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迷茫大明-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简介:
 20827

第1章 被点拨() 
公元1529年,嘉靖八年,己丑,夏五月,京师。

    一入五月,天气便一rì热甚一rì,端午节的氛围亦是rì渐浓郁,京师过端午,乃是从五月初一rì的小端午一直延续到五月初五的大端午,自五月初一起,宫内宫眷内臣便皆着五毒艾虎补子衣,门两旁安菖蒲、盆盒。

    百姓则家家挂五彩粽,插艾草、菖蒲,贴神符和葫芦花,忙着包粽子,做五毒饼,满城商铺亦皆乘势推出端午节的热销商品,玫瑰饼、粽子、香囊、五彩缯,钟馗像、天师符、葫芦花等等。

    所有的大街小巷随处皆可听到小贩们抑扬顿挫,此起彼伏的吆喝声,“江米儿的,小枣儿的,凉凉的大粽子。”“红樱桃、黑桑椹、多子石榴哎!”“又甜又酥,妙峰山的玫瑰饼。”

    京师南城,宣北坊,椿树三条胡同东段一座极为普通的一进四合院里,却浑无半点过节的热闹与喧哗,偌大的一个院子静悄悄的,不闻半点声息。

    院子里,一个眉目秀洁,相貌俊美,年约十七八岁的小厮百无聊赖的闲坐在一颗大海棠树下楞楞的望着一盆石榴盆景发呆,小厮名叫王小宝,是个书童,整个四合院里就他跟少爷胡万里两人,少爷每rì里回来就一头闷在书房里读书练字,不许他打搅,他忙完了不多的活儿之后便只能坐在院子里发呆。

    对于自己的少爷,王小宝除了敬佩还是敬佩,少爷年纪不大,今年才二十五岁,年纪轻轻却一路连中举人、进士,中了进士仍然是发奋苦读,不象其他的进士大人,每天从衙里回来就呼朋唤友的宴请聚会。

    虽然一天到晚闲的无聊,但王小宝却清楚,这种rì子不会长久,少爷做了官之后,情形就会马上改变,象少爷这样发奋的人,肯定会一路青云直上的,有道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以他跟少爷的关系,自然也会跟着沾光。

    不过,令他有些纳闷和患得患失的是,自少爷醉酒失足醒转之后,就变的有些古怪,对他也疏远了很多,近一个月来都未再叫他同床,而且规矩也陡然严厉起来,连书房的门都不让他进了,也不知道做官的是不是都是如此大的规矩?

    “嘭嘭”两声低沉的门环碰击大门的声音传了过来,王小宝回过神来,下意识的抬头望了一眼已经有些偏西的rì头,心里不由一喜,莫不成是有人来请少爷赴宴?这几rì可是端午,说不定少爷会去赴宴,他忙一溜小跑过去,开了大门,却见来人亦是一身小厮的装扮,不及开口询问,来人已微微一揖,含笑道:“烦请转告贵府大人,我家大人前来登门拜访,随后即到。”说着便递过一张名刺。

    听的是有客来访,王小宝不由微觉失望,不过来人既是大人身份,他也不敢怠慢,举人称老爷,进士和官员才能称大人的,接过名刺觑了一眼,瞟到同榜进士四字,他忙还了一揖,道:“劳烦稍待,在下这就去通告少爷。”说着便转身一溜小跑进了院子。

    书房里,身材硕长,略显清瘦,身着一袭月白sè圆领遥赖暮蚶镎驹谑榘盖澳窳纷郑馐撬縭ì必修的功课,五月的天气稍有些闷热,长时间的练习,他的额头已经微微有些见汗,但仍是神情专注,一丝不苟的对照临摹一本手抄本上的字迹。

    听的一阵急促而来的脚步声由远而近,他一双浓眉不由微微皱了皱,然后停笔端详了一下今rì所练的几个字,就听的王小宝的声音在外响起,“少爷,同年赵文华赵大人前来拜访。”

    赵文华?胡万里听的不由微微一怔,两人虽是同年,又同住城南,但平素不过是点头之交,他来做什么?难道是一众同年端午聚会?略一沉吟,他便吩咐道:“知道了,去打盆凉水来净面沐手。”

    回过头来,胡万里便谨慎的将方才写的字卷了起来,锁入柜子里,这些字他每rì晚上都会付之一炬,王小宝这个书童略识的几个字,让他看见,免不了又要惹出不必要的麻烦来。

    稍事洗漱,胡万里便迎了出去,同榜进士的关系在官场中是十分重要的关系,也是进入官场的第一份人脉,疏忽不得,刚到大门,便见赵文华身着一袭玉sè黑边圆领遥溃反骱趕è软巾,带着两名书童,一摇一摆的踱了过来,这赵文华年约三十出头,一张马脸颇为清瘦,淡淡的眉毛下一双眼睛黑若点漆,分外有神,颌下一绺长须倒显的有几分飘逸。

    见胡万里迎了出来,赵文华忙紧赶了几步,满脸堆笑的连连作揖,道:“年兄如此大礼,在下如此敢当。”

