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迷茫大明- 第1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公开支持武勋?徐鹏举不由微微有些动容,这法子对他是大有好处,可对胡万里而言,这风险就不是一般的大,虽然心里千愿万愿,但他仍是说道:“这法子风险更大,难道没有有其他的法子?”

    “别无他法。”胡万里沉声道:“为防被皇上猜疑,唯有上疏支持武勋。”微微一顿,他才接着道:“武勋重返朝堂,实是利国利民,下官原本是打算暗里支持国公爷,如今只能是公开支持了,这是下官连夜赶写的奏疏,还请国公爷斧正。”说着,便取出折子递了过去。

    将折子草草看了一遍,徐鹏举不由轻赞道:“好!说的透彻”说完,便又细细的看了一遍,这才轻叹了一声,道:“长青大才,真若能三权分立,也不至于有土木堡之败。”略微思忖,他才接着道:“如今是文官独大,勋臣统兵是空有其名,宦官更是被裁撤一尽,三权尽数在文官掌控之中,便是连皇上,亦要忌惮几分,究其根源,乃在于内阁,要想三权分立,勋臣须的入阁,这有违勋臣不得干政的祖制。”

    听的这话,胡万里微微一哂,道:“魏国公忘了,还有内官不得干政的祖制,太祖为此还铸有铁牌,时移世易,勋臣为何就不能入阁?”

    徐鹏举不由一窒,确实如此,宦官既能干政,勋臣如何就不能干政?勋臣若是能够入阁,那将是什么情形?想到这里,他不仅有些期待,不知嘉靖是否有此魄力,从其裁撤各边镇各省的镇守中官和推行新政的力度来看,这事还真有可能。

    见他沉吟不语,胡万里却是不愿意多耽搁时间,当下便道:“这份奏疏对文臣极为不利,若是暗正常渠道上疏,恐生bō折,国公爷可有法子将这份折子尽快直达御前?”

    回过神来,徐鹏举微微一笑道:“长青虑的是,这折子必须直达御前,不过要快的话,须的借重南京守备太监晏宏,长青放心,三权分立的提法对宦官亦大有益处,晏宏必然也会以最快的速度急递,我这就进皇城去内守备厅找晏宏。”(未完待续!。

    。。。

第242章 月犯进贤() 
一入冬,京师就迎来一场大雪,纷纷扬扬犹如鹅毛般的大雪一上午就将京师内外妆扮成色银装素裹的世界,城内大街都铺了一层厚厚的积雪,素日繁华喧闹的大街随之冷清起来,行人稀少,游商小贩亦纷纷收摊赶回家中取暖,京师各大小衙门却因为这场大雪而变的热闹起来,一众官吏皆纷纷聚集到各自的衙门取暖闲侃。

    京师永远也不缺乏闲侃的话题,这几日闲侃的话题自然是闹的满城沸沸扬扬的文武之争,南京水师哗变,魏国公徐鹏举、南京兵部尚书王廷互劾引发的这场文武之争,一开始就引起了合城官员士绅百姓的关注,先是传出土木堡之变是文官的阴谋,紧接着定国公等一众勋臣联名上疏恳祈剥夺于谦的谥号,抄没其子孙家产,诛其九族。

    这一举动引发了众人对土木堡一役的种种猜疑,各种疑点也相继被挖掘出来,就在众人苦等结果之时,又暴出了镇国将军安漩殴打平民致死的案子,这类案子历来最受百姓关注,素来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意这次竟然被无限放大,立时就成了京师的焦点。

    一波未完,一波又起,老天此时也赶来凑热闹,天象再次异常——金星昼见,这是大凶之兆,嘉靖帝亦因星变在文华殿西室召见一众辅臣以及京师各部院主官,下谕旨着各部院官员引咎修省,上条陈奏言政务得失。

    还未消停两天,天象再次异常——月犯进贤星,进贤星主卿相举逸才,月犯进贤主卿相失职,遗漏贤才,京师官员抓住这一机会立刻大肆攻讦礼仪派。李时、翟銮、方献夫三位阁老登时就焦头烂额,赶紧上疏自陈,恳祈致仕。

    这一连串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京师官员看的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所有的官员皆是无心政事,津津乐道事情的发展。揣摩着嘉靖的态度,猜测着事情最后会是什么结果。

    吏科给事中周志伟却是无心参与闲谈,自张璁致仕之后,他的日子就不太好过,谁都清楚是张璁亲手将他从山西潞安府平顺县知县改任科给事中的,张璁在位时,自然有人逢迎,如今张璁致仕,所有人都有意无意的疏远他。他亦心知肚明是怎么回事,人多的场合尽量回避。

    眼见过了午时,周志伟换了一身便装出了衙门,叫了一顶‘二人抬’小轿径往‘静心轩’酒楼而去,这是他与魏一恭、赵文华昨日就邀约好了的,在京师的一众同年,三人走的最勤,关系亦最好。

    路上的积雪还未来的及清扫。路并不好走,‘二人抬’小轿里亦是寒气逼人。虽是抱着手炉,周志伟仍是觉的冷,偏偏轿夫怕滑又走的慢,原本盏茶时间可到的,足走了两盏茶时间。

    到的‘静心轩’,周志伟结了轿钱。跺了跺脚才缓步走进大堂,早有伙计殷勤的迎了上来,随手送上一根热毛巾,这才熟络的笑道:“老客先擦把脸,这鬼天气。也忒冷了些,不知老客今儿是几位?”

