺椁,将平书文安葬在城外,王氏一家又是一番痛哭,瘦小的平元搀扶着母亲王氏,这个小男孩初识还有些调皮,此时经历生离死别,倒显得有些成熟,悲痛会让人成长。

    回到院中已是傍晚时分,王氏带着平兰一回来便开始张罗起饭食,经过沈越几人连日来的照顾,心中对几人已是当成了一家人,也是想找些事做,以免陷入悲伤。

    沈越见此放下心来,回到自己的房间,从怀中取出平书文交给自己布包。

    自从听了平书文所说,沈越对这个包中之物已是好奇许久,只是忙着处理平书文后事,不曾打开看过。现在闲下来准备悄悄看个究竟。摊开布包,却是一块镶在红木中的铁片,整体也不过巴掌大小,拿在手里也不重。这东西真的有那么神奇?沈越有些疑惑,仔细看去,铁片细看之下材质又不像铁做的,颜色发黑,上面却有着细密的纹路,条条框框的,越看越像后世的集成电路,不过这个更显得精密。铁片底部还有一个个圆圈套在一起,像是树木的年轮。翻过来查看,红木外框上的字让沈越腋下胜寒。

    这面木头上竟清清楚楚的刻着三个隶书字体“圣火令”!

    

    本书提到圣火令只是对其提出另一种诠释,不会成为武侠或外星科技文,会保持历史性为主。请书友放心。向学生时代最爱的大神金庸和倪匡先生致敬!

第九章 做什么营生() 
居然是圣火令!沈越对圣火令还是知道的,但那是金庸大神的啊,武侠《倚天屠龙记》中记载,圣火令水火不侵,是波斯明教镇教圣物,自流失到中国后,一向是中土明教教主的象征,圣火令上还载有上乘武学。

    沈越翻来覆去查看,除了神秘纹路却也没有什么能与武学联系在一起的。但平书文既然说是靠这块令牌得以支撑身体,那么这块圣火令可能有些强身健体的功效,虽然金庸大神的是杜撰的,但这块令牌上却清清楚楚的刻着圣火令的字迹,能得此尊称,必是有神奇的功效。

    沈越用刀在令牌的铁片上刺去,又用力划了几下,丝毫不见有什么损伤,心中翻起波澜,这块圣火令除去红木,里边的铁片却不是自己的认知能够理解的,金刚不坏的材质,神秘的纹路,莫不是什么外星人的遗物?

    沈越摇了摇头,虽没有任何头绪,却知此物却是比那些宝藏中的金银都有价值,怪不得平书文临死时对自己慎重交代,圣火令的消息若是传扬出去,不说它的神奇功效,光是这个名头就足以招致杀身之祸。

    当下沈越用小刀将铁片从镶嵌的红木中抠出来,用布包好藏入怀中,又将外框红木烧掉,毕竟字是刻在木头上的,光是铁片的话,一般人看不出什么异常。但自己将其在身上放了这么多天,却没有什么感觉,想必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平书文却是濒死之躯,因而才会感觉得到。

    从屋里出来走到大堂,见王氏母女已经准备好饭食,高升等人围坐四周倒有些热闹,见到这一场景,沈越心中升起一种温暖的归属感,当即抛下对圣火令的疑惑。眼下将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几人照顾好才是重要的,其他的以后命运自有安排。

    见沈越进来,众人招呼着落座,沈越也不再客套。

    一边吃着饭,关兴心直口快,冲沈越说道:“沈兄弟,咱们既然已经在这住下来了,今后该干个什么营生好?这儿离山这么远,我的打猎本事用不上啊。”关兴依然纯朴性格,已经把沈越他们当做自己人,总想帮着出些力气。

    沈越笑着转头看向高升,自己初来乍到对明朝的现今的风土人情不如跑商的高升了解,他既是客商,为人又机敏,想必早有主意。

    高升会意,放下碗筷,

    “要说现今这世道做生意什么最赚钱,自然是粮食和盐,但粮食需要大本钱,咱们插不上手,可以做些盐的生意,虽然说是有盐铁专卖的规矩,却是可以给官府交些税钱,领些粗盐到周边的乡镇去卖。我之前就是这么跑商的。虽说外边不太安定,但咱们现在有了马匹,万一有元兵来了足以安全逃掉。”一提起生意经,平时不多说的高升话多了起来。

    听高升这么一说,几人都点头称赞。沈越笑着说道:“那就由高大哥和关大哥先做贩盐的生意,大勇、大山还有平元年纪还小,就留在家里照顾马匹,婶娘和平兰负责饭食。我也刚想了个计划,如果能够做成,估计能够让咱们住的更安心些,等过两日再和你们细说。”

    几人对沈越的安排没有疑义,却对他神秘的计划有些好奇,轮番旁敲侧击的打探,一顿饭吃的有些人气。

    回到房间,沈越放好纸笔,画了几下,毛笔不太顺手,又从厨房里找来几根炭条用刀削尖,用起来效果不错,一张简单造型的弓弩跃然纸上。仰头靠在椅子上,沈越脑中勾勒出后世弓弩的样子,尽量筛选出明朝能够制造又稍微先进的类型,虽不算资深军迷,但毕竟沈越是做汽车研发设计的,之前做设计软件培训的时候,见过一些做弓弩结构的案例,一番思考,沈越想到了滑轮弓弩,结构并不复杂,只是在弓弩上增加了一组辅助上弦的滑轮。明朝现今虽然装备了火器,但还不太实用,弓弩依然是重要的武器,但如果是需要射程远的强力弓弩,在上弦时需要弯腰用脚踩着用力,若加上滑轮却可直接用手上弦,更加方便快捷。