    胡万里含笑还礼道:“年兄登门,寒舍蓬筚增辉,在下又岂敢失礼。”

    二人寒暄着进了大门,步入客厅,叙礼落座之后,胡万里极自然的为其斟了杯茶,然后才给自己倒了半杯,见他如此恭谦有礼,赵文华不由暗自诧异,这个年纪轻轻的同年平rì里话语极少,一应应酬亦多不参与,原本以为他或是木讷或是少年得志,目空一切,如今看来,并非如此。

    啜了几口茶,赵文华便开口道:“年兄,今rì已是五月初三,转眼便是大端午,一众年兄约定明rì同去拜访座师,因此在下特意绕道前来知会年兄一声。”

    拜访座师?端午也要拜座师?胡万里微微怔了一下,进士乃是天子门生,赵文华口中的座师自然是会试的座师——大明次辅,太子太傅、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张璁。

    明朝官场,不仅是同年的关系重要,师生的关系亦重要,有道是朝中有人好做官,能得恩师赏识提携,这仕途自然是一帆风顺,更何况张璁的身份地位如此显赫,一众同年竭力巴结,亦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不过,他虽然是名列二甲,但名次太过靠后,乃是二甲第九十名,即便是极力巴结,估计也留不下什么印象。

    略一沉吟,胡万里才开口道:“年兄,咱们同科三百二十余人。。。。。。。”

    赵文华微微一笑,不紧不慢的摇着折扇道:“此乃节敬,自然不同于中榜拜座师,不用亲去,礼到即可,一人纹银百两。”

    纹银百两!胡万里心里不由一惊,如今这年头,美洲白银还没大量流入大明,大明的白银是相当值钱的,他是刻意的了解过,一两银子可以买七十斤牛肉,买米可以买四百斤,一百两银子可不是笔小数目。

    不过,转念一想,他便即释然,纹银百两是不少,但是作为孝敬当朝次辅,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张璁,还真不够看的,好在人多,三百二十余人,就是三万多两,当下他便点了点头,含笑道:“节rì拜访座师,乃是礼节所在,自当随份。”

    见胡万里一口应承下来,赵文华颇觉意外,从胡万里所住的四合院,以及平rì里不参与应酬以及只有一个小书童等情形来看,他手头应该并不宽裕,不想竟然毫不犹豫的应允下来,更难得的是他年纪轻轻,对官场的陋俗并无抵触情绪,这就有些难能可贵了,当下心里就对胡万里又添了一分好感,这位小同年,年轻稳重,勤谨自谦,rì后怕是会有所成就,倒是要多加笼络。

    想到这里,他便微笑着道:“在下与年兄虽然皆是二甲骥尾,然年兄却风华正茂,本科进士除了蔡克廉、唐顺之二人,就数年兄最小,尤为难得的是年兄言行举止沉稳得体,恭谦自律,不慕虚华,风度端凝,rì后成就,必然在一众同年之上。”

    听的赵文华随手就灌了一通**汤,胡万里忙谦逊道:“年兄谬赞,在下何敢当之。”说着又诚恳的道:“小弟年少,叨幸年兄榜末,侥幸连捷进士,于官场之事,懵懂无知,听闻年兄尝就学于京师国子监,熟知京师事物,诸事全望年兄指教。”

    “岂敢,岂敢。”赵文华摇着折扇,畅意的笑道,对胡万里的印象亦大为改观,这个小同年可比唐顺之强的太多了,毫无少年得志的狂傲,而且为人也一点不木讷,与一般只知死读书的书呆子不可同rì而语。

    原本他是不打算多坐的,准备说完事就告辞,如今几句话下来,对胡万里的印象已是大为改观,官场同年的关系可是非同一般,甚至可说比师生关系更重要,座师的年纪大,一般十来年就致仕了,一个年轻的,仕途通畅的同年却是能够终身受用的,胡万里既是一块璞玉,他倒不在意顺口点拨一番,rì后也多一分交情。

    略微沉吟了片刻,赵文华便动作潇洒的合上折扇,看着胡万里,语气诚恳的说道:“年兄,正所谓朝中有人好做官,官场讲究的就是个人脉,平rì里互相帮衬互相提携,有事则互相遮掩扶持。

    杂流出身杂佐官员讲究的是同差同官同乡,咱们正途清流,看重的便是师生以及同年同门同乡,既是同年同门,咱们在官场上就是一条线上的蚂蚱,rì后在仕途上免不了要相互扶持提携。

    不是在下饶舌,十年寒窗苦读为的是什么?无非是学而优则仕,进士已经到顶了,年兄何苦仍是闭门苦读?官场上最重要的不是才学,而是人脉,一众同年同门rìrì应酬不断,为的是什么?不就是积攒人脉?”

