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迷茫大明- 第2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万两白银悬赏一道数术题,这实在是太骇人听闻了!

    数术!不少士子立刻就动了念头,与其苦读四书五经,博取那希望渺茫的功名,还不如钻研数术,同样能够出人头地,名利双收!东兴港虽非是正统,却也不会很快消亡,只会越来越强盛!

    而不少平头百姓也是暗下决心,要让家里的小子去学习数术,十万两银子,平常人要哪辈子才能挣的到?

    当然,不可能有人知道,胡万里也仅仅只知道排列二十行,二十行以上,后世用计算机也没人能够排列出来,这十万两的赏银,仅仅只是胡万里用来刺激大明士子学习数术的一个手段,他要以这种办法在大明掀起一股学习数学的热潮,因为数学是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基石!

    从广州撤离,东兴港舰队随即挥师北上攻克了福建会城——福州,将广州城上演的这一幕依样在福州上演了一遍,当然,出题选妻是不可能上演了,与广州不同的是,东兴港在福州除了招揽工匠之外,还强行掳掠了南台船厂的大批不愿意离乡的造船工匠。

    随后又转战宁波,短短一个月时间,东兴港连下三城,除了索取了大量的白银,还在澳门、厦门、双屿建立了三个私港,消息传开,举国震惊!(未完待续。。)

    。。。

第416章 严嵩入阁() 
大明自立国以来,虽说屡有地方不靖之时,但一省之会城被攻克的情况却是极为鲜见,因为一省之会城,都是城高墙厚,且有重兵驻扎,极不容易被攻克,然而广州、福州两城在东兴港的强攻之下,却连半天也坚守不住,就跟不设防似的,这就有些耸人听闻了,这意味着东兴港的战力极为强悍。

    而澳门、厦门、双屿三个私港的建立,也明显是对朝廷围剿月港的报复,谁也不知道东兴港还会不会继续在沿海建立私港,就算不再增加私港,仅仅这三个私港也足以瓦解朝廷厉行海禁的禁令,更为令人担忧的是,这三个私港的存在不仅能够快速壮大东兴港的财力,也会源源不断的为东兴港输送人口,壮大东兴港的实力。

    以东兴港如此恐怖的战力,一旦拥兵数万甚至十万,那将是什么情形?还有一点也令官员们焦虑不安,那就是朝廷的声誉,自东兴港将朝廷背信弃义征缴小琉球的种种行径宣扬出来之后,朝廷的行径不仅遭到士绅百姓的唾骂,就连沿海各省的官员也是暗暗不齿,若非朝廷苦苦相逼,东兴港也不至于如此疯狂的报复,如今好了,这个烂摊子如何收拾?苦的还是他们沿海几省的官员,从上到下都不的安宁。

    谁也不清楚,东兴港接下来会攻击哪里?可以肯定的是,杭州、南京两城应是首当其冲,

    两城官员也因此而惶惶不可终日,虽是调兵遣将,云集城内,却也没有丝毫的安全感,因为从广州、福州、宁波传来的消息。再高再厚的城墙也挡不住东兴港的进攻。

    与官员惶恐不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两城的士绅商贾百姓却跟没事人一样,丝毫不担心东兴港来袭,反而还隐隐有些期待,因为从广州、福州、宁波三地传来的消息,东兴港兵丁军纪森严,根本不似倭寇那般做恶。既不烧杀掳掠,也不扰民,就连因为战事需要而损坏的房舍器物等都会给予赔偿,这军纪比朝廷官兵还要强的多。

    再说了士绅商贾百姓平日里没少被官员欺凌压榨,早就心生不满,他们虽说不至于从贼,但是在不损害自身利益的情况下,也乐意见到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官员吃瘪。

    京师,内阁值房。

    暂摄首辅之职的李时埋头批阅着一尺高的折子。脸上丝毫没有多年媳妇熬成婆的喜悦,莫说还没有正式任命他为首辅,就算是正式成为首辅,他也高兴不起来,张璁致仕后,嘉靖铺开的这个烂摊子,他根本没法收拾,东北辽东哗变尚未平息。西北鞑靼虎视眈眈,东南东兴港四处攻城掠地。国库却紧巴巴的,拿不出钱来,新近走马上任的六部九卿大员对他这个硕果仅存的礼仪新贵丝毫不卖账,这大明首辅之位,他是如坐针毡!

    “首辅大人,严阁老来了。”一名中书在门外轻声禀报道。

    李时头也不抬的道:“让他进来。”说着。兀自挥毫批阅,他对这个严嵩是真心没有好感,他很清楚,严嵩是怎么入阁的,就是那份迁界禁海的折子对了嘉靖的胃口。但在他看来,迁界禁海,是十足的误国残民之策!

