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迷茫大明- 第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待其进来,他才沉声道:“我二弟病倒在同安县城,沈班头快马跑一趟同安县城,先在同安县找大夫治疗,若是能成行,用船将人送至月港,李风烈、三虎子一同前去,不得泄露消息

    “小的尊命三人忙齐齐躬身道。

    京师并未象地方官员想象的那样迎来一场狂风暴雨,嘉靖在令张璁致仕之后迟迟未下令推举阁臣,也未任命心的首辅,这让所有的京师官员都有些猜不透嘉靖的心思。

    张璁致仕两rì后,此辅翟銮上疏,恳祈嘉靖恩典,让张璁沿途用驿站回籍。如今驿站的管理早就败坏不堪,象张璁这样的大员便是致仕,驿站的官员也照样巴结不已,何须嘉靖的商贸恩典?翟銮此举不过是在试探嘉靖的态度。

    嘉靖的态度很明朗,允了!

    一见这情形,次rì,御史谭缵端、唐愈、都给事中赵廷瑞便上疏参劾掌都察院事汪鋐会讯薛侃一案时,党附权臣、意图诬陷官员入罪。(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寻书吧)

    。。。

第142章 火炮() 
胡万山哪里知道他这位兄长是在为如何安置他而烦恼,见他一脸的狐疑,半晌不语,不由含笑道:“大哥,父母大人为您挑选的三家皆是西安的大族,杨家、姜家、张家皆是书香门第。”

    胡万里摆了摆手,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婚姻之事,为兄暂不想考虑,此事二弟无须再提。”

    听的这话,胡万山不由一喜,道:“大哥莫非是有了意中人?”

    “还没有。”胡万里干巴巴的回了一句,却猛然想到今年是乡试之年,这个二弟既是生员,为何没参加乡试?微微一顿,他便神情肃然的道:“秋试在即,你却巴巴的跑来福建,难不成连入试的资格亦未获得?”

    听的他提及乡试,胡万山不以为意的道:“大哥方才不是说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这功名亦是如此,父亲年初请人算了一命,说小弟无缘功名,却有大富大贵之命,小弟本就没有信心,干脆停一科试试。”

    算命的话也能信?胡万里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在胡诌,但这话意思却是相当明白,这个二弟想跟着自己厮混,这倒是个麻烦,微微沉吟,他才道:“如今龙溪县学正在试行推广北方官话,二弟先去县学学习半年,待农学院招生,再入农学院博取一个官身,二弟以为如何?”

    一听这话,胡万山不由大喜,忙躬身一揖,道:“小弟谨听兄长安排。”

    胡万里微微点了点头,才斟酌着道:“眼下张阁老致仕,正值多事之秋,你入县学这半年时间,必须改名换姓,不得承认与我的关系,不得借为兄的名头惹是生非,不得到县衙找我,否则立刻遣送回家,三虎子四个仆从也不能随你去县学,我自会安排。”

    兄长与张阁老的关系,胡万山自然是一清二楚,听的这话,他当即便正容道:“小弟谨尊兄长吩咐,定不会给兄长招惹麻烦。”

    微微笑了笑,胡万里便转了话题,与他东拉西扯的探听家里的各种情形,胡万山本就善谈,见他拉起家常,自然倍觉轻松,问一答十,丝毫没有防范之心。

    东兴港,南区。

    夕阳西下,忙碌了一整天的军器局军匠张四器封了炉子,将打制好的枪管粗胚和一应材料收拾妥当之后,才出了简易作坊,洗澡更衣出来,老婆早就将饭菜准备好了,按例还有一壶酒。

    张四器径直坐了下来,自己斟了一杯酒,自打老大进了护卫队,老2和两个丫头进了学堂,都不在家中吃饭之后,他便养成了喝酒的习惯,随着东兴港的军匠越来越多,每枝火枪的价格也由五两银子降到了三两,不过,少了四张口,他并不觉的有压力。

    以前吃饭,都是两个儿子陪他吃,老婆和女儿得等他们吃完之后才开始吃的,四个小孩都不在家吃饭之后,这规矩也就不讲究了,一杯酒下肚,老伴就端了两碗饭上桌,陪着他吃饭。

    喝了两杯酒,张四器正准备吃饭,却见二小子一溜小跑进了院子,他不由轻斥道:“都十六了,还如此毛躁,象什么样子?”

    他老伴却是满脸笑容的招呼道:“在学堂吃过了没有?”

