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迷茫大明- 第3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第479章 主动归附() 
听的有二三百神射手,刘思武神情不由的有些凝重,他很清楚,如此数量的神射手将会造成多大的伤亡,微微沉吟,他才道:“白将军是如何识别这些神射手的?”

    “千军万马中,哪能轻易识别他们,更何况他们是开弓即走,绝不停留,根本就无迹可寻。”白爵瞥了一眼城下宛若洪水一般渐渐漫过来的人潮,有些苦涩的道:“每次都是清理战场时才能发现,那些神射手几乎都有射头的习惯,被利箭贯穿头颅的都是他们的杰作,而且箭矢也有差别。

    大规模的攻城之战,往往会有上千的兵丁死于他们之手,不过,他们还是及不上米尼枪手,一战下来要休息十天半月,才能恢复,象今日这般大规模的攻城,定然是少不了他们的,东洋伯乃城中主将,若是受伤,会动摇军心士气。。。。。。。”

    “多谢提醒。”刘思武颌首道:“还劳烦白将军准备两张盾牌。”这是他第一次经历大规模的守城战,他不愿意放弃如此难得的观摩机会,略微一顿,他便吩咐副官道:“传令,要官兵注意对方的神射手。”

    没有预想中的呐喊,攻城的大军一直沉默中稳步前行,城墙上的守军也在沉默中等待,等待着一场恶战的到来,攻守双方的官兵都没人知道自己是否能够活着看到明天的太阳。

    宣府城是个正正方方的方城,每边城墙都很长,长达六里十三步,虽然城墙高大厚实,但以护卫队炮兵的眼光来看,还是不够厚。别说是野战炮那般的重炮了,就是大号弗朗机炮在城墙上也没法架设,一溜十门大口短肚的卡隆炮在六里长的城墙上着实显的单薄,因此只能是重点防御。

    昌平门外瓮城就是重点防御的地方,摆放了三门卡隆炮,班长赵长信瞥了一眼架设好的卡隆炮。又望了城墙下蚂蚁一般密密麻麻的人潮,总觉的疏忽了点什么,他大声的吩咐道:“做好炮击准备,最大射角。。。。。。搞什么呢,火药和炮弹要分开,这是细节!细节!提醒多少次了!”

    周围的一众弓箭手一声不吭的看着忙碌着的一众炮兵,护卫队的火炮威力他们早就听说过了,但却没人亲眼见识过,更让他们羡慕的是这些护卫队兵丁一月两块的银元。而且伙食好的连他们百户都羡慕。

    “都有了,准备抛射。”一名百户大声的吆喝道。

    营长唐水生看了他们一眼,没有吭声,对方还离着三百多步呢,上面要求节约弹药,他的火枪兵的放近了再打。

    一直沉默的攻城官兵在距离城墙三百步的地方顿了一顿,而后猛的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呐喊声迅速的冲向城墙,四面八方爆发出的呐喊声听的人热血沸腾。赵长信是头一次见识如此大的场面,不由的紧紧的握住了拳头。

    “放箭!放箭!放箭!”一声声命令相继响起。

    早就严阵以待的弓箭手随即纷纷张弓搭箭。刹那间,箭如雨下,唐水生站在城墙上冷眼旁观,虽说是漫天箭雨,但杀伤力却是不大,冲锋的兵丁挥舞着小圆盾能挡掉大部分从头而降的箭矢。洪水一般的人潮很快就逼近到城墙百五十步,一门门卡隆炮弗朗机炮相继开火,米尼枪也纷纷开始射击。

    霎时间,炮声枪声响成一片,弓箭也由抛射改为向下直射。攻城的人马登时就跟割麦子一般成片成片的倒下,班长赵长信一直紧盯着一辆由数十人推着快速前进的冲车,前面两炮都没能够准确命中,这让他有些恼火,再次瞟了一眼那辆冲车,他回过头来沉声道:“发射药减。。。。。。。”话未说完,一箭射来,正中后脑,他身子一晃,便栽下了城墙。

    “盾牌掩护。”副班长急红了眼,厉声喝道:“发射药减三成,开炮!开炮!”

    “砰砰砰”接连三发开花弹在冲车附近爆炸,登时就将附近炸的人仰马翻,冲车也随即停了下来。

    被箭杀的不止赵长信一个,瓮城上方城墙上的兵丁在短短瞬间被射杀了十几个,见这情形,营长唐水生知道是遇上神射手了,瞥了一眼城墙下,密密麻麻到处都是人,哪里知道神箭手在什么地方,他只能高声道:“传令下去,各连注意防护!”

