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迷茫大明- 第2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曾替秉用考虑过?可曾为其尚在咸宁的父母双亲以及亲族考虑过?如此无父无君,不忠不孝,无情无义之人,秉用为何会相信他不会为祸大明?”

    张璁立刻识趣的闭上了嘴,胡万里在大胜之余,仍不愿意与朝廷公然作对,不就是为了顾全?很显然,嘉靖如今对胡万里成见已深,深恶痛绝,再辩下去,只能越描越黑,略微沉吟,他才将话题兜了回来,“此番征缴小琉球,百官群情激奋,不严惩擅接中旨的夏言和闽浙粤都指挥使,微臣恐难以安抚。”

    沉吟良久,嘉靖才道:“朕可以严惩夏言和闽浙粤都指挥使,不过,东兴港之前承诺的赠送的火炮火枪以及移民交易必须照旧,否则难以完全遮掩此事。”

    听的这话,张璁登时无语,胡万里又不蠢,在这种情况下,他还会遵照前约?不过,想到能够彻底断绝夏言仕途,能够削弱皇权,就是豁出老脸,也要让胡万里应承下来,略微思忖,他才道:“这事的派得力的官员去与胡万里交涉。”

    嘉靖微微颌首道:“人选就由秉用定夺。”

    ps:这两日,要回老家烧香,更新少,后面补上。(未完待续。。)

    。。。

第395章() 
半个月后,王廷相,周志伟乘坐东兴港的快船抵达了东兴港,船只进入港湾,二人便出了船舱来到甲板上,首次来东兴港的周志伟望着眼前不大也并不如何繁华的港口,有些迟疑的道:“浚川公,这就是东兴港?”

    王廷相看了他一眼,含笑道:“与本中预想中的东兴港相去甚远?”

    周志伟微微点了点头,道:“在预想中,东兴港应该比万里港更大更繁华,这个小港似乎与东兴港的威名难以相符,小琉球既有万里港如此天然良港,胡长青当初为何会选择如此偏僻的小港?”

    东兴港如今已是威名远播,大明海域,东南沿海数省,提起东兴港之名,鲜有不知者,任谁也不会想到,东兴港只是如此一个小港,王廷相微微笑了笑,才道:“这是胡长青在小琉球最初的立足之地,易守难攻,地势偏僻,不引人注目,才最合胡长青的心意。”

    “这倒是。”周志伟点头道:“不过这小地方能够容纳庞大的火器作坊?”

    王廷相也没参观过东兴港的火器作坊,但大体的规模,他还是知道的,当下便道:“东兴港工匠数目不少,有数千之众,火器作坊规模虽说不小,也并非如本中想象的那样规模庞大,应该还及不上南京军器局,上次前来东兴港,胡长青是直接拒绝咱们参观火器作坊,想来,东兴港火器作坊在工艺方面有独到之处。”

    两人说着话,快船已经缓缓的靠上了码头。一上码头,胡万里便带着一行人迎了上来,含笑揖礼道:“浚川公、本中兄。”

    王廷相爽快的笑道:“长青,老夫这次可是恶客。”

    “浚川公说笑了。”胡万里含笑道:“东兴港莽撞,差点累及恩师、浚川公,听闻两京百余位官员因此而上疏恳祈致仕,小子甚是惶恐不安。。。。。。”

    “此事与长青无关。”王廷相摆手道:“实乃皇权与阁权之争,长青无须不安。”

    胡万里这一段时间对京师的情况极为关注,自然清楚这个中的原委,见王廷相如此率直。他不由一笑。伸手礼让道:“在下已在东春园备下宴席,为浚川公、本中兄接风洗尘,二位请。”

    将王廷相、周志伟二人迎进东春园北院,胡万里便着人安排二人洗浴。并有意的将周志伟安排在后。王廷相洗浴更衣之后来到客厅。刚一进门,胡万里便起身快步迎上前,躬身长揖。道:“浚川公大恩,东兴港上下实是感激不尽。”

    听的这话,王廷相便知胡万里这是指他有意隐瞒东兴港与南京能够飞鸽传书一事,确切的说,朝廷四万水师大败,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事非同小可,他可不愿意有人提及,当下便上前虚扶了胡万里有下,笑道:“长青何故感激老夫?快快请起,无须多礼,老夫可不敢当。”

    见他不愿意提及这事,胡万里顺势直起身,道:“浚川公请上座。”待的王廷相落座,他才在下首坐下,道:“浚川公的来意,本中在信中已经说明,恩师既然开口,在下无有不允之理,定不让浚川公为难。”

    王廷相微微一笑,道:“长青有条件亦可尽管提,张阁老与老夫都坚信长青不会祸害大明,也希望尽快看到小琉球迅速发展起来,不瞒长青,恩师与老夫对小琉球都充满了期待,很想目睹长青如何治理小琉球。”

    “恩师与浚川公厚爱,在下实是感激不尽。”胡万里拱手道:“在下断不会让恩师与浚川公失望,小琉球必然会为大明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说着,他便试探着道:“小琉球走的是对外扩张的路子,开海尤为重要,能否借此机会促成朝廷开海?”

