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迷茫大明-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璁瞥了他一眼,道:“胡万里?”

    “是。”胡万里心里亦颇为紧张,拜座师时虽然见过张璁,但一则人多,二则气氛轻松,没有什么压抑感,这次情形可是大不相同,张璁这心里如今可是不爽的很,这干巴巴的语气更是平添了几分紧张气氛。

    略一沉吟,张璁仍是简洁的问道:“为何前来送行?”

    胡万里不由暗自腹诽,这不是明知故问嘛,自然是希望你rì后提携,转念他就意识到,张璁问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略一沉吟,他便直言不讳的道:“一rì为师终生为父,师生名分,犹如父母,名份既定,终身不改,不论恩师荣辱兴衰,终是恩师,恩师罢官回籍,学生岂能因畏惧打压报复,而不前来送行?”

    听的这话,张璁微微点了点头,道:“理是如此,然趋利避害乃是人之本xìng,初入宦海,犹须小心谨慎,为官者,切忌四面竖敌,算是为师临别赠言吧。”

    听的这话,胡万里颇觉讶然,这张璁实则颇为大度,能够设身处地的为门生处境着想,而且还刻意指出自己这话将一众同年都得罪遍了,再则,他本身为官就是四面竖敌,如今,却以此言相赠,难道已是心灰意冷?这可不行!

    胡万里忙躬身道:“恩师教诲,学生必定铭记于心。”微微一顿,他才接着道:“恩师此去,水长路远,如今正是秋高气爽,景sè宜人,恩师不妨一路慢行,沿途赏景以为排遣。”

    一路慢行?张璁心里一跳,这个门生难道认为事情有转机?他才多大年纪,就有这份见识?不过,想到嘉靖的年纪更小,就斗败了杨廷和,他不由收起了轻视之心,抚了抚颌下长须,才温和的道:“有话尽管直言,无须遮掩。”

    微微沉吟,胡万里才道:“朝廷兴利革弊之新政方兴未艾,恩师刚明峻洁,一心奉公,慷慨任事,皇上岂会任由恩师逍遥山野,更况且恩师圣眷未减。。。。。。。”

    。。。

第21章 冷落() 
有道是一语惊醒梦中人,仅仅是听到新政,张璁便觉豁然开朗,他总觉的疏漏了什么,原来竟然忽略了嘉靖对新政的重视!嘉靖帝以藩王即皇位,以旁支小宗入继大统,这一特殊xìng决定了他必须大刀阔斧的清除积弊,整顿吏治,进行变革,以此来确立新君的地位,以此来巩固皇权,维护统治。

    杨一清四朝元老,两度入阁,门生故吏遍天下,与朝中各方势力有着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这注定了他只能进行保守的革新,革新举措亦不可能过于激进,这显然不合嘉靖的心意,要说能够大刀阔斧清除积弊的,唯有他们这种根基薄弱的新贵!

    张璁顿有一种拨云见rì的轻松和畅快,微笑着打量了胡万里两眼,他才含笑道:“后生可畏。”说着便轻声吩咐道:“启程。”

    待的车队离开,周志伟不无羡慕的道:“恩师待下极为严苛,轻易不赞扬人,长青得此赞语,足可笑傲一众同年。”

    魏一恭却是酸溜溜的道:“本想着还能搭讪两句的,没想道竟然连开口的机会都没有。”

    “谁说没有。”周志伟笑道:“咱俩不是见礼问好了嘛。”

    “知足吧你。”胡万里微微笑道:“虽然没说上话,你的大名已经留在恩师心里了,总算是从三百多人中脱颖而出了,不过,现如今咱们该的低调做人了。”

    胡万里、周志伟、魏一恭三人京城郊外为张璁设宴送行的消息很快就在京城传了开来,此举招来的自然是京师一众大小官员的白眼和嘲讽,一众同年则略微复杂,有嘲讽的亦有轻视的,还有暗自敬服尊重的,不是没人想去为张璁送行,而是没那个胆,没人敢拿一生的仕途清名去冒险。

    因为此事,胡万里、周志伟、魏一恭三人在户部是频遭白眼,与同年同乡的应酬亦骤然少了许多,为防拖累蔡克廉、李良、孙光辉、杨献可,黄正sè几人,他们仨皆是深居简出。

    这种rì子也没长久,八月初二,一众观政进士便举行了选拔考试,这也就意味着观政期结束了,不用再去到衙点卯,可以安心在家等待成绩,等候分配了。

    对选拔考试的成绩,胡万里根本就没抱指望,对他而言,这不过是检验他毛笔字的一大关口,好在他以前底子不错,苦练近半年,笔迹他已模仿的仈jiǔ不离十,不是存心去逐字核对,蒙混过关是毫无问题的,何况他要有意写是较为潦草。

