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迷茫大明- 第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听的这话,谢文昌不由大为疑惑,当下不假思索的问道:“既是如此,大当家为何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这是为月港争取一个灰色的地位。”胡万里微微一笑,道:“农学院最迟在下个月,便会开院授课,届时会召集大明两京十三省的生员前来漳州,外地生员可不比官员,月港的存在将再无掩饰的可能。与其届时被动,还不如主动提出开海,朝廷允准是不可能的,不了了之的可能倒是很大,如此,月港便可获得一个半公开的存在。”

    谢文昌忧心忡忡的道:“大当家的就不怕朝廷封闭月港。或者是出兵征缴?”

    “不会!”胡万里不假思索的道:“月港的存在对朝廷并不构成威胁,关闭或者是征缴月港,只会将众多的海商逼入绝境,这种情形要么导致海商另寻私港,要么导致东南沿海陷入混乱,眼下朝廷国库空虚,绝对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维持的现状的可能最大。”

    听的这话,谢文昌不由微微点了点头。虽是猜测,但这种可能性确实很大,再说了,胡万里敢如此做,必然会征得首辅张阁老的支持,朝廷若是不想东南沿海陷入混乱,必然会拖而不决,对月港睁只眼闭只眼。月港亦会因此而获得一个介于合法非法之间的地位,这要远比现在的处境强上数倍。况且,胡万里现在是月港的大当家,没有把握,他岂敢轻举妄动?

    想到这里,他不由微微笑道:“大当家这是火中取栗。。。。。。。”

    “何事无风险?吃饭还有被噎着的时候。”胡万里不以为意的道:“月港要想开海,就得一步步来。朝廷亦需要逐步的考察,毕竟是百余年的祖制,要破除,须的循序渐进。”

    说到这里,他才将话头绕到月港护卫队的训练上面。微微一顿,便接着道:“月港的存在一旦公开,朝廷即便是睁只眼闭只眼,亦会派遣官员或是锦衣卫暗中考察,鉴于此,月港的私丁不能太过出格,暂时不要训练,不过,谢严两子弟可以挑选一些较为出色的子弟送往东兴港加入护卫队。”

    送去东兴港?那可是要家眷随行的,谁愿意让一家大小跟着去东兴港受苦?谢文昌不由讪笑道:“这事在下跟力叔商量一下。。。。。。。”恰好这时,一名亲卫在外禀报道:“禀少爷,弗朗机的农作物和书籍送来了。”

    “送进来。”胡万里忙吩咐道,话音一落,两名随从便快步而入,一人端着托盘,一人抱着一叠书籍,他对这时候的欧洲书籍还真是不感兴趣,没人翻译,那跟天书没什么区别,倒是托盘里的农作物让他眼睛大为一亮。

    最引人注目的便是玉米棒子,番薯、马铃薯,除此之外,还有他十分熟悉的葵花籽、干辣椒,其它林林总总的种子,他就认不出了。

    见胡万里满脸欣喜的拿起这个看看,又拿起那个看看,眼中流露出从未见过的热切,谢文昌不由暗自诧异,不过是一些观赏类的花花草草而已,又不是什么新奇的火器,又必要如此欣喜?微微沉吟,他才道:“听闻弗朗机商船的船主说,好些东西都是来自新大陆,甚是名贵,在弗朗机亦相当的抢手。”

    听的这话,胡万里不由微微一笑,名贵?这些个东西跟名贵可是丝毫沾不上边,转念间他便想到,有可能葡萄牙人这时也没认识到这些农作物的真正价值亦有可能,微微沉吟,他才问道:“所的种子都在这里了?”

    谢文昌微微点了点头,道:“都在这里了,不过,大当家的放心,咱们既然许诺了高价收购,应该还会有商船送来的。”

    胡万里微微颌首,道:“这些农作物种子并不值钱,不过,既然许诺了,亦无须失信于人,送来的都收了,以后就无须重复收购,只收咱们没有的,这些东西,让农学院去培育。”说着,他话头一转,道:“我要写封折子,你先休息一下,待的新任龙溪知县孙光辉到了,我为你们引见一下。”

    听的这话,谢文昌忙起身告退,胡万里则径直进了书房,提笔给张璁写了一封信,美洲的这些农作物到了,漳州农学院的院长,应该称为祭酒,他必须争到手,这不仅是为了抢功劳,也唯有他清楚这些美洲农作物的价值所在,再则,若能争的这份差事,他亦可以名正言顺的往来漳州,有这些美洲农作物在手,不愁争不到这个位置。

    方将信写完,随从便前来禀报:“龙溪知县孙光辉已经抵达月港。”

    他倒是来的快,胡万里仔细将信检查了一遍,才细细封好,封了火漆,盖上私印之后,他才缓步出来,唤来谢文昌,问道:“月港至南京,快船需要几日?”

    听得这话,谢文昌微一默神,便斟酌着道:“若是顺风顺水,四日可到上海,眼下正是东洋海贸旺季,正是顺风顺水之时,五日可达南京。”

    这可是比五百里加急还要快了,胡万里微微点了点头,道:“茂山在南京可设有快船联络点?”

