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迷茫大明- 第1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能够自产,亏本也要自产,至少要能够满足护卫队的需要,记的要烈酒。”

    赵长福心里一紧,忙躬身道:“小的遵命。”

    李健却是眉头一皱,疑huò的道:“少爷,历来军中皆是禁酒,护卫队何以允许喝酒,而且还是烈酒。”

    “不能墨守成规。”胡万里呷了口热茶,看了他一眼,才含笑道:“航海是极为枯燥孤独的事情,特别是远航,适当的喝酒能够缓解孤独和疲劳,再则,烈酒清洗伤口的效果很好,还能驱寒,这是远航必不可少的。”说着,他又看向赵长福,道:“造船厂的情形如何?”

    提到造船厂,赵长福登时lù出一丝紧张的神情,稍一迟疑,他才道:“少爷,由于劳力不足,至今才挖出三个中号的船坞,早在一月前,便开始铺设龙骨建造红毛船,不过,由于几个红毛夷语言不通,进度甚慢,估计至少还需要半年时间,才有可能完工。”

    “东兴港如今有几个弗朗机船匠?”

    “回少爷,一共有六个,两个中年人,四个青年。”

    “给他们发工钱没有?”

    “这。。。。。。。”赵长福微一迟疑,才道:“少爷,造船工匠皆是从月港而来,工钱的发放也是按照月港的例,熟练船匠两块银元一月,小工一块银元一月,弗朗机人也是这个规矩。”

    微微沉吟,胡万里才开口道:“火器和船是东兴港的根本,二者缺一不可,造船工匠的待遇必须提高,先放出风声,我跟他们谈谈再具体定下来。至于造船进度慢,这事无须干预催促,这是弗朗机和大明工匠第一次联手造船,需要时间磨合,估计从铺设龙骨到安装风帆都会争论不休,有争议是好事。”

    见胡万里如此开通,赵长福不由暗松了一口气,但李健却是急了,当即开口道:“少爷,东兴港的存在如今渐已传开,海盗尚且不虑,就怕朝廷听闻,出兵征剿,建造能够装载多门火炮的战船已是刻不容缓。”

    胡万里微微笑了笑,道:“东兴港并无祸害沿海府县的劣迹,地方官府和沿海卫所如今都是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没人会多管闲事,再说,以东兴港如今的实力,纵使朝廷派兵征剿,亦足以自保,暂时无须过虑,造船的事情不能cāo之过急,yù速则不达。”说着,他便问道:“护卫队如今是何情形?”

    “回少爷。”刘思武忙回道:“护卫队的训练一天也未松懈过,火枪的列队shè击和帆船的cāo纵以及炮击均有大幅的提高,军心稳定,士气旺盛,随时可以投入战斗。”

    微微点了点头,胡万里才道:“新迁了二千四百余人,应该有四五百户,一户一丁,再组建一个营,不足则另招,兵丁训练需要时间,以后形成规矩,迁一户抽一丁。”

    一听这话,刘思武、李健二人不由大喜过望,忙响亮的道:“是,属下遵命。”

    胡万里含笑看了二人一眼,他也不想老是呆在屋里听汇报,想出去转转,当下便道:“征兵的事情要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不要让他们有抵触情绪,先去忙。”

    “是。”刘思武、李健二人忙敬礼转身退下,赵长福却没跟着退下,他清楚胡万里在东兴港呆的时间不会长,有些事情要抓紧请示,待的二人退下,他便微微躬身道:“少爷,如今迁移来的人口逐步增多,小的都是按照里甲制度登记编户造册。。。。。。。”

    听他再此提起里甲制度,胡万里不由微微笑了笑,道:“别遮遮掩掩的,是不是采用里甲制度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

    “少爷明鉴。”赵长福忙陪着笑脸道:“小的出身参随,熟悉里甲制度,因此毫不犹豫的采用了里甲编户造册,不过东兴港情况特殊,皆是各地迁移而来的灾民,既无宗族亦无士绅富户,这等若是没有任何约束,小的担心时rì一长会生出事端。”

    听的这话,胡万里的神情也随之凝重起来,大明是皇权不下县,县以下实则是乡绅自治,百姓由宗族和乡绅以及各种家法族规、乡规村规等制度规矩约束,此即所谓的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做了三年知县,胡万里自然清楚这些个家法族规、乡规村规的重要xìng,这些东西不仅是弥补了朝廷律法的不足,维护社会秩序的安稳,更起着规范百姓行为、礼仪、道德以及社会公德的作用。

    如今东兴港不存在宗族和乡绅,不存在家法族规、乡规村约,这确实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胡万里不由又想起了信仰的缺失,这是个令人头痛的问题。

    见胡万里沉吟不语,赵长福大着胆子道:“最近一段时间,有不少人恳祈在东兴港修建寺庙以为出海的亲人祈祷,小的在想,佛教教义亦是引人向善,是否可以以此来弥补家法族规的缺失?”