    对外扩张?开海?这小子倒是对开海念念不忘,说的也够直白的,王廷相瞥了他一眼,道:“长青所言对外扩张,指的是南洋?”

    “南洋只是东兴港在羽翼未丰之时的扩张对象。”胡万里含笑道:“东兴港希望能够带领大明与欧洲各国争霸天下。”

    这小子还真是准备与西洋欧洲各国争霸天下!野心还真是不小,微微沉吟,王廷相才正色道:“长青能否如实相告,水师主力是否真的遭遇风暴?”

    “没有。”胡万里毫不迟疑的道,对于王廷相,他根本就没有骗的必要,隐瞒东兴港在南京建立信鸽通讯点的把柄捏在他手里,无须担忧他出卖东兴港,三万水师投降东兴港,比直接葬身大海更令嘉靖恐惧。

    王廷相一直因为水师损失惨重而内疚不已,对于水师主力遭遇风暴,葬身大海云云,他一直颇为怀疑,毕竟水师没有远航的经验,即便上遭遇南北夹击而逃窜,也不可能盲目的往大海深处逃窜,说白了,没那个胆子!

    此时亲耳听的胡万里肯定水师没有遭遇风暴,他不由大喜过望,连忙追问道:“快说说,究竟是怎么回事,他们现在在哪里?”

    胡万里简略的将仲钦率领水师投降的经过说了一遍之后,才道:“如今,仲钦已经率领水师大部攻占了吕宋,就驻扎在吕宋。”

    攻占了吕宋?王廷相一时间有些反应不过来,怔怔的看着胡万里,这小子胆子也太大了,不仅吞了朝廷的四万水师,而且还一举攻占了吕宋,半晌,他才道:“长青打算隐瞒?这事怕是隐瞒不了多久。”

    胡万里不以为意的道:“隐瞒两年时间就足够了,以东兴港如今的实力,要封锁南洋的海上消息易如反掌,不是什么难事,倒是要有劳恩师和浚川公将这些水师的家眷送来小琉球。”

    两年时间,完全足够转移这些水师的家眷了,两年时间,对于东兴港突然冒出数万大军,也不会有人生疑,毕竟东兴港接下来会大举移民,微微沉吟,他才道:“此事一旦外泄,皇上必然寝食难安,长青要严防消息外泄。”

    微微一顿,他才接着道:“开海之事,难度不小,长青不可性急,还是待小琉球发展起来再说。”(未完待续。。)

    。。。

第396章 迁界禁海() 
听的王廷相这话,胡万里不由暗自腹诽,待的小琉球发展起来再开海?那岂不是雨后送伞?他当即便开口道:“朝廷水师之所以如此不堪一击,便是因为禁海之故,如此大败,难道尚不足以引起朝廷的反思?窃以为朝廷应该借此机会整顿沿海卫所,革新兵制,开海禁。。。。。。。”

    “长青兄有所不知。”周志伟缓步走了进来,微微一揖,便接着道:“恩师和浚川公皆是力主开海,仿效东兴港舰队,建立水师舰队,不过,最近南京礼部尚书严勉庵(严嵩)在上疏恳祈致仕之后,又上了一个折子,建言采取更为严厉的禁海措施,以彻底遏制东兴港的发展,颇合圣意,朝中大员中亦有不少支持者。”

    严嵩?胡万里马上就反应过来,严嵩这老家伙怕是看出了张璁、夏言都失去了圣眷,不甘心就此致仕,故而采取以退为进的法子来博取嘉靖的青睐,以图上位,他连忙追问道:“严嵩建言采取什么禁海措施?”

    “迁界禁海!”周志伟沉声道:“严勉庵建言从山东至广东,所有沿海各处居民一律内迁百里,悉数烧毁所有沿海船只,片板不许留存,凡溪、河皆打桩构筑栅栏,布置兵丁时刻瞭望,人、货皆不许越界,违者死无赦。”

    胡万里脸色一阵苍白,他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出现了,嘉靖若真是采纳这个建议,对大明来说,不啻于是一场空前的灾难,小琉球的发展亦将举步维艰,这将逼迫他不得不登陆与大明为敌!

    见胡万里面色苍白,王廷相轻叹了一声。才道:“迁界禁海,牵扯颇广,一旦施行,必然导致沿海动荡,皇上未必敢施行,但若长青不知进退。迫于无奈,皇上亦有可能孤注一掷,东兴港或能称雄于海上,仍一旦深入内陆,弹药辎重补给不便,难以持久。。。。。。。”

    这倒未必,虽说火器对后勤辎重的依赖远远高于冷兵器,但迁界禁海之举,人神共愤。一旦东兴港举兵,沿海百姓必然纷纷响应,想到这里,胡万里不觉露迟一丝苦笑,他能想到这点,嘉靖等一众朝臣 岂有想不到之理?一旦施行迁界禁海,沿海百姓必然会被大举内迁!

