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双子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抗战双子星- 第1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种刀的全套打造图纸,就在我家里藏着,方法也在我手中掌握着。

    以前是那些当官的不让我打造刀枪,我也一直没有机会把这门手艺发扬光大。

    现在鬼子来了,对咱们老百姓是无恶不作,我老汉虽然没办法上阵亲自杀敌了,但我可以亲手打造一批绣春刀,让战士们拿着,代替我这个老家伙,砍那些鬼子去。

    另外啊,我也想在你们游击队的帮助下,看能不能找到个徒弟,把我这门手艺传下去。

    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可不能到我这断了传承。

    至于这把刀,就当我送给队伍的见面礼吧,小伙子你一定要收下。”

    蔡老汉的话,让张俊杰想起了凌寒一直在积极筹备的一件事,那就是发展自己的军工后勤体系。

    对于来自后世的凌寒跟张俊杰来说,现代战争,打得其实就是后勤,这个道理他俩是知之甚深的。

    自从拉起队伍之后,凌寒也一直在致力于搜罗这方面的人才。

    可南山游击队成立的时间太短,即使在老韩撤离济南的时候,从济南捡漏捡了一部分机器设备,可面对鬼子随之而来的封锁,厂址、人员,都面临着极大的困难,直到现在还没办法把那些设备利用起来,连简单的枪械修理都做不到。

    蔡老汉虽然只是一个老铁匠,但这种手艺人,那可是真正的民间高手,有着独一无二的技艺。

    不说别的,让蔡老汉熟悉一下枪械,再给他找几个徒弟、帮手啥的,一个简单的枪械修理所就能马上建立起来。

    虽然说这种枪械修理,对独立营起不到太大的辅助作用,但走出了这第一步,下面就可以慢慢的往现代工厂转变,人员也可以慢慢填充进去。

    唯一担忧的一点,就是老头儿的年纪实在是大了点,快60的人了,放普通百姓家,那就是整天含饴弄孙,乐享天年的年纪了。

    虽然有心想要收下蔡老汉,但这种事张俊杰也不敢擅自做主,只好打发人跟着运输车队跑了一趟,前去请示凌寒的意见。

    对于这种自发参军的老百姓,还是有一技之长的手艺人,凌寒自然是不会反对的,大不了以后部队给老爷子养老就是了。

    于是,蔡老汉就光荣的加入了独立营,成为了一名大龄抗日战士,也在随后独立营的发展壮大之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第312章 凌寒的野望() 
随着天色放亮,独立营也全部撤出了南垛庄,让这个群山之中的小镇,再次恢复了以往的安静祥和。

    驻扎在镇公所的鬼子小队,跟无恶不作的二老蒯一家,全都被游击队给杀光了,这条消息,随着几个胆大的年轻人去这两个地方实地查看了一番之后,马上就在整个南垛庄传播了开来。

    一时间,整个南垛庄全都陷入了欢天喜地之中。

    二老蒯这个本地最大的坐地虎被收拾了,这已经够让乡亲们高兴了。

    再加上来的时间虽然短,但作恶程度比老二老蒯还要更甚的那些鬼子,也被人给一锅端了,这就更加让乡亲们高兴了。

    尤其是在鬼子来了这几天,家里被鬼子祸害过的,更是欢天喜地的直接放起了鞭炮,庆祝有人给自己家报了仇。

    可等兴奋劲儿稍微告一段落,乡亲们突然意识到另一个问题,到底是哪伙英雄好汉出手把镇上的这两个祸害全都给端了?

    猜来猜去,最后,大家还是把目光投向了前一段时间正被鬼子围剿的南山游击队身上。

    在整个南部山区,公然打出抗日旗号的队伍,也只有南山游击队这一家了。

    在这之前,镇上还有人私底下暗自抱怨,要不是游击队一个劲的招惹鬼子,鬼子也不可能来到这大山里面的南垛庄,更不会给自己家带来难以抹去的伤痛。

    更有那些不怀好意之人,私底下在不断的散播消息,说游击队跟以前的土匪差不多,都是占山为王、打家劫舍的那种,所谓的抗日打鬼子,只不过是他们打出来遮羞的旗号而已。

    对于这种严重违背事实的论调,消息并不灵通的乡亲们,还是有不少人都选择了相信或者认同。

    可现在,铁打的事实就摆在面前,人家游击队那是真正的抗日救国。

    没看吗?

