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迷茫大明- 第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胡万里微微一笑,道:“此时下南洋,并非是顺风顺水。”

    一听这话,许炼不由大喜,忙笑道:“少爷,一路至苏禄海,皆是顺风顺水,由苏禄至旧港,再转北大年,并不费事,再说,属下船队的船员水手皆是经验丰富之辈,逆风逆水行舟,亦不是什么难事。”

    “既有如此把握,去北大年的事情就交由你。”胡万里沉吟着道:“护卫队也不能总是在家门口转悠,叫李健带四艘船随行护送,让他们熟悉一下南洋的航线。”

    一听这话,许炼便顺着话头道:“少爷,南洋可是弗朗机人的地盘,能否给属下的船队再添置一些火炮?”

    瞥了他一眼,胡万里才道:“你船队的火炮是该换换了,不过,库存的火炮都许诺给了严力,回程再换吧。”微微一顿,他才随意说道:“提醒你一下,弗朗机火炮虽然只是辅助火炮,但也不能随便外流,配置的火炮子铳弹药皆要定期检查的。”

    弗朗机火炮只是辅助火炮?许炼听的不由一愣,难道还有什么主战的火炮不成?可没听说过还有什么火炮比弗朗机火炮更好?稍一迟疑,他便试探着道:“少爷,护卫队难道还有更好的火炮?”

    胡万里端起茶杯轻呷了口茶,却是转移了话题,“这次你们去南洋,还有个任务,打探一下造船的木材,听说南洋多柚木,那可是上佳的做甲板的木料,这事你与造船的工匠们详细打探一下。

    再则,你熟悉广东广西的情况,想法子从两广挖些造船工匠过来,另外,在那边设两个据点。负责采买十三四岁的小厮丫鬟,这些事情要交给可靠嘴严的人去做。”

    听的胡万里交办的这些差事,许炼不由一阵兴奋,忙躬身道:“属下尊命。”说着,他又试探着道:“少爷,若是两广的义军要购买火铳火炮。咱们是否卖?”

    “不卖!”胡万里干脆的道:“他们成不了气候,卖给他们火铳火炮,只会害惨两广的百姓,咱们不缺银子,不赚那昧心银子。”

    见胡万里如此干脆,许炼忙躬身道:“属下明白。”

    “明白就好,少跟他们往来。”胡万里淡淡的说道:“咱们与他们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道不同不相为谋?东兴港难道压根就没有造反的心思?许炼心里疑惑,却是不敢开口相问,只是躬身道:“属下明白。”

    胡万里瞥了他一眼。道:“你未必明白,在东兴港呆上一年半载,你才会明白,你与白扇会的郑七颇有交情,找个机会,东兴港替你还他一个人情。”

    “谢少爷体恤。”许炼忙道:“,属下与郑七虽然有交情,却是两不相欠。否则属下也不至于弃白扇会而入东兴港。”

    胡万里点了点头,道:“先将手头差事办好吧。”

    “是。属下告退。”许炼躬身一揖,便退了出去。

    胡万里也跟着起身踱进了卧房,春儿正歪在床上与腊梅有轻声的闲聊,见他进来,便要下床,他忙摆了摆手。含笑道:“不用起身了。”

    腊梅等几个丫鬟却是赶紧的迎上来蹲身见礼,随即笑道:“厨房正在准备晚餐,奴婢去催催。”说着福了福,便转身碎步而去。

    胡万里在床边坐下,瞅了瞅春儿脸色。关切的道:“可缓过劲来了?”

    “奴婢好多了。”春儿笑吟吟的看着他,道:“少爷在这里都是腊梅身前身后的侍候,少爷怎的就未收了她?”

    “身边那么多丫鬟,岂能个个都收了?”胡万里微微笑道:“腊梅今年十七了吧?”

    “虚岁已经十八了。”春儿含笑道:“少爷是如何打算的?”

    “还能有何打算?”胡万里含笑道:“小厮丫鬟都大了,该给他们指婚了,你探探她的口风,看看有没有中意的?”

    次日一早,赵长福、刘思武、李健三人就早早的在院子外候着,探知胡万里用完早餐,便赶紧的着人通报,等了片刻,却见唐金宝等一行护卫扈从着胡万里出了大门,三人忙上前行礼。

    胡万里看了三人一眼,道:“听闻你们的院子皆已完工,走,随我去看看。”

    听的这话,刘思武、李健不由一喜,赵长福却道:“少爷,院子并未全部完工,根据少爷当初的规划,对面西侧这一片已经全部完工,南侧的仍然陆续在建。”

    胡万里眉头一皱,问道:“完工了多少?”