    默然半晌,胡万里才轻声问道:“你希望东兴港发展壮大起来吗?”

    这还用问?赵长福疑huò的看了他一眼,才躬身道:“小的做梦也盼望东兴港迅速发展起来。”

    “那东兴港的百姓呢?他们希望东兴港发展壮大起来吗?”

    “这。。。。。。。”赵长福微一沉吟,便肯定的道:“东兴港不强大,必然会被海盗强占,被朝廷剿灭,被倭寇祸害,所有的百姓应该都希望东兴港尽快发展壮大起来。”

    “说的对。”胡万里微微颌首道:“东兴港要想生存,就必须发展壮大,想发展壮大就离不开征伐离不开战争,佛教不提倡战争,不赞成杀生,因此,至少在当前,东兴港不宜崇信佛教!想为出海的亲人祈祷,可以修天后宫。”

    天后宫?妈祖?天后宫沿海各大港口都多,海上讨生活的都崇信妈祖,用于祈祷是绰绰有余,百姓也乐于接受,不过,妈祖仅仅只是民间神祈,护航海神。。。。。。,根本无法填补宗族士绅、家法族规缺失带来的损失,赵长福想再劝,却又不知如何开口,登时就有些发愣。

    胡万里看了他一眼,道:“建寺庙,鼓励百姓信佛是赵总管想出的解决办法?”

    一听这话,赵长福不由吓了一跳,忙躬身道:“少爷明鉴,东兴港没有寺庙,自有人提议建庙之后,寺庙、道观、天后宫皆有人提及,不过,由于有许多北方灾民连妈祖都没听说过,而佛教却是南北皆信,考虑到不可能同时建几座,因此,修建寺庙的呼声就最高,小的亦是考虑到佛教的教义。。。。。总之,是小的考虑不周。”

    见他有些紧张,胡万里微微一笑,道:“东兴港的情况确实有些特殊,宗族和乡绅,家法族规、乡规村约的的缺失会给基层的管理带来诸多的不便,更会导致百姓lun理道德礼仪的混乱,不利于教化。

    虽说东兴港免费让适龄孩子就学,但等这些孩子成长起来,基层怕是早乱的一团糟了,以宗教信仰来填补这个漏洞,这想法颇为新颖,不过,佛教并不适宜,你也无须自责。”

    听的这话,赵长福不由长松了一口气,却听的胡万里接着问道:“大明是皇权不下县,东兴港情况特殊,一里设立一个衙门,可行?”

    一百一十户为一里,一里设立一个衙门?那得多少个衙门?赵长福想也没想,便脱口道:“少爷,哪得养多少闲人?”

    “东兴港不缺银子。”胡万里含笑道:“再说东兴港如今也缺管理人才,待的这批孩子成长起来,说不定形势又会为之一变。”

    赵长福马上也反应过来,东兴港以后是何光景还不知道呢,想那么长远干什么?走一步看一步罢,他当即便躬身道:“那小的带人去各里跑跑,根据他们各自的情况制定一份相应的乡规民约。”

    “何须如此急。”胡万里微微一笑,道:“先草拟一份乡规民约下发各里征询意见,一里一衙门不过是说说而已,真要实行,会令百姓恐慌,我另想妥善的法子,你先去忙。”RS!。

    。。。

第271章 观察() 
待的赵长福躬身行礼退下,胡万里用火钳稍稍整理了一下火盆里的木炭,这些木炭大小长短都一样,不仅火力旺,而且耐烧,他在龙溪知县任上也没用过如此好炭,显然是产自东兴港,不出意料,应该是火药作坊专门为东春园精心烧制的,看来,东春园的特权还真是无处不在,不过这事他不想过问,既有尊卑,便有特权,这是避免不了的。

    起身在院子里稍稍活动了一下,他才背着手缓缓的踱着方步,如今已是嘉靖十一年冬,不知不觉来到大明已经四年,这几年官升的快,不过如今怕是遇到瓶颈了,上疏引疾乞休,农学院祭酒的位置是能够保住的,这一点毫无疑问,不过,在农学院呆几年有意思吗?不如索性坚决辞官,一心打理东兴港。

    坚决辞官!这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胡万里眉头不由微微一扬,印象中,张璁在首辅之位并不是很长,借这个机会断绝与张璁的关系,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有货币革新、彩票、农学院,不担心没有起复的机会,再说,能够腾出几年时间专心打理东兴港也是好事,护卫队这批少年如今正是洗脑的最佳年龄。

    正自想着,伍子顺脚步轻快的进了院子,一眼瞥见胡万里正在踱着方步,知道他在想事情,微微迟疑,他才躬身道:“少爷,林大海船只急着要出海,还请少爷示下。”

    林大海是南京哗变水师的千户唐千胜派遣跟随他们前来实地勘察落脚点的头目,这事不提,胡万里还差点忘了,停下脚步稍一沉吟,他便吩咐道:“叫他们换乘护卫队训练用战船南下勘察,最多给他们两天时间。船只叫刘思武安排。”

    “属下遵命。”伍子顺忙躬身道,心里却甚是疑惑,林大海本身就带有船只,为什么让他们换护卫队的战船?难道是想起到震慑他们的作用?