    连二老蒯这个投靠了鬼子,做了汉奸的大地主,都被人家给收拾了。

    更关键的是,人家游击队收拾完了鬼子跟二老蒯这个汉奸,并没有声张,也没有扰民,而是悄悄的直接撤走了,对普通百姓是秋毫无犯。

    别说以前打家劫舍的那些土匪了,就连曾经从这里路过的那些国民政府的正规军,也没有做到这一点啊。

    于是,乡亲们开始口口相传游击队的英勇事迹。

    以南垛庄为中心的南部山区,也开始流传着一些关于游击队的传说。

    传言之中,每一个游击队员都是身高膀大、力大如牛,人人背着大刀,拿着驳壳枪,杀起小鬼子来,就如同砍瓜切菜一般,毫不费力。

    这些流言跟传闻,凌寒他们并不知道,

    此时,凌寒已经带着独立营三连跟炮兵连的所有战士们,在葫芦峪这里开始安营扎寨。

    葫芦峪是九如山地区的一个小山村,在九如山主峰的正北方向,村里大概有五六十户人家,靠着山上的几亩薄田维持着每一家的生计。

    凌寒他们接近200号人,涌入这个小小的山村,显然是找不到那么多的住处的。

    好在现在是冬天,田野里除了少量的越冬小麦,就是荒芜一片,这又是山区,不缺少空地,凌寒他们还是很容易找到安扎帐篷的地方的。

    当然,长时间住帐篷也不是个事儿,凌寒是准备把葫芦峪这里作为长期驻地来使用的,建设营部跟战士们住的营房,也在他的长期规划之中。

    凌寒的设想是,等部队先稳定下来,天气再暖和一点,就开始组织战士们一起动手,为自己建造房屋。

    至于材料,可以利用山上的石头,也可以买一些砖瓦什么的。

    另外,凌寒也打算开办一个砖瓦厂跟一个石灰厂,这样既可以节省建设营房的费用,以后也可以适当的向外出售一部分,拉动当地的经济的同时,部队还能获取一部分发展费用,一举两得的事情。

    反正凌寒现在也没有短时间之内招惹鬼子的打算,那好好的建设部队,就成了目前唯一的大事。

    但建设部队可不光光是招兵买马、进行训练那么简单,战士们的衣食住行都要考虑在内。

    而且,独立营虽然占了个国防部的正式编制,但并没有人给他们补充后勤,就连应该有的军饷,到现在为止一分也没见着,所以凌寒只能想办法自己来解决这些事情。

    之前的时候,凌寒他们倒是储存了一批物资跟资金,但坐吃山空的情况下,那些钱跟物资也支撑不了多久。

    来自后世的凌寒深深明白一个道理,凡事都要讲究一个可持续性的发展,如果不广泛的拓宽收入来源,那独立营也许只能强盛一时,之后就要开始走下坡路了。

    所以,在凌寒的规划之中,等部队完成整编,稳定下来之后,招收新的兵员、加强训练,这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游击队的主要任务,还是采用各种方法打击鬼子,减少鬼子给老百姓带来的伤痛。

    另一方面,就是要大力发展后勤方面了,像砖瓦厂、石灰厂等关乎民生的厂子,在林寒的计划之中,都是要一一建设起来的。

    凌寒甚至有计划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自己开办水泥厂,毕竟这南部山区之中有这么多的大山,煤矿、石灰石、粘土这些东西都是不缺的,完全满足建设水泥厂的先决条件。

    再就是一直存放在穆格寨附近隐秘地点的那些机械设备,凌寒也有打算要找机会全都运过来,寻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开始开办自己的机械工厂。

    就算是暂时无法生产枪支弹药,凌寒也觉得有必要把这个厂子先建设起来,先慢慢的发展,最后过渡到军工厂这一块上面。

    再就是像钢铁厂、发电厂这些堪称工业基础的厂子,都是要寻找合适的机会一一来建设的。

    凌寒相信,只要按照自己的计划稳步推行,这些目标,在不久的将来,都将一一实现。

    到了那时候,自己完全可以以南部山区这里为依托,拉起一支大军,正儿八经的跟鬼子过过招了!

第313章 开会(一)() 
凌寒带着三连跟炮兵连,把营部驻地搬迁到了葫芦峪这里之后,章丘的工藤镇孝也得知了垛庄驻军被独立营给一网打尽,连新成立的维持会也被独立营给一锅端了。

    对此,工藤镇孝也只能表示无能为力,虽然维持会是按照第二军司令部的要求建立的,但工藤镇孝可不认为自己能在独立营的环伺之下,再次顺利把维持会重建起来。

    再说了,新任维持会长二老蒯都差点被独立营灭了满门,谁还敢在这个时候当这个会长啊,那不成了变相送死了吗?

    因此,对于西尾寿造再次发来的重建维持会的命令,工藤镇孝一直是磨磨蹭蹭,找各种理由来推搪司令部的问询。

    二老蒯的儿子蒯鹏倒是不安分,他爹被人给杀了嘛,可他虽然多方奔走,想要说动鬼子出动大军,给他爹报仇,但他只是一个小小的翻译,那些被独立营打得都快丧失了斗志的鬼子军官,有几个会愿意为了这种小人物出头的?