    严嵩稳步跨入值房,微微一揖,便沉声道:“元辅,刚接到广州、福州、宁波、杭州、南京五百里加急军报,东兴港接连出兵攻下了广州、福州、宁波。。。。。。。”说着,他便将几份折子递了上去。

    李时听的心里一颤,连忙接过折子细看,半晌,他才将几份折子一一看完,而后无力的靠在椅背上,东兴港这明显是报复,这点他早就料到了,胡万里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吃了那么大的亏,不可能会忍气吞声,出乎他意料的是东兴港的战力竟然如此强悍,简直到了惊世骇俗的地步!

    他不相信广州、福州的守军敢不尽力,城破的后果,地方官员都是一清二楚,不可能不尽力,强攻重兵防守的会城,居然半天不到就能破城,这只能说东兴港的战力极为恐怖!嘉靖这次算是玩大了,这局面该如何善后?

    半晌,李时才打起精神,坐直了身子,看了严嵩一眼,道:“惟中与胡万里颇为熟识,你认为东兴港接下来会否攻打杭州、南京?”

    听的这话,严嵩不由皱了皱眉头,胡万里如今已是大明的头号反贼,他最怕的就是别人说他跟胡万里熟识,略微沉吟,他才开口道:“下官与胡万里也不过是在南京见过几面罢了,谈不上熟识。”微微一顿,他才接着道:“东兴港虽说攻克了广州、福州、宁波三城,但还算是给朝廷留了些脸面,并没有屠城杀官。

    澳门、厦门、双屿三个私港也是与三大市舶司一一对应,而且以东兴港的兵力,三个私港已是极限,不可能再开辟新的私港,以此推断,东兴港应该会就此罢手。”

    说的有理,李时稍一思忖,便接着道:“如今东南局面,该如何善后?”

    这事岂是咱们能做主的?严嵩略一皱眉,转念便明白过来,这定然是嘉靖要过问的,他当即便毫不迟疑的道:“朝廷不过是围剿了月港,东兴港便连下三城,以为报复,可见胡万里乃是睚眦必报,报复相寻的性子,如今朝廷在东南已无一战之力,最为稳妥之策,莫过于维持现状,不再招惹东兴港。”

    李时微微摇了摇头,道:“如此,岂非是坐视东兴港日趋坐大?”

    严嵩看了他一眼,直言不讳的说道:“就算是看着东兴港坐大,也比激怒东兴港要强,东兴港如今展露出来的实力,已经不是朝廷能够招惹的起的了,眼下朝廷唯有两条路,要么开海,要么迁界禁海!”

    见他将开海放在迁界禁海之前,李时颇为诧异的道:“难道开海比迁界禁海更好?”

    听的这话,严嵩意味深长的道:“皇上会同意开海?”(未完待续。。)

    。。。

第417章 文斗() 
听的严嵩这话,李时半晌无语,东兴港称霸海上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此时朝廷若是开海,固然对东兴港的三个私港打击极大,却也会极大的助长东兴港的发展势头,东兴港不仅有钱,而且胡万里的眼光甚为长远,在移民和引进人才方面是不择手段,这点从他在广州、福州、宁波重金悬赏,高薪聘人就可见一般,若是开海,东兴港短短几年,实力就会骤增,嘉靖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沉吟半晌,李时才开口道:“开海不妥,迁界禁海更不妥,东南沿海各府县如今本就不靖,一旦迁界禁海,必然加剧地方动荡,尤为重要的是,此举会令朝廷大失人心,再则。。。。。。。”

    微微一顿,他才沉声道:“惟中可曾想过?迁界禁海将会极大的打击东兴港的私港和小琉球的发展,胡万里会坐视不理?以胡万里的秉性和东兴港的战力,东兴港必然会祸乱江南,江南历来便是财赋重地,值此多事之秋,岂容江南生乱?”

    “开海不行,禁海也不行。”严嵩看了他一眼,缓声说道:“那就只能是无为而治,坐视东兴港壮大。”

    “皇上会同意?”李时立时就反问了回来。

    “虽说是坐视,也并非是不闻不问。”严嵩不急不缓的说道:“历来能战则战,不能战,则和,东兴港所依仗者,无非是坚船利炮,朝廷皆能制造,假以时日,必能扭转眼下不利之局面。”

    言和?李时不由露出一丝苦笑,胡万里还会相信朝廷?即便是张璁再度出任首辅,胡万里也未必敢轻信。想到这里,他心里不由一动,或许召回张璁,是眼下最好的法子,略微沉吟,他便起身拿起那几份折子。道:“这事的马上禀报皇上,惟中也随我一道进宫吧。”

    一道进宫?严嵩不由暗自腹诽,这不明摆着拉他去一道承受嘉靖的怒火嘛,不过李时既然开口了,他也不好拒绝,当即只得硬起头皮跟着进宫。

    然而嘉靖的反应却是大出两人的意外,逐一看完那几份折子,嘉靖的表情始终很平静,如此反常。更令李时、严嵩不安,两人都是谨慎的跪在地上,等候着嘉靖的爆发,不料,默然半晌之后,嘉靖语气平静的开口道:“东兴港攻打广州、福州、宁波,这既是对围剿东兴港的报复,亦是向朕展示。东兴港有攻城略地的实力,严嵩。你且说说,迁界禁海,是否还能推行?”