    胡万里确实是想震慑一下唐千胜那一帮哗变的水师,不出意料,唐千胜必然会率领人马前来小琉球落脚。小琉球东侧不仅距离福建近,距离南直隶也不过几天的航程,而且位置偏僻,不虑被朝廷发现踪迹,实是上佳的落脚点,唯一能够对他们构成威胁的是海盗和倭寇,不过,以唐千胜的实力,根本不会在乎。

    之所以要展露一下东兴港的实力震慑一下唐千胜。是怕他们不知好歹觊觎东兴港,胡万里倒不是担心东兴港,而是担心唐千胜损失太大,这批人马他迟早要吞并的,长远来说,损失的可都是他的人马,对东兴港而言,如今最重要的就是人口。他可不愿意轻易损失。

    微微沉吟,他才接着吩咐道:“通知月港。叫谢文昌马上来东兴港一趟。”他在东兴港呆不了几天,即便是要辞官,善后事宜也需要他赶会南京处理,帮唐千胜落脚小琉球的事宜,还是由谢文昌出面最好,他毕竟是月港名义上的大当家。

    伍子顺躬身应了一声。仍是没有挪脚,胡万里不由微觉奇怪,看了他一眼,道:“还有事情?”

    “少爷。”伍子顺躬身道:“小的担心在见识了咱们的实力之后,唐千胜不敢前来落脚。”

    会想问题了。胡万里颇为赞赏的看了他一眼,含笑道:“这点无须担心,唐千胜手头估摸着应该有一千左右的水师兵丁,他不会将一般的海盗放在眼里,再说,附近也没有适宜的地方可以让他落脚。”

    听的这话,伍子顺忙躬身道:“是,属下这就去通知刘营长。”

    见的伍子顺快步出了院子,胡万里缓步走回房间,循着方才的思路想着,即便要彻底辞官,南京的赈济和农学院也不能完全撒手不管,不仅是为百姓着想,也得为日后复出着想,为几个接手的同年好友着想,农学院无所谓,南京的赈济要垫付大额的现银,这要指靠彩票逐年偿还。

    这事不是小事,不能太过武断,回到南京的得好好征询一下师爷薛良辅的意见,胡万里斟了一杯茶,坐下来在火盆上暖了暖手,这才浅浅的呷了一口茶,东兴港如今也算是初具规模,管理体系和信仰体系必须提上日程了。

    后世将政权直接建立在乡镇一级,不对,应该是直接插到村社一级,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不仅能够拥有绝对的政治权力,也完全掌控了社会与知识,在讯息不发达的年代,完全可以为所欲为,这也是他之前脱口而出,一里建一衙门的原因。

    不过经赵长福的提醒,他转念就明白过来,时代不同,经济基础不同,生产力不同,根本没法生搬硬套,百姓习惯了宗法社会,让他们突然一下直接面对国家机器,他们不仅不习惯,而且会产生恐慌,再则,如今的生产力有限,土地产出太少,根本无法供养后世那样庞大的官吏,历朝历代之所以皇权不下县,不是不想控制农村,应该是出于无奈,养不起如此庞大的官员,嘉靖张璁裁撤冗员,不就是不堪重负?

    东兴港眼下是不缺银子,但不能保证以后也不缺银子,况且,胡万里也不想将银子都用在养官员这上面,因此一里一衙是断不可行的,一乡一衙都不现实,只能是仿照大明,皇权不下县,宗族和乡绅的空白,只能是慢慢填补,这段时间只能是加强宣传教化的力度,还有信仰。

    东兴港究竟该建立一个怎样的信仰体系?想到这个问题,胡万里就有些头痛,不是无知,不是缺乏对信仰的了解,相反,对于信仰,这世界怕是没人比他了解的更全面,不过,他虽然了解的全面,却独独对大明的信仰体系不了解,可说从来没留意过这个问题,这事情不能轻率,得慎重考虑,至少要弄清楚大明的信仰体系再说。

    港口,一大早就起身的林大海郁闷的呆在船上,满怀好奇的打量着眼前的一切,在之前的预想中,这东兴港就是一窝海盗的据点而已,但眼前的景象明明白白的告诉他,这是一个港口,虽然不繁忙,但却是实实在在的港口。

    码头上船只不多,仅有几艘大海船停泊,靠在码头上的两艘海船正在忙碌的卸载货物,除了粮食之外,他还看到有硫磺,铁锭,而且数量还比较大,这令他有些好奇,这是什么地方?硫磺除了做火药就是做为药用,如此大的量,显然不会是做为药用,如此大量的铁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