    。。。

第2章 钱不凑手() 
同年同门是一条线上的蚂蚱?胡扯什么?真当我是读死书死读书的呆子?胡万里对此颇不以为然,他这段时间之所以埋头苦读,勤练书法,那是没法子的事情,不熟读四书五经,他根本没法子真正融入这群同年同门之中。

    这帮子新科进士,处处不忘彰显自己是读书人,随时随地都不忘掉书袋子,动则出口成章也就罢了,连蒙带猜他还能知道大致的意思,可一旦遇上典故,他就只有干瞪眼了,要是遇上应景吟诗作赋,估计只能尿遁了。

    他也知道官场人脉的重要xìng,之所以不赴宴不参加应酬,最根本的原因是怕出丑,参加过一次酒宴,他就被席间行的酒令给难住了,不对四书五经倒背如流,根本就是被虐的份,酒喝多了又怕失言,是以他干脆能推则推,能逃则逃。

    虽然心里颇不以为然,但胡万里知道赵文华这番话是出于善意,当下便拱手一揖,诚恳的道:“年兄金玉良言,小弟必定铭记于心。”

    听的胡万里以小弟自称,赵文华心里亦是暗喜,几句话的功夫,这关系就拉进了一层,啜了口茶,他又接着道:“年兄少年得志,尚能甘与清贫,实为我辈楷模,不过,既已是官身,便不可一味的寒酸。

    咱们新科进士在部院观政,少则三月,多则半年,便将实授官职,以年兄之勤奋,或点翰林或为给事中、御史,至不济亦是进各部院做主事,常言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实则官场亦是如此,看戏听曲,马吊酒宴这些rì常应酬,是断断少不了的,过于寒碜如何能行?如今这世道,已不复国初之景象,士绅商贾,皆是以财取人,况乎官员?

    年兄该及早购置一处宅子,另外,还需添几个丫鬟仆从,该有的体面还是必须的,这两年蒙古小王子屡屡犯边,灾害亦接连不断,去年嘉兴、湖州水灾,今年山西旱灾,襄阳饥荒,河南饥荒,人市的价格一降再降,此时买丫鬟仆从正逢其时。”

    那么多灾荒?可看京师一片繁华,歌舞升平,根本不似处处闹灾荒的样子,胡万里也不敢多嘴,买宅子就算了,他能够在朝考之前将一手字练出来就不错了,成绩就不要多做指望了,分到外地的可能更大。

    至于丫鬟仆从,这还真的买几个,书童小宝一天到晚在身边转,很不安全,而且那个小宝的神情和眼神都很不太对头,多半是个断袖龙阳什么的,这丫鬟仆从要买的当紧。

    略一沉吟,胡万里便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年兄谙熟京师官场规矩,rì后还望多多提点,小弟对京师不熟,不知京师人市在何处?价格几何?”

    见胡万里如此开窍,从善如流,赵文华不由轻笑道:“京师人市就在宣武门外骡马市大街、牛街一带,由于朝廷禁止,并不公开发卖,但人口贩子皆集中于此,京师谁人不知,至于价钱,四两至十数两银子不等,左右闲着无事,明rì陪年兄去逛逛。另外,尚有扬州瘦马、大同婆姨、西湖船娘,不知年兄可有兴趣?只是价格稍贵。”

    扬州瘦马可谓是赫赫有名,胡万里是听闻过大名的,知道这不是丫鬟,而是买来做小妾的,但大同婆姨、西湖船娘,他却是不知,既然能与扬州瘦马齐名,想来也不差,食sè,xìng也,身为男人,身为不好男风的男人,他自然心动,不过,听赵文华的口气,这些小妾价格怕是惊人,只能以后再说了。

    他当下便笑道:“多承年兄美意,这瘦马船娘,小弟眼下是无福消受,倒是丫鬟仆从却是急需,否则来人来客,实不成体统。”

    赵文华额外提出扬州瘦马等,为的就是暗探胡万里的财力,听他如此一说,便知猜的不错,这个小同年,手头确实拮据,想来家境也不殷实,这种寒门出身最好,越是出身低微,越是渴望出人头地,越是渴望升官发财,当下,他便含笑道:“年兄所言甚是,事有轻急缓重,明rì便同去人市逛逛。”

    见赵文华丝毫没有起身告辞的意思,胡万里估摸着这厮是要落实拜座师的一百两银子,他亦不清楚手头到底有多少家当,近一个月来他一直在极力掩饰,怕露出破绽,根本就没关心过问银钱方面的事情,他腰包里仅只一些供rì常使用的碎银,估计银钱是由小宝保管着,当下,他便一揖道:“年兄稍坐品茶,小弟去去便来。”

    赵文华知他是去拿银子,忙伸手礼让道:“年兄请便。”

    出了客厅,胡万里便招手叫来小宝,走到一株石榴树下才问道:“还有多少银子?”

    见是问银子,王小宝忙回道:“回少爷话,小的手头尚有二两三钱银子,少爷若是要宴客怕是不够。”

    就那么点家当?胡万里眉头不由一皱,这不太可能吧?好歹也是个进士,肯定还有大锭的,只不知是放在何处,这事他还真不好问,眼睛一转,他便忧心忡忡的道:“哪里是宴客,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