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海孤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血海孤狼- 第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会议的开场和声笑语,不过等开始会议后,看着全国抗战形势地图,一干人又很难再笑出来。昨日,11月8日,太原失守。以华北的军事地理论,河北一马平川,被北面的燕山、南面的黄河、西面的太行山包夹。日军占领河北并没有关隘险要固守,国。军完全可以从山西盆地沿太行八径出击,可太原失守就不同了,这等同于整个华北全部丢失。同时,日军沿津浦路南下可至南京,沿平汉路南下可至武汉,处处都取要害。

    华北局势如此,上海局势就更不容乐观。倒不是日军攻势凶猛,而是在那次拼死进攻之后日本攻势忽然放缓,双方战线暂且维持在苏州河一些。可根据各处传来的情报,日军除了华北调过来的第16、第114师团,起国内也在动员第15、第17、第21、第22、第23五个师团,华北战事已经基本结束,再次动员明显是加强上海方向,而日军现在不极力打也是在等这五个师团,可以猜想:一旦这五个师团抵达上海开始作战,整个上海防线将瞬间崩溃。

    白崇禧介绍完情况,会场顿时陷入了沉默,现在上海的压力都够呛,何况日本还增兵。既然增兵,那自然不仅仅是要图谋上海,而是要占领南京。想到这里左翼军司令官陈诚站起身道:“委员长、诸位:很明显,敌人是想集结兵力,不单要占领上海,更想染指首都。我军不能再拖延了,必须马上撤离上海,以国防线为依托,逐次抵抗敌军,消磨其锐气;另为使将士无后顾之忧,国府当迅速撤离南京,迁都重庆。而南京孤立,无现代要塞设备,不易坚守,国防线失守后,我军应该撤至皖南,以南京为前卫阵地,贯彻我持久抗战之目的”

    陈诚是左翼军敌前总司令,在上海与日军拼杀近三个月,当然知道日军优势所在。开战前统帅部认为淞沪乃河汊纵横之地,不利于日军作战,打起来才知道实际的情况却未必如此——一二八抗战后,日军总结经验教训,特别为陆军设计配备了一种橡皮艇,有橡皮艇加上其海空优势,机动能力自然就强。反观国。军,在这种河汊纵横之地反而失去机动能力处处被动挨打。陈诚现在的考虑是,既然平原之地不可战、河汊纵横之地也不可战,那崎岖山区必定可战。

    “南京毕竟是首都,怎么能说放弃就放弃?”说话的是冯玉祥,他虽然只是一个闲人,可毕竟挂着第三战区司令长官的头衔。而常凯申捧着它,也是因为华北有他诸多旧部,通过他的鞭策,这些旧部还能与日军一战。“抗日如果南京都不抗,那全国地方要不要抗?”

    冯玉祥说的不无道理,但在场明白人多,南京也就仅仅是首都这一条所以不可轻弃,其他根本就没有防守的条件。只是诸人都清楚冯玉祥的脾性,见他说话不相答也不顶撞。只有陈诚坚持自己的观点,他道:“自抗战起,我军就定下持久消耗之总战略,迁都重庆也正是这一战略之体现,若是如此,那何必迁都重庆,大军死守南京,与城共存亡可乎?”陈诚据理力争,将迁都重庆和放弃南京合在一起,“整个国府都在南京殉国,战士也在南京打光,我看最高兴的就是敌人。他们不必再跋山涉水前往西南,在南京即可完成征服大业”

    “修辞”常凯申说话了——陈诚只是他的亲信,而冯玉祥是他要笼络的外人,亲信毫不客气的驳斥自己要笼络的外人,他当然要开口阻止。陈诚本来是站着说话的,现在常凯申一叫,他当即低头收敛目光,坐下了,

    “本次会议仅仅是讨论淞沪战事,并不涉及首都弃留。”常凯申道,给会议定下了调子。“倭寇正在增兵上海,打算一举而下并顺势攻占南京,这我是知道滴。但比利时九国会议正在召开,倭寇虽然不敢参加,我方代表却已经向大会提交了对倭施行经济制裁、停止提供贷款和军事物资,并向我们提供军事援助的提议。”

    委员长说话,包括冯玉祥在内,一干人都噤声静听,目光也看着首座位置上的常凯申,常凯申清楚金山卫大捷虽然鼓舞了军民士气斗志,但上海守军确实太过疲惫了。海军杀敌再多可杀的也不是他们的当面之敌,最少每日敌人打过来的炮弹是没少的。

    环视全场一眼,常凯申笑着道:“其他国家不支持我们,可苏联是支持我们的滴。刚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时,苏联就表示过‘中国抗战如到生死关头,苏联必将出兵,决不坐视’。就在前几天,苏联方面除了来电祝贺我国于金山卫大捷,更提及出兵事宜。苏联元帅伏罗希洛夫是史大林的爱将,他又对我国大使杨耿光说,‘苏联参战可以一举奠定远东和平的基础’,只是‘苏联对日本开战(必须)等待时机之到来现在苏联正在为此准备,而且一句准备快结束了’'注45'。”

    苏联出兵倒是一件闻所未闻的事情,常凯申现在开口,所有人都大吃一惊,之后又满脸喜意。冯玉祥哈哈笑道:“看来看去,还是苏联够朋友,是中华人民的真盟友。苏联一出兵,那日本人就将限于两面作战,抗战胜利指日可待!”