    开花弹一炸一片,但毕竟一面城墙只有十门卡隆炮,米尼枪也是一打一个准,但数量同样有限,只占了火枪的三成,城墙上的弓箭手连射了几箭,速度却是完全慢了下来,攻城的兵丁却是海浪一般,一浪接着一浪,很快就接近到六七十步的距离。

    城墙上的所有火枪随即开火,密集的枪声登时响成一片,攻击的势头立时为之一缓,不过,因为宣府城没有护城河,仍然有大量的兵丁呼啸着一鼓作气冲到了宣府城城墙下,不等他们利用各种攻城器械攀城墙,无数手榴弹便从上面扔了下来,密集的爆炸声过后,城墙下基本看不到还能站立的人,大多都在地上翻滚哀嚎。

    看着眼前这一幕,昆都力哈不自觉的伸手揩了下额头上的冷汗,对方的火器太厉害了,照这种打法,根本没有破城的希望,他回头看了一眼脸如冰霜的俺答汗,喏喏的道:“可汗,这样打下去,损伤太大了,就算派骑兵上前弓箭压制,作用也不大,能不能佯退,引诱他们出城野战。”

    “佯退?”俺答看了他一眼,淡淡的道:“咱们退兵,对益王来说,就是大捷,他会追击?”微微一顿,他才接着道:“你留意到没有,他们能远射的火枪不少,西面城墙就有近二千枝,射程至少在一百五十步,就算野战,至少也要三四倍的兵力围歼。”

    深井堡,大营。

    听的李天章说明俺答汗攻城的苦衷,胡万里不以为意的点了点头,能打一仗对他来说自然更好,多少也能够有点战绩不是,否则这一战仅仅只有大同城下那歼敌二三千人的小胜,他还真有些不好宣扬。

    略微沉吟,他才道:“如此说来,俺答是诚心称臣?”

    李天章谨慎的道:“不知俺答汗称臣之后,殿下会如何封赏?”

    瞥了他一眼,胡万里才道:“俺答有什么要求?”

    “俺答汗希望能封王。”李天章小心翼翼的道:“希望朝廷不插手鞑靼部落的事务,并希望殿下援助一批,为殿下开疆拓土。”

    “要求还不少。”胡万里微微笑了笑,才道:“封王没问题,我可以给俺答一个世袭罔替的亲王,俺答的兄弟子侄也都会有封赏,部落的事务朝廷也可以不插手,不过。。。。。。。”他略微一顿,便接着道:“鞑靼的所有地盘朝廷要进行规划,要划省设府建县,官员,朝廷也会委派一部分,大部分官员还是由你们充任,至于援助火器,也没问题,既然俺答汗有意臣服,让他安排下,我见见他。”

    “殿下,这好安排,不过,在下担忧一旦退兵,宣府城里会乘胜追杀。。。。。。。”李天章说着一顿,道:“能否跟殿下讨份手谕。”

    胡万里听的一笑,道:“我派人去宣府城。”

    宣府城,刘思武一脸郁闷的站在昌平门城楼上,对方气势汹汹的四面合围,居然只攻了一轮便偃旗息鼓了?有如此大规模的试探攻击?对方这是在玩什么花样?他望了一眼已经西斜的日头,太阳都快下山了,看来下午是不会再进攻了,不知道他们会不会来个夜袭?

    正自想着,副官放下望远镜道:“司令,从鞑靼大营过来了一支骑兵小队,好像是咱们的人。”

    刘思武连忙举起望远镜细看,果然,疾驰而来的骑队都是身着护卫队军装,转念间他就反应过来,俺答汗跟益王谈和了,骑队越来越近,他很快就认出,最前面的那个军官是李健的副官,他不由的露出一丝浅笑,道:“战事结束了。。。。。。。”

    一支益军小队穿过西大营进了宣府城,这一反常的情况很快就引起了北大营明军一众文武大员的警觉,谁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毛伯温、太监麦福、翁万达、召集一众文武大员紧急商议。

    “诸位,俺答汗若是归附益王,咱们就只有俩条路可走。”毛伯温扫了众人一眼,道:“一是在俺答汗的逼迫之下投降,二则是主动联系宣府守军,归附益王!”

    一众勋臣以及文武大员心里都很清楚,被动投降和主动归附,这差别可谓是天差地别,是以毛伯温话音刚刚落,遂安伯陈鏸便看向监军麦福,道:“我赞成主动归附,俺答汗与益王和谈已是事实,咱们十几万大军不能成为俺答汗的顺水人情。”

    “不错。”翁万达一口接过话头道:“眼下大军粮草补给不足,咱们这十几万大军根本不可能从宣府突围返回太原,与其损伤殆尽,还不如归附益王!”说着他扫了众人一眼,道:“诸位以为然否?”(未完待续。。)

    ps:  昨天今天来朋友了,抱歉,明天恢复。

    。。。

第480章 益王野心() 
临阵倒戈,归附益王,在座一众勋臣和文武大员可说都有好处,独独监军太监麦福不可能有好处,他原本就是执掌御马监的大太监,象他这种大太监,除非是有天大的功劳,否则根本不可能被益王重用,不过,当前的形势他很清楚,一句话不对,立马就有性命之忧。

    翁万达话一落音,麦福便轻咳了一声,道:“俺答汗是否与益王和谈,尚未可知,历来行军打仗,诈字为先,焉知俺答汗不是在使诈?”说着,他逐一看向山西的几个文武大员,道:“在座诸位,有家眷不在山西的,也有家眷在山西的,临阵倒戈的消息一旦传到太原。。。。。。。”