    听的这话,周志伟便知魏一恭、赵文华二人还未到,扫了一眼空荡荡的大堂,用毛巾敷了下脸,他才道:“三位,老规矩,三荤四素,羊肉涮锅,先烫壶酒送来。”

    “好咧。”伙计笑道:“老客里面请,酒早就温着,马上送来。”

    周志伟等几个同年从留在京师观政便时常在这个酒楼聚会,酒楼上下早就厮混的熟了,当下也不用伙计带路,熟门熟路的径直进了后院他们惯用的小院,进屋刚落座,伙计就端了一大盆烧的正旺的炭火进来,屋里登时就暖和了不少,紧接着,又送来一壶酒,两碟子干菜。

    一杯热酒下肚,周志伟顿觉全身都暖和起来,‘静心轩’不仅口味好,而且颇为清净,就是价格有些老,京官清贫,仅靠那点子俸禄,他们还真不敢来,好在胡万里每年夏冬都会按时接济几人,他们这日子才不至于过的窘迫。

    独自饮了两杯,任都察院都事的魏一恭便一步跨了进来,笑道:“本中来的好快。”

    “到宗兄也不慢,来,先喝杯热酒暖暖身子。”周志伟说着便为他斟了一杯,魏一恭笑道:“再斟一杯,符质兄与我一道来的。”话才落音,便听的赵文华在外跺着脚抱怨道:“这鬼天气,真让人受不了,这才刚入冬就这大的雪。”

    三人寒暄落座,伙计也流水般的将一应酒菜火锅送了上来,菜一布好,周志伟便举杯道:“来,先走一个暖暖身子。”说着便一口干了,涮了片羊肉,他才道:“这大雪的天,应该骑驴赏雪,才是雅事。”

    “得,本中去赏雪吧。”赵文华一口饮了杯中酒,笑道:“我倒觉的大雪吃火锅才是一大快事。”

    魏一恭放下酒杯,微微一哂,道:“路有冻死骨,骑驴赏雪未必是雅事。”说着一口干了杯中酒才道:“朝中大员忙着党争,京师大小官员无心政事,皆在观望,如此大雪,不知会添多少冻殍。”

    赵文华为二人添了酒,这才有些担忧的道:“此番他们借水师哗变之事攻讦胡长青的慈善彩票,便是意在恩师和几位阁老,又恰逢天象连连异常,皇上素来笃信天象,会否动摇。。。。。。?”

    “符质兄无须担忧。”周志伟不以为意的道:“三位阁老都是礼仪派,皇上总不能将阁臣尽数撤换,再说,如今这朝局已经够乱了,首辅之位久悬未定,再撤换阁老,会乱成什么样子?”

    “言之有理。”魏一恭接过话头道:“礼仪诸公皆是皇上一手擢拔,皇上岂会因天象异常而自削羽翼?”

    “恩师也是皇上一手擢拔的。”赵文华瞥了二人一眼,道:“还不是被迫致仕。”

    “我总觉的恩师会再次起复。”周志伟闷声说道。

    张璁的起复与否对他们的仕途影响着实太大,听的这话,赵文华急忙问道:”何以见得?”

    周志伟呷了一口酒,轻哈了口气,看了二人一眼,才接着道:“文武之争乱成一团,唯有恩师起复,才有尽快平息。”

    “焉知皇上不是有意纵容?”魏一恭淡淡的说道。(未完待续。。)

    。。。

第243章 忘义叛恩() 
听的这话,周志伟、赵文华登时无语,他们虽然因为与张璁的关系而倍受同僚冷落,却也听闻不少议论,嘉靖这些日子以来一直保持沉默,对所有的奏疏皆是留中,不置一词,不发一语,难说没有纵容的意味。

    默然半晌,赵文华才轻叹了一声,幽幽的道:“天威难测,如今恩师致仕,朝局又是混乱不堪,还是谨言慎行为宜。”

    “咱们倒是无妨,无非是外放而已。”魏一恭说着将剩下的半杯酒一口饮了,放下酒杯才道:“如今官员大肆攻讦慈善彩票,不知长青能否熬的过这一关。”

    “道宗兄何须为长青担忧?”周志伟含笑道:“不仅是恩师对胡长青青睐有加,皇上对其亦是甚为赏识,纵使慈善彩票被取缔,长青亦不会有多大的事,无非是回漳州鼓捣他的农学院,风头一过,定会再度被重用。”

    “未必。”赵文华接过话头道:“恩师尚且被逼的致仕,何况是长青?”