    冯玉祥说完,常凯申伸出带着白手套的手在身前压了一压,道:“苏联出兵之事,务必要保密,千万不可让倭寇得知。”

    “这个自然!”冯玉祥高高的答应一声。

    他说完常凯申又道:“九国公约会议关系甚大,我们既然已经坚持了三个月,为何不能再坚持两个星期等待会议结束?如果九国公约会议作出对日经济制裁的决议,那抗战的胜利将会大大提前,我们又将少牺牲多少将士?

    我知道,倭寇正在增兵;我也知道,他们想一举拿下南京,好让我们亡国,但坚守苏州河沿线至关重要,因为只有上海才是各国关注的焦点,放弃上海,正在进行的九国公约会议将会大受影响,世界观瞻亦于也我大大不利。我决定了,明日就去前线走一走,去跟将士们说说坚守上海的道理”

    常凯申几次去上海都危险重重,他此言一出在座等人当即色变,徐永昌:“上海炮火纷飞,委员长亲上前线,万一不测国家如何抗战?”

    “委员长万万不可去前线!”冯玉祥也抢着说话,“日本飞机、日本大炮都厉害,万一不测这政府肯定要投降,前线将士的鲜血都白流了!”

    冯玉祥大大咧咧,故作糊涂,他也听到过常凯申通过德国大使陶德曼与日和谈的消息,可这种事情他也不好当面质问常凯申,只好在日常的言辞举止中指桑骂槐,如同之前骂陈绍宽海军不抗日一般。

    冯玉祥大大咧咧完,陈诚忽然站了起来,“委员长若亲临亲信,我也随之亲临前线!”

    “修辞!”说话的何应钦,“委员长怎可能亲临一线,置身险地?你是左路军敌前总司令,也不该上前线。委员长的意思很明白,就是上海再撑两个星期,待九国公约会议结束,或临近结束。这你难道都做不到?”

    “可吴福线、锡澄线必须先入驻士兵,进行野战筑城作业。不然到时无法防守。”事关几十万大军后路,陈诚不得不咬牙坚持,提前预设野战阵地是没办法的办法了,不如此,那国防线根本就守不了多久。

    陈诚咬牙坚持,常凯申则执意要上海坚守,善于圆场的何婆婆道:“委员长,修辞也不是说上海不能继续坚守,而是要求在坚守上海的同时,国防线也要提前做好准备。”

    何应钦点明陈诚的意思,常凯申板着的脸才稍微好看一些,不过陈诚却道:“提前预设野战工事不能调动与上海战场有关的人力物力,不然上海难以坚守。”

    何应钦本想直接让补充上海的援兵在吴福线、锡澄线上挖工事,不想陈诚早就想到了此点,不说人,就是物资也不想放松一点。徐永昌道:“修辞的考虑未必不妥当,只是这人力从哪里来呢?”

    “发动军民是否可行?”第三战区副司令顾祝同建议道,为了不使得惹麻烦上身,他看了冯玉祥一眼,道:“遍关国内诸军,以西北军工事修的最为牢固扎实,要在国防线上预设工事,此事我认为非冯长官监督不可。”

    对于抗战,冯玉祥就是扯扯嗓子的局外人,现在顾祝同居然要他修工事,他倒有些乐了。他正要说话,常凯申道:“胡闹!倭寇占领华北,玉祥兄北方还有要务,怎可能在国防线上监督工事。此事我看就交给你了。”

    本想让冯玉祥负责工事,省得他骂骂咧咧、装疯卖傻,只是华北沦陷后山东变得极为关键,山东省长韩复矩就是西北军出身,冯玉祥这个老长官肯定说要上门劝说一通的。

    “是,委员长!”顾祝同心中暗骂一句该死,这弄来弄去还是第三战区的事情。

    抗战最高统帅部的军事会议其实就是情况通报会,而不是策略讨论会,就是有讨论也仅仅是针对常凯申的意见进行完善补充。因为讨论的都是陆军的事情,陈绍宽和陈季良一直不说话,待白崇禧提到长江防御,常凯申和才蔼笑道:“厚甫啊,江阴要塞是南京城防重中之重,你看否还要加强一二?”