    见嘉靖指名道姓的问他,严嵩不由的暗暗叫苦,迁界禁海是他提出来的,他也因此而受嘉靖赏识。得以入阁,若说不行,便会落下一个虑事不周的印象,若说行,这就不是自欺欺人。而是欺君了,他背后登时就急出一身的冷汗。

    想想又觉不对,嘉靖这话隐隐有兴师问罪的意思,难不成嘉靖是想将战败的责任推到他头上?想到这里,严嵩不由又惊又急,紧张的思忖了片刻,他只能硬着头皮,道:“微臣虑事不周,万未料到东兴港战力竟会如此强悍,竟能攻坚城如履平地,微臣原本以为,迁界五六十里,便足以遏制甚至掐断东兴港的一应物质和人员供给。

    东兴港要发展壮大,必须依赖于与大明的贸易,没有大明的物质补给和人员的补充,东兴港即便能够在海外生存,短时间内亦极难发展起来,为今之计,要想剿灭东兴港,唯有双管齐下,一则迁界禁海,二则大力发展朝廷水师战船火炮,大明福缘辽阔,物产丰饶、人口众多,三五年就能够打建一支与东兴港抗衡的水师。

    鉴于东兴港的强悍战力,微臣恳祈皇上,彻底推行迁界禁海,哪怕是迁界百里,亦在所不惜!”

    一听这话,李时不由大为惊恐,迁界百里,不用东兴港造反,东南各省便要反旗四起了,他当即叩首,道:“皇上,微臣不敢苟同,东南各省沿海府县皆是人烟稠密之地,迁界百里,数以千万计的百姓如何安置?此实乃大失民心之举。

    再则,以东兴港战力,即便迁界百里亦于事无补,东兴港随时可以打破迁界后的防御,迁界留下的空闲之地,反倒都成了东兴港的地盘。”

    说到这里,他索性大着胆子道:“微臣窃以为,东兴港不可力取,只可怀柔招抚,微臣恳祈皇上召张璁回朝,以羁縻东兴港。”

    严嵩不由暗骂了一句,如果对东兴港改剿为抚,他便里外不是人,必为千夫所指,不仅失去圣眷,张璁对他也不会有好脸色,必然加以报复打击,等待他的的,只能是黯然致仕,他当即躬身道:“东兴港野心勃勃,怀柔招抚,万不可行,即便对东南局势坐视不理,也甚于怀柔招抚。”

    “坐视不理?”嘉靖盯着他道。

    “皇上。”严嵩伏身道:“与东兴港议和休战,保持现状,埋头发展水师,倾举国之力,数年便能改变现状。”

    沉吟片刻,嘉靖才道:“东兴港会同意议和?会不会乘势攻打杭州,甚至是南京?”

    严嵩笃定的道:“东兴港也需要时间发展,肯定会同意议和,东兴港虽然战力强悍,但兵力不多,损耗不起,杭州、南京不比广州、福州,东兴港战船不能抵近登陆,不能进退自如,有陷入重围的危险,以胡万里之谨慎,断不会在这时候攻击杭州、南京。”

    有一定的道理,嘉靖微微颌首道:“都退下吧。”

    待的二人躬身退下, 嘉靖长叹了一声,起身在殿内缓缓的踱着方步,他做梦也想不到,东兴港的战力竟会强的如此离谱,在对待东兴港的问题上,他确实是草率了,也大大低估了东兴港的实力。

    如今这局面,与东兴港议和与否,并不重要,东兴港不会相信。他也不愿意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两度派人去东兴港议和,这有损朝廷的威严,眼下这情形,朝廷只要忍气吞声,估计东兴港也不会再节外生枝。连攻三城,东兴港所的已经数倍于月港的损失和海船的损失,况且胡万里行事极有分寸,羽翼未丰之时,绝对不会毫无顾忌。

    对于维持现状的建言,嘉靖并不反对,不过,维持现状不等于放任自流,不闻不问。他不可能放任东兴港发展,必须严令沿海府县扎好自家的篱笆,迁界禁海是不现实的,但这个思路却并没有错,封禁广州、福州、宁波三城的商路他不敢,但可以加设关卡抽税,如此既可遏制东兴港三个私港的发展,也可为朝廷创收。另外,对于人口的流动也必须着地方衙门加强管理。这两条落实下来,也能收迁界禁海之效。

    大明的商贾太有钱了,得想法子好好盘剥一下商贾,以补国用不足,打建水师,要的是银子。而且还的在全国征召能工巧匠研发火炮火枪的制造,他还就不信了,倾大明举国之力还比不过东兴港海外一隅之地!

    想到这里,嘉靖顿住脚步,喝道:“来人。”

    一直小心翼翼候在殿外的张钦连忙躬身进来。道:“奴婢在。”

    嘉靖吩咐道:“广东、福建、浙江三省地方官员玩忽职守,叫李时让人弹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