    “回少爷。”赵长福躬身道:“西侧十二个,南侧有四个,共计十六个院子。”

    胡万里微微一笑,道:“那就去看看西侧的。”说着便迈步先行,这年头人的寿命不高,小孩的夭折率高,所以普遍早婚,男子十六,女子十四便已结婚,十七八岁,已经算是晚婚了,西侧、南侧的两群院落,便是胡万里特意为一众小厮结婚修建的,当然,给小厮丫鬟指婚,給他们安家,也是他的一种笼络手段。

    西侧的院落群实则就在胡万里所住的院子对面,过了河,不过一里路便是,一个个院子错落有致的散落在一片绿荫中,院子式样大小皆差不多,皆是一进院,而且两边没有厢房,只有一栋正房,不过,院子倒是够大,日后要建厢房不愁没地方。

    胡万里饶有兴致的看了一个院子,屋里一应家具物什俱全,厨房里的锅碗瓢盆都一应俱全,只等着住人了,里里外外看了一圈出来,他才笑道:“还缺了点东西?”

    屋子里的一应物事都是赵长福一手操办的,听的这话,他忙道:“还请少爷示下。”

    胡万里笑着指了指门口和窗户,道:“差大红灯笼一对,还差了几张囍字,当然,最差的还是新人一对。”

    听的这话,赵长福忙微笑着道:“少爷放心,灯笼、囍字、红烛之类的早已备齐。”

    刘思武忙试探着道:“少爷要为小的指婚?”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胡万里笑道:“再不指婚,我还真怕你们闹出笑话来。”

    听的这话,刘思武、李健当即便跪下道:“谢少爷体恤。”

    胡万里瞅了两人一眼,轻笑道:“瞧你二人这高兴劲儿,都有相好的了?”

    “回少爷,有!”刘思武响亮的道。

    “好!”胡万里笑道:“将护卫队整编了,少爷就为你们指婚,给你们集体办个婚礼。”

    整编?如何个整编法?为什么要整编之后才为他们指婚?刘思武、李健都不由一怔,胡万里看了二人一眼,道:“护卫队兵丁越来越多,再以小队、中队、大队划分甚是不妥当,也不易区分等级,不利于指挥,我重新设计了一套建制。”

    扫了身边众人一眼,他才接着道:“小队直接改称班,编制增至十二,十二人一个班,三个班组成一个排,三个排组成一个连,三个连组成一个营,护卫队暂时组建成两个营,海船训练以连为单位。

    班长、排长、连长、营长皆分设正副,刘营长、李营长,今天日落之前护卫队必须完成整编,各级军官名单必须呈报上来,明日,我亲自考核所有连以上的军官。”

    “是,属下遵命。”刘思武、李健忙就地行了个军礼。

    胡万里之所以照搬后世的军队建制也是迫于无奈,若是套用大明现有的建制军阶,无异于明白的告诉所有人,东兴港要造反!这年头,谋反可不是闹着玩的,那是要诛九族的,还不一定,大明有诛十族的先例!这玩笑是开不得的。

    弄这么一个全新的建制军阶,一则外人不易弄明白,再则,也不引人注目,大不了被人认为是有组织的海贼而已,海贼毕竟不是谋反,不至于被诛九族十族的,如此,东兴港的居民才不至于引起恐慌,这年头,家族的观念那不是一般的重,没有人愿意因为自己而拖累整个家族。(未完待续。。)

    。。。

第174章 发军饷() 
出了院子,胡万里便在众人的簇拥下一路向西,沿途草草看了几个院子后,便来到东兴港公所,所谓公所,实则便是衙署,规模不大,寻寻常常的一座三进的院子,东兴港公所没有衙役,只有几个抄写员,主要任务是建立各类档案,统计各类数据。

    东兴港不征税,也不征发徭役,港口码头、城墙、房屋、道路等的修建全部都是花银子雇请工匠民夫,不仅城内驻扎有千余人的护卫队,城内城外随时都有护卫队兵丁巡逻,根本就用不上衙役。

    进了公所,在正房大堂落座之后,胡万里便吩咐道:“叫两个书吏进来速记。”听的这话,众人都意识到胡万里这次谈话相当重要,赵长福一边吩咐人上茶,一边快步出去叫了两个抄写员进来。

    胡万里端起茶盅熟练的用碗盖刮了刮,浅啜一口,但觉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不由低赞了一声道:“这茶还不错。”说着,他瞥了刘思武、李健二人一眼,道:“护卫队官兵平日里可都喝茶?”

    听的这话,刘思武、李健二人不由一愣,护卫队官兵一律都是十五六岁至十七八岁的年轻人,而且都是出身贫寒之家,谁喝茶?再说了,护卫队官兵都无兵饷,哪来的钱买茶?

    微微沉吟,刘思武才含笑道:“少爷,小的们都是喝凉白开,没有喝茶的习惯。”

    “这可不行。”胡万里微微笑道:“茶叶可是好东西,特别是绿茶,护卫队从上到下都必须养成喝茶的习惯,军营里要备茶水,海船上更是必须备足够的茶叶,要保证船上每个人每天都能喝上茶水。记的是绿茶!”