    “这话不错,如今朝中大员只顾着党争,谁会去考虑朝廷利益?”魏一恭颇有些无奈的说道:“长青乃恩师的得意门生,他们岂会轻易放过?再说。。。。。。。”

    话未说完,却听的“笃笃”两声敲门声,周志伟眉头不由一皱,这里的伙计素来不经召唤是不会前来打搅的,难不成是新来的不动规矩的伙计?扫了二人一眼,他便沉声道:“进来。”

    门一开,一个小二躬身道:“三位客官,有人在外寻找三位,小的见他神情颇为焦急,这才冒昧前来搅扰。”

    有人找到这里来了?三人不由面面相觑。周志伟随即沉声道:“谁?来人可报姓名?”

    “说是诸位的同年,叫尹和。”那小二忙轻声回到。

    尹和?陈节之?魏一恭忙道:“快请进来。”这个陈节之不仅与他是同年,还是福建的同乡,二甲排名前四,在翰林院任庶吉士,因有着同年同乡的关系。两人素来关系颇佳,见小二要退出,他忙叮嘱道:“再添付碗筷,加个鲜鱼火锅”

    “不用客气。”随着话声,陈节之一步跨了进来,扫了三人一眼,才微微拱手道:“三位年兄倒是会找地方,累的在下好找。”

    三人忙起身相迎,魏一恭拱手笑道:“尹和兄今日如何有暇?”

    庶吉士身份清贵。地位远在授官的几个同年之上,况且陈节之也较三人年长,听的这话,他微微一哂,道:“翰林院可没你们这等散漫。”说着便挪步就席,待的小二送上餐具,他也不客气,自己斟了一杯酒。呷了半杯,待的小二离开。他才沉声道:“出事了!”

    又出什么事了?魏一恭三人心里都是一沉,值的陈节之急着寻他们的事情定然是与他们有关系的,他们如今的处境已经够艰难的了,还真是背不住再出什么事,魏一恭急声问道:“什么事?咱们被弹劾了?”

    陈节之瞥了他一眼,道:“如今这局势。谁心思去弹劾道宗?”微微一顿,他才接着道:“刚刚听闻,同年翰林院编修杨名因天象有异而应诏上书,弹劾阁臣李时、吏部尚书汪鋐、太常寺卿陈道瀛、武定侯郭勋,真人邵元节。并直言皇上用人不当,以至天象异常。”

    话一落音,三人皆是一呆,扬名此举等若是在背后捅刀子!这道奏疏虽然未提及张璁,但谁不知道汪鋐、陈道瀛二人是张璁的左膀右臂?李时也是礼仪新贵,这道奏疏跟直接弹劾张璁有何区别?

    大明以孝治天下,家家户户皆供奉有一个“天地君亲师”的牌位,这可不是摆样子的,官场上的师生关系则更为重要,恩师之对于门生,还有着提携点拨援助之恩,可说是仕途的领路人,因此官场也最为看重师生名分最重师生情谊。

    杨名身为张璁的门生,在张璁致仕之后公然弹劾张璁的得力干将,这无异于是公开宣布脱离张璁的门墙之籍,此举不仅有损扬名的名声,也有损张璁的名声,必然会成为官场上的笑谈。

    更为可虑的是,因为张璁致仕,京师一众同年都有另寻靠山的念头,扬名这个头一开,怕会有更多的同年附和,真要如此,张璁的名声必然大为受损,甚至可能会成为传世笑谈。

    见三人发愣,陈节之又补了一句,“听闻此份奏疏程文德亦参与修改润色。”

    “这两个忘恩负义,丧心病狂的东西。”周志伟不由忿忿的骂了一句,程文德、扬名二人分别是嘉靖八年进士科的榜眼、探花,皆是直接授予翰林编修,状元罗洪先回籍省亲未归,京师一众同年俨然以此二人为首,在座几人心里都清楚,二人丧心病狂之举一旦传开,京师一众同年怕是有不少人会有样学样。

    “眼下骂亦无益。”陈节之看了三人一眼,道:“当务之急是赶紧联络在京一众同年,阻止有人跟着附和,有此二人,咱们已是羞愧不已,无颜见人,再多出几个,不仅恩师面上难看,咱们己丑科一众同年亦无地自容。”

    “树倒猢狲散。”赵文华轻叹了一声,道:“十年寒窗苦读,能熬出头来,殊不容易,恩师三度致仕,且罪人无数,一众同年有心更换门庭者不在少数。。。。。。。”

    说到这里,他见三人神情有异,不由苦笑道:“在下说的是实话,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岂是能劝阻的住的?余以为,不必游说,正所谓大事露嘴脸,日久见人心,咱们的路还长着呢,借此机会看看他们的嘴脸,大有裨益。”

    “话是不错,可如此一来,置恩师于何地?”陈节之沉声道:“难道眼睁睁看着恩师沦为千古笑谈?”

    “这才是正理。”周志伟当即点头道:“得为恩师着想,恩师虽已致仕,但正当盛年,朝廷又值多事之秋,我总觉的还有复出的机会,不能让他们断了恩师起复的机会。”微微一顿,他才看赵文华、魏一恭二人一眼,道:“咱们几人左右是不被待见,也不在乎再多遭几次白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