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迷茫大明- 第2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走了一段路,几人才来到较为繁华的街头,蔡克廉不由奇怪的道:“长青兄,这衙门为何不在中心和最为繁华的地段?”

    “繁华的地段,寸土寸金,衙门占了岂不可惜?”胡万里含笑道:“不当家不知道当家难。这个万里港,前前后后投进了数十万银元,我还指靠着卖地收回成本呢。”

    见沿街商铺不少倭国的倭刀、折扇、屏风之类的,而且还有弓弩铠甲出售,周志伟不由惊讶的道:“小琉球不禁兵器?”

    “只禁火器,其他兵器甲胄皆不禁。”胡万里满不在乎的道:“再过几年。连火枪也会放开。”

    听的这话,周志伟三人不由的大惊失色,连火枪都不禁?允许百姓手中拥有与军队相抗衡的武器,这如何管理?蔡克廉不由担忧的道:“长青就不虑祸生肘腋?”

    胡万里听的一笑,道:“丰衣足食,谁会铤而走险?元蒙统治天下之时,不允许百姓手中拥有兵器又如何?还不是短短数十年就被推翻了?允许百姓拥有武器,不仅能够促进百姓尚武之风,亦能让百姓有足够的实力保护他们自身的权益财产。更重要的是,能令百姓活的有尊严,不论是官府还是缙绅富户,都不敢仗势欺人。

    这反过来也会督促衙门正视百姓的权益,不敢任意践踏,让官员时时如履薄冰,一旦民怨太大,谁也保护不了他们。”

    说着。他指了指街上的行人,道:“小琉球百姓几乎家家都拥有刀剑弓弩。然而在大街上,现在却鲜有人携带武器,刚开始时,几乎所有人出门都要携带,新鲜劲过了,也就习以为常了。小琉球虽然有极大的自由,但也有着相当严厉的法律约束,没人会胡来。”

    周志伟却是担忧的道:“那若是遇上灾荒饥馑,后果岂不是很严重?”

    “灾荒饥馑,有赈济。有无息赈贷,有以工代赈,绝对不会让百姓没有活路。”胡万里随口说道,其实这年头的百姓要求相当低,生存是第一位的,只要有一条活路,没人愿意造反,特别是刚刚从大明迁移而来的百姓,到的小琉球,一个个都已是万分知足。

    他之所以允许百姓拥有兵器,实则还有不得已的苦衷,土著,小琉球有为数不少的土著,移民四处扩展开垦,避免不了会遭遇土著,护卫队没时间没精力去清剿,只能是允许百姓拥有兵器了。

    次日一早,胡万里用过早点便到书房候着,果然,不一时,李风烈便进来禀报道:“老爷,王大人、严公子前来拜访。”

    “请他们进来。”胡万里说着便起身迎了出去,出的书房,他便在台阶上站定了,待的二人近前,他便含笑一揖,道:“万里港初建,因陋就简,不周之处,还望二位海涵。”

    王廷相一笑,道:“长青无须客气。”

    略一寒暄,三人便进屋落坐,略微谦让,便分宾主坐下,一坐定,王廷相便含笑道:“以前只道东兴港海战出众,今年东兴港攻广州,下福州,战法新颖,将火炮的威力发挥到了极致,着实是令老夫大开眼界。

    广州波罗庙一役,东兴港以一千步兵抗衡二千骑兵,在中伏的情况下,竟然能够稳占上风,亦是让人惊叹不已,三排连击,对抗骑兵,虽是稍有缺陷,但火炮却足以弥补,若是配备一定数量的陆战炮、弗朗机炮,火枪兵足以完胜鞑靼骑兵。”

    微微一顿,他才接着道:“今年西北鞑靼蠢蠢欲动,今东或是明春必然会大举侵边,老夫此番前来,是欲采购长青许诺的那一万枝新式火枪。”

    听的这话,胡万里忍不住笑了起来,见过不要脸的,却没见过如此不要脸的,都打成这样了,居然还来他这里买火枪,见他发笑,王廷相却是老神在在的道:“长青该不会是要食言吧?”

    胡万里忍住笑,道:“浚川公,非是在下食言,而是朝廷食言翻脸,围剿东兴港在前,扣押海船人员,围剿月港在后,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如今这情形,东兴港还敢向朝廷售卖火枪?东兴港不缺这点银子,也担心朝廷用这批火枪反过来围剿东兴港的三个私港。”

    说着,他微微摇了摇头,沉声道:“不卖!”

    见他说的斩钉截铁,王廷相不由瞥了一眼严世藩,却见那家伙低头喝茶,头都没抬一下。他不由的暗骂了一声,当即轻咳了一声,道:“长青难道就忍心西北遭受鞑靼蹂躏?”

    胡万里语气轻松的道:“浚川公这话好没道理,西北边军十数万,朝廷难道是白养的?岂能眼睁睁看着鞑靼蹂躏西北?”