    对张四器的责骂,张秋生根本就没当回事,瞥了一眼桌上的菜,嬉笑着道:“吃过了,学堂的饭菜比家里的还好呢。”说着,他才对张四器道:“阿爸,陈二叔、李四叔来了,就在后面。”

    一听这话,老伴赶紧的站起身来,张四器也吩咐道:“赶紧的再炒几个菜,倒壶酒来,有些rì子不见了,正好与他俩喝几盅。”

    不一时,陈宁静,李明良二人便联袂而入,张四器起身笑道:“来的早不如来的巧,来,陪老哥喝几盅。”

    “咱们今儿可是专程前来讨酒喝的。”李明良轻笑道,说着毫不客气的上前落座,三人稍一寒暄,便推杯换盏喝了起来。

    酒过三巡,陈宁静便道:“如今东兴港的军匠越来越多,每月产出的火枪数量足有七十余枝,不知这价格会不会继续往下降?”

    “这事说不准。”张四器不以为意的道:“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在东兴港不用担心温饱。”

    “张老哥这话不错。”李明良接过话头道:“不说别的,就说这免费让孩子读书,而且还包下一rì两顿饭食,这事就是从来不曾听闻过,更不用说还专为女娃子建学堂,你们说说,这大东家想做什么?”

    “还能做什么,不就是邀买人心嘛。”陈宁静随口说道。

    “不仅仅只是邀买人心那么简单。”李明良幽幽的说道:“邀买人心的法子多的是,何必用这个纯属烧钱的法子,赵总管贴出的告示说的很清楚,凡东兴港民籍的孩子,从六岁到十五岁,皆可zì yóu入学,而且管饭,这等若是东兴港在帮咱们养孩子,这开支得有多大?”

    “不就几百个孩子,一年能有多大的开销?”张四器疑惑的说道。

    “张老哥说笑了不是。”李明良微微笑道:“眼下是人少,就按东兴港这源源不断进人的速度,五六年时间人口就得上万,到那时,得有多少孩子?”

    陈宁静不以为然的说道:“这可说不准,兴许过个一年半载就不运人进来了呢?”

    这个可能也不是没有,李明良顿了一顿,才道:“张老哥,咱们上次见大东家,他说北面的平原能够移民数万,东兴港会很快繁华起来,我想,人口上万应该是不容怀疑的。”

    张四器微微点了点头,道:“没有外人,就咱们几个老兄弟,你想说什么,尽管直说。”

    李明良呡了口酒,才道:“我就觉的这大东家志向不小,让孩子免费就学,这是在培养人才,为东兴港培养人才,东兴港的护卫军之所以都是十五六岁的少年,而且是白rì训练,晚上读书,我估计也是为了培养人才。”

    区区一个海商,培养人才做什么?是意图海外自立?还是意图谋反?张四器顿觉后背凉飕飕的,这事实在是太大,他根本不敢说出口来,疑惑的看了看二人,他才沉声道:“咱们该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李明良一口干了杯中酒,道:“咱们如今只能一条道走到黑,反正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不如干脆一点,全力参与进去,说不定还能博出一份富贵。”

    “难道不能想办法逃走?”陈宁静轻声道。

    “这是海上孤岛,就是能抢到海船,出海也得有船员水手。”李明良苦笑了一下,道:“陆地就更不用想了,四面都是山不说,还有无数的生番野人。”

    “老四说的不错。”张四器缓缓说道:“我家大小子回来说过,护卫军都是大东家买来的小厮,都是死心踏地效忠大东家的,听说大东家如今正在陆续的将他们的亲人接到东兴港来,想逃跑,特别是带着一家大小,现在根本没有可能,或许过个五六年,待他们松懈下来,才会有机会。”

    “安心过rì子吧。”李明良为二人斟了一杯酒,又给他自己倒了一杯,才道:“铸炮的那帮蠢货终于能够铸出火炮了,这两边山头只需安置得有十七八门火炮,东兴港则可固如磐石,除非是朝廷水师大举来剿。”

    东兴港的铸跑军匠是将火炮铸了出来,而且一口气就铸造了三门二号弗朗机炮,管长两米有余,质量也还过得去,至少试shè了十炮也没出现炸膛的情形,不过,在详细的了解铸造过程以及仔细比较了三门火炮之后,胡万里便有一种想骂娘的冲动。

    三门火炮都是二号弗朗机炮,但口径却是各不相同,也就是说,每门火炮的炮弹都必须量身定制,更令人难以忍受的是,炮管上有蜂窝也就算了,偏偏铸造一门火炮时间还相当长,最少也要二个月时间,想要大规模铸造火炮就得大量的培养泥模工,因为泥模跟不上。

    这就是泥模铸造法的三大缺陷,一个泥模只能铸造一尊火炮,别说是不同的泥模工匠,便是同一个泥模工匠做出的泥模口径也尽不相同,泥模口径有差别,铸出的火炮口径自然也有差别,

    其次,泥模不仅制造麻烦而且比较难干,往往要一个多月时间才能用于铸造,即便如此,泥模里也不可能彻底没有水分,铸造出的火炮仍然会有蜂窝,好在弗朗机火炮的膛压不高,管壁够厚,不容易炸膛。