    “回大当家的,有!”谢文昌含笑道:“当时是为了便于联络,不过,用的并不多。”

    “如今算是派上用场了。”胡万里微微笑道:“再多准备一艘快船,让他们也熟悉一下东兴港的航线。”

    “谨尊大当家吩咐。”谢文昌忙躬身道。

    胡万里点了点头,他才笑道:“孙县尊到了,咱们一块去门口迎迎。”

    两人一路缓步走到大门口,便见孙光辉一身便服在严力的陪同下快步而来,胡万里忙迎了上去,轻笑道:“一别三载,华国兄风采依旧。”

    “好你个长青,三年未见,一见面就奚落我。”孙光辉爽快的笑道:“交接未能见着长青,我还琢磨着不知何时才能见着你呢。”

    “以后时时都能见着,华国兄别嫌我烦人便是。”胡万里说着便拱手见礼。

    孙光辉还了一礼,这才笑道:“长青兄在南京,我在漳州,如何时时能够见着?这话可就奇了怪了。”

    “这事稍后再说。”胡万里说着一侧身,道:“这位是月港的大当家谢文昌,亦是县学生员。”

    听的胡万里引见,谢文昌忙躬身长揖,道:“学生见过恩师。”

    孙光辉坦然受了一礼,这才含笑道:“贤生无须拘礼。”

    稍一寒暄,几人便进了院子,谢文昌、严力两人知趣的去张罗酒宴,胡万里、孙光辉则进了客厅,一落座,孙光辉便羡慕的道:“长青兄三年时间不到,由县丞而府丞,足足升了四品八级,可将咱们一众同年羡慕死了。”

    “是嫉妒吧?”胡万里轻笑道。

    “对对对!就是嫉妒!”孙光辉笑道。

    “漳州龙溪是块福地。”胡万里微微一笑,递过那封写给张璁的信道:“我如今尚未上任,这封信,就只能麻烦华国兄了,以五百里加急送给恩师吧。”

    五百里加急送给张璁?什么要紧事?孙光辉接过看了一眼,道:“明日一早,我就送出。”说着他试探着道:“是为漳州龙溪的事情?”

    胡万里微微点了点头,才含笑道:“是为农学院之事,我要争这个农学院的祭酒,顺带举荐你为农学院的佐贰官——监丞。”

    监丞不过是正七品,孙光辉本就是七品的知县,对此并不以为意,不过,有这层关系,他与胡万里的关系可就大不一般了,当下他便微微一揖,道:“谢长青兄提携。”

    “此事若是能成,华国兄沉住气踏踏实实的干三年,便能平步青云。”胡万里说着一指桌子上的托盘,道:“这些新奇之农作物,华国兄从未见识过吧?这是我从美洲引进的高产抗旱的农作物种子,也就是皇上下旨,着北方各省官员寻觅的天降祥瑞!”(未完待续。。)

    。。。

第184章 再回金陵() 
祥瑞!孙光辉看了一眼托盘里的那些个怎么看也与祥瑞沾不上半点关系的东西,又看了看一脸肃然的胡万里,心里不免有些将信将疑,半晌,他才试探着道:“长青兄如何知道这些东西能够抗旱高产?”

    胡万里翻了他一眼,微微一笑,道:“欺君之罪可不是闹着玩的。”

    轻飘飘一句话却听的孙光辉浑身上下一阵燥热,难怪胡万里说漳州是块福地,能出高产抗旱的农作物,不是福地是什么?难怪他倡议在漳州建农学院,也难怪将他巴巴的调来任龙溪知县,高产抗旱农作物的引进和推广,那可是天大的功劳!不仅平步青云可期,青史留名亦有可能!

    他当即便笑道:“别说三年,六年也认了,一切谨听长青兄安排。”说着,他眉头一皱,道:“长青兄出任应天府府丞,南京,漳州相距甚远,皇上以及恩师会否有顾虑?”

    “无妨。”胡万里含笑道:“我不过是负责指导而已,一切琐碎事宜,须的华国兄操持。”

    “长青兄放心。”孙光辉笑吟吟的道:“农学院事宜,年弟必定事事躬亲,断不会有丝毫轻忽。”

    胡万里微微点了点头,道:“高产抗旱农作物的栽培推广可谓是利国利民利己,华国兄才干出众,既是有此认识,我就不再赘言,有关农学院的管理,我专门拟定了一份管理制度,华国兄斟酌着办便是。”

    管理制度都拟好了,那倒是省得他再费劲耗神了,孙光辉不由暗笑,这家伙倒是一如既往的自信,他难道就不虑嘉靖另外委派农学院的祭酒?转念一想。还真是没人比这家伙更适宜做农学院的祭酒了,大明朝野上下,可没人管理过农学院,也没人认识这些个新奇的农作物,当下他便笑道:“长青兄既已拟定好规章制度,年弟遵照便是了。”