    “长青兄何须明知故问。”严世藩不敢再装傻充愣,他还真怕王廷相甩手不管。这老家伙可是什么事都做的出,当下他便放下茶盅,道:“边军据城而守还行,野战,一旦遇上鞑靼精锐,还是力有不逮。”

    胡万里瞥了他一眼,淡淡的道:“不是还送朝廷一百门陆战炮吗?”

    严世藩含笑道:“东兴港打广州、福州,等若是给朝中一众武将演示了一番火炮集中使用的威力,陆战炮虽然便于移动。但相比于鞑靼骑兵的灵活性,还是相差太远,况且铸造也难度不小,无法大量普及,这一点长青兄应该是深知的,要对付鞑靼骑兵,还的靠东兴港新式火枪。”

    微微一顿,他便侃侃而道:“东兴港在广州一战。天下震惊,正如长青兄方才所言。此一时彼一时,之前,朝廷是不知东兴港底细,不知东兴港海战陆战皆是天下无双,如今,朝廷对东兴港断不会妄动刀兵。

    再说了。东兴港新式火枪的扳机,大明根本无法仿造,这一万枝火枪的使用寿命有多长,长青兄也是心知肚明,与西北鞑靼几战下来。基本也就报废了,根本不可能威胁到东兴港,至于说围剿东兴港的私港,就更是无稽之谈了,一个月港,就令朝廷付出了天大的代价,满朝文武,如今谁敢提议围剿私港?”

    “东楼此番前来是令尊的意思,还是奉旨前来?”胡万里盯着他道。

    略微沉吟,严世藩才道:“是家父的意思。”他知道也瞒不住,当下便直言不讳的道:“追讨慈善会的五十万两欠银,购买火枪,都是家父上疏,临行之前,家父有言,以东兴港实力,早已足以在海外自立,如今大半年过去,胡长青仍未自立,足见其并无分疆裂土之心,既是如此,便不能一错再错,须的想法改善东兴港与朝廷的关系。

    追讨欠银,购买火枪,便是旨在缓和关系,若不是得知长青兄一口应允归还五十万两欠银,小弟也不敢提出购买火枪。”

    “缓和关系?”胡万里看了他两人一眼,道:“有这么缓和关系的?这两件事情可都是东兴港吃亏。”

    “长青就无须斤斤计较了,广州、福州、宁波三城,东兴港可是勒索了数百万。”王廷相说着,话头一转道:“传言都是真的?说实话,老夫一直不敢相信,这些商贾如此有钱?”

    胡万里微微笑了笑,却是没做解释,海贸暴利,出海一个来回,一般也能获利七八倍,高者达十多倍,只是因为禁海,一个个不便显富,都闷声发财,广州一直是大明的三大市舶司之一,官商勾结,不知多少富豪,况且一百多万人口的大城,凑个一二百万,根本就是稀松平常。

    缓缓的呷了口茶,他才开口道:“最近听闻各个私港禀报,水陆两道关卡林立,税费翻倍,这是怎么回事?”

    严世藩早就料到他会提及这事,当下便含笑道:“广州、福州、宁波一直都是大明的三大市舶司所在,如今东兴港对应建立三个私港,朝廷也是在无奈之下,出此下策,不过是想分一杯羹而已。”

    “怕不是分一杯羹那么简单。”胡万里沉声道:“关卡林立,税费翻番,这根本就是想断绝东兴港三个私港的商路,我不知这是谁出的主意,只想问问,如此做可曾想过后果?难不成,要逼迫东兴港在江南建立一个私城?苏州、杭州地理位置都不错。”

    听的这话,王廷相、严世藩都是一惊,东兴港真要占领苏州或是杭州,江南必然会打成一锅粥,江南一乱,那可真要天下大乱了,略微沉吟,严世藩才含笑道:“长青兄无须着急,这必然是下面的官员乘机敛财,借机私设关卡,多收税费,此事,在下定当如实禀报。”

    这话听着不痛不痒的,禀报有个屁用?胡万里敢肯定,这必然是嘉靖的主意,没有哪个官员敢出这样的馊主意,一旦引起东兴港的报复,就是吃不了兜着走,除了嘉靖,不可能有官员会自找麻烦。

    缓和与朝廷的关系,他自然愿意,东兴港如今已经具备快速发展的能力,需要的就是时间,退还五十万两欠账,他已经同意,但售卖一万枝新式遂发枪,他着实有些犹豫,现在的火枪寿命是不长,但朝廷买了这批枪不打鞑靼,用来对付东兴港,就是个麻烦事。

    略微沉吟,他才道:“朝廷要想缓和关系,也不是不可以,不过,至少的拿出点诚意来,先将加设的关卡都撤了,税费也恢复正常再说。”(未完待续。。)

    。。。

第420章 共赢() 
见胡万里开出了条件,而且口气明显松动,严世藩不由暗松了一口气,此番前来小琉球,追回五十万欠款已是铁定的,若能够再购买一万枝新式火枪回去,不仅给他老爹涨脸,他自个在京师也能大大露一回脸。

    撤掉关卡,恢复原本的税费,这并不是什么难事,有胡万里威胁江南的这番话,足以让嘉靖改变初衷,说实在的,他根本就不看好封锁东兴港,不是做不到,而是代价太大,最终也只能落得个两败俱伤,怎么看都不合算。

    不过,增设关卡、控制人口流动毕竟是嘉靖定下的策略,总的给嘉靖一个台阶下,仅追回这五十万欠银和购买一万枝火枪还不足以让嘉靖爽快的应允。

    想到这里,严世藩微微一笑,道:“撤销关卡,恢复税费,自无不可,不过,长青兄也的给朝廷一个台阶下,这好处也不能尽都被东兴港占了不是?”