    这rì上午,胡万里练完字,便开始逐个检查一众丫鬟小厮的功课,经过数月的启蒙,这些个丫鬟小厮已能够认识不少字,毛笔字也有了点模样,对于每rì功课完成的最佳者,他都给予陪他用餐的奖励,这个奖励虽然不花钱,却深受一众丫鬟小厮喜爱,人人都以此为荣,对功课相当用心。

    检查完功课,胡万里正想去院子里活动一下,便听的小厮李风烈在外禀报道:“少爷,同年周志伟大人前来拜访。”

    “请他进来。”胡万里估摸着应该是考试成绩出来了,吩咐完,他又唤道:“chūn儿,打盆水来净手。”

    “来了,少爷。”chūn儿端着铜盆,手里搭着毛巾应声而入,对于胡万里的习惯,她们早已了如指掌,见门子李风烈前来,便赶紧的准备好了。

    胡万里在铜盆里洗了手,取毛巾时,不经意的触碰到了chūn儿微微有些隆起的胸脯,不由随口问道:“chūn儿多大了?”

    chūn儿微微有些羞涩的道:“少爷,奴婢虚岁十三了。”

    那周岁不是才十二?胡万里放下毛巾便转身出了门,chūn儿瞟了他背影一眼,脸上已经有些微微发烫,听灶上的蓝凤姐说,她们当丫鬟的,实际上都是少爷的人,少爷对她们完全可以予取予求,只是少爷虽然和蔼,却从未叫谁侍过寝,是嫌她们年纪小了?

    刚出正房,便见周志伟进了院子,见其足下如风,胡万里不由含笑道:“可是成绩出来了?”

    不及走近,周志伟便扬声笑道:“正是,长青高中榜首。”

    胡万里微微一笑,道:“是倒数的榜首吧。”

    “长青倒真是超然物外。”周志伟快步走上前来,“哗”的一下打开折扇,不紧不慢的摇着折扇,道:“咱仨人位居末尾,这什么选拔考试,不过是掩人耳目罢了。”

    “意料中事,何必在意。”胡万里不以为然的道,他实未料到周志伟、魏一恭两人亦是倒数之列,略微一顿,他才道:“蔡克廉、李良、孙光辉、杨献可,黄正sè几人成绩如何?”

    “皆不理想。”周志伟微微摇了摇头,道:“估摸着皆是外放。”

    “外放亦并非坏事。”胡万里轻笑道:“咱们年轻,多历练一下亦大有益处。”说着,他便伸手礼让道:“里面请。”

    两人进屋落了座,待丫鬟奉说茶水退了下去,胡万里才有些奇怪的道:“怎么不见道宗兄?”

    周志伟端起茶盅吹了吹,才道:“我让他去吏部打探一下,看咱们选授何处,授予何职?随后应该就会到。”

    “打探什么,准没好地儿。”胡万里微微一笑道:“大不了一县官,还能差到何处?”说着,他便吩咐道:“chūn儿,吩咐门上,有同年前来,直接请进来。”

    “是,少爷。”chūn儿忙在外应道。

    周志伟呷了口茶,才道:“外放未必就一定是县官,说不定会是一八品的县丞。”

    进士出身只给个八品县丞?胡万里心里不由暗自腹诽,口里却道:“八品县丞更好,不用担责任。”

    “长青倒是真看的开。”周志伟说着轻叹了一声,道:“我倒也希望能授个八品,不用揽事,怕就怕是七品的正印官,选授的又是小、简、僻、难,疲于应付,动辄得咎的下县苦缺,熬不过这三年。”

    听的这话,胡万里不由皱了皱眉头,若是等不及张璁起复就丢官罢职,那可真就叫冤了,默然半晌,他才道:“恩师起复的可能很大,熬,必须的熬。”

    话音刚落,便听的chūn儿在外道:“少爷,有客人来了。”

    。。。

第21章 授官() 
一听chūn儿提醒,周志伟便起身道:“定然是道宗兄来了。”

    胡万里跟着也站起身来,除了魏一恭,这时节还真不会有其他人来登门拜访,出的门来,便见小厮李风烈陪着魏一恭已经行到院中,见他神情yīn沉,步履匆忙,两人心里都是一沉,看来吏部铨选的结果已经出来了。

    尚离着几步,魏一恭便微微一拱手,沉声道:“进屋说吧,一言难尽。”

    三人进屋落座,魏一恭也顾不上喝茶,开口便道:“我方才去了吏部的文选清吏司,使了五两银子,一个书吏才实言相告,长青授福建汀州府武平县,八品县丞,本中授山西潞安府平顺县,七品知县。至于我,授山西大同府山yīn县,七品知县。”

    八品县丞?而且还是天远地远的福建,胡万里不由暗自腹诽,玩的也太出格了点,好歹也是二甲进士出身,就授了个八品的县丞?他不由瞥了周志伟、魏一恭二人一眼,见两人皆是默然不语,心知这里面有猫腻。

    呷了口茶,他才含笑道:“怎的,两位知县大人似是极为不满?”