    胡万里也不与他客气。微微颌首,便转了话题,道:“除了农学院,再有就是月港了,月港的存在,是漳州泉州两府繁荣的保证,周边府州县亦受益菲浅,这无须我饶舌,我提醒华国兄一句。月港的水很深,不仅是福州、南京,就是京师亦有不少官员牵涉其中,华国兄尽管萧规曹随便是。”

    月港的水深,孙光辉自然是一清二楚,他也隐隐猜到胡万里与月港的关系非同小可,当下便笑道:“长青兄尽管放心,我可不想搅月港这潭浑水。”

    “确实是潭浑水。”胡万里轻叹了一声才道:“过段时间。我准备上书朝廷,恳祈允准月港开海。”

    恳祈允准月港开海?孙光辉不由一愣。这可是天大的事情,他当下便正色道:“此事非同小可,长青兄可要三思。”

    胡万里微微一笑,道:“此事即便不成,亦无风险,这几年海贸日益兴隆。两京勋贵高官涉足其中的不在少数,这个风头可不能让别人抢了,再则。。。。。。。”

    微微一顿,他才接着道:“自郑和七下西洋之后,咱大明已经封闭的太久了。欧洲的火器和航海技术已经超越大明了,咱们需要一个窗口来了解整个世界,及时的引进西洋一些物事,诸如火器、造船技术,白银以及各种农作物等等。”

    听的这话,孙光辉心头不由一惊,胡万里这是欲以建言开海来拉拢与海贸有关的勋贵官员,他这是为张璁聚集人心,还是以此培植自己的势力?

    谢文昌这时缓步走了进来,对二人微微一揖,道:“二位大人,宴席已经备好。”

    胡万里微微一笑,起身道:“华国兄对于接任龙溪知县一事怕是颇为纳闷吧,此事皆是茂山的功劳。”

    听的这话,孙光辉不由一愣,这事怎会与月港的这个大当家扯上关系?见他一脸的惊愕,胡万里笑着将谢文昌在京师央求周志伟的事情说了一遍,这才笑道:“走,三年未见,咱们好好喝一场,算是为你接风。”

    “得,如今我才是地主。”孙光辉冲着谢文昌微微一笑,才道:“今儿这场酒算是咱们为长青饯行。”

    暮夏的南京,又闷又热,虽然才是午初时分,整个京陵城已是仿如一个蒸笼一般,闲暇的士绅富贾皆是呼朋唤友寻找清凉之地消暑,西水关,赏心亭,便是一处难得的消暑之地。

    赏心亭在西水门城上,下临秦淮河,尽观赏之胜,西水门码头的繁华尽收眼底,二楼大堂,四面门窗大开,秦淮河的河风穿堂而过,身居室内,丝毫不觉酷暑,前台上一名哥儿咿咿呀呀的唱着散曲,吴亦有悠闲的坐在右后一张茶桌上轻摇着折扇闭目听曲。

    京陵的散曲戏剧本就兴盛,偏偏武宗皇帝也好听新剧散曲,南巡京陵,召见的最多的不是官员,而是南京教坊司的名伶和戏曲大家,并且遍访知音善乐者,逗留京陵八月,几乎是日日宴饮,迎春看戏。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武宗南巡,极大的促进了京陵散曲戏剧的发展,无数科举无望的文人士子纷纷沉溺其中,赏戏听曲在京陵已是蔚然成风,稍有名气的酒楼皆请有哥儿伶人以佐客。

    吴亦有这段时间并未出海,一直都在南京忙碌着,今日在赏心亭消暑听曲,纯属是忙里偷闲,正自闭目听的入戏,却听的有人在他旁边坐了下来,睁开眼一看,却是两位好友沈连宜、王少聪两人,他不由轻笑道:“躲在这里你俩也能找到。”

    王少聪自顾沏了杯凉茶,轻声道:“梦然兄倒是好闲情,咱们这几日可是连腿都跑细了一圈。”

    吴亦有微微一笑,道:“落草还得纳投名状呢。”说着,他便笑道:“眼下正是饭点,你二人不会是想讹我请客吧?”

    “梦然不会是想让咱们请吧?”沈连宜翻了他一眼,道:“皇帝还不差饿兵呢。”

    吴亦有笑着起身道:“得,辛苦了数日。也该慰劳慰劳。”

    三人随后出了大堂,进了一间偏厅,见二人略有些汗湿的后背,吴亦有瞥了一眼跟进来的小二,随意吩咐道:“在屋角放两盆冰块,来份八宝鸭、炒鸭肝、鸭血汤、清蒸鲫鱼。要玄武湖的鲫鱼,湖池藕,蕹菜。。。。。。。”说着,他便摸出一锭五两的银锭放在桌子上。

    沈连宜眨巴了下眼睛,道:“梦然兄何以未点酒水?”

    “晚上再喝。”吴亦有说着对小二挥挥手,这才施施然落座,含笑道:“胡大人这两日就会抵达京陵,一身酒气如何去接?”说着他便看向两人,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