    听的这话,毛伯温心里不由一沉,一众领兵将领的家眷多在山西,一旦临阵倒戈的消息传回太原,必然是满门抄斩,麦福轻飘飘的一句话就将在座一众文武分为两派,端的是十分阴险,而且转眼间就将他们几人置于险地,大军哗变,他们都会成为刀下之鬼。

    眼见帐中一众武将默不吭声,略微沉吟,毛伯温便缓声说道:“麦公公这话虑的极是,不过,眼下大战,各个关隘皆是重兵把守,严阵以待,消息根本传不出去,如今一则是粮草不继,二则是身陷重围,三则俺答汗极可能会将咱们这十几万大军做为筹码向益王换取好处,诸位可有其他良策?”

    总兵官张达却是开口道:“若是俺答汗与益王和谈,为何今日还会下令攻城?八万大军四面猛攻,鞑靼兵丁的伤亡至少在六千左右,这是有目共睹之事,此事如何解释?”

    “诸位难道不觉的今日攻城十分蹊跷?”翁万达沉声道:“益军火器之利,俺答汗岂能不知?野战尚且不敌。况乎功坚城?别说八万大军攻城,即便是四十万大军不计伤亡,轮番不停的攻城,亦不可能在短短三五日内拿下宣府城。

    明知不可为,俺答汗为何还要攻城?又为何如此公允?为何在损伤了一万多人后便停止攻城?这难道只是一场试攻?你们何时见过伤亡如此之大的试攻?

    你们不防扪心自问,这些年你们边军上报的所谓大捷。斩杀了多少鞑靼兵?别以为你们杀良冒功,再给人头化妆的把戏没人知道,那只是朝廷需要一场场所谓的‘大捷’来粉饰太平,没人跟你们计较!

    俺答汗也算是草原上难得一见的枭雄,他为何在明知不可能攻破宣府城的情况下,还要不惜巨大的伤亡下令强攻?答案只有一个,这根本就是一场苦肉计!不是给咱们看的,也不是给益军看的,而是给鞑靼人自己看的一场苦肉计!俺答汗要通过这场伤亡巨大的攻城战让鞑靼人看清楚益军的火器之利。以此来说服一众部将归附益王!”

    这一番分析合情合理,只听的满帐文武目瞪口呆,半晌,麦福才喃喃着道:“这未免太过耸人听闻了。。。。。。。”

    “以六千人的代价免除鞑靼一族的灭族危机,换做是我,我也会如此做。”翁万达淡淡的说道,微微一顿,他便接着道:“还提醒诸位一下。留给咱们的时间不多,天黑之前。咱们必须做出决定,否则就是任人鱼肉的下场。”

    张达也是杀伐果断的主,微一沉吟,他便道:“归附可以,必须的跟益王说明咱们的处境,设法解救领兵将领的家眷。否则即便归附,也是军心不稳。”

    见张达表态,毛伯温不由的暗松了一口气,当即便道:“翟銮归附,其子亦是益王派人从太原营救。益王仁厚,不会对诸位家眷置之不理。”略微一顿,他便道:“事不宜迟,翁大人,张将军坐镇大营,外人一概不得入营,其他人随我一起去宣府城。”

    西大营,俺答汗的中军大帐。

    鞑靼一众亲贵和各部落首领也是济济一堂,俺答汗高坐于帅案后,朗声说着“。。。。。。今日一战,伤亡之大,不仅你们想不到,我也想不到,没想不到益军火器竟然这么厉害,火炮射程远就算了,火枪射程也能远达百五十步外,这对咱们来说,就是一场灾难。

    昨日我没明说,益王给咱们列出了三条路,归附、迁移、灭族!而且明言,不会大军征讨,只是向西北之地的地主商人大量贩卖火枪,然后朝廷高价收购咱们鞑靼的奴隶,你们议议,咱们该选哪条路?”

    一听这话,帐中众人登时就议论开了,西北辽阔,鞑靼骑兵机动灵活,就算不敌,也可以通过不断的迂回拖死数万大军,对于大军征缴,他们从来就不怕,打的过就打,打不过就跑,几十万大军也奈何不了他们,但益王若是大规模的武装西北的地主和商人,对他们来说,就是灭顶之灾。

    射程高达一百五十步的火枪对于擅长骑射的鞑靼人来说,完全就是一个噩梦,除了神射手,一般的骑兵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但神射手能有多少?整个鞑靼也超不过三百人,训练一个神射手需要十多年,训练一个火枪手却只需要半年,这根本就不对等。

    拥有远射程火枪的武装队伍,就算只是百来人的规模,对各部落来说,都是巨大的威胁,没有数百人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但放牧不可能数百人聚集在一起,一旦分开,就会被偷袭,可以肯定的是,一到放牧期,就会有无数的小股武装部队进入草原抓奴,这是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