    周志伟苦笑了一下,才道:“长青少拿咱们打趣。”

    魏一恭瞥了他一眼,估摸着他可能是真不知道这其中的原委,才缓缓说道:“大同是九边之一,这些年小王子屡屡南侵,甚至是一年数侵,入侵路线亦是变幻不定,令人防不胜防,赴任山yīn县知县,完全要看运气,若是遇上小王子南侵,政绩就甭想了,不定还有xìng命之忧。”

    小王子是谁?蒙古的小王子?这问题胡万里还真不敢问,这个小王子他是多次听闻,好像从正德年间开始,小王子的大名就已经是人尽皆知,朝野上下,人人皆是闻之sè变,因为这厮动不动就率五、六万人来大明抢上一票,顺带还要杀几个当官的,对于如此一个人尽皆知的公众人物,他若是不知道的话,是很容易令人生疑的。

    待的魏一恭说完,胡万里神情亦跟着严峻起来,官场还真个是软刀子杀人的地方,略一沉吟,他才道:“山西潞安府平顺县又是何情况?”

    “长青是真个不知?”周志伟瞥了他一眼,才侃侃说道:“青羊叛乱,长青总该有所而闻吧,前后历时五年,波及山西、河南两省数州县,朝廷去年动用十万兵力才彻底平息。

    这潞安府原为潞城县,平息叛乱之后,才升格为府,平顺县更是新设县,割黎城五里、潞城十六里、壶关十里,于青羊里开辟县治,为的是永绝后患。”

    说到这里,他轻叹了一声,道:“这个知县可不是一般的苦缺,大战之后,民生凋敝,士绅全无,民心尽失,凡事皆须亲力亲为,不仅事务繁难艰巨,更无丁点油水,这且不说,由于杀戮过重,百姓皆心怀怨恨,这rìrì皆须如履薄冰,否则便是祸不旋踵。”

    嘉靖时期还有规模如此大的农民起义?胡万里听的不由一愣,这年头动用十万兵力平叛,那可不是小事,怎的从来就未听得提及过?这个新县令还真不是好做的,想到这里,他不由讶然,道:“如此说来,福建汀州府武平县的县丞岂非算是好的?”

    听的这话,魏一恭忍俊不住,笑道:“看把长青美的。”微微一顿,他才收敛了笑容,道:“我便是福建莆阳魏塘人,福建号称八山一水一分田,不仅人稠地稀,而且民风彪悍,历来官员皆视为畏途。武平那地儿我知道,三省交界之地,出了名的乱,长青此去,怕是有的罪受。”

    胡万里微微点了点头,武平县丞,虽说亦是苦缺,而且只是八品官秩,但比周志伟、魏一恭两人的情况却是好上不少,至少没什么危险,却不知道这其中有什么猫腻,微微沉吟,他才道:“蔡克廉、李良他们可有消息?”

    “他们至少还得等上几rì,才会有消息。”魏一恭说完,看了周志伟一眼,略微沉吟,才迟疑着道:“长青,如今尚未开始正式铨选,能否想想法子?”

    想法子?如今能有什么法子?这种情形,明显是有人刻意为之,难道还指望找人扳过来?微微沉吟,胡万里才道:“道宗兄是指找方献夫,方大人?”

    魏一恭点了点头,道:“方大人如今是吏部尚书,他若肯出面,不过是一句话的事。”

    胡万里微微一笑,道:“话是如此,不过咱们只怕连见方大人的机会都没有。”

    “长青忘了方墨宸?”魏一恭提醒道。

    胡万里微微摇了摇头,道:“道宗,我早说过,那些个纨绔皆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指望他们,纯粹是妄想,再则,即便见的方大人亦是枉然,如今礼仪新贵之流皆是人心惶惶,岂会在这节骨眼上授人以柄?”

    听的这话,魏一恭不由苦笑道:“枉费我花了五两银子去打探消息。”

    “五两银子买几rì心安,亦算值得。”周志伟轻叹道。

    见两人这情形,胡万里宽慰道:“如今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这种情形,早在意料之中,无须懊恼,还是那句话,熬吧,总有云开月明之时。”

    三rì后,一众观政进士开始铨选授官,魏一恭五两银子买来的消息没有丝毫误差,蔡克廉、李良等五人亦是尽皆外放,无一好缺,几人细细一打听,这才得知,高粱桥踏青,进士是什么东西的笑话已不知如何传了出去,并广在京师官场流传。

    弄明白了个中原委,几人不由暗叹倒霉,当下也不再顾忌,邀约了胡万里、周志伟、魏一恭三人去水泡子的‘静心轩’痛饮了一场。

    次rì一早,众人便尽数赶到吏部‘画字’,所有新任官员都必须经过这一关,所谓‘画字’便是练习把自己的姓名用草体写成一个花体字,这种字体千变万化,已经很难认出原来是什么字,仅仅是一个符号——花押,主要用于防jiān辨伪。

    习惯上这种“花押”主体都是上下各有一横,号称喻义“地成天平”。三天的练习养成书写花押的习惯,万一有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