    最终,这件事也只能是这么不了了之了。

    没有了外界的打扰,时间过得飞快,很快,就过了正月十五。

    在这段接近半个月的时间里,独立营彻底在葫芦峪这里扎下了根,村子里的乡亲们也接受了这支抗日队伍的到来,军民之间相处的还算愉快,一些之前在反鬼子围剿的时候受伤的战士,甚至住到了村民的家里,不必再呆在野外的帐篷里忍受寒冷的煎熬。

    当然,按照凌寒的习惯,他是不可能占村民们的便宜的,住了人家的房子,该给钱还是要给钱的,就算村民们不要,那也要在别的方面做出适当的补偿。

    许清灵崴伤的脚,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也已经恢复如初了。

    这几天,许清灵正计划着把之前的工作队再抓起来,开始在四邻八乡的进行抗日宣传。

    凌寒也计划派出一部分战士,配合许清灵的工作队,对那些在附近村里民愤极大的土豪劣绅,尤其是有人命案在身的那种,进行抓捕,经过工作队组织的公开审理之后,进行判决。

    罪大恶极的,将会被判处终身监禁,罪行轻一点的,则是判处时间不等的刑期,全都在被监控的情况下,用劳动改造来为自己赎罪。

    这其中具体的衡量,凌寒全都交给了许清灵临机处断,因为独立营现在还没有建立自己的政权,也没有建立政权地位时机,只能先这么模棱两可的执行着再说。

    由许清灵出面联系的一部分人才,也陆陆续续的到位了,虽然并许清灵没有对凌寒表明他们的真正身份,但凌寒也看出来了,这帮人十有八九就是红党的人。

    所谓看破不说破,在双方之间的那层窗户纸还存在的情况下,凌寒只会放任他们在自己的地盘上随便活动,尽量不予干涉。

    至于这层窗户纸到底什么时候捅破,凌寒目前还没有找到这个契机。

    过了正月十五,天气一天一天的也暖和了起来,凌寒就想着,把一直待在西边儿的张东来姜天竹、王文涛、赵海兵他们几个,叫到葫芦峪这里,大家先坐在一起开个会,商量一下独立营接下来的各项发展目标,确定发展方向,也好让大家做到心里有数。

    另外,计划中的一连、二连、后勤、医院这些单位,长期游离在营部的管理之外,也不是个事儿。

    这些都是眼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幸亏双方还可以利用电台联系,不然的话凌寒都要怀疑,自己已经失去对西边那些部队的掌控了。

    凌寒把自己的想法跟许清灵、张俊杰他们几个一说,也得到了他们的赞成。

    于是,开会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下来,时间则是初步定在了三天以后。

    凌寒亲自撰写了电文,让自己的小勤务兵黄承才送到了电讯处去,发给了张东来跟姜天竹他们。

    张东来跟姜天竹这段时间,领着先行撤离穆格寨的4个战斗分队,汇合了老王带领的后勤部队之后,就一直驻扎在穆格寨东南方向的深山里。

    接到凌寒的电报之后,被点到名字的四个人凑到一起一商量,反正他们现在不用面对鬼子的围剿,手头的物资也足够,只要不落下对战士们的训练,以及让那些伤员安心的静养,就没有什么别的需要担心的了。

    四个人一致同意,明天就出发,赶往葫芦峪,参加这次会议。

    鬼子虽然在南部山区的外围设立了封锁线,但对于山区里面,他们的掌控力还是相当弱的。

    第二天一早,这四个人带着自己的勤务兵出发,沿着山路,用了差不多一天的时间,终于赶到了葫芦峪这里。

    凌寒也没想到,接到自己的电报之后,这四个人会这么快赶过来。

    距离自己跟他们约定的时间还有两天呢,这人就已经到齐了。

    见面之后,几个人自然是好一阵唏嘘。

    可以说,他们现在就等于是劫后重逢,看到大家都安然无恙,心中的那种欣慰,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

    寒暄了一番,凌寒吩咐炊事班,赶快做点热饭菜,让这几个人先暖和一下身子。

    等吃完了饭,凌寒跟他们几个一合计,既然人已经到齐了,那就没必要等两天之后再开会了,择日不如撞日,就在今天晚上,把这个会给开了。

    开会的地点,就定了凌寒的帐篷里。

    晚上7点,会议正式开始。

    参加此次会议的,有独立营的营长凌寒,副营长张东来跟张俊杰,教导主任许清灵,参谋长兼一连连长姜天竹,二连长赵海兵,三连长黑皮,炮兵连长大牛,后勤处长王文涛,共9个人。

    人员全部就位之后,坐在主位上的凌寒开口说道:“同志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