    而且据他所知,满清在迁界禁海之后。又挖掘深沟堑壕,广筑界墙。并沿界墙建筑墩寨,花费巨靡,皆出自当地百姓,实是堪称祸国殃民之弊政!

    稍稍思忖,胡万里便意识到,这事不能退缩。否则嘉靖会以此来要挟他,得寸进尺,在得不满足的情况下,必然会先在福建施行迁界禁海,逼迫他就范。看了王廷相、周志伟二人一眼,他便沉声道:“小琉球有庞大的船队,掌控着与东洋、南洋、西洋的商贸,就算朝廷迁界禁海,也无法遏制东兴港的发展。

    浚川公、本中兄也不是外人,在下也无须隐瞒,东兴港早就开始防范朝廷对小琉球的封锁,东洋、南洋有着丰富的铁矿,铜矿,硫磺,至于硝石,东兴港也能够自产,冶炼钢铁、锻铸火器,东兴港根本就不存在依赖与大明的贸易。”

    “如此甚好。”王廷相颌首道:“既然无法遏制小琉球的发展,迁界禁海也就毫无必要。”微微一顿,他便接着道:“咱们也无须绕圈子,长青尽管直言,如何才能遵照与朝廷的交易?”

    周志伟并不知道王廷相与胡万里早已达成协议,听的这话,不由有些紧张的看着胡万里,东兴港与朝廷的交易,一年可是近百万两的巨额白银,东兴港如今占尽优势,而且还是朝廷理亏在先,东兴港完全没必要付出如此大的代价继续履行前约。

    胡万里略微沉吟,便开口道:“一则,朝廷必须将七千俘虏以及征安南的五千卫所官兵的家眷送来东兴港,其次,将厦门岛交由东兴港管理,随着海贸的扩大,海船将越造越大,不便于停靠月港,东兴港欲将月港商贾百姓移至厦门。。。。。。。”

    将月港搬迁至厦门岛?王廷相不由微微一怔,厦门岛是福建四大岛之一,驻扎着中左千户所,他自然清楚,相较于月港,厦门岛的条件就好多了,不仅有着天然的深水良港,而且四面环海,利于防守,胡万里这是为避免朝廷控制月港!

    看了胡万里一眼,王廷相才道:“长青,恕老夫直言,朝廷之所以能够纵容月港发展,是因为随时都能够掌控月港,若是将月港迁至厦门岛,皇上必然会疑心长青有不臣之心。”

    “浚川公多虑了。”胡万里含笑道:“在下仅仅只是从便于海贸的角度考虑,真要有别的意图,就该选择金门岛,而不是厦门岛了,朝廷若是不放心,中左千户所可以不迁离,继续驻扎厦门岛。”

    听的这话,王廷相不由放下心来,厦门岛毕竟不是小琉球,虽说四面环海,但毕竟不过数百米宽的海面,若是不撤销中左千户所,朝廷仍然能够掌控,这要求也不算离谱,微微沉吟,他才道:“长青似乎是意犹未尽,还有什么要求?”

    胡万里微微笑了笑,才道:“历来皇权不下县,但小琉球情况特殊,迁居小琉球的移民基本都是贫寒赤穷,鲜见有缙绅,若是仍然遵循皇权不下县的惯例,则会因为缙绅、宗族的缺失而不利于教化。

    因此,小琉球欲在市镇一级设立衙门,这就需要大量的八品九品以及不入流的官员,小琉球乃新开发之地,甚为艰难,又孤悬海外,一般官员视如畏途,在下想从民间招募一批德才兼备的士子前来小琉球充任市镇衙门官员。”

    小厮李风烈这时快步走到门外,躬身道:“老爷,酒宴已经备好,是送来北院,还是。。。。。。?”

    “就在北院。”胡万里说着对王廷相二人笑了笑,道:“海上航行,船上饮食简陋,咱们先入席,正事稍后再谈。”

    “也好。”王廷相爽快的笑道:“这几日在船上,翻来覆去就只那几样菜,吃的老夫见了就没有食欲,咱们先祭祭五脏庙。”(未完待续。。)

    。。。

第397章 过河拆桥() 
对于胡万里提出在市镇一级建立衙门,周志伟颇不以为然,以为这只是胡万里为了大量招揽士子而找的一个借口,但王廷相却是清楚,此举可能是胡万里对管理模式的一种革新,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他便忍不住开口道:“长青,在市镇一级建立衙门固然利于朝廷的掌控,但官员却会因此而增加数倍,这岂非是增加百姓的负担?”

    “浚川公虑的是。”胡万里含笑道:“眼下小琉球在市镇建衙门是为了尽快的培养管理人才,待的日后士绅多了,市镇一级的衙门还是要撤销的,采取市镇自治的法子,由当地百姓宗族公推德高望重的几个士绅进行管理,三五年公推一次,如此,便无须耗费国帑。”

    听的这话,周志伟不由诧异的道:“如此一来,岂非是削弱了朝廷对市镇的掌控?”

    胡万里嗤的一笑,道:“本中兄这话不对,皇权不下县,市镇乡村本就是缙绅自治,朝廷亦无掌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