    从山上回到新建的府邸,胡万里便下定了决心,这种铸炮的方法必须改进,必须抛出铁模铸造的法子,不能再等了,他要的不是弗朗机炮,弗朗机火炮是不错,但威力有限,只适宜近战,他要的是能够远程shè击的红衣大炮,有蜂窝显然是不行的。

    另外,铸造速度也是硬伤,他还指望卖弗朗机火炮捞点银子呢,这种铸造速度,能赚几个银子?更何况做泥模的泥巴还得从南京运回来,这笔开销也不小。

    。。。

第143章 火器大家() 
次rì一早,胡万里给护卫军布置了训练任务之后便带着赵长福来到北区的火炮铸造作坊,这里距离港口最近,给方便原料的运输,也方便将生产的火炮装载上船。

    火炮铸造作坊不似火枪制造作坊那般分散,相当的集中,胡万里走进作坊便有进了一个小工厂的感觉,新铸造的火炮试shè效果颇为理想,一众工匠也没料想到大东家对他们的铸造工艺已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一个个都在兴奋的忙碌着,为铸造第二批火炮做着准备工作。

    胡万里和赵长福的到来,令一众军匠更为兴奋,临时指派管事的军匠老方头闻报后忙快步迎了上来,躬身道:“小老儿方晚成见过东家,赵管事。”

    胡万里已经见过他几次了,对这个五十多岁的军匠颇为熟悉,微微点了点头,他才吩咐道:“将手艺最好的铸匠,模匠以及铁匠叫来,有差事分派,不要做老好人,这差事不能滥竽充数,手艺好不好,一看便知。”

    有差事分派?方晚成微微一怔,忙躬身道:“请东家先去大棚东边的小房间候着,小老儿马上召集众人过来。”

    微微颌首,胡万里便迈步进了大棚,这大棚是专为制作和放置泥模而搭建的,相当的宽阔,里面摆放的泥模并不多,仔细数了一番,一共才十二个泥模,看规格应是五个一号,七个二号的弗朗机炮,看来,做泥模的工匠并多,几个月了才十几个泥模。

    大棚东边的小房间是方晚成办公的地方,赵长福对这里颇熟悉,进门之后,恭请胡万里坐了,便出门找人烧水泡茶。

    不一时,方晚成便带着五个工匠进来,待的几人见礼之后,胡万里微微笑了笑,才道:“因为泥模的缘故,你们差不多一年时间都没有工钱银,这一年来都是借贷度rì,如今火炮铸造出来了,各位是不是都憋着一股劲准备好好铸造几门火炮以补贴家用?”

    听的这话,几个工匠不由暗暗松了口气,看来大东家是要他们加快铸炮的速度了,一个中年工匠当即便朗声道:“大东家,能否再运两船泥回来,泥模能跟上,小的们铸炮的速度也就能快上许多。”

    “我不准备再用泥模铸炮。”胡万里直接说道:“泥模的制作时间长,烘干的时间也长,一炮一模,不仅浪费,各炮的口径也稍有差异,口径的差异不是小事,不仅影响火炮的威力,同时也加重后勤补给的压力,因此,不能有丝毫的疏忽,有鉴于此,泥模铸炮不适宜大批量铸造。”

    不用泥模铸炮?,历来铸造火炮都是用泥模,不用泥模用什么模?几个工匠不由面面相觑,至于什么火炮口径差异,更是从来没人提及过,口径差异会影响威力,影响后勤,这说的也太玄乎了,这个大东家懂不懂火炮?年纪轻轻的就敢在他们这些工匠面前显摆,这也太不靠谱了。

    稍一沉吟,一个年纪稍大的工匠便开口道:“东家,小的们铸造火炮已有数十年,从未听人提及火炮口径差异的问题,虽然各个泥模工匠做出的泥模可能有些微的差异,但那差异绝对是微乎其微,何至于影响火炮的威力,更谈不上什么增加后勤的压力,小的无知蠢笨,还请东家指教。”

    见他出言顶撞,而且丝毫不留情面,方晚成不由蹙了下眉头,生怕胡万里发作,正yù开口缓和一下气氛,胡万里已是含笑道:“问的好,不懂就问,这是工匠的本sè,也唯有如此,才能jīng益求jīng,铸造出最好的火炮!”

    微微一顿,他才接着道:“就以弗朗机火炮的为例,同是二号的弗朗机火炮,若是口径统一,则子铳的口径也必然统一,若是火炮口径有差异,那么统一口径的子铳就可能出现或大或小的情况。

    子铳小了还好说,不过是减弱火炮的威力,若是大了,会是什么情形?子铳塞不进去,无法用,每门火炮都要量身订做子铳是不是一件麻烦事?一旦子铳报废,补给更是一件麻烦事,对不对?”

    听的他这一说,几个工匠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统一口径确实要方便很多,微微沉吟,那工匠才道:“东家,小的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