    一众人听的都是莫名其妙,不知道胡万里何以如此重视饮茶,李健乍起胆子道:“小的们愚钝,还望少爷指点,喝茶有何益处?”

    这年头航海最易患上坏血症,一次远航。死于坏血症的船员水手数量相当大,根本原因就是在海船上缺乏新鲜的蔬菜水果,缺乏维生素c,绿茶富含维生素c,是船员水手预防坏血症的最好饮品。

    胡万里虽然知道这个原因,却是不知怎么给他们解释,微一沉吟,他才笑道:“蒙古人喜欢喝茶,而且每日都离不开茶。知道是什么原因吗?就因为他们水果菜蔬少,海上行船也难以吃到水果菜蔬,所以,我要你们必须喝茶。”

    听的是这个原因,刘思武忙躬身道:“属下遵命,即日起便在军营海船上推行喝茶。”

    胡万里微微点了点头,端起茶盅呷了口茶,扫了众人一眼。才缓缓说道:“东兴港发展到如今,已是初具雏形。如今人口越来越多,管理也必须规范起来,必须形成制度,严格遵照制度来管理东兴港。

    律法仍以《大明律》为准,慢慢再进行完善,至于赋税。原定是五年不纳赋税徭役,这一条不变,不论是耕田经商开作坊,皆是五年不收赋税,五年后开征赋税。亦只纳税,不征徭役。”

    不征徭役?赵长福不由一愣,他身为参随,最是清楚,对于大明的百姓而言,赋税并不可怕,不定期,又无法逃避的徭役才是令百姓倾家荡产的根源,东兴港不征徭役,自然会博得民心,但东兴港的建设谁来做?

    他心里一急,当下便直言不讳的说道:“少爷,东兴港初建,百废待兴,不征徭役,何来劳力?”

    “要工匠则出银子雇工。”胡万里不加思索的道:“要劳力则从东洋西洋抓捕俘虏或是奴隶来充当,这事无须担忧。”

    听的这话,赵长福不由暗松了一口气,赶紧的闭上了嘴巴,胡万里看了他一眼,才接着道:“东兴港鼓励开荒,开荒的田地,谁垦归谁,不加以上额限制,而且,东兴港将不会以任何形式抄没籍没罚没私人财产,一点例外,在东兴港的非法所得,坚决没收,而且还要重罚!至于在东兴港之外所获得的财产,概不过问。”

    赵长福听的不由一愣,这就是说,不管是什么来路,只要是进入东兴港的财产,都受东兴港保护?这条规定或许现在作用不大,一旦东兴港的势力强大起来,一众海商海盗都会蜂拥而来,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少爷如何会做这个决定?

    说到这里,胡万里瞥了一眼两个书吏,呷了口茶,才接着道:“制定了制度,所有人都必须遵循,但凡东兴港的居民,不论从事哪种行业,触犯制度,都一视同仁,公所处理的案件一律必须公开案由及处理结果和处理依据,所有的告示,必须用白话文书写,要能让所有居民看得懂。

    再则,要大力鼓励扶植甚至是补贴东兴港居民发展畜牧、家禽等养殖,种植水果、菜蔬,发展酿酒业等等,这些日常生活必不可缺的东西不能总是从外调运。

    教育问题,免费入学要形成制度,东兴港所有居民家中的孩子,不分男女,从六岁开始都享受免费入学的资格,一应书本文具,包括中餐全部免费,这些都要形成制度固定下来。

    还有物价,粮油的价格必须稳定,仓库不足,多建几个,对本地所产的稻米必须平价进出,不能伤农。”

    微微一顿,看了刘思武、李健二人一眼,他才道:“护卫队的官兵,凡年满十七岁皆允许成亲,每月休假五日,连以上军官,先分院子,另外,所有年满十七岁的官兵从本月开始发放军饷,兵丁每月二块银元,排级军官以上递加,参加培训的军医享受同样等待遇。”

    一听这话,刘思武、李健二人登时就乐了,如此一来,年满十七岁的护卫队官兵就完全可以养家糊口了,他们成亲也不会有后顾之忧了,这可是个好消息!消息一传开,护卫队上下必然要乐翻天,两人忙齐齐行了一礼,道:“小的们代护卫队所有官兵谢少爷恩典。”

    胡万里含笑点了点头,道:“赶紧把年满十七岁的官兵名册呈报上来,我亲自为你们发放第一个月的军饷。”

    “是!刘思武二人忙响亮的应道。

    赵长福却是满头雾水,暗自纳闷,现在看似银子花的不多,二年之后,护卫队的军饷开支一年就得二三万银元,这可不是小数目!他是怎么想的?

    是邀买人心?有这必要吗?东兴港所有的一切,包括护卫队、作坊、船队、土地都是胡万里的私产,护卫队大部分兵丁都是胡万里花银子买来的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