    虽然现在朝廷弓弩管制的厉害,私藏等同造反,但重点是私藏,如果自己设计出来,再和官府办个公私合营,把生产出来的弓弩交付给明军使用却未尝不可。而且一旦有了这批现先进的弓弩,明军的战力增加,对自己生活的这个县城也提升些安全。忙碌到半夜,沈越看着手中几幅图纸有些满足,便安心睡去。

    第二天吃过早饭,几人便根据昨日的安排各行其职,沈越和平兰打好招呼也走上街去。

    县城中坊市的铁匠铺子没什么生意,外边的架子上零星摆着几件铁质的农具、厨具,一个老铁匠坐在架子后面的火炉旁,想必也是战乱的影响有些萧条。看到这些产品都很精致,沈越对能够加工出自己所要的零件有了希望。上前一边取出图纸一边对店铺的老铁匠询问:“老师傅,你看这几个东西能否打制出来?”

    沈越递过去的当然不是完整的弓弩图,就算自己拿出来他也不敢给造,沈越在平家庄的废墟上见过元兵丢弃的弓弩,只是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滑轮组及一些固定零件。图纸上便只是这些部分。

    老铁匠端详着图纸一阵琢磨后说道:“东西应该能做出来,但尺寸和材质咱们得商量好。”

    沈越对此早有预料,毕竟自己因不了解明朝图纸怎么标注,尺寸怎么计算,所以在图上也没敢向后世那样将所有信息标注得清清楚楚,正准备和铁匠打听清楚。

    一番解释,两人互相都有些明白。问起价格和取货的时间,老铁匠面露难色,支吾着说:“这些东西虽小,省去咱到官府领铁,但咱从来没有做过,一个人做也有些麻烦,就得收你一两银子,半个月交货。”

    沈越对钱倒不在乎,但时间要紧,要求三天,老铁匠为难道:“小哥你别说笑,咱要是前两年一样,还有三四个伙计,两天就能做出来,可现在就咱一人不太好办呐。”

    沈越听着铁匠诉苦,打探到由于这两年生意不好,伙计们陆续都转做其他勉强糊口,而他又年纪太大,对别的行当难以上手,只能守着这个铺子维持生计。

    沈越听罢有了打算,

    “这次我给你五两银子,你把你的那些伙计能找到的先叫过来帮忙,三日后我来取货,如果东西合用,我就把这个铺子买下来,然后请您老坐镇,以后这个东西还要大量的做下去。”

    老铁匠听沈越一说心下大喜,忙着收拾家伙就准备出去找人,沈越留下些定金又向周围的店铺走去,想要多了解一下当下的情况。

    街上行人不多只有几家粮店、布庄,店里商品都不甚丰富,只是摆着几样,其他都是一些小贩挑着担子在街边叫卖。街头墙根下蹲着一群乡民,大部分面有菜色,衣衫褴褛,蓬乱的头发上插着草标。沈越虽心感不忍,却也暂时没有能力去改变。旁边还有一行人与之泾渭分明,穿着还算完整的,身前各自摆放着一些如锯子、锤子、锄头之类的工具,有些像后世天桥下摆着技能牌子的杂工,想必他们识字不多,只能通过各自的工具来显示自己的职业。沈越心想若要人救,需先自救,世上除去父母爱人,谁又能无所保留的去帮助你,生米恩斗米仇的故事却是存在的。不过以后自己若是需要用人时可以来这里招工。

    

    本书提到圣火令只是对其提出另一种诠释,不会成为武侠或外星科技文,会保持历史性为主。请书友放心。

第十章 厨房聚餐() 
一条小巷出口站着几个涂脂抹粉的中年妇女,向路过的人四下张望,见到沈越过来,呼啦啦围上来,扯着他的袖子在胸脯上蹭着,嬉笑间就要往巷子里拉,沈越大囧,心道这明朝的妓女竟如此豪放,眼见小巷里都是些低矮的草棚屋子,这些人素质又极差,若是有陈圆圆的水准,自己或许就沦陷了,可现在还是逃走为好。

    正在拉扯中,耳边传来一声娇叱,

    “你们这些人拉着我相公干嘛!”

    沈越回头张望又喜又羞,来人正是平兰,胳膊上挎着菜篮,双手叉腰,杏眼冒火。妇女们连忙散去,沈越解脱出来,想要解释,平兰却也不给他机会,甩头就走。

    沈越只好快步上前跟着,一路无言。二人走到一个肉铺,平兰停下来有些犹豫。沈越欣喜,机会来了,对肉铺老板说道:“来两只肥点的鸡,再切六斤五花肉。”

    平兰忙说:“我买好菜了,少要点肉吧。”说完却下意识地咽了下口水。沈越见她这样觉得有些可爱,后世网上盛传有个吃货妹子是最幸福的,果然不虚。

    “咱们好不容易在城里住下,是该补补了,回去我来下厨,给你们露两手,保证你以后天天吵着要吃。”

    肉铺旁边有个老农面前摆着一筐小鸡,叽叽地叫着,平兰指着那里说道:“咱们买些小**,以后养大了可以卖鸡蛋。”

    沈越也想给院子增添些热闹,这样王氏母女也有些事做,能为这个集体出些贡献,不至于感觉寄人篱下。取了肉,又买了十几只小鸡,二人便向家里走去。

    临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