    “报告委员长,暂时不用加强了。”陈绍宽道。陈绍宽余光扫了欧阳格一样,道,“只是,上海到江阴段还应该加强防务。”

    “这个我是知道滴。”常凯申不由也看了欧阳格一眼,上海到江阴这一段都是电雷学校在负责。虽然电雷学校这几个月的功劳不能和海军相比,可毕竟是嫡系,他还是要护着的。“电雷学校都是小型鱼雷艇,上次也有击沉倭寇登陆艇的战绩,当然这不能和海军相提并论,但阻止敌人沿江登陆还是能做到的。

    上海,整儿观之是一个三面环水的地方,东面我们就不要管了。南面,也就是杭州湾北部,海军已经击退了倭寇的迂回,取得了巨大的战果;北面,也就是长江,电雷学校也狙击过一次倭寇登陆,迫使其不得不转进到吴淞口。两面都防住了,倭寇就只能从上海正面攻来,这就是要体现国民革命军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了。”(。)

第一百零三章 傻眼() 
中山门外四方城的小平房一栋极为普通的建筑,但因为常凯申的入住,这里瞬间变成整个抗战的中心。简陋的清水房虽无装饰却很干净,与憩庐一模一样的师生合影挂在墙上,两侧是一红一蓝的国旗和党旗。房间里没有别人,只有特务处的戴笠在躬着身子说话。

    “校长,柏林那边暂无消息。乃健主动联络对方后,对方转告高野先生的意思:金山卫日军损失太重,军部已经开始对泄密事件进行彻查,有关军队行动的一切消息都进行遮蔽,近期是难以提供情报的。不过”戴笠抬起头看着常凯申,小心的道:“不过,高野先生认为我军于上海死守实为不该,他希望我军能后撤依托防线防守,让日军知难而退,从而最终消弭战事。”

    昨天的军事会议上,听说校长又因为死守上海的事情发脾气,还说要亲自上前线,去告诉士兵守上海的必要。所以此次转述高野六郎的建议,戴笠有些忐忑,生怕常凯申会发脾气。

    常凯申正在喝一杯白开水,闻言只是浅笑,“我看是我们在金山卫把日本人打痛了,高野六郎也心疼了。他要我们撤退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要让日本占领上海,削弱我们在九国公约会议上的影响,破坏马上就要到来的国际制裁。高野是爱钱,可他不管怎么样都是个日本人。”说到这里他笑容更甚,道:“这次大捷我奖励高野的一万英镑他拿到怕也会哭笑不得吧。”

    金山卫战果实在太大,在见到日军俘虏和尸体照片之前常凯申犹自担心下面虚报,昨日他终于见到那两千多日军俘虏和海滩上密密麻麻的尸体照片,一激动当即就批了张手令:奖励高野六郎一万英镑。虽然肉疼,可激动下,他还是不犹豫的给了。

    常凯申自娱自乐,戴笠也只得干笑相陪。他道:“报告校长,高野所说军部彻底调查泄密事件确有其事,大捷的第二天,参谋本部次长多田骏中将就已辞职,还听说有士兵冲进他家里开枪刺杀,现在是生死未卜。”

    “多田骏?”这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但对方既然是参谋本部次长,想来应该知道第10军的登陆计划。不过常凯申却不知,此人在日本军中属于对华不扩大派,石原莞尔的信徒。这次第10军被早有准备的中国海军伏击,使得两个半师团、第四舰队半个舰队全军覆没,虽中方公布的消息表明中国海军于金山卫一线早有布置,但扩大派军事课长田中新一、作战课长武藤章等人还是以泄密为由,威逼所有不扩大派的参谋辞职。

    参谋本部如此,军中也是如此,所有不支持‘支那一击论’的将领全部解职退入预备役。这段时间日本政府、军部之所以平平静静,只有民间报纸和各种集会在痛苦哀嚎,‘惩膺暴支’和‘诛杀****’的呼喊一同响彻日比谷公园,真正的原因是日本国内正在清洗调整,一旦完成这个调整,那战事将比现在更为惨烈。对这一点常凯申是知道的,南京和日本人接触的几条线中,也受金山卫大捷的影响,之前的谈判已经难以为继了。

    “让唐乃健想办法说服高野,获取日方情报。”沉默片刻的常凯申强调道。“实在不行,可以提高报酬。”

    “是,校长。”戴笠心中苦笑。可校长的脾气他非常清楚,此事只得先答应再说。

    戴笠如此作想,下午苏州河前线,接到常凯申电话的72军军长兼88师长孙元良也如此作想。

    “是,委员长,我军全体官兵都士气高昂,武器装备也充足,对,是,肯定可以守住!肯定可以守住!!”孙元良即便是接电话也是昂头挺胸,说话干练有力。须臾,电话终于挂断,他才大大松了口气,挺着的胸也塌了下来。

    “校长的电话”回到隔壁,看着前来告辞的杜聿明,孙元良满脸苦笑。“你也看到了,打什么打,部队里全是一群没有训练枪都开不利索的新兵,身体素质、战术素养也不行,跟以前的那些兵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武器装备就更不用说了,补充上来的都是些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