    胡万里看了他一眼,半晌没有吭声,他的三个私港都是新建,要想快速发展起来,必须有充足的货源,不撤除关卡,恢复税费,远途的商贾必然是望而却步,仅靠周边的商贾根本无法满足海贸的需求,三个私港的建立,其实已经打破了厉行海禁的禁令,由此会带动大量的商贾加入海贸之中,把朝廷撇在一边,显然是不可能长久的。

    稍一思忖,他便缓缓说道:“增设关卡,加增税费,不过是便宜了地方的官员和胥吏,朝廷所得其实并不多,朝廷下令撤销关卡,恢复原有税费。东兴港每个私港一年给朝廷三万两银子。”

    一年九万?严世藩一笑,道:“长青兄素来大气,区区九万如何能拿的出手?二十万罢。”

    “东楼好大的口气。”胡万里撇了撇嘴,道:“朝廷坐享其成,一年九万还嫌少?私港建设,可都是东兴港出的银子。”

    “长青这话可不对。”王廷相开口笑道:“朝廷怎会是坐享其成。三个私港的地盘可都是朝廷的。”

    这话就几近无赖了,胡万里忍不住反唇相讥,“那小琉球也是还是朝廷的,是不是每年还要上缴赋税?”

    听的这话,严世藩长叹了一口气,道:“咱们数年交情,也不是要刻意为难长青兄,其实长青兄也能猜到,增设关卡。乃出于皇上的授意,一年九万两,皇上如何抹的开这面子,二十万也不多,长青兄何苦计较?一年二十万,换取东南太平,换取朝廷开海,长青难道认为不值的?”

    值。千值万值,这比以前要好的太多。胡万里虽然心里千肯万肯,却是有意的沉吟半晌,才开口道:“为了促进海贸,三个私港都已经改变了月港那种高额垄断的模式,小船转运费都已取消,只是正常的征税。一年给朝廷二十万,东兴港倒只落了个小头,也罢,就算是东兴港的诚意了。”

    见他同意,严世藩不由大喜过望。一年二十万,三大市舶司存在的时候也不可能有如此丰厚的收入,嘉靖必然会就坡下驴,至于说东兴港只落了个小头,这鬼话,他才懒的相信,胡万里可不是省油的灯,当下他便笑道:“长青兄果然是豪爽过人。。。。。。。”

    王廷相却是笑道:“听闻东兴港最近又研制了一款新式火枪,能精准射击二百步开外,是下面夸大其词,还是真此事?”

    胡万里微微笑了笑,同意卖燧发枪给朝廷,他便有心用线膛枪震慑一下朝廷那帮不开眼的官员,再给他三五年时间,线膛枪、米尼弹绝对能够大幅提高产量,届时,这所谓的新式遂发枪——东兴——1335就是淘汰货。

    略微沉吟,他才道:“这火枪在战场上亮了相,也瞒不了人,这是一款能够媲美小号弗朗机火炮,甚或可以说是压制火炮的火枪,浚川公既然问起,这下也不敢藏私。”说着,他便对外喝道:“来人。”

    李风烈连忙躬身进来,道:“小的在。”

    “叫唐金宝带警卫排去靶场。”胡万里随即吩咐道。

    “砰砰砰。”接连不断的枪声在靶场响起,随着枪声,摆放在二百步的瓷坛一个接一个的破碎,看着这一幕,王廷相、严世藩、周志伟等一行人不由的尽皆失色,一直以来,都认为火枪不如弓箭,不论是射速还是射程,弓箭都优于火枪。

    但东兴港的火枪发展速度实在是太惊人了,前面那款新式火枪的射程已经堪比步弓,如今这款更是远胜弓箭了,别说弓箭,如此距离,如此高的精准度,火炮都要被完全压制,毕竟火炮的准头不可能有如此之高,之前那新式火枪跟这款火枪一比,根本就是渣!

    因为胡万里不允许他们近前观察枪弹,瞧着这一幕,王廷相、严世藩都有种不真实的感觉,半晌,严世藩才道:“这个距离,能否穿甲?”

    这话不是问的外行,要知火枪较之于弓箭,最大的优势便在于穿甲,火枪的穿甲能力远甚于弓箭,这好距离,若是不能穿甲,威力也就有限,胡万里微微点了点头,随即便沉声道:“换甲靶。”